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萍
湖北省安陆市李店镇卫生院 湖北 安陆 432614
摘要:临床妇产科包括了妇科与产科两大科室,患者均为女性,患者的疾病种类繁多,再加上产科均是孕产妇,包括了剖腹产与自然分娩等,还有一些患有其他疾病的孕产妇,因此,从整体来看,妇产科中需要处理的情况很多,并且很容易出现感染问题,这就给护理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也给患者的恢复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对此,本文就将妇产科护理中出现的感染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妇产科;临床护理;感染情况;护理对策
妇产科是临床重要科室,收治患者人数众多并且病情复杂多样,这也使得妇产科成为了最容易发生医疗纠纷的临床科室。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背景之下,提升妇产科的护理服务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妇产科患者中,较容易发生感染的情况,导致患者发生感染的因素有很多。发生感染之后,不但会影响治疗效果,延缓患者的康复进程,同时还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而患者发生院内感染也是导致妇产科护患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择取我院妇产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住院患者60例设置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对本次实验研究均知情同意,且自愿纳入本次实验研究。所有患者中妇科患者40例,产科患者20例,妇产科患者间的年龄无差异。
1.2方法
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对所选对象在住院期间的感染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同时详细了解了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感染部位、感染发生率等。
1.3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涉及的相关资料均纳入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感染部位与感染发生率
妇科患者共有40例,感染人数有2例,感染发生率为5.0%,分析其感染部位包括:1例为呼吸道感染,1例为泌尿道感染。产科患者共有20例,感染人数有1例,感染发生率为5.0%,其感染部位为切口感染。
2.2住院时间
妇科与产科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4.7±2.4)d与(8.5±2.0)d,其中产科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妇科住院患者,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感染部位分析
3.1.1呼吸道感染问题
患者进行手术或分娩后,通常身体机能未能恢复,身体状况相对较差,免疫力低,若后期护理不当,则极易造成呼吸道感染。原因如下:首先,妇产科手术因病症特殊性,手术时几乎需要实施全身麻醉与呼吸麻醉,同时配合气管插管等,手术时难以避免不损害呼吸道粘膜,因此增加感染率;其次,妇产科病房一般处于门窗紧闭状态,空气流通性差,滋生大量细菌,易被感染;最后,术后亲属的探望会携带大量细菌,不利于患者后期护理。
3.1.2泌尿系统感染
导致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原因为术后留置尿管。研究显示,患者留置尿管时间的长短与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概率成正比。在留置尿管期间,护理人员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尿管材质较差,护理人员操作手法生硬,插入尿管时用力不均等造成尿道损伤,尿管留置时间过长、发生脱落、堵塞导致需要反复进行置管操作,以上这些情况都会导致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概率升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3切口感染
产科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概率较高。产后,患者身体虚弱,机体抵抗力降低,而术前未严格执行消毒操作、术后清创不彻底、术后护理不当、患者遵医行为差、自身不注意等等,都是导致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原因。
3.2预防措施
3.2.1手术因素的对策
医护人员要以患者为重,术前按照相关规章制度采取消毒措施,进一步保证患者不被感染,另外,术中根据相应流程进行操作,不仅医护人员要采取消毒措施,手术器具也要进行消毒。
3.2.2易感染部位的护理
嘱产妇在分娩后要注意自身的卫生,每天都要清洁外阴等部位。产妇产前要加强活动,产后注意及时补充营养,不断提高抵抗力。另外护士要加强产妇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告诉他们一些传统思想的弊端,在产后要定时开窗通风,保证房间内空气的清新。患者居住的房间必须进行定期的消毒,减少感染源。
3.2.3加强入院体检制度
患者入院之后应当进行常规体检,对于入院之前已经存在阴道炎等妇科炎症的患者,应当积极进行治疗,并尽量减少反复的阴道检查。另外,应当每天为患者进行会阴部的清洁,使患者的外阴可以保持清洁。产后患者还需要每天进行会阴冲洗,预防细菌滋生,加速手术切口的愈合。
3.2.4切口感染的处理
嘱咐产妇注重个人卫生;进行妇产科手术治疗时应对患者伤口按照解剖关系进行缝合,防止出现死腔等不良情况;术后指导产妇增加营养补给等。
3.2.5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
向患者家属说明患者术后预防感染的相关要点,尤其是对于产科患者家属,应当告知他们产后维持正常室温以及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的重要性,使他们转变传统“坐月子”的观念,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做好简单的护理工作。同时对患者进行探视应当严格控制人数,以最大限度降低发生交叉感染的概率。
3.2.6加强医护人员的工作规范
医院方面应当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使他们的专业素质不断得到提升。同时使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职业责任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能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医源性感染情况的发生。
3.2.7老年患者的护理
经过研究显示:感染的发生率和患者的年龄呈正比,因此对于年龄偏大的患者要格外重视其感染情况。年龄大的患者应该加强锻炼,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合理膳食,注意及时补充营养;护理人员要细致认真,给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妇产科发生医院感染的类型包括切口感染、泌尿科感染、呼吸道感染、宫腔感染等,其中妇科与产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均为5.0%,且产科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妇科住院患者。临床上应依据患者的实际感染类型给予对症护理干预,促进妇产科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复。
4结语
综上所述,妇产科患者住院治疗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病情复杂程度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医院细化管理工作,完善相应的管理流程,健全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操作流程,对于医护人员也要进行定期培训,提升医护人员个人能力,从而确保提供给患者更加优质的服务,提升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幼怜.妇产科护理中感染问题的分析和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5):206,209.
[2]杨荣花.妇产科护理中感染问题的分析和探讨[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24):154,156.
[3]范红丽.分析妇产科护理中感染问题与应对措施[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03):369-370.
[4]姜明皎.妇产科护理中的感染问题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19):194-195.
[5]赵明明.妇产科护理中感染问题的分析和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04):226,229.
[6]符旭娥,郑玲飞.妇产科护理中的感染问题与管理措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22):66-68.
[7]梁小林,冯艳梅,李小永.妇产科护理中感染问题的分析与探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04):200-201.
论文作者:刘慧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6
标签:患者论文; 妇产科论文; 产科论文; 发生论文; 切口论文; 妇科论文; 手术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