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20年农村居民收支变化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收支论文,农村居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78年以来,随着在中国广袤的农村掀起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变革,农村居民收入快速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整体生活水平不仅跨上了温饱台阶,且离小康目标仅差1/5路程。回顾近20年我国农村居民收支变动轨迹,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促进农村居民生活稳步进入小康及向更高层次迈进,对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20年来全国农村居民收入接近翻4番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率先推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如今已接近翻4番。其主要特征是:
(一)农民收入快速波动增长
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打破了过去较长时期的停滞、超低速增长态势,转为波动增长新态势。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 年的134元增加到1997年的2090元,增加1956元;收入增加额是1949 ~1978年29年增加额的22倍。其中,这期间,农村居民名义纯收入增长了14.6倍,年均增长15.6%;扣除物价因素的实际纯收入增长3.4倍, 年均增长8.1%。
20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在快速增长中也经历了高速—平稳—减缓的阶段性波动过程。1978~1984年间,农民收入快速增长。这期间,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由134元增加到355元,扣除物价因素的年均实际收入增长率达到16.5%;1985~1988年间,农村居民实际纯收入虽有波动,但总态势仍为稳定增长,年度实际收入增长率在3%~8%之间,年均增长4.9%;1989~1991年,农村居民实际纯收入增长趋于徘徊、 减缓状态,1989年实际收入呈现负增长,这期间的年均实际收入增长为1.9 %;1992~1997年,农村居民实际纯收入再次趋于稳定快速增长,年均实际收入增长5.4%,其中,1996年农村居民实际纯收入增长达到了9%,并成为1985年以来农村居民实际纯收入增长最快的年度。(详见表1)
表1 1997年间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变化情况
年份 年均比上年 年均比上年
现价增长(%) 实际增长(%)
1978-199715.6 8.1
1978-198417.616.5
1985-198811.1 4.9
1989-1991*4.1 1.9
1992-199721.7 5.4
注*:1989年农民收入按1990年可比系数调整。
(二)收入来源多元化
改革以来,随着我国农户成为独立的经营单位,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发生了三大变化:一是收入来源由集体为主转变为家庭经营为主;二是第一产业收入由以粮食生产为主转变为来源于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三是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非农收入增长迅速,并逐步成为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的重要来源。
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调整了长期以来不适应我国农村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重建了农户经济,使农民收入来源由集体为主转变为家庭经营为主,农村居民全年纯收入中的集体收入份额由1978年的66%以上,下降到1985年的8.4%;与此同时, 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份额则由1978年的27%提高到81%以上。1978年改革初,农村生产结构是以单一的粮食生产为主,粮食收入成为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而1997年,农民全年总收入中,粮食收入份额只占27.5%。同期,其他除粮食收入外的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收入份额则占到40%。随着农村非农产业的迅猛崛起,农村居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非农所得收入快速增长。1997年,农村居民生产性纯收入中,从事第一产业所得收入的比重为63.6%,比1978年的91.5%下降27.9个百分点;从事第二、第三产业所得收入的比重为36.4%,比1978年提高27.9个百分点。
(三)收入形态趋于货币化
农村居民收入的货币化程度体现了其生产经营活动的质量。过去较长时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的半自给状况及以农为主的单一的生产结构,决定了农民收入结构只能是以实物收入为主。改革不仅带来了农产品产量的增长,也把农村居民引入了市场,农村居民货币收入迅速提高。1978年,农村居民出售农副产品收入人均仅为27元,占总收入的17.6%;人均全部货币纯收入为56元,在全年纯收入中只占41.9%。到1997年,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商品交换活动增加,收入形态逐渐货币化。1997年,农民全年出售农产品收入提高到1109元,比1978年增长40倍,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37.0%,提高了19.4个百分点;农民纯收入中,货币纯收入额达到1404元,增长24倍,货币收入提高到了67.2%。这种变化标志着我国农村居民已经走出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经济的圈子,步入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轨道。
(四)收入分配处于合理区间
合理的收入差距有利于形成较高的效率而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 1978年前,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平均化,反映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为0.2左右。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党的一系列富民政策的实施,农村居民集团内部收入差异逐步扩大。1988年,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第一次超过0.3,并逐年扩大;1997年, 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为0.3285,比1978年提高了0.1以上。从全国总体看, 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这些年来虽然扩大,但仍处于合理区间,离0.4 的警戒线尚有相当距离。
二、消费水平显著提高,整体生活逐步迈向小康
伴随着农民收入的快速增加,农民消费水平全面提高,消费领域不断扩大,消费结构日趋合理,整体生活逐步向小康迈进。
(一)整体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消费变化受收入制约明显
与收入的持续增长同步,20年来农村居民生活整体水平显著提高。1978~1997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16元增加到1617元, 增加1501元,增长12.9倍,年均增加75元,年递增14.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2倍,每年实际递增7.8%,大大快于前24年(1954~1978年)年均增长2.8%的速度。
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经历了快速—平稳—缓减的阶段性波动一致,改革以来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变化也经历了相同阶段,明显地表现出收入决定消费的规律性。在1978~1984年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高速增长,由116元增加到274元,增长1.4倍,年均增长15.4%, 扣除物价因素后农村居民年均实际消费增长率达到11.9%;1985~1988年间,农村居民实际消费总态势放慢,年均增长4.3%;1989~1991年, 受农村居民实际纯收入增长停滞的影响,农村居民实际生活消费支出1989年和1990年呈现负增长,这期间的年均实际消费额增长持平,仅增0.04%;1992~1997年,农村居民实际消费支出回复稳定增长态势,这期间年均实际消费额增长6.1%。(详见表2)
表2 1978~1997年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总支出增长情况
年份年均比上年
年均比上年
现价增长(%) 实际增长(%)
1978-1997
14.9 7.8
1978-1984
15.411.9
1985-1988
14.5 4.3
1989-1991*
3.20.04
1992-1997
19.7 6.1
注:1989年农民消费已按1990年可比系数调整。
(二)消费结构逐步升级,整体生活稳步迈向小康
1978~1997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总支出由79元增加到890 元,增长10.3倍;衣着支出由15元增加到109元,增长6.3倍;居住支出由12元增加到233元,增长18.4倍;用品、服务类及其他支出由11 元增加到385元,增长34倍。如今,全国已有94 %以上的农村居民不仅过上了温饱有余的生活,且农村居民整体生活正逐步迈向小康,部分农户生活已进入小康。
根据消费规律,低级消费阶段的人们用于吃穿的比重较高;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结构逐渐升级,人们用于其他诸如文化娱乐等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消费比重会有较大幅度上升。如表3所示,1997年与1978 年比较,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构成中,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食品和衣着的比重分别下降了12.6和5.9个百分点。此外,1978年, 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序列为基本生存型的吃、穿、居住、文化娱乐用品和服务性支出及其他,其中,吃占67.7%,穿占12.7%,居住占10.3%,文化娱乐用品、服务性支出及其他占9.3%。1984年, 以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降到60%以下为标志,消费结构序列越过了一个质的界线,农村居民整体生活跨入温饱阶段。居住、文化娱乐用品、服务性支出及其他比重有较多增加。1984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吃为第一位,占59.1%;居住为第二位,占17.4%;文化娱乐用品、服务性及其他支出为第三位,占13.1%;穿着位次后移,占10.4%。1997年,随着农村居民整体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构成中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吃、穿、住份额继续下降,生活消费结构序列进一步升级优化为吃占55.1%,文化娱乐用品、服务性支出及其他支出提高为23.7%,居住占14.4%,穿占6.8%。
表3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构成(%)
年份 1978 1984199019971997比1978
生活消费 100.0
100.0
100.0100.0 -
其中:食品 67.759.158.8 55.1 -12.6
衣着 12.710.4 7.8 6.8 -5.9
居着 10.317.417.3 14.4 +4.1
其他
9.313.116.1 23.7 +14.4
(三)自给性消费行为弱化,对市场的依赖性增强
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自给性消费行为逐步弱化,对市场的依赖性不断增强。
1997年,全国每一农村居民的货币性生活消费支出额达到1126元,比1978年的48元增长了22.5倍,年平均递增18.1%;货币性生活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由1978年的41%提高到1997年的69.7%,提高了近30个百分点。
具体到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吃穿用住等费用支出,1978~1997年,农村居民人均用于购买食物的现金支出额由19元增加到436元, 支出水平增长21倍;食品的货币性支出占全部食品支出额的比重由24.1%提高到49%,提高了24.9个百分点;1997年,农村居民居住的货币性支出为198元,货币支出率达到85.1%,比1978年提高33.8个百分点; 其他穿、用、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等项的商品化程度则已基本达到100%。 这反映出农村家庭对市场的依赖程度极大增强。
表4农村居民生活消费货币性支出比重(%)
1978年1980年1985年1990年1997年
生活消费41.0 51.7 61.3 64.1 69.7
其中:食品
24.1 31.1 41.7 45.3 48.9
衣着89.0 97.3 97.9 96.9 99.0
居住51.3 62.1 74.0 80.1 85.1
(四)消费领域普遍扩大,消费质量提高
这些年来,作为整体生活已跨入温饱有余的农村居民,在收入水平提高的基础上,消费领域普遍扩大,消费质量极大提高,吃穿住用等消费已今非昔比。
1.吃的质量普遍提高。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有三大变化:一是食物消费在吃饱的基础上转化为吃好。人均主食支出占食品支出的比重由1978年的65.3%下降到1997年的37.0%,下降了28.3个百分点;同期,人均副食支出占食品支出的份额则由31.4%上升到1997年的42.9%。二是食物消费的粗细粮结构变化明显。1997年与1978年比较,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消费总量大致保持未变,仅增加了2公斤, 但其中消费细粮的数量由123公斤增加到209公斤,细粮消费比重由49.4%提高到83.3%;消费粗粮则由125公斤减少到42公斤,减少了66.4%。 三是营养状况改善,营养丰富的油脂类和享受性食物成倍增长。1997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油脂类食物比1978年增长了2.1倍; 肉禽类食物增长了1.6倍;蛋类增长了4.2倍;水产品增长了3.5倍。 热量摄入达到了营养部门要求的标准,而且热量中,来源于淀粉类食物的比重下降,来源于水产品、禽蛋产品等高蛋白食物及其他精制食品的比重上升。
2.穿的消费趋于高档。衣着是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需要。农村居民衣着消费的突出变化是对原布的购买量逐步下降,对成衣的购买量逐步增加,并越来越讲究穿着的款式、花色、质量和装饰,趋于高档化。1997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支出达到了109元,比1978 年增长6.3倍;人均购买各种布料2.27米,比1978年减少62.7%; 人均购买成衣服装1.31件,比1983年增长了65.8%。
3.居住状况极大改善。住房条件改善、质量提高,是改革后农村居民生活最直观、最明显的变化。1978年后农村住房条件改善、质量提高,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七五”时期以增加数量为主;二是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建房已变化为数量和质量并重提高。1997年,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支出233元,比1978年高出18.4倍; 平均每户年末使用住房面积由1978年的8.1平方米增加到1997年的22.5平方米, 增长1.8倍;人均住房面积中,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面积1997年达到16.97平方米,占75.6%,比1981年的48.6%提高了27个百分点; 新建房屋每平方米价值,1985年为40元,1997年提高到222元, 提高了4.6倍。目前,部分较为富裕地区的相当一部分农民家庭的住房及内部装饰正向着现代生活方式发展。
4.耐用消费品成倍增加。农村居民购买耐用品数量成倍增加,质量趋于高档化, 是这些年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又一重要标志。1978~1997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文教用品及服务类支出增长了34倍,过去农村居民家庭渴望的老四大件(自行车、缝纫机、钟表、收音机)等耐用品的拥有已基本饱和,其他新的家用电器则快速增长。1997年末,平均每百个农村住户年末拥有电视机92台,收录机32台,电风扇106台,洗衣机22台,一些农户还购买了录像机、 照像机、电冰箱等。
三、各地区生活消费普遍提高,但差距明显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全国各地区农村经济在共同发展中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也在逐步改善中逐年拉大差距,收入和消费呈明显的东高西低之势。
(一)各地区收入持续增长,但存在差距
从按地理位置划分的东、中、西三大地带纵向分析,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成倍增加,其中,东部地区增长速度快于中、西部地区。1997年,我国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746元,比1978年增长18.7倍,年均增长17.0%;中部地区为1931元,增长14.2倍,年均增长15.4%;西部地区为1405元,增长11.1倍,年均增长14.0%。若横向分析各地带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地区间差距明显且呈扩大趋势。 以西部地区为1比较,东、中、西部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比,1978年为1.20∶1.04∶1;1997年则达到1.95∶1.37∶1。
从全国分省(区、市)地区比较,1978~1997年间,各省区农村居民收入数十倍增加,年均增长速度均达到了10%以上。其中,收入增加额最多的地区为上海,增加额达4987元;从名义收入增长速度看,最快的地区是河北省,年均增长17%。此外,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省间收入水平静态差距有所扩大,收入最高省与收入最低省之间的收入差距比(以收入最低省为1),1978年为3.17∶1,1997年扩大为4.45∶1;收入水平差距由199元扩大到4092元。
(二)各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普遍改善,但梯度差异明显
1997年,我国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1980 年增长9.9倍,年均增长13.4%;中部地区增长8.5倍,年均增长12.6%; 西部地区增长8.3倍,年均增长12.4%。从消费增长的速度看, 东部地区快于中、西部地区。分省(区、市)比较,1980~1997年间,消费增加额最多的地区为上海,达3500多元。从消费支出的名义增长速度看,最快的地区是浙江省,年均增长15.2%。
与农民收入水平由东向西递减的趋势一致,东、中、西部地区农民生活消费水平也呈现出东高西低之势。东、中、西部农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之比,1980年为1.36∶1.16∶1,绝对值分别为184元、157 元和136元;1997年则达到1.62∶1.21∶1,绝对值分别为2009元、1498 元和1239元。 这期间的省间消费支出最高省与最低省之间的消费差距比(以消费支出最低省为1)1980年为2.58∶1,1997年扩大为4.38∶1; 消费水平差距由197元扩大到3299元。
从整体上看,1997年,我国东部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为51.6%,接近或达到小康生活标准值;同期,中部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为56.6%,消费质量与东部地区农民家庭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而西部地区则相差更远,单纯从恩格尔系数看,1997年达60.2%,若以此判断,西部地区农民生活消费水平比东部地区至少落后10年左右。此外,西部地区贫困型家庭所占比重比较高,1997年的贫困发生率仍达11%;贫困人口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总量的50%左右。
四、农村居民收支提高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们在回顾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近年来随着市场机制在生产、流通、消费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民收支增长也产生了一些新特点和新问题,为实现国家世纪末目标增加了难度。
(一)农民收入再次进入新一轮的减速增长期
1997~1998年,由于国内外各种经济因素的互动作用,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受其影响,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增加额也只相当于1996年的17%。1998年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增长继续下滑并呈现停滞状态,是90年代以来所没有过的现象。这种状况不仅对1998年全年农民纯收入增长预期带来影响,而且直接导致了农民消费能力的弱化,使需求不足的矛盾更为突出,进而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农村居民购买力存在较大差距
1997年,农村居民整体市场购买能力增加,但购买欲望缩减。平均每个农村居民对工业品的购买总额增速只有4.1%, 不及收入增长速度的1/2,在1996年比1995年低10.1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次下降17.1个百分点。导致农村居民对工业品的低水平购买且增长滞缓的主要原因有:①购买力主要集中在较高收入农户手中。1997年,全国农村居民整体人均拥有可购买商品额2970元, 其中, 人均年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2000元以下的农户占总农户的54.6%,拥有的购买力份额只占34.7%;年收入在2000~3000元的农户占总农户的25.3%,拥有的购买力份额占27.2%;年收入在3000~4000元的农户占总农户的10.7%,拥有的购买力份额占15.7%;年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农户占总农户的9.4%, 拥有的购买力份额则占全部农户拥有购买力的22.4%。②东、中、西部农村居民的购买力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拥有可购买商品额4200多元,占全部购买力份额的52.8%;中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拥有可购买商品额2400多元,占全部购买力份额的29.8%;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拥有可购买商品额近1900元,占全部购买力份额的17.4%。
(三)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层次较低
1.收支水平远低于城市居民。 1997 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090元,同期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5160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2.5∶1(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下同); 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额为1617元,城镇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额为4185元,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比为2.6∶1。
2.农村居民尚未摆脱以生存性消费为主的消费模式。以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例,进入90年代后一直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在0.58左右波动。尽管1997年,由于市场供给充足,农村生活消费价格指数尤其是食物价格的回落,使农村居民总体生活消费下降,恩格尔系数为0.551,但从整体上看温饱型生活特征极为明显,特别是西部地区尚属低水平的温饱型消费,其恩格尔系数仍高达0.602。
3.消费环境有待改善。一方面农村市场规模较小,网点分散,商品结构不尽合理,既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经济实惠的消费需求,也无法满足部分富裕农民向名、优、新发展的消费欲望;另一方面,售后服务跟不上,加上社区环境的制约,如交通、供电、供水不足等因素,也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
(四)实现国家世纪末目标具有难度
1.反贫任务艰巨。1997年,全国仍有4960万农村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贫困人口较为集中。目前占我国农村总人口5.4%的这部分贫困人口,除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外, 其自我发展能力也很差,经济水平低。表现在:劳动力负担人口多,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人口1.72人,比全国平均农村劳动力负担人口高8.9%; 人均收入水平低,不及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的1/3;人口文化素质较差,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指数仅达小学程度,为6.12年,其中文盲半文盲劳动者比重高达21.9%,比同期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倍以上。 这决定了反贫任务的艰巨性。
2.实现世纪末农村居民小康生活目标,难度较大。按照中国“农村小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16个量化指标计算,1997年,我国农村居民整体生活水平的综合评分已达到81.5分,距离全面进入小康差18.5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居民小康目标的综合分值分别为96.1分、80.3分和54.8分,其中,与小康目标存在较大差距的西部地区综合分值差45.2分。因此,实现农村小康目标难度较大。
标签:居民收入论文; 农村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农村改革论文; 农民论文; 年薪论文; 三农论文; 小康水平论文; 经济论文; 购买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