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论文_彭吉

谈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论文_彭吉

成都 610000

摘要:本文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特点及其应用要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保障施工质量的措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建设施工

引言

当下,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工程也是越来越多,它是整个城市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市政道路可分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以及快速路等,这些道路对面层的技术要求很高。在整个道路承重层中,半刚性基层是最为重要的,它对沥青路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半刚基层施工质量达不到标准的话,就会导致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大幅下降,使道路更加容易破损。半刚性基层原先大部分采用的二灰碎石和三蹅,由于环保的要求其使用的胶凝材料粉煤灰由于未经脱硫含硫量超标导致道理基层遇水膨胀致使道路鼓包损坏。所以目前大部分道理选用质量较为稳定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又是半钢性基层的代表,要想使半刚性基层的施工质量达到相关要求,就必须要做好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特点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之所以能够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被广泛的应用,都是因为这一技术与其他基层施工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材料获取的便捷性[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主要材料包括水、粗骨料与细骨料及水泥等,而人工碎石与石屑等都可以作为粗骨料与细骨料的取材来源,而常用的普通水泥或者是矿渣型硅酸盐水泥都可以应用,因此,这种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材料获取过程具有便捷性;第二,施工工艺简单,施工周期较短。这一施工技术的重点在于对材料的集中搅拌与摊铺环节,因此,实际操作难度较小,对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也较低,经过训练甚至可以达到流水作业的效率,进而提高市政道路整体施工效率,为合理缩短施工周期奠定了基础;第三,强度与防渗抗冻性能较好。由于水泥稳定碎石是一种具有整体性的半刚性结构材料,因此,其板块效应较好,具有市政道路工程需要的高强度与防渗抗冻性能等。而且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摊铺完成之后就具有良好的强度,而这种强度还会随着道路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增长,进而形成高强度的版体结构,让市政道路的基层与路面面层能够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保证满足市政道路工程抗压性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抗疲劳性,最终保证市政道路能够经久耐用。

2材料要求

施工单位应在实际施工之前,预先准备好施工材料。这就需要施工单位能够根据工程实际需求来进行施工材料种类的选择,确保材料质量能够达到相关标准,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奠定良好基础。这是由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与施工材料质量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加强对材料质量性能等的控制,就能够确保市政道路基层施工质量。通常情况下,水稳材料都是由粒料与灰浆体积组成的而配料是水稳工艺的主要环节。粒料成分主要为碎石,灰浆成分主要为水、凝胶材料,而凝胶材料成分则分为水泥、混合材料。

(1)水泥。胶凝材料中所应用到的水泥可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推荐采用缓凝的水泥,禁止使用快硬水泥。当前建设施工中所使用的水泥类别较多,而不同种类的水泥其性质也大不相同,而水泥作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中的主要材料,施工人员应根据市政工程实际要求与施工现场情况等来选择水泥型号,确保水泥应用的科学合理性。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会选用标号较低且初凝时间与终凝时间分别为 3 小时与 6 小时的水泥,以便能够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搅拌环节、摊铺环节与压实环节预留更多的施工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决不能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与变质水泥。此外,还应加强对水泥质量的检验控制,以确保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

(2)混合材料。混合材料主要采用非活性材料指的是不具备活性因素或者活性因素较低的天然矿物材料。

(3)集料。主要是采用人工集配碎石,同时在进行市政道路的基层铺装和施工时,要确保粒径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要根据施工规范选择合适的粒径。在选择过程中,不管是压碎值还是针片状、粒径等参数,都有严格的标准,比如市政道路通常保持在压碎值28%以内,其中针片状的必须控制在15%以内,特别小的碎石块就需要进行液塑实验,指标符合规范要求才能投入施工,并且要进行有机质的测试[1]。

(4)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以是否可以引用作为常规标准,可引用的水源即可用于混凝土的搅拌,如果水质不确定,就必须对水质进行检测,通常的检测方法为对比法,也就是选择同样分量的混凝土分别用水源地的水、蒸馏水进行混凝土搅拌,然后对比水源地和蒸馏水搅拌的混凝土强度,差异在10%以上时,就不能采用该水源进行混凝土搅拌。

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采用“三区段、八流程”。三区段即摊铺区、压实区和整型区。八流程即:施工准备、拌和、运输、摊铺整平、碾压、整型封面、洒水养生和交通管制。工艺特点是“先摊铺、后碾压,最后整型光面”,主导压实机械是重型振动压路机,辅助机械光轮、胶轮压路机。

4关键环节

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关键环节进行质量控制,才能确保最终的施工质量,具体的如下:

4.1配料准确

配料是控制最终施工质量的基础环节,精准的控制配比能够有效的保证最终的搅拌效果和性能,通常要确保水泥的占比高于硅酸盐43倍以上,长拌设备也要选择好,必须确保搅拌的充分和均匀,并且要对现场的抽检进行控制,不要过多的进行抽检,一般不能高于5%,过多容易导致裂缝的出现。

4.2拌和均匀

除了控制好配比,还要在搅拌的过程中确保搅拌的足够充分,并尽可能的实现每一部分混合料的配比都是均匀的,以免造成局部的搅拌不充分产生裂缝或者性能下降的情况。

4.3碾压密实

最后的环节是碾压,碾压的强度直接关系到最终的密实度,一般而言,碾压的越密实,最终的稳定性和质量越好,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控制好强度,过高的碾压强度会导致基石大量破碎,这就反而会形成软夹层,影响水泥稳定碎石整体强度。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振压3遍,光轮压路机碾压1遍,即可达密实,既避免了对水泥稳定碎石的超压破坏,又保证了水泥稳定碎石高程和平整度的工艺控制。当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基层一般不应超过20CM。对于碾压过程出现的“弹簧”松散、起皮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加适量水泥),或用其他方法处理,达到质量要求[2]。另外路面基层两边、结构物台背及接缝处均比正常路段多压1-2遍,以此确保薄弱环节施工质量。

4.4接缝处理

当采用摊铺机摊铺时,同日施工的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前一段拌和整型后,留5~8c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应加水泥重新拌和,待后段施工时一起压实整型。在新老道路接缝以及埋地管线易出现裂缝,应增加土工格栅进行抗裂处理。

4.5适时养生

养生是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形成的关键因素。采用洒水及覆盖土工布养生。勤洒、少洒,以保持水泥稳定碎石表面始终潮湿或湿润。洒水养生时间与施工温度有关。气温在20℃以上时,一般养生7天;当气温在35℃以上时,一般只需要3天即可。养生期内洒水车必须在另外一侧车道上行驶。

4.6钻芯验收

水泥稳定碎石的龄期7d`10d时,应能取出完整的钻件(路面芯样)。如果路面钻机取不出完整钻件,则应找出不合格基层的界限,进行返工处理。

结束语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直接取决于其施工工艺、施工组织管理。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与监测能够有效提升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因此,企业应当加强对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视,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实现工程施工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水平得到提升,才能够保障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高效率、高质量进行,使整个市政工程质量得到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孔凡为. 市政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探究[J]. 门窗, 2016(12):88-88.

[2]王祺. 浅谈市政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8).

作者简介:彭吉,成都,身份证号:430302197807290776

论文作者:彭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谈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论文_彭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