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南通运维分部 226000)
摘要:当前,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升,对于电能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这就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这也对我国电力系统的电能输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电保护设备作为我国电力系统电能输送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不断引入新兴技术来对其进行改造能够有效地解决电力系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对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的改造方法进行了分析,旨在促进我国电力系统健康、平稳的运行。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改造方法
电能的生产过程中应用了非常多的大型机组设备,为了保证这些机组实现安全、持久、健康的应用,技术人员普遍要为机组设置继电保护的设备,不可否认,这些继电保护的设备在以往的机组工作中为其发挥了极大的辅助作用。但是,到目前位置,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引入以及各项新型继电保护技术的研发,机组配备的不断完善,传统的继电保护设备已经明显地落后于机组工作的要求,对这些继电保护设备实施全面彻底的改造,成为实际生产中不可逃避的一项工作任务。继电保护的技术改造工作极其复杂,稍有不慎不仅无法达到顺利的改造,还有将机组引入到危险的工作状态,改造人员要极其注意对于各环节改造工作的有效控制。
一、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设备技改中的准备环节
技术改造人员在进行技术改造之前,不仅要确保此工作目标在当前时期具有全面达成的充分的可能性,并做好了对于改造工作的具体工作规划,还必须首先具备对于此项工作的正确认知,且获得了良好的工作心态,才能够为工作的实施打造良好的基础。本文下面就对此准备环节的工作加以分析:
1.1 构建端正的工作心态
技术改造人员要切实地在心中树立起对于技术改造工作的正确认知,即此项工作具有较高的风险、较强的专业性,且需要清醒的头脑及全面集中的精力状态,以及谨严、踏实、细致、耐心的工作作风。同时,还要针对此项工作的开展制定精细完善的计划以及策划准备工作,并充分地对各项可能发生的事故加以考虑与应对。而且,必须对各项技术改造的规定、检验的规程、技术应用的安全措施、施工的规章制度等进行详细的阅读,最终达到熟练的掌握。
1.2 具体的技术改造规划
1.2.1 尊重机组的原有继电保护设备设计
技术改造人员开展技改工作,是对旧设备实施技术革新,技术人员必须形成这一认知,即立足于原有的机组状况及继电保护设计情况,同时,要严格遵循最新的继电保护标准规定,并做好对个别的特殊接口的充分考虑。
1.2.2对原有继电保护设备进行深入调研
技改的负责人员要对原有保护装置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考察,研究清楚其装置的型号、装置的具体元件、所有动作元件的工作原理、原有设备与新型设备在工作原理及配置动作方面存在的差异、启停及解列等系统后备保护的区别等。
1.2.3 做好对于当前保护要求的调查
技术改造人员要深入分析当前电力生产过程中的机组实际工作状况及继电保护装置的需求,并做到对于其他安全保护装置的深入把握,充分地考虑各个安全接口的现状。而且,技术改造人员还要充分考虑未来时期继电保护工作发展的动态趋势,并对国家当前的技术标准、各厂家现有产品的技术性能、继电保护文件等进行学习。
1.2.4 对设计图纸及整定计算进行深入分析
技改人员要查看工程的继电保护配置方案有无变异、偏差、漏项等问题,对于重大的问题要及时与工程方的设计人员进行沟通,最终做到对于图纸的优化完善调整。同时,要保证整定计算工作以电力系统一次设备实际状况、上下级配合、机组运行能力、保护原理等作为参照,设立完善的整定计算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技改中的接口设计及施工调试与试验
技术改造人员实施技术改造工作,还必须做好对于接口的具体设计,并切实地完善施工以及调试工作,并适当地做好对于发电机的试验,才能够保证其技术改造的顺利完成。本文下面就具体地对这三方面问题进行分析:
2.1 接口设计
2.1.1 完善设计原则
技术改造人员要以原有继电保护的施工图册作为基础,将其与新的施工图纸进行比对,认真研究原有装置的设计规范要求,尽可能地将现在的设计向原有设计标准靠拢。比如,对电压以及电流的模拟量输入可以采用原有CT及PT的编号,对于主变差动保护中的Y/D的变换可以直接利用相关的处理软件将其转变为Y形的统一接入方法。
2.1.2 做好操作箱设计
继电保护中的断路器主要由操作箱这一控件构成,其设计的图纸精准度直接决定着断路器能够正常的进行分闸与合闸。技术人员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借用原有同期的小母线作为其同期控制回路的主线路,避免改变同期回路造成工作麻烦。同时,对于操作箱出口启动设计,技术人员要综合考虑其主出口、副出口、其他外部跳闸的安全装置接点各项因素,并采用联跳或直跳的方式调动这几个方面同步进行断路保护。
2.1.3 开入量直接跳口的设计。技术人员要以电力系统中原有的差动保护、励磁调节器等自动保护装置为基础,弄清楚各个装置之间的逻辑工作关系,然后再进行设计工作。
2.2 施工调试
2.2.1 施工
技术人员进行改造施工时,经常会遭遇实际施工与设计图纸偏离的问题,这就要求施工人员认真做好对于设备的各种异动的查看与记录,为竣工验收提供资料基础。同时,要及时地对完工的外接线进行检查,查看其电流回路、交流电压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在保证装置线完全正确的前提下,实施上电检查与动态考察。而且,要尤其注意差动保护装置的施工,继电保护装置一般都设置了厂变差动、主变差动、发电机差动等差动装置,施工人员要做好对于CT极性的精准核对,并按照要求将Y/D的转变部位进行实际的变换。
2.2.2 调试
调试人员必须以调试大纲为指引,并将保护定值清单随身携带,与技术服务人员相配合,耐心、细致、认真地对各项保护装置进行调试,查看其保护定值的精准性、保护装置安装正确性以及定值计算准确性等问题。并做好对操作箱等电气设备的传动试验,查看操作箱对于断路器的控制是否符合要求、其分闸及合闸操作是否准确及时等。同时,还要综合地考虑整个发电厂生产状况,对电网、电气系统之间运行的配合进行调试。
2.3 试验工作
继电保护装置的技术改造工作牵涉到诸多的施工地点、人员以及其他不可知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会导致改造工作出现程度不等的问题,进而影响到改造后的继电保护装置顺利投入使用。因此,技术改造人员还应当做好对机组启动之后到并网之前这个时间段中的发电机同期及定向试验,通过试验揭示出某些不可知的因素所造成的难以直观掌握的问题,并对其予以及时有效的纠正,最终保证其改造后的机组实现安全、可靠、稳定、无问题的运行。
三、结语
对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改造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在实际的改造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改造工作人员一定本着强烈的责任心,针对不同的改造环节,认真地做好对各项工作的控制,确保改造工作目标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 李劼,臧杭杭. 继电保护设备故障快速检测方法综述[J]. 河南科技. 2012(14)
[2] 许根养. 通用继电保护设备检验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J]. 安徽电力. 2004(04)
[3] 陈佳佳. 优化继电保护设备提高设备应用的稳定性[J]. 化工设计通讯. 2016(11)
[4] 陈晓湖. 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可靠性研究[J]. 电子制作. 2014(04)
论文作者:孙燚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工作论文; 技术改造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设备论文; 机组论文; 人员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