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创新探索--临陶县“双养富民”工程的调查与思考_临洮论文

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创新探索--临陶县“双养富民”工程的调查与思考_临洮论文

新时期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创造性探索——临洮县“双培富民工程”的调查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临洮县论文,共产党员论文,新时期论文,创造性论文,先进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临洮县从2001年开始,结合农村“三个代表”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围绕新时期如何永远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忠实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全心全意为广大农民群众谋利益这一主题,创造性地在全县开展了“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的“双培富民工程”。工程实施一年多来,临洮县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都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和变化,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为此,我们于近期两次赴临洮,对他们开展“双培富民工程”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我们到临洮以后,全面听取了县委、县政府的汇报和全县各个方面干部群众对“双培”工程的反映;奔赴洮河两岸、浅山区和山区,共走访了19个乡(镇)、20个村的32家农户,(其中党员干部18户,致富能手8户,入党积极分子2户,尚未脱贫的群众4户);在进村入户调查过程中,召开了不同形式的座谈会20次,共与185人进行了座谈;我们还就“双培”工程专门设计了针对机关干部和农村群众的“双千”调查问卷,进行了范围较大的问卷调查。通过这两次深入调研,我们基本上对临洮“双培富民工程”的主导思想、基本涵义、实施情况、客观效果、存在的问题有了比较全面的掌握。我们认为,临洮开展的“双培富民工程”,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民党员永葆先进性的创造性探索,从理论到实践上都有重要的创新之处,很有研究总结和宣传推广的必要。

一、“双培”工程的主要做法和创新之处

临洮“双培富民工程”的主要做法是:创新一个思路,抓住两个关键,做到六个到位。

创新一个思路:就是审时度势,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地提出“双培富民工程”这一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新思路。临洮县委在农村“三个代表”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就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农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如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带领群众实现共同富裕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广泛讨论,认为在农村稳定解决温饱并向小康迈进的新征程中,要促进经济超常规发展,使农民尽快富起来,根本出路在于要以创新的超常规思维,寻找党的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通过一种具体有形的、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和真正有力度的工作机制,把各级党员干部由“裁判员”变成“教练员”和“运动员”,把行政命令变成示范引导和全程服务,把潜在的党的战斗力变成现实的生产力,总之,把“三个代表”要求通过一定的形式和载体落到实处,真正把握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主动权。基于这一认识,他们在分析总结过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临洮县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双培富民工程”这一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互相促进的新思路。

抓住两个关键:就是“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他们针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工作能力落后于形势发展要求,工作思路不清、办法不多,虽有富民之心,却无富民之策,起不到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作用,甚至自己也成为政府和群众负担的问题,对全县1228名村干部、10102名农民党员的年龄结构、文化水平和致富能力进行了全面调查,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了区别对待、分类要求、分批培养、逐步提高他们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的计划:对已经富裕的干部和党员,向他们交任务、压担子,要求他们围绕自己的致富项目搞示范、做样板,每人带动2-3名贫困党员或群众致富;对有一定条件和能力、但由于主客观原因尚未致富的党员和干部,通过技能培训和政策、项目、资金的适度倾斜,促使他们“一人学一技”,解决“想富而不会富”、“想带头而没有能力带头”的问题,然后再要求他们带动其他贫困群众共同致富。另一方面,对全县2342名率先掌握致富技能的致富能手进行了调查摸底,对他们的政治表现和思想状况分析排队,建档立卡,把其中政治觉悟高、带动能力强的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吸收他们参加党的政治学习和有关活动,动员他们支持公益事业,兴办龙头企业,帮助父老乡亲,从潜移默化中感悟人生真谛,升华精神追求,逐步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意识和党的宗旨意识,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条件成熟时吸收他们入党,从而改善了党员队伍的结构,为党组织增加了新鲜血液,扩大了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

做到六个到位:一是靠实责任,组织领导到位。县上成立了专门的“双培”工作领导小组,县级领导和各乡镇、各单位、各村都确定了自己的示范点、示范项目和培养对象,并层层签订了责任书;二是营造氛围,宣传发动到位。抽调宣传干部,散发宣传材料,印发调查问卷,制作宣传标语牌,召开各个层次的动员会,拍摄电视专题片,在报刊上进行宣传报道,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氛围,统一了全县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三是提高素质,培训教育到位。以县乡党校为主阵地,由各有关职能部门牵头,举办各种理论学习班和实用技术培训班,组织外出学习考察,让党员与致富能手结对互相帮助,增强了党员的致富本领,也提高致富能手的思想觉悟:四是三级联动,协调扶持到位。县上对上报的“双培”工程项目优先审批、优先落实资金、优先组织实施,对贫困党员在政策、项目、资金和技术上给予重点支持;五是以身作则,示范引导到位。在工程实施初期,对一些品种优良、技术先进、适宜当地发展、市场前景看好,但群众怕担投资风险而不认同、不接受的项目,让党员干部承担风险,先行示范,摸索出成功经验以后再带着群众一起干;六是狠抓落实,强化监督到位。把“双培”工程开展情况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目标责任制的重要考核内容,列入干部年度考核和党员评议范围,实行动态管理,定期督查指导,年终考核奖罚。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双培”工程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思路新。“双培”工程充分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把农村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党对基层组织和农民党员的先进性要求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引导农民脱贫致富挂起钩来,用“双培”工程总揽全局,找到了一揽子解决农村发展中根本问题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为各级党委领导农村工作提供了纲举目张的枢纽和抓手。

——主题新。“双培”工程紧紧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党、建党”、永葆党的先进性这一主题,把党对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党员的先进性要求,同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实践中体现出来,从而使党的先进性具有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做法新。“双培”工程变以往工作中的一般号召为向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直接提出具体明确的指令性要求,要求他们把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方向,瞄准和定位在促进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主战场上,以身作则,带头“吃螃蟹”,担风险,“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并且大力倡导“自己不会富、不能当干部”、“只管自己富,不是好干部”和“当大户、带头富、带领群众共同富”等新的社会意识和价值理念。

——效果好。“双培”工程实施不到两年,临洮全县已呈现出多年来少有的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态势。全县28个乡镇党委、351个村党支部的1399名乡村干部和4011名农民党员积极投身这一活动,涌现出党员种植能手1811名,养殖大户835名;新发展农民党员387名,其中致富能手266人,占总数的69%;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382名,其中致富能手949名,占总数的74%。红旗乡漫坪村、新添镇潘家庄村、崖湾村、洮阳镇南街村、辛店镇康家崖村已经基本实现整体富裕,漫洼乡老地沟村、窑店镇长城村等一批村镇,可望在一两年内实现整村富裕。这说明“双培”工程虽然实施时间不长,但它确实是一项顺民心、合民意、有力度、见成效的“德政工程”,确实给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了实惠,也充分显示了党在领导农村工作中正确决策的威力。

二、“双培”工程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我们认为,临洮提出并实施的“双培富民工程”,是我省农村“三个代表”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重大成果,是对新形势下农村党的建设工作的探索和创新,是不断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永葆农民党员先进性的成功实践,是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有效载体,是从机制上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力手段,是引导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它为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加强党对农村基层工作的领导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双培”工程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实践“三个代表”思想,不断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找到了最佳途径。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建设党,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而党的先进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不是空洞的、抽象的概念,其最鲜明的特征就在于它的时代性和实践性。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不断体现党的先进性,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农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三个代表”要求实实在在落实到实处,变成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学得来、做得到、有成效的生动实践,带领农民群众发家致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是近年来各级党组织不断思考和探索的主要问题。

“双培”工程通过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在“三个代表”思想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之间开启了“直通车”,大踏步地促进了农村基层共产党员与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结合,使农民党员迅速增长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先进性、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本领;也大跨度地把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进到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最前沿,使基层党组织迅速增长了体现战斗力、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本领,从而使“三个代表”思想通过基层党组织以及党员中的致富能手和致富能手中的先进分子的引导、帮助、带动和示范作用,切切实实变成了广大农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同时也变成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对党的信任。

(二)实现了农村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为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体现先进性找到了有力手段。

努力发展经济、促进农村生产力进步,这是解决当前农村一切矛盾的根本所在,也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的主要目标。长期以来,农村经济建设与党的建设脱节,两个文明“两张皮”,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没有手段,党领导经济建设缺乏得力措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合谐成为困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一个老“难题”。它难就难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大多数基层党组织没有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前头,大多数党员和干部自身不是党的富民政策的积极实践者和先进生产力的受益者,因此他们的言行缺乏说服力、影响力和号召力;而在党的富民政策中率先发展起来的致富能手,虽然成为一定范围内农民交口称赞和内心佩服的“能人”,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农村先进的生产力和发展方向,但他们多数人却不是共产党员,这种现象一度成为农村发展的悖论和怪圈。

“双培”工程贯彻江泽民“七一”讲话精神,以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和求实态度,紧紧抓住“共产党员”和“致富能手”这两支广大农村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先进群体,通过双向培养,实现了农村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科学对接和有机结合。通过这种对接与结合,不仅使已经富裕起来的能人找到了“富而思进”、实现人生价值与追求的方向和目标,更主要的是使广大农村党员找到了在农村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用武之地,增加了他们作为共产党员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也使基层党组织找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新思路、新观念和新的工作方法,找到了“抓手”,从而提升和改变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农村党组织和农民党员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和形象,为今后进一步体现党的先进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有力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找到了动力源泉。

20年前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农村经济体制上的深刻革命,逐步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经过20年的发展,今天面对市场经济和我国加入WTO以后的新形势,农村又面临着一场以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的观念和技术的深刻革命。而在经济落后地区农村,信息闭塞,观念保守,农民群众接受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意识和承受由此带来的风险的能力都十分脆弱,这是西部广大农村脱贫致富的最大障碍,也是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在实践中遇到的最大困惑和难题。

“双培”工程通过把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为落后地区农民树起了学习模仿的新旗帜和新样板,改变了他们多年来形成的对人的评判上的价值标准和是非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直接向共产党员提出了带头打破传统观念、带头变革生产方式、带头承担创业风险、带头为群众探路、带头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新要求,同时通过项目带动、资金扶持、技术指导等配套措施,力争使党员的实践获得成功,产生应有的示范效应和轰动效应。通过党员成功实践的带动,现代生产力文明迅速传播到全县的各个角落,农民的思想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生产方式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压粮增经、发展“农工贸一体化、种养加一条龙”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并由此推动了交通、运输、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和市场体系的快迅成熟,初步把农村经济建设导入了在较高层次上良性发展的轨道,特别重要的是促进了广大农民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提高了他们接受新事物、吸纳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自觉性与承受力,从而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为农村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找到了不竭的动力。

(四)促进了领导方式与干部作风的根本转变,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有效载体。

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江泽民同志指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不断强固党的执政基础,主要取决于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威望,取决人民群众对党的拥护和爱戴程度,而根本上取决于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是否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否真正为人民群众谋到了利益。

“双培”工程把各级党组织领导农村党的建设和经济工作的方法、即为人民谋利益的方法,引导到以“双培”为重要手段、以“示范”为关键措施、以“富民”为根本目标的新思路上来,把原来的“行政命令”变成靠活生生的事实引导农民,靠细致周到的服务帮助农民;把“指手划脚”、“直接干预”变成“做给你看,带着你干”,从而改变了领导农村工作的传统习惯,增强了工作的示范性和直观性,把握了领导农村工作的主动权。农民群众从干部、党员身先士卒、躬身示范和为农民脱贫致富不辞劳苦、不计得失的奔波里,看到了他们全心全意为老百姓谋利益的新形象和新作风,牢骚少了,怨气少了,情绪少了,理解增加了,感激增加了,信任增加了,干劲增加了,愿意听党组织的话、跟着党走的人多了,羡慕党员、想向党组织靠拢的人多了,从而使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有了根本的改善。另一方面,通过把一大批有致富本领、有政治觉悟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不断地为农村基层组织输送新鲜血液和有生力量,不仅壮大了党的队伍,改善了农村党员队伍的结构,而且增加了基层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扩大了基层党组织对农村社会生活的影响面和覆盖面。通过这两个方面、双向互动的工作,大大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与号召力,增强了党的阶级基础,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

三、对“双培”工程实践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双培”工程实施虽然只有一年多时间,目前仍然处在探索和完善阶段,但它所坚持的方向和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正确性是不容置疑的,它对农村党的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着眼于党的先进性要求和“双培”工程的未来发展,我们觉得以下几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一)“双培”工程名称和概念的内涵:

(1)“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是“双培”的核心内容,但我们认为这个提法中党的先进性要求体现的不够突出,特别是笼统地讲“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容易使人产生降低了党员标准的错觉;(2)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在工程实施初期是完全必要的,但从长远来说,“示范”只能是暂时的,党必须从整体上始终走在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前头,领导和带领群众前进,这才是党的根本任务;(3)“富民”是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农民富了以后怎么办?我们认为还是应当把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位在发展上,因为发展是无止境的,发展才是硬道理。(4)目前全国至少已有四个省的基层党组织提出了“双培”或类似的概念,而且实践的内容也与临洮大同小异。鉴于上述理由,我们建议把这项工程的名称规范为“双培双带工程”,其基本含义应界定为:“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党组织带领致富能人不断进步”。这样的名称和含义界定,既突出了我们省的特色,也充分体现了党的先进性要求,同时“双培”是手段,“双带”是目标,意思上有递进关系,比较科学和严密。

(二)“双培”工程的发展阶段和实际效果:

“双培”工程实施一年多来,临洮县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各级领导的工作作风、基层党组织的地位与作用、党员队伍的整体结构、全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大多数农民的收入和生活状况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甚至可以说发生了质的飞跃。但总体上来说,“双培”工程目前仍然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因工作布局和工作力度的不平衡导致的客观效果的不平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条件艰苦的深山区,“双培”工程的效果与洮河两岸相比差距比较大。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对这一现象引起高度重视,结合产业布局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从不同类型乡镇的自然条件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重点的加大“双培”对象、项目和资金向落后地方的倾斜。

(三)关于“能人”入党的条件和标准问题:

(1)实施“双培”工程以来,截止今年10月份临洮全县共有1869名致富能手申请入党,其中226名符合条件者已经成为中共党员或预备党员。但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致富能手中的新党员,从本人提出申请到被批准入党,培养期还不足一年,有些只有几个月,党组织培养和考验的时间明显太短;另外对于相当一部分致富能手的入党动机、财产来源及使用等问题,并没有进行比较细致的审查,也没有具有可操作性的审查标准;(2)在致富能手中发展的新党员,有一些是创业早、规模大、实力强、社会知名度高的私营企业主,他们的社会影响与一般的致富能手完全不同,在入党问题上,中央的要求和政策界限也不同,不能混为一谈。建议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对这些重大政策和原则问题,一定要按照中央要求,严格区分,正确把握。

(四)“双培”工程的规范化发展问题:

由于“双培”工程实施时间比较短,在实践过程中必然会出一些新的问题,迫切需要及时总结完善和提高。比如作为一项总揽全县工作大局的系统工程,“双培”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备的实施方案,没有详细的发展规划,没有具体的阶段目标,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没有系统的操作规范和操作标准等,这些都需要尽快补充和完善起来。建议上级党组织加强对“双培”工程的指导,一是继续深入探讨该工程的相关理论问题;二是围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问题,继续挖掘和总结他们的经验;三是指导和帮助他们努力把工程向科学化、规范化推进。

(五)关于“双培”工程的发展前景问题。

首先,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以后怎么办,应当提出哪些更高的要求,才能让他们继续自觉地、持久地站在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前沿,做到“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永远保持先进性?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以后,怎么样继续加强教育和管理,使他们能够不断自觉地改造世界观,始终成为坚定的、合格的共产党员?其次,“双培”工程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与整个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是一种什么关系?怎样做到以“双培”为驱动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的全面发展?只有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才能使“双培”工种更加完善,更富有生命力。

标签:;  ;  ;  ;  ;  ;  ;  ;  

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创新探索--临陶县“双养富民”工程的调查与思考_临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