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瑶湖还建房项目为背景,全面介绍了建筑安全体验区和BIM技术在安全生产的应用,采用安全体验区和该项技术中的模型和VR相关技术功能,直观进行安全培训,安全检查,可以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做好文明施工,作为同类工程的借鉴。
关键词:安全体验区 BIM技术 安全生产
1 工程概况
瑶湖还建房项目位于市区天祥大道西侧,尤口乡规划三路与规划二路之间。建筑场地分为D1地块、D2地块,总占地170145.61㎡,其中D1地块91549.82㎡,D2地块78595.79㎡。D1地块共有24栋楼,总建筑面积为228500㎡,其中地下45058.9㎡,地上181991.14㎡;D2地块共有23栋楼,总建筑面积为233102.71㎡,其中地下47303.5㎡,地上167272.01㎡。工程共建设2918户,占地面积大,其主体建筑结构为18层、11层,地下负一层,最高建筑高度54m,住宅部分层高3m,商业层层高4.5m。
主体建筑窗采用铝合金门窗,门分为防火门、木门等,地面分为水泥砂浆楼面和面砖楼面,顶棚为高级抹灰涂料,墙面有混合砂浆墙面和涂料墙面,屋面为隔热防水保温平屋面。
2 建筑安全体验区和BIM技术在安全三级教育过程中的应用
2.1 安全体验区建设
根据专业部门提供文明工地建筑安全行为体验馆标准,瑶湖还建房项目部根据自身工地的特点和规划,建立了专门的安全体验区。
2.2 专业BIM软件建模
图1 瑶湖还建房项目安全体验区(局部)
根据南昌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CAD图纸,项目部采用斯维尔软件进行项目的BIM和REVIT进行三维可视化建模,局部见图2。
图2 瑶湖还建房项目BIM效果图(局部)
2.3 安全体验区在建筑安全三级教育培训的应用
瑶湖还建房项目的建筑安全三级教育,是指在本工程单位工程开工前,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公司、项目经理部、施工班组三个层次的安全教育,是工人进场上岗前必备的过程,属于施工现场实名制管理的重要一环,,以便于科学地组织施工,避免安全质量等事故的发生,是整个施工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传统的建筑安全三级教育,用的是传统的文字表格形式,在以往多走形式的情况较多,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
瑶湖还建房项目为了提高建筑安全三级教育的效果,在施工现场建成了完整的安全体验区,设有一个安全教育培训讲台及安全帽防撞击体验区、模拟触电体验区、消防体验区、人体急救体验区等四个体验区,包括安全带体验等共有18个体验项目。以模型实物展示、培训人员亲身操作体验的形式,将瑶湖还建房项目中常见的危险源、个人不安全、不规范操作行为具体化、体验化,让培训人员通过直观的感受体验个人不安全、不规范操作行为带来的后果,从而更加提高培训人员安全意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4 BIM软件在建筑安全三级教育培训的应用
目部采用斯维尔软件进行项目的BIM和REVIT进行三维可视化建模,模拟整个项目。结合BIM技术,可以将瑶湖还建房项目施工现场中的危险源和相关区域在REVIT虚拟现实中进行标识,预先告知培训人员在此处施工的过程中应留意的安全事项,将规范安全施工方方法预先告知和展示。
这样本项目建筑安全三级教育流程如下:传统型文字表格式培训------现场安全生产宣传片的宣传----安全体验区------REVIT虚拟现实技术将规范安全施工方方法预先告知和展示。通过以上四个流程,极大地提高了安全培训的效果,使得施工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操作工人能够直观的通过对该工程BIM可视化模型的观察和研讨,从而使整个建筑安全三级教育更加科学化,提高了施工质量和安全。
2.5 BIM软件在建筑安全检查中的的应用
在瑶湖还建房项目的安全管理体系中,将传统的现场检查方式和BIM质量管理系统进行结合,该系统利用动态控制的基本原理,使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人员通过该系统,及时,准确了解该项目中的质量过程控制的各个状态,大大提升了对该项目的整体运作和把控能力,提高了检查的质量和效果,具体如下几点。
2.5.1 危险源辨识管理
在 BIM 的安全管理系统中,本项目安全员将危险源信息进行记录,记录基坑工程、土方开挖、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等危险源的相关信息进行录入BIM 的质量管理系统,并且与现场主体结构具体部位部位进行关联。并且可以将局部危险部位如四口等在BIM模型中进行标注,使危险源信息管理信息更准确,并且非常好的直观性。
2.5.2 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检查
本项目安全员将现场实际施工项目检查情况,记录如基坑检查、施工用电、塔吊等检查记录的相关信息 录入BIM 的安全管理系统,并且与现场主体结构具体部位部位进行关联。有助于明确记录内容,便于统计与日后复查。
2.5.3 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信息控制管理
在 BIM 的安全管理系统中,报验申请方将相关报验数据输入该系统中,与责任者手机号码进行绑定后可以做到签认实时短信(微信)提醒通知,审核后签认人向相关数据输入系统中,同样可以做到签认实时短信(微信)提醒通知。在该系统中,信息录入与流转将很容易标准化、流程化,可以提高报验效率。
2.6 BIM软件在文明施工中的应用
项目通过的BIM和REVIT进行三维可视化建模,可以模拟整个现场相关信息,包括施工平面布置情况。传统的施工现场的场地布置表达是通过平面图来实现的,无法反应随着施工进度的变化场地布置变化的情况,在传统的施工组织中,随着工程项目的逐步推进,实际施工布置由于考虑不周适往往需要二次搬运,增加了施工成本。在使用BIM技术之后,利用REVIT模型可以在4D模式下模拟整个施工过程,依据相关的要求,达到相对优化的现场布置,使之更加科学。通过REVIT出施工现场的场地布置,可以更加直观布置进行安全围栏、安全标识、、遮拦网、防护网等保证安全文明施工的设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结论
通过瑶湖还建房项目进行的建筑安全体验区和BIM建筑结构一体化模型综合应用,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取得了以下成果。
(1)用建筑安全体验区和BIM模型安全培训相结合,从而使整个建筑安全三级教育更加科学化,提高了施工质量和安全。
(2)将传统的现场检查方式和BIM安全管理系统进行结合,该系统动态控制的基本原理,大大提升了对该项目的整体运作和把控能力,提高了检查的质量和效果。
(3)利用REVIT模型可以在4D模式下模拟整个施工过程,依据相关的要求,达到相对优化的现场布置,使之更加科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本项目采用了BIM建筑结构一体化模型在本项目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技术效果,可供相关工程参考。
参考文献:
[1] 车连成.基于BIM技术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 价值工程,2016,10(27):60-62.
[2] 纪博雅,戚振强.国内BIM 技术研究现状[J]. 科技管理研究,2015,4(06):184-190.
[3] 郑华海,刘匀,李元齐.BIM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S].结构工程师,2015,10(4):111-112.
论文作者:陶广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项目论文; 建筑论文; 危险源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模型论文; 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