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阅读训练_英语论文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学英语论文,课堂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英语朗读的意义

朗读不是简单读单词的过程,也不是把文字变成“有声”的过程。英语朗读是在识读单词的基础上,应用英语朗读技巧,生动准确地用声音传达语言信息的过程。它能使朗读者和听者更加深刻地理解朗读内容,并受到感染。英语朗读训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传授英语知识的主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和了解西方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之一。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运用朗读技巧对课文进行准确生动的朗读,能使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景物、地点等产生丰富的联想。如果教师只重视语言点和语法的讲解,就会使一篇课文显得支离破碎,从而破坏课文的意境、趣味和完整性。

学生通过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朗读,能赋予文字生动的意义,让自己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注意力十分集中,并能捕捉到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是这个道理。

朗读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记忆力。英语中有大量的句型、警句和习语需要学生记背。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会很轻松地把这些句型、警句和习语牢牢记住。在口头表达时,就会顺口而出。这也应验了中国那句古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二、英语朗读的训练

英语朗读训练必须贯穿英语教学的始终。它从基础开始,即从字母朗读开始,然后过渡到句子朗读,最后过渡到课文朗读。

1.字母和单词的朗读训练

字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英语课程标准》在语言知识目标中要求小学生“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26个字母的训练应从第一节课开始进行。譬如,在学习A,B,C,D,E,F,C等字母时,教师可以分别用升调、降调和平调示范一遍,然后带读训练,如:

通过升降调的朗读训练,可让学生熟习并接受英语的“洋腔洋调”,为朗读句子和课文打好基础。

单词的朗读是读好句子的基础。第一次读单词的准确性往往影响一个人对这个单词的永久发音。这对教师的语音要求很高,教师的语音错误会给学生带来终生的影响。因此,教师应核对音标读准每一个单词,尤其是句子重音,避免“重音读错”“双元音发音不到位”等现象的出现。

(1)拼读训练

拼读训练通常从单音节单词开始,如:b-i-g-big;b-a-n-a-n-a-banana;m-a-p-map。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发现构词规律,更有助于学生读准和记忆单词。譬如,当学生发现单词ba-nana中有3个a分别跟在b-n-n后,就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开始寻找类似的规律,科学记忆单词。

(2)调次训练

如识读字母一样,单词调次同样分为升调、平调、降调三种。通常,一般疑问句、主句前的从句、罗列名词或动词时用升调,英语单词中的声调和降调都落在最后一个音节的元音上。如:handbag,bag中读成升调,而不是[b]或[g]。学生对这种音调可能会感到拗口,尤其是初学者和内向的学生会不好意思开口。在音调训练中,教师应该发挥一些大胆学生的带头作用,鼓励学生大声朗读,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成自然了。

(3)重音训练

对于双音节和多音节的单词,重音的正确与否对语音的规范起着重要的作用。“读音准确,重音不准”是小学生常见的错误,一旦变成习惯将很难纠正。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几乎每届都有几个学生把“interesting”一词的重音读成,而且很难纠正。为了克服这种倾向,笔者建议采用下列训练方法:

其一,查找分辨。首先让学生通过英汉对比逐渐了解音节。英语不同于汉语方块字,其双音节以上的单词都有一个重音。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分辨各重读音节的差异。

其二,分析比较。教师可把读准重音的单词与读错重音的单词放在一起,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和比较,然后教师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答案,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概念。

其三,巩固练习。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朗读基础后,教师可选择几个多音节词让学生指出重音音节,试着朗读。教师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将学生分为小组开展单词朗读竞赛,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2.句子的朗读训练

在小学英语教学阶段,句子的朗读训练首先应以读准重音、升降调以及读准完整的句子为训练目的。

(1)朗读句子重音。句子重音是指,在一个句子中,有些单词要读得比其他单词重些。一般而言,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实词要重读,介词、冠词等虚词不重读。重读符号是在要重读的单词左上方标“'”符号。例如,面对“‘What are you going to'do this after'noon?”时,一些学生往往每一个单词都重读,造成无轻重的别扭感觉,而如果标上重音去读,这样听来有轻重高低,显得流畅自然。

在训练学生朗读句子时,教师应通过示范和讲解,明确英语的单词重音和句子重音是两个概念。教师可让学生在长句上标注重音符号,或者采用示范朗读或带读的方法,让学生明白重读与非重读的单词。

(2)语调训练。语调训练是在读单词的基础上进行的。通常,一般疑问句需采用升调,罗列同类词、短语或从句在前也采用升调。如:

(3)把握意群。要读出完整的句子,必须把握意群。小学生对意群不了解,不知道该在哪里断句,常出现“破句”现象,把一个句子读得支离破碎。

众所周知,我们在说话朗读时需要不时地稍加停顿,一方面是为了换气,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把意思表达清楚。因此,在朗读英语句子时,应该在一个意群的末尾进行短暂的停顿。意群可以是一个词、一个词组或短语,也可以是一个分句、一个主句或一个从句,我们可用“/”来划分句子的意群。如《PEP小学英语》第六册(上)Unit 3 Recycle 1“Let's read”里的句子,按意群可分成:

I turn left/at the traffic lights/in front of the subway station;/then/go straight.

这句话有五个相对独立的意思,即五个意群,意群之间可稍加停顿,而同一个意群内的词要连起来读,以保持连贯。

在训练学生把握意群时,教师应该传授若干简单的朗读技巧,慢慢过渡到意群停顿。比如,教师在作示范朗读时,要让学生听明白断句的地方,或者让学生对一些长句划分意群,养成按意群停顿的习惯。教师也可以采用英汉对比的方法,指出读破句影响交际的严重性。比方,我开展解朗读训练时,向学生进行了如下比喻:假如把汉语“我们伟大的祖国正走向繁荣富强”读成“我们伟—大的祖国—正走—向繁荣富强”,就会像结巴一样,影响了句子的正确表达。上述比喻引起学生哄堂大笑,使学生对破句及其错误的认识更清楚。

3.课文的朗读训练

课文朗读训练对教师和学生的语音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读出作品的语气和节奏美感。

在课文朗读训练中,我们不难发现,同样的词或句子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朗读,可产生不同的效果。试比较:

①当一个周末你打开窗子时,发现下雨了。

It's dark outside.It's raining again.

②当你正要浇菜园时,发现下雨了。

It's raining.We needn't water the garden.

③下雨了,你喊收衣服。

It's raining.Quickly,get in the clothes.

第一句raining用降调,要读得沉重,语气显得沮丧。

第二句raining读出来显得轻松、略喜。

第三句raining则显得紧急慌张。

另外,同样一个单词,用不同的语调可表达不同意思。试比较:

●Tom!

●Do you see my handbag?

.It's on the piano.

第一个Yes用升调,表疑问,意为“干吗?喊我什么事?”

第二个Yes用降调,即“是的,我看见了”。

小学英语教材一般以描述性质的课文内容为主,既描述事物和场景。教师要通过生动准确的语言再现事物和场景,塑造栩栩如生的听觉形象,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审美性。下列短文比较适宜作朗读训练材料:

'My'nalne is'Deng'Ming.'This is my 'village.'It's/in the'mountains.There are 'many'small'houses and a'river.There is a' bridge/over the'river...

这篇短文以作者的口气描述家乡的景物。在朗读时,学生应充满对家乡的热爱,有表情地对家乡进行生动的描述。同时,要注意句子重音和意群停顿,把握好语速和节奏。这样的训练不仅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通过准确生动的朗读,让朗读者和听众都受到感染,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欣赏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朗读训练是一项传统的、有效的且容易操作的教学环节,只要教师重视,课前认真设计,课堂注意操作,就能实现学生人人参与、共同提高的目标。

标签:;  ;  ;  ;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阅读训练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