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平安人寿,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5S 管理是各类工业和商业企业提高生产率和改进质量的基础和根本方法。尤其是生产型企业, 对于企业整体面貌的改变和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对于企业管理体系的建立和细化管理奠定基础。当前我国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有了较大发展, 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为此着重讨论5S 管理的目内涵和实施分析, 旨在对我国现代企业的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5S 管理;现代企业;现场管理
引言:
5S 是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个项目, 5S 管理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 是日本企业最独到、最成功的管理方式。5S 管理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好处, 可以改善企业的品质, 提高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 确保准时交货, 确保安全生产并能保持并不断增强员工们高昂的士气。因此, 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也认识到5S 管理的重要性, 在逐步推行5S 管理。但不容乐观的是, 一些企业在推行5S 管理过程中,往往出现形似而神不似的问题。比如制定一大堆制度,但实际上却很难付诸行动, 甚至根本无法实施, 或把它仅仅理解成打扫卫生等等。下面就企业如何有效推行5S 管理,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1.5S管理的内涵
2008年,根据美国《工程新闻记录》的全球最大225 家国际现代企业名录来看, 我国企业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份额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我国工程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而现代企业现场5S管理对提高企业的现场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5S 管理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五个项目, 因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而简称5S 管埋。整理, 即把工作场所内所有的物品保持整齐有序的状态, 并进行必要的标识, 杜绝乱堆乱放、物品混淆, 该找的东西找不到等无序现象的出现。整顿, 即要的物品依规定定位、定量摆放整齐,明确标识, 并把工作场所内不要的东西坚决清理掉。清扫,即清除工作场所内灰尘、脏乱, 并防止污染的发生。清洁,即使工作环境及设备、仪器、量具、材料等始终保持清洁的状态, 并养成坚持的习惯, 并辅以一定的监督检查措施。素养, 即树立讲文明,积极敬业的精神, 如尊重别人、爱护公物、遵守规则, 有强烈的时间观念等。“5S 管理” 通过持续有效的改善活动, 规范现场物品, 营造整洁的工作环境, 培养员工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勤奋、节俭、务实、守纪的职业素养, 从而提高企业的产品品质, 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
2.5S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
现场管理是现代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环节。生产现场是现代企业生产力的载体,是人们直接从事生产活动,创造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场所。人员的精神面貌、道德、作风要在生产现场培养和体现出来,投入生产的各种要素要在生产现场优化组合后才能转换为生产力;企业管理中的很多问题必然会在生产现场得到反映,各项专业管理工作也要在生产现场贯彻落实;作为基层环节的现场管理是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关键环节。现场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保证现场的各项生产活动能高效率地、有秩序地进行,实现预定的目标任务。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好坏、消耗与效益的高低,以及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适应能力与竞争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优化现场管理是企业整体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大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子系统。作为一家企业,即使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或设备,如不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现场一片混乱,其结果只能是生产效率低下,员工素质低下,这样的企业只会生产问题和制造麻烦。现场管理就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工艺规程和规章制度对生产现场的人、机、料、法、环等生产要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运行,以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生产目的的动态管理。实质上是对生产工艺流程中,包括生产、工艺、质量、成本、设备、劳动、安全等要素的集中管理,是专业管理、基础工作、现代化管理在生产现场的集中体现,是生产第一线的综合治理。
5S管理作为现场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使企业的生产环境得到极大地改善,是企业走上成功之路的重要手段,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关键和基础。作为企业,实行优质管理,创造最大的利润和社会效益是一个永恒的目标。
品质是指产品的性能、价格比的高低,是产品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好的品质是赢得顾客信赖的基础。能确保生产过程的迅速化、规范化,能十分有效地为好的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成本。随着产品的成熟、成本趋向的稳定,在相同的品质之下,谁的成本越低,谁的产品竞争力相应的也就越强,谁就有生存下去的可能。可以减少各种浪费,避免不均衡,大幅度地提高效率,从而达到成本的最优化。
工期。交货的期限,简称为工期。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大批量生产已转变为个性化生产,多品种而又少批量地生产成为主要的生产模式,只有弹性的机动灵活的生产才能适应工期的需要,工期体现了企业的适应能力的高低。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能及时地发现异常,减少问题的发生,保证准时交货。
服务。服务是赢得客源的重要手段,通过可以大大地提高员工的敬业精神和工作乐趣,使他们更乐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另外还可以提高行政效率,可以让客户感到快捷和方便,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技术。未来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谁能够掌握高新技术,谁就更具备竞争力,而通过标准化来优化、积累技术,并减少开发成本,能大大加快开发的速度。
管理。管理可分为对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等四方面的管理。只有通过科学化、效能化的管理,才能够达到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的最优化,综合利润最大化,是实行科学管理的最基本的要求。一个企业通过推进管理,就可以有效地将品质、成本、工期、服务、技术、管理等六大要素都达到最佳的状态,最终能实现企业的竞争方针与目标。
3.加强5S 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措施
3.1完善5S日常管理的组织模式
推行5S 管理工作如同进行一场战斗, 要取得胜利, 事先就要进行精心策划、周密部署, 建立完善的组织模式。企业各部门也应成立推行组织机构, 根据组织总体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提出部门的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 并具体落实到责任人等。这个组织机构, 它既可是专职的, 也可以是兼职的, 当5S 成为每一位员工的习惯时, 该部门的5S 活动的推动功能自然就会相应地减弱, 这时就可以转为由执行部门来推动。因此,在组织构架里,5S 管理刚开始时一定要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来推动。这个部门应该有几个职责, 如设定5S 的方针和目标, 制定5S 活动的推行工作计划并监督实施, 配合工作计划制定5S 管理的文件体系等。
3.2积极宣传5S 管理的实质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 我们要让每个员工彻底理解“5S ”管理工作的精神实质。宣传的作用旨在从根本上提升员工的“5S”管理意识。为此企业应建立起随时、随地、随人的宣传培训机制, 使员工随时、随地接受教育。通过宣传教育,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说明推进“5S”管理工作的精神要点, 让每个员工都毫无疑问的去执行, 并在实行过程中,让大家参与,参观学习效果显著的“5S”管理工作的样板场所,大家相互观摩或给予指导。
3.3推行5S管理的标准化
5S 管理推进到一定的程度后, 就要进入标准化阶段, 标准化是制度化的最高形式, 可运用到生产、开发设计、管理等方面, 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作方法。标准化的目的就是强调系统管理,即强调什么时间、什么人、做什么事情、做多少、数量多少。另外, 标准化的目的就是做好品质管理, 即以顾客为中心、领导表率、全员参与, 还要注意过程控制和管理。5S 推动中强调标准化的目的在于降低成本, 提升产品质量, 提升企业的形象, 减少浪费。当然, 5S 推行中的标准化管理对于形成科学化的考评体系起到促进作用, 利于开展5S 的内审工作, 形成可持续评价的循环,达到5S 的长效管理。
3.4培养5S管理的良好环境
在现代企业中。任何人都不会放弃在一个好环境中生存,但面对压抑、杂乱的生产环境必定造成压力增加和离心力加重。5S 管理要从环境入手,加强“硬件建设” , 促进员工“软件” , 比如环境认同、企业认同、制度认同、团队认同及增效。从而培养出员工的标准意识和惯性思维, 能够自觉自律达到标准。
3.5持续进行5S 管理的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目的是通过监督, 使企业的“5S”执行文件最终形成员工个人做事的习惯;从提升基本要求, 达到素养及管理的良性提高。在监督检查中, 企业可通过请专家进行现场检查指导, 有效地推进现场管理工作的改进。还可成立5S 检查小组,在5S 推行过程中, 针对不同阶段进行检查督导, 保证5S 管理推行达到要求和按时完成。,所以抓5S管理,要始终着眼于提高人员的素质。每一位员工都应该自觉养成遵守规章制度、工作纪律的习惯,努力创造一个具有良好氛围的工作场所。管理始于素质,也终于素质。
4.结束语
总之,实施5S 管理制度是一项长远的实施活动, 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必将会带来深层次的改善,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 任何制度的实施和完善都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实践证明, 通过坚持不懈地推行“5S 管理” ,能有效改进产品品质,提高服务质量, 最终实现企业品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朱益飞.推进管理创新提升质量效益[ J]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7 ,(8):47-48 .
[2]朱益飞.“ 三位一体” 创新管理机制的探讨[ J] .中国石化, 2007 ,(3):40-41 .
[3]白立鸿.工友的“ 地雷” 伤了我[ J]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08 ,(6):52 .
[4]柳屹立.5S 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 J] .现代企业, 2005, (5):15-16 .
[5]魏南.企业5S 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J] .江苏冶金, 2007 ,(1):61-65.
作者简介:李瀚海,身份证号码:3412021989****0916。
论文作者:李瀚海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企业论文; 现场论文; 员工论文; 工作论文; 基础论文; 现代企业论文; 环境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