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亲属关系培养路径分析_留守儿童论文

留守儿童亲属关系培养路径分析_留守儿童论文

留守儿童亲情养成的路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路径论文,亲情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养成教育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心理结构,凝聚为道德品质的培养方法。在人的成长和发展中养成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早已被人们所公认,它的复杂过程和内在机制是需要人们通过长期实践和不断探索的问题。而亲情作为人最基本的情感与社会关系,是个人道德品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养成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只有探明了留守儿童亲情养成的基本路径才能更好地解决留守儿童的基本问题。

一、养成教育的科学内涵及其特征

(一)养成教育的概念探析

“养”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起点。在人类形成之初的原始社会初级阶段,整个大自然包括人类自身都处于“野”的状态,人们通过采摘野果,捕食野兽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而当人们逐步地认识并掌握了野生植物的生长规律和野生动物的习性,他们便开始种养植物、驯养动物,并取得了成功,实现从“野”到“养”的历史新时期,开创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起源。这一“养”的过程,就是“驯、育、培”的过程。这一从“野”到“养”的过程也促使人类自身的发展从野蛮到文明,从原始群到血缘家庭,从氏族到部落,直至发展到现代的人类。就是在“养、育、培、训”的过程中,人们经过了无数次的反复、比较、选择,摒弃了种种恶习,继承和发展优良的行为。当某种优良行为规范一旦适应社会各种关系,成为协调社会发展的优良习惯,它便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就成为人们言行的准则,于是又出现了“养成”的发展过程。所谓“养成”就是培养而形成。人们按其公认的准则或规范,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教育途径,要求社会公民去遵守大家公认的准则或规范,经过反复的社会实践,经过反复的训练、教育、培养,使社会群体或个体由被动变为主动,自觉地养成勤劳习惯、养成生活工作习惯、养成遵守社会公德习惯、养成文明礼貌习惯、养成清洁卫生习惯如此等等,并使之一代一代地往下流传,成为一种千古不朽的优良习惯,协调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这就是“养成”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一旦某种优良规范“形成”,它便流传于世,成为一种“习惯”,并将影响着人的整个一生。“习惯势力”难以从人们头脑中消失,道理也在于此。社会上有优良的习惯,也有不良的习惯。我们提倡的是养成优良的习惯,反对和摒弃不良的习惯,这就需要我们去培养和教育。“教育应当使学生养成遵守诺言、不说谎、不伤害别人以及帮人排忧解难的习惯。”①于是便产生“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指人的基础的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及其教育。”②“这种教育有选择性,它以最优良的规范即符合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道德规范为培养目标,所以它又是一种定性的优化培训。”③我国古代对教育本质的探讨中,“养”和“育”是农业性教育观的本质概念。从孟子的“以善养人”,“才也养不才”④,“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到柳宗元的“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⑤,再到把教人之道和养树之道结合的王阳明,他们越来越强调“栽培之功”,高度发挥“培养论”,开拓了“养”的新境地。“成”,指“达到”教育目标,指“成人”、“成器”。孔子把五礼、六乐、五射、五御、六书、九数作为教育内容,孟子把“达材”作为教育任务,即为培养学生才能。从孔子的创意到孟荀的补足,教育对人的培养可分为“人”和“才”的培养,教育的任务是“成人”又“成器”,更正确地说是“成人”又“成才”。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和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文件中还明确指出:“德育对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可见,强化养成教育,教会学生做人是学校德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强化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道德修养主要是指人们在道德品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习惯等方面进行的自觉的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锻炼和自我培养功夫。”⑥“伦理学中所讲的‘道德修养’,就是指人们在思想品质、思想意识方面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也可以说,是道德上的自我教育。”⑦“‘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⑧

(二)养成教育的特征

青少年的养成教育是以学校为主体在家庭、社会的配合下,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形成和发展规律,运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对他们施加系统影响,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活动。青少年的养成教育,不同于平时的规范教育,有自己的特征。

(1)养成教育应是生态型教育。所谓“生态性”,其一就是要认识到“教育对象”的生命性。“教育之‘育’,具有‘生育’、‘发育’、‘养育’之意”(林德宏,2004),养成教育的对象是“人”,是有生命意义的有机体,是在不断成长变化的个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有着不同的发展需求,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存在。

(2)养成教育是人的理性提升过程。人的属性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物性、生物性、动物性与人的特性——最主要的就是理性。我们往往将前三层次统称为“物性”,而第四层次则往往称为“理性”。人的“物性”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而人的“理性”则是由文化、文明作为载体而传承的,往往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在教育者——家长、长者、智者、同伴乃至社会风气与受教育者的互动中养成。人的“物性”与“理性”构成了人的属性的两翼。有人把一个青少年从出生到成人的过程比作西西弗神话中不断反复的由山下往山上推石头的过程,这个过程本应是人的物性与理性协调发展的过程,其起点应是物性的正常发育发展与理性的逐步提升(孙抱弘,2004),养成教育的责任就是在承认人的物性的基础上逐步提升人的理性,科学地推动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的理性一般分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前者主要是指知识技能和伦理规范的认知与行为,后者主要是包括道德品性与人文精神。工具理性的内核是求真,价值理性的内核是求善求美,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往往是求真而趋善美,求善美以求真为基础。工具理性是基础,价值理性是导向。人类的理性是在其特殊的养育过程中积累而成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3)养成教育是人能动的建构过程。“养成”主张个体自我的醒悟、领悟与觉悟,主张知与行的统一。“养成”是通过教育使个体“生成”、“长成”、“构建成”,决不是“规定成”、“约束成”或者“制造成”(杨雄,2004)。养成教育强调“以人为本”,要求充分看到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并注重促进个体内在的自我发展。”做人也好、学习也好,都必须有主观能动性,人只有在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权力与责任(主体性)的时候,才能自觉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做好、做得更好。

人的健康成长需要“人本”的养成教育,但养成教育绝不是单向“灌输”,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引导人们自觉地加强德性养成。养成教育,不仅指在课堂上接受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在生活中、社会实践中自觉培养自己的德性,使德性成为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自动的要求,成为道德自律、活的智慧。养成教育是生态型的,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封闭停滞的,是人能动的建构过程。

(三)养成教育的条件要求

(1)养成教育是适合青少年个体发展的最佳期教育。养成教育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国内外许多心理学家都提出过青少年个体发展的所谓“最佳期”理论,认为在这一时期青少年个体处在一种最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正是人的潜能开发和社会性行为发展的最好阶段。青少年自我意识上不成熟,可塑性大,可接受性强。教育者若能给予恰当的带有启蒙性、准备性、基础性的引导和帮助,青少年的行为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并产生长久的影响,乃至影响其一生。正如俄国思想家赫尔岑所说:“‘小孩时候’再加上刚刚进入青年时期的两三年是生活中最充足的、最优美的、最属于我们的部分,它不知不觉地决定整个未来。”⑨

古今中外教育理论都很重视人的行为习惯的早期养成。所谓“子训始雅”,“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汉书·贾谊传》),“养正当始于蒙”,“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在学校中养成”都正确地指明“养成正确的习惯当从青少年开始”。青少年是国家和社会建设事业的未来,对他们的教育应该“从小抓起”。从这个意义上说,养成教育也是一种人格和人的行为品质培养的基础工程。

(2)养成教育是教育指导下的自我教育。养成教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存在许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素,也包括教育环境方面的若干因素。尽管这些因素的影响角度和程度因具体情况不同而各不相同,但他们无疑都会影响到养成教育活动进行的质量和完成的效果。要使这些因素能合理、有效、协调地发挥积极作用,关键在于受教育者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对各有关因素进行积极、主动、科学合理的调节控制,让养成教育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指导下的自我教育。“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自我教育集教育者与求教者的角色于一身,它像一根红线贯穿于养成教育始终。离开了自我教育,养成教育就会失去重心,教育也便失去了成功的希望。可见,“养成教育是一种着眼于青少年一代做人的基本素质的教育,它是使青少年在长期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的一种最佳教育手段”。⑩

(3)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养习成德。习,即习惯,指人们在实践中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主体内在需要的行为方式。它是在一定的情境、动机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来的稳定而持久的联系,是内在的心理素质与外在的行为之间的有机统一。习惯养成有赖于坚持训练和方法培养。卢俊说过:“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脱离现实,把现实理想化是当今养成教育的最大问题。这是造成养成低效的主要原因。当前我们养成教育必须回归现实,直面现实。就是要根据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道德观;就是要把社会的真实搬入课堂,并在其中进行教育。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意(道德意志)、行(道德行为)的内化统整的过程。因此,我们要诲之以做人的道理,动之以真诚的情感,锻炼其坚强的意志,引导未成年人正确的行为。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因对象、背景、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和有所先后。对未成年人来说,不但要突出“行”这个要素,而且要从“行”的培养入手,关键在于坚持不懈。

二、留守儿童亲情养成的现实认知

(一)亲情缺失是留守儿童的核心问题

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社会主体之一。对于一般儿童而言,从出生到完全独立进入社会,有2/3的时间都在家庭中度过。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儿童要在父母的亲情呵护下,享受最基本的物质生活照顾,促进身体成长;通过与父母进行感情交流和互动,感受爱与被爱;接受父母的教导和传授,习得基本的生活规范、社会规范,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在父母的帮助和督促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感受父母的权威形象,形成自己独立、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也就是说,在儿童与其父母的互动过程中,婴儿不仅仅在集体和情感方面有所发展,而且他们也正在成为一个社会意义上的人,同时还在形成自己的人格。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的情感和陪伴,在孩子的儿童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证据清楚地表明,一个缺乏亲情关怀的孩子,其身体、智力、情感的成长以及其社会发展都会受到损害。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留守儿童无法拥有完整的家庭,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所以作为特殊的儿童群体,他们对亲情有着更加迫切的需求。正是由于亲情缺失,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无法得到父母最基本的照顾和关怀,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对生活的满意度降低;亲情缺失不但影响留守儿童在家庭中正常地学习各种生活和社会规范,而且父母监督作用的减弱也使其学习动力不足,学习退步。最关键的是亲情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在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交流受阻,不利于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进而诱发青少年犯罪,影响其一生的发展。总之,留守儿童出现的以上问题正是诸多学者和调研机构在研究中所综合出来的生活问题、学习问题、心理和道德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基于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都是由于亲情缺失而衍生出来的问题。所以,笔者认为因家庭不完整造成的亲情缺失是留守儿童的核心问题。

(二)留守儿童亲情的养成是解决其相关问题的理性选择

情感需要同生存需要一样,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不可缺少的基本需要。特别是亲情的需要贯穿人的一生,尤其是青少年这一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一旦失去感情交流,不能满足情感需要,人就会感到心理上的孤独和痛苦。所以,追求生存需要和情感需要正是人性的体现。生存需要和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将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学习和人格发展。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缺乏亲情关怀表现为情感和人格发展受影响。张志英(1998)认为留守儿童存在孤僻心理,即沉默寡言,喜欢独来独往,我行我素,胆小,娇气,自私,不合群;林宏(2003)发现有55.5%的留守儿童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孤独;王丽芬(2002)发现父母离开时间长短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父母离开时间越久对留守儿童心理影响越大。⑥这些心理及情感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必然会影响留守儿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发展。

而亲情作为人最基本的情感是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亲情的养成也是养成教育的目标之一。情,即道德情感,是在道德的现实关系中通过主体对客体的体验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情绪与感受。情感体验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的整体感受和领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的、苍白的语句,这语句只能培养伪君子。留守儿童亲情的养成教育只有不断地丰富情感体验内容,创新体验形式,提升体验水平,才能有效地激发体验主体的道德自觉,引发自主的道德实践。

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的现状和学校及社会大环境亲情教育的缺失再次提醒我们留守儿童亲情的养成在解决其核心问题中的重要作用。留守儿童的一系列问题由亲情缺失引发,而个体亲情的培养又是一个持续不断,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依靠个人力量就能完成的。亲情的养成需要立足于时代背景,立足于留守儿童本身与其成长环境之间的关系,用体现时代精神的方法与内容构建一个“社会—家庭—学校—留守儿童”共同作用的教育系统。亲情的养成不单单要使留守儿童能像其他儿童一样享受到父母的关爱与呵护,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将亲情从一种习惯内化为一种道德品质,树立为强烈的感情信念,从而达到一种更好地导向、控制、调节自己行为的目的,也只有如此才能让留守儿童更加能动地完成自身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探寻到留守儿童亲情养成的路径才是解决留守儿童的核心问题的理性选择。

(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要求留守儿童亲情的养成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社会传统价值观念逐渐转型,当代青少年的生活环境也随之发生剧烈改变。面对日益复杂的多元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多元选择环境,青少年在思想上的困惑、观念上的冲突和心理上的失衡日益加剧了青少年的“知行脱节”甚至行为偏差问题。特别是远离父母视线的留守儿童群体,他们寄养于亲戚或祖辈家中虽然可以获得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但却严重缺乏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在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尚处于形成时期,他们尚未形成稳定的系统的观念,所以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变动性和可塑性较大,容易在多元价值观的驱动下,发生种种道德行为的失范无序,加剧道德实践领域的“知行脱节”。研究表明,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诸如“问题学生”、“双差生”和大量网络成瘾的留守儿童,这样的结果很可能诱发青少年犯罪。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体现了我国教育方针的总要求。青少年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其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即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和谐而均衡发展。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人的可持续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不断发展进步,要求人具备各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在这个意义上说,亲情作为一种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稳定的行为,一经形成就会成为人的第二天性,成为人的一种稳定的行为方式,成为人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良好的亲情观是个体能力和素质的生长点,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撑性平台。因此,留守儿童如果能自觉培养缺失的亲情并用之规范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良好的习惯,必然终身受用,成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留守儿童亲情的养成教育着手于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一系列基本素质的培养,是关系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是使人具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的教育。因此,我们不应将留守儿童亲情的养成教育仅仅理解为行为规范的贯彻,而应立足于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去认识实施。

三、留守儿童亲情养成的基本路径

解决留守儿童亲情缺失这一核心问题关键是对留守儿童进行亲情养成的教育,笔者认为可以从留守儿童父母、学校教育和社会专业力量等方面来探寻留守儿童亲情养成的基本路径。

(一)养之以情—鼓励留守儿童父母关注子女亲情的培养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大部分的人类行动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习得,即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知道了新的行动应怎样做。”(11)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乃至道德品质并不完全是依靠父母的教育过程获得的,往往是学生自发地向父母模仿、认同,不自觉地接受父母的影响,建立起行为的制约,即所谓的潜移默化。法国克里斯琴·施皮茨博士曾经这样忠告做父母的人:培养你们的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因为亲情的抚慰和关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关键还应由父母来培养。广大农村家庭的父母应该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外出务工为子女储备教育资金固然重要,但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引导更是不容忽视。对孩子的物质和精神双重负责的家长才是真正合格的家长,所以家长认识的提高相当重要。

父母的认识发生变化才能在行动上有所表现。留守儿童父母要充分认识到孩子在儿童时期接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尽量创造条件将子女带在身边。如果情况实在不允许,家长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加强与子女的联系:询问他们的生活、身体和学习状况,积极聆听儿女的心声,体会他们的感情变化,定期回家看望子女,与他们分享自己工作的苦乐酸甜,解除他们的困惑与忧虑。总之,亲子之间应该保持良好的感情交流,让子女从中体会父母的爱和良苦用心。当然,有条件的话,笔者还是提倡父母就近打工,特别是没有一技之长,靠卖苦力为生的农民工,最好还是留在家中耕种土地。新一届政府为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像税费改革、农民减负、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学费减免、农田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这样看来,父母既可以留在家中教育子女,又不影响亲情的培养。

(二)教之以礼—学校教育重视亲情观的形成

校园环境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人格的完善、身心素质的培育具有重要影响。当今社会纷繁复杂,众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文化现象,正通过各种渠道越过校园的围墙对青少年产生深刻影响。留守儿童心理、生理尚未成熟,辨析能力差,在家又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正确引导,所以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虽然各级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学校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有的学校只重视物质文化建设而忽视精神文化的建设,只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只重视思想认识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强化而忽视道德行为规范的内化和良好习惯养成,导致一切社会道德规范的出发点仅仅停留在教育者和社会是否满意的程度上,道德始终是外在于学生个体的东西,“知行脱节”在所难免。这就造成学校和老师习惯性地站在传授课本知识的角度上,而把亲情的培养推给了父母。但远在异乡的留守儿童父母已经使他们缺了这节课。事实上,人的道德品质不是简单地靠单纯的知识传授来培养的,必须借助于道德环境长期的细腻的熏陶,只有在健康良好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道德品质才能稳定地经受外界环境的刺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校园文化环境的优化和建设中使亲情的养成教育一以贯之,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强大功能,真正让留守儿童在学校教育中感受到浓浓的亲情。

在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学校开设以传统亲情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德育课程,重点弘扬“首孝悌,次见闻”,重亲情、讲孝道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次,作为肩负教育职责的学校和老师应该在缓解和疏导留守儿童心理压力和障碍方面履行家长义务,弥补亲情缺失。建议学校设立“知心老师”信箱,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烦恼,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设立“谈心室”,安排老师与留守儿童进行面谈,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压力;第三,还可以聘请专业的心理学教授为留守儿童进行主题为“学会坚强”的心理辅导讲座,让留守儿童学会自我学习、自我调节和自我生存。总之,让留守儿童在心理问题方面感受到亲情与温暖。

(三)助之以术—专业组织的帮助

对于留守儿童亲情的养成,我们还可以采用专业知识指导其得以弥补。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有着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在协助弱势群体排除各种主观的和客观的权力障碍,通过正面的经验感受自身的力量并激发内在的动力,在社会参与中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我们称其为增权)方面,社会工作者有其独特的专业技巧优势。

笔者建议将“社工进农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基本政策。吸引相应的NGO加盟并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政府要转变职能,协助这些NGO面向社会招募一批专业素质高,道德修养好,有志愿奉献的社工,像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和教师、心理咨询师、儿童工作者、教育专家等,进驻留守儿童集中的地区做专业辅导。政府要及时为这些专业社工提供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社会工作者可以为留守儿童开展校外学业辅导,对问题较典型的留守儿童做个案辅导;组织留守儿童开展小组活动,让他们从同辈群体中寻找帮助寻找亲情;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儿童进行心理疏导;运用专业的方法为留守儿童建立调研档案,关注其心理变化历程;专业社工与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家庭与留守儿童家庭建立“一帮一”结对帮扶关系;对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亲子教育培训等。

注释:

①[英]约翰.怀特.李永宏等译.再论教育目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78.

②谢维和.荣辱观与养成教育[J].教育研究,2006(4).

③刘春魁.养成教育的含义、特点、功能及本质[J].邢台学院学报,2004(2).

④孟子·离娄章句下.

⑤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⑥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456.

⑦郭建新,杨文兵.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347.

⑧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3.

⑨⑩程广友.养成教育论[J].江西教育科研,1996(2).

(11)班杜拉.社会学习心理学[M].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22.

标签:;  ;  ;  ;  ;  ;  ;  ;  

留守儿童亲属关系培养路径分析_留守儿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