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山水武宁』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杜少华
选对路,走得远。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武宁县积极对表省市部署,在探索中前行、在担当中作为,走上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顺势不盲从。武宁县集山区、林区、湖区为一体,为努力做好生态与发展“两张答卷”,我们紧紧围绕“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发展主题谋篇布局,朝着“构建五大生态,打造三个示范”的目标精准发力,本着“给省市争光,在全国出彩”的宗旨,努力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旗扛得更高。“山水武宁”好戏连台:入选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典型示范区的县(市、区),获评江西生态文明建设十大领跑县、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进县等。先后摘取国家卫生县城、国家森林城市等“国字号”招牌。首创“林长制”在全省推行,并亮相央视向全国介绍经验。随之而来的是,营商环境也显现出“洼地效应”,客商纷至沓来,一批批好项目花落武宁,工业固投增幅连续31个月处于九江第一方阵。
求是不落空。用实干成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在产业发展上,重点做好培优扶强、盘活存量、技术升级、招商引资上项目、深化“放管服”改革5篇文章,构建以绿色光电为首位产业的“1+3”产业体系,荣获2018年度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在全域旅游上,精心打造大型实景画卷水秀《遇见武宁》、阳光照耀29度假区、花千谷、房车营地等“湖泊、山岳、航空”立体式旅游产品。常态化承办、举办环鄱赛、网球联赛、美食节、花朝节等赛事节庆活动,连续两年荣获全省旅游发展先进县,被评为江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在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上,坚持以建设旅游城市的标准,在老城做“装修工”,在新城做“绣花匠”,在湖区做“手艺人”,内外兼修,标本兼治,探索出“三清、四改、五提升”的老旧小区改造,“清、疏、堵、控、抓”的“牛皮癣”整治等典型经验。武宁之窗、环湖生态修复及绿道慢行系统等一批标志性、窗口性项目成为最美小城新的名片和亮点。在乡村振兴上,统筹推进“山水林田路房”整治提升,高标准打造220国道“幕阜风情”和306省道“九岭风光”美丽示范风景线,建成一批以巾口幸福里、澧溪长乐、官莲东山为代表的农旅融合美丽示范乡村。在民生实事上,全面完成8个贫困村、3714名贫困人口脱贫目标。50项省民生工程和11项市“十个一百”惠民工程一件不落,让群众收获满满的幸福。
干事不折腾。坚持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努力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树立“以实绩论英雄,凭德才用干部”的鲜明导向,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一方面,将年富力强的干部选派到“3+N”工作主平台和工作一线锤炼摔打,一批干部在实践中脱颖而出;另一方面,积极为干部“减压松绑”,在文件会议上做减法,在督查考核上做除法,在人情关怀上做加法,激励干部成为“忠诚勤勉、本领全面、事不避难、务实清廉”的模范。强化系统思维,建立“3+N”工作调度推进机制,坚持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包挂项目、包乡挂点、蹲点调研。突出党建引领,在城乡、项目一线创新成立“心连心”联合党支部,建立“多员一体”生态管护员队伍,深化政法综治下基层“三访”工作法。探索八小时外“十八不”负面清单制,封杀“怕慢假庸散”的“生存空间”,让无为者既无“晋升”之位,更无“风光”之味。
(作者单位:中共武宁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