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问题的拓展与联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一个问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课题背景
应杭州师范学院信息技术整合培训班的邀请,需要上一堂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理 念的课,当时手上正好有一份学生做的练习卷,其中有道题我觉得很有探究的意义。
附图
生1:△AOB的面积应该有最大值,周长应该有最小值,线段AB的长应该有最小值。
生2:△AOB的面积最大值不存在,应该有最小值。
师:还有问题需补充吗?
生3:上面两同学的问题不完全对,因为当直线转到圆的左下方时,面积、周长、长度 均无最值可言,只有当直线在圆的右上方转动时,上述问题才有意义,故应加条件:设 点A(a,0),B(0,b),a>r,b>r。
师:你考虑问题很全面,要表扬。还有哪位要补充?
生4:还可以求|OA| + |OB|的最小值。
师:还有吗?如果暂时没有的话,我们来看上述问题是否存在?值不值得我们作深入的 研究。
(打开动画课件探索并测试上述各问题数据)
(1)△AOB的面积有无最值?最大还是最小?
(2)△AOB的周长有无最值?最大还是最小?
(3)线段AB的长有无最值?最大还是最小?
(4)|OA| + |OB|有最大还是最小值?
附图
师:通过电脑动态验证,上述我们猜想的问题(1)—(4)均正确,即△AOB的面积有最小 值,周长有最小值,线段AB的长有最小值,|OA| + |OB|有最小值。那么还需要严 格证明吗?当然要!下面请分组讨论证明,并把你们的证明过程到台前展示给大家看(用 实物投影仪)。
几分钟后,各组分别派代表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了他们的证明过程,归纳后基本如下 :
附图
说明 问题(1)—(4)是解析几何、不等式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一个很典型的问题,由 于借助了《几何画板》的动态功能,使整个变化过程一目了然,既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兴 趣又训练了基本功。在学生自感问题圆满解决的高亢情绪下继续发问。
师:在直线运动的过程中,我们能否探究一些特殊点的轨迹问题?
生5:可以探求AB中点P的轨迹。
师:好的,先请大家在本子上探索,并画出简图,说明曲线类型,最好能说出相关的 几何特征。(分组讨论,成果展示)
组1:中点轨迹是以坐标轴为渐近线的双曲线。
组2:中点轨迹是双曲线,但不是以坐标轴为渐近线,而是以过圆心的两条与坐标轴平 行的直线为渐近线。
师:看来大家对这个问题既有共同的观点也有一定的分歧。我们先请电脑帮助作出评 判,然后再设法证明。(动画展示如下)
(5)线段AB中点的轨迹如何?能求吗?
附图
师:太厉害了!(鼓掌)为加深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我们用电脑验证两位同学的结 论(图4)。(课后请各自再证明一遍)
同学们表现很好,提出了不少很有创建性的问题,下面请继续观察:把矩形沿对角线C P剖开并沿直角边翻开,得直角三角形CEF。请关注:(1)三角形的面积特征,(2)三角形 斜边EF与轨迹的位置关系。(动画展示)
附图
在大家迷惘之时,打开动画,描出轨迹(图9),并分别转动直线OA,OB,让学生看到在 任意给定位置,只要△OAB面积为常数,AB中点P的轨迹一定是双曲线(这里《几何画板 》的动态功能是谁也替代不了的,也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整合到学科中的优点)。为巩 固这一知识点,下面设置了一道使OA,OB关于x轴对称的具体问题:
附图
师:从上面的解法我们知道了面积为定值时,中点轨迹确实是双曲线。那么反过来呢 ,对任意的双曲线上任一点作切线与渐近线相交,切点是不是交点的中点?切线与渐近 线围成图形的面积是否为常数?过切点作渐近线的平行线所围平行四边形(原来的矩形现 在为平行四边形了)的面积是否为常数?
下面我们就“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否为常数”展开讨论。(师生集体讨论,并归纳解题过 程)
附图
师:面积不仅是常数,而且是一个很美的结果,且与前述结论相吻合。
上面这一系列问题我们一气呵成,到此似乎该是一个完美的结局了,但是还没有,还 远远没有!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为什么不把问题拓展开去呢?
3.第三层次——拓展提问:让圆推广到椭圆到双曲线,退化圆到点
如果我们把圆拓展到椭圆、双曲线,上述哪些性质还能延续,哪些性质有所变化?是值 得我们探讨与研究的。
拓展问题用动画展示、解析现象,让同学课外研究。
附图
让圆推广到椭圆
切线AB中点轨迹仍是双曲线,椭圆长短轴所在直线仍为轨迹的渐近线;四边形CNPM面 积仍是常数(图13);
附图
三、设计意图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把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 重视,尤其是数学教学。因此,怎样把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有效地整合起来,以充分发 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使数学教学能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的面 前,本课是基于这样一个理念的一种尝试。希望通过本课的实践能找到一种较适合于信 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方法,建立一个有利于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平 台,以供大家讨论。
本课取材力求自然,在学生的练习中发掘课题,以朴实清新的面目出现在学生面前。 同时,各种动态变化又与生活贴近,一方面不使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的唐突或脱离实际, 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到生活中、练习中、教材中有很丰富的创新材料。
在进程的安排上采用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从学生的练习题出发进行展开,由于前四个问题学生在平时的作业中有所 涉及而在此看到的却是动态变化的全过程,让学生既感亲切又觉新鲜,有利于激活学生 的思维,调节课堂氛围,为确保本课顺利实施作好铺垫。
第二层次的设置其目的是希望学生学会提问题,同时,在发现问题后能以严密科学的 逻辑推理加以论证,培养学生科学认真的治学态度。
第三层次,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思想方法,这里借助本课题的特点为学生做了示范 ,设置了对圆向两个方向变化。一方面,向纵深变化由圆到椭圆,再到双曲线,另一方 面,由圆退化到点。而且让学生观察在变化过程中,线段中点轨迹有何变化。同时,对 产生的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是本质改变还是现象变化,再一次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 到了“点”与“圆”的可统一性。如果说以前我们把“点”看成“圆”学生有些迷惑的 话,那么今天的真实所见将消除一切顾虑。
这一层次的另一目的,也是希望通过本课的努力探索,能挖掘本问题更深层次的规律 ,看到变化中的不变性,再次感受数学内在结构的统一性(内在美)和外显轨迹的舒展流 畅,同时也科学地认识到,事物变化的客观规律,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将发生质的飞 跃到质变,揭示了矛盾体的对立和统一,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
四、课后感受与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及前一阶段的“整合”实践,谈几点感受。
首先,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教学必须立足于教学的基本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 信息素养。但应不仅仅限于技术层面上的操作,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科的教学质量,提 高学习效果和效率。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开发学生的智力 潜能无疑有很大的帮助,但它只能对学习起帮助与促进的作用,不能代替我们的逻辑推 理,否则对教学将带来不利的影响。
1.课程的最终服务对象是学生,所以“整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选择和应用信息技术 ,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习。同时,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不应止于教师 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而应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根据学习需要评价和选 用合适的IT工具,有效地获取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表达和交流信息,并能利用信息 解决学习问题,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获得全面发展。所以我们选择易学好用的数学 工具《几何画板》,让学生能自主根据教材相关内容探索研究数学,尤其是解析几何一 章的动态轨迹问题,《几何画板》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2.应用信息技术应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丰富体验,追求综合化、多样化的信息技术 应用方式。
(1)确定信息技术应用方式时,应分析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生活学习经验,充分利用 信息技术的优势为不同认知水平、不同认知风格、不同发展需要的学生创设个别化的学 习环境,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工具(认知工具、思维工具)和切合学生需要的交流合作工具 。
(2)创设“教师—学生—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有机融合的学习环境”。在充分发挥IT作 为效能工具、交流工具、研究工具、问题解决工具和决策工具帮助实现知识技能学习目 标的同时,引导学生与教师及信息技术之间产生多种多样的良性互动,使学生获得丰富 的体验和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在必要时我们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动画课件,验证自己的 猜想,借助动态功能引发思维,大胆创新。
3.应找准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教学整合的结合点。课程改革为教师的教学实施提出了新 的要求,也提供了巨大的创新空间,包括:学习活动的设计和组织的实施,学习资源的 搜集、组织和呈现。所以帮助学习,选择学习手段、学习技术等新型的教学方式,应该 是信息技术与新课程学科教学的最主要结合点。本课从一道习题入手进行全面的展开, 由于借用了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
4.选择或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和学习活动时,应追求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变 革的内在结合和相互促进。应有机组合各种IT手段和信息化资源,努力支持学生开展自 主学习、主动探究、问题解决、交流协作等,积极探索和创造适合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 新型教学方式,实现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变革的内在契合和相互促进。本课我们采 用类比猜想、动画探索、讨论协作、严格论证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避免了利用信息技术 进行“机械电灌”或利用信息技术而削弱学生的逻辑能力的教学方式。
5.适度调整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只是学习的开端,在兴趣引导下开展的思考、研究 和实践活动才是教师应关注的核心,要透过兴趣的表现形式,思考学生兴趣指向的是不 是我们期望学生开展的学习主题。本课在不断变换动态画面时,由于轨迹的美丽多姿, 学生极度兴奋,我们及时提出了让学生深度思考的问题:为什么当圆变成椭圆、双曲线 ,甚至“点”时,线段AB的中点轨迹始终是双曲线,其本质问题在何处?促使学生冷静 思考、严格论证。我们知道,信息技术≠情境创设≠兴趣激发,创设情境只是激发学生 兴趣的手段之一,既非惟一手段,更非目标。
我们的实验是初步的,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很多。
从理论层面上,当前首先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如 何更合理、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认知工具“整合”于数学教学,我 们期望它在促进学生理解数学本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团队精神、解决 问题的能力、交流能力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那么,教师、学生、信息技术三者如何 才能在数学课堂上更有效地互动?信息技术到底是如何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的?信息技术 又是如何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的?信息技术如何才能与好的教学法融合 一体,为达成数学教学目标提供一个有力的认知工具?等等。
从实践层面看,如何进一步提高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水平,使他们加大对试验 工作的支持力度;如何发挥不同信息技术(如手持技术、计算机、网络等)的各自优势, 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实现随时随地使用技术;如何解决数学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与考试 评价(高考)中不能使用信息技术的矛盾?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习惯与“整合”的高要 求之间的矛盾等。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努力寻求与“整合”相匹配的教学方 法,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