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地质实验室;质量管理;措施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中国已经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经济活动完全融入到世界经济当中,这就要求检验检测机构与国际接轨,与国际标准看齐,我国目前已制定资质认定及认可管理办法,地质实验室也要跟上时代步伐,这离不开地质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工作,做好地质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可以提升地质实验室的管理质量,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地质检验工作。本文提出了强化地质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方案,给国内地质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帮助。
1.人员管理
地质实验室的检测人员在进行相关的地质检验工作时,不能违背国家颁布的、有关检验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不能违背职业道德规范,秉持着客观公正、诚实守信的工作态度,做好检验检测工作,承担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
地质实验室的检测人员要公平公正地从事检测工作,确保检验检测人员与检验委托方、数据使用方没有经济交易行为,保障检测工作的公平,确保实验室内部不给检验人员施加压力,保障检验工作的独立性、公正性,保障经地质检验工作得到的检验数据都是真实、可靠的,真正地为检验委托方、数据的使用方提供帮助,为其接下来的工作提供数据支持,若是实验室的检验人员同时从事其他的检验工作,那么实验室就要通过制定相应的书面文件,保证实验室的检验人员只能从事本实验室的检验工作,消除潜在的风险。
地质实验室要建立内部人员管理程序,通过管理程序来确认检验检测人员有任职资格,对检验检测人员进行授权。实验室要同检验检测人员签订劳动协议,保障检验检测人员的基本权利,对检验检测人员和地质实验室的管理人员的职责做出明确的要求,对二者的数量、教育程度、技术能力、职业素养等一一做出要求,保障检验检测人员和管理人员得到有效的培训,以满足实验室的检测与管理要求,保障二者可以胜任地质实验室的检验工作和管理工作。
实验室的最高管理者要发挥其领导和管理作用,为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贡献力量,并且保障其有效运行;不违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符合客户的要求;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地质实验室的最高管理者要有风险意识,对地质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可以有效识别,对检验检测工作中存在的机遇也要有效地识别;保证地质实验室管理体系可以科学、合理地融入到实际的地质检验工作之中;保障地质实验室管理体系达到其预期的效果;地质实验室的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员要具备中级技术职称,若是具有同等能力也可以;若是地质实验室的管理人员不在岗位时,这时就找不到相关负责人,那么为了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实验室要指定关键管理人员的代理人,代理人可以在管理人不在岗位时,行使相关权利【1】。
2.设备、设施管理
地质实验室要具备可以满足地质检验工作要求的设备,如:抽样设备、制品设备、数据处理分析设备等,若是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实际的地质检测工作时,使用的是其他单位的检验设备,那么要保证检验设备与2016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规定相符合;地质实验室还要配备可以满足地质检验工作的相关设施,如固定设施和非固定设施,地质检验设施要符合地质检验规范的要求,避免以设施不合格而出现检测数据不准确甚至是检测数据有误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地质实验室要建立适用于本实验室检验检测设备、相关设施的书面管理程序,将设备和设施的运输、保存、使用、维护等要求明确地写入本实验室的书面管理程序之中,防止因相关工作人员使用不当而导致的设备和设施的损坏,保障设备和设施的安全,保障其使用性能,以满足地质检测工作的需要,更好地完成检测工作。
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实际的检验检测工作时,要先对检验检测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在检定周期内,尤其是那些可以影响检测结果的设备,在完成设备的检验工作之后,将设备的状态标识出来;并在检定周期或校准周期内进行期间核查,实验室的参考标准要满足溯源的要求,若是无法溯源国家或国际标准时,那么要溯源到RM、公认的或约定的测量方法、标准,或者地质实验室要证明其测量结果和同类检测机构相一致。
实验室要建立起对地质检验工作有重要影响的设备和软件的记录,对其进行识别,要设置唯一性标识,并且及时地补充设备和软件的相关信息,如型号标识、制造商名称、设备的故障、维修记录等,这些重要的设备和软件要专人专用,未经授权的工作人员禁止使用,设备可以设置成“合格”、“准用”、“停用”三种状态,同时以“绿”、“黄”、“红”三种颜色来对应,若是设备被其他检测机构租用,那么当设备回到地质实验室时,要先对设备的使用状态进行检查,保障其可以胜任接下来的检验检测工作;若是相关工作人员发现设备有故障,实验室要对其进行检查、维护,如停止使用,待到完成修复工作,解决设备故障,在进行检定或校准合格后,方可用于检验检测工作中【2】。
3.内部体系、程序管理
实验室要建立符合实验室实际情况的内部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行政管理体系,保障地质实验室的正常运作,并且将地质实验室自身的管理体系以书面形式表现出来,制定出《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使得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保障所有工作人员可以有效地执行地质实验室的管理体系,提升地质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评审客户要求、标书、合同的程序。实验室要做好自身的评审工作,通过与客户沟通的方式了解客户的基本要求,以此来断定其是否可以满足客户的要求,若是客户要求发生改变,那么地质实验室要重新进行合同评审,并且将评审的过程、结果记录下来。若是实验室与客户的要求、合同相偏离,那么就要与客户进行沟通,并且在客户同意之后,再将变更的事项通知到实验室的检验人员。
实验室要建立对检测质量产生影响的服务和供应品的购买程序。地质实验室要对影响检测结果的设备、消耗品、供应品、服务做好相应的记录,做好对供货单位、服务提供者的评价工作,并且做好相应的保存工作;对购买的物品和服务实施管控,按照制定的程序来对其进行运输、保存、维护,对地质检验结果的质量提供保障。
实验室要建立服务客户的程序。实验室要注重同客户之间的沟通,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帮助客户了解相关的地质检验技术和地质检验方法,并且要定期地与客户进行沟通,不断改进实验室管理体系不足之处。
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变化,科技水平的提升,地质检测工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质检测的应用范围广,如冶金、化工等,这些行业都离不开地质检测的指导,而地质实验室对地质检测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加强地质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有利于提升地质检验工作的效率,使地质实验室提供的数据更加的科学、准确,给人们提供更多的帮助,有助于人们实现合理地决策。本文简单地介绍了提升地质实验室管理质量的措施,旨在为国内实验室以后的管理提供参照。
参考文献:
[1]刘汗勋,赵冬冬,地址实验室如何做好持续改进[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4,41(6):112-116.
[2]薛志坤,强化地质实验室质量管理策略[J].科技与创新,2015,(5):01-02.
论文作者:张卫东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地质论文; 实验室论文; 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人员论文; 客户论文; 数据论文; 《科技中国》2018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