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品德与社会》有效教学目标的制定论文_苏娟娟

浅谈《品德与社会》有效教学目标的制定论文_苏娟娟

山东省昌邑潍水学校 261300

摘 要: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么过于随意,要么与教学过程不相符,要么关注的不是学生而是教,教与学脱节,严重脱离教学目标。本文挑选了几个日常教学中的课程为例,从课程标准的解读、对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研读、有效制定目标的要点来简要探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目标如何有效地制定。

关键词:课程标准 教材内容和学生 螺旋上升 部分与整体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定位每节课教授的目标是有难度的,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不例外。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么过于随意,要么与教学过程不相符,要么关注的不是学生,教与学脱节,严重脱离教学目标。因此,对于日常在教学一线的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师来说,如何准确地定位和把握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也是个现实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挑选几个日常教学中的课程为例,从课程标准的解读、对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研读、有效制定目标的要点来简要探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目标如何有效地制定。

一、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努力把握教学方向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总目标之下,又设立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与方法和知识三个分目标。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三个分目标的统一与整合。课程目标是对教学活动基本的、整体性的要求,指明了教学活动的方向和应当达到的水平或程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应以课程总目标和三维目标为依据,并且要让教学活动围绕他们展开并为之服务。

例如山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材《同是炎黄子孙》这一课,设置这一课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对应课程总目标下“知识”目标第三条: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要实现的“能力和方法”目标,是落实课程总目标下能力和方法分类目标中的第三条: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一课的侧重点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所要实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落实课程总目标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类目标中的第四条: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这一课的侧重点是:热爱祖国。

由此可见,课程目标是把握每一课课时教学目标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有效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在目标的指引下有序开展。

二、研读教材内容和学生,精确把握课程目标

1.认识教材“螺旋上升”的特点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熟悉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要更加熟悉品德与社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本学段中教材的衔接、整册或整个单元教材的完整结构;同时了解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差异,尤其是知识空白点和能力脱节点,从整体上熟悉和把握教材。如山人版教材《网络是把双刃剑》一课的“同课异构”活动,四年级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举例说明网络带来的好处和弊端,从而提高学生的网络意识;五年级教师的教学目标则定位在让学生通过分析网络危害的具体事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网络陷阱的危害,并讨论如何警惕网络陷阱。由上例可见,同一主题因为年级不同,教学目标的制定侧重点也不同。这两个年级不同教学目标的制定既是教师精心研读教材的结果,也是教师精心研读学生的结果。这正与课程标准中的“螺旋上升”是相符的,符合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重复出现,但要求逐步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不仅要从本课入手,更要系统地把握教材和学生,从教材的编排体系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准确定位课堂的教学目标。

2.认识部分与整体的对应关系

尽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备课或者上课教材与教学用书不离手,但是因为没有认真研读教材与《教师教学用书》上已经提出的每个单元的单元目标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仍然会出现对各课目标把握不准的情况。有的老师会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十分清楚,但是上节课或者下节课的目标是什么,要么我忘记了,要么我还没有设计。事实上,对每节课教学目标的理解,也应该从部分与整体上入手。

也就是说,不能只注重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每节课的目标,更要深入地了解这节课与本单元的对应关系以及本节课与前后课之间的逻辑关系,因为每一单元中的各课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或承接或并列,但每一课都是围绕一个单元主题展开的。

三、把握目标制定要点,精确定位使之有效

1.要做到三个关注,关注新课标、教材、学生,目标集中具体。

2.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明确这节课要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

3.目标定位要具体,能够精确到教材中的具体活动,目标简洁有时效性,而且能够在教学设计和过程中一一实现。

4.每个目标都要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要进行有层次、有坡度的训练,让学生在过程中层层深入,逐步实现目标。

论文作者:苏娟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4月总第2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

标签:;  ;  ;  ;  ;  ;  ;  ;  

浅谈《品德与社会》有效教学目标的制定论文_苏娟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