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省乐山市犍为县清溪中心卫生院 四川 乐山 614404)
【摘要】目的:分析并比较疏血通与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是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研究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SSS评分、BI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SSS评分及B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并且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比对照组高,P值<0.05。结论:疏血通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比丹红注射液的效果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疏血通;丹红注射液;脑梗塞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7-0-01
脑梗塞是临床上的一种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是由动脉硬化诱发的脑动脉梗阻从而导致脑组织缺氧、缺血、软化以及坏死,其发病机制为血栓形成或栓塞。脑梗塞具有起病急和发展快的特点,对老年人的威胁极大,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值得临床重视[1]。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脑梗塞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均给予两组患者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研究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治疗脑梗塞患者的结果表明,疏血通治疗脑梗塞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现研究过程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是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
对照组:男女比例各为17:13,平均年龄(62.14±3.57)岁;平均病程(14.37±4.18)h;按疾病类型划分:腔隙性脑梗塞患者10例,丘脑梗塞患者8例,基底节区脑梗塞患者9例,其他3例。 研究组:男女比例各为19:11,平均年龄(63.28±3.42)岁,平均病程(14.89±4.45)h;按疾病类型划分:腔隙性脑梗塞患者11例,丘脑梗塞患者8例,基底节区脑梗塞患者10例,其他1例。两组患者的各项资料对比差别不大(P>0.05),可以进行科学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改善微循环、抗凝治疗,若出现脑水肿者给予甘露醇治疗。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将丹红注射液40ml与0.9%生理盐水250ml混合再静脉滴注,每日一次,以七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
研究组:给予患者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将疏血通注射液6ml与0.9%生理盐水250ml相兑后进行静脉滴注,每日一次,以七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
1.3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0.0软件处理,采用(x-±s)表示两组患者的SSS评分、BI评分,用t检验;采用(%)表示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用卡方检验,以P<0.05代表两组患者之间的各项观察指标对比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SSS评分及B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见表1;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详细见表2。
3.讨论
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其发病速度较快,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主要从溶栓和抗血小板聚集的方面治疗,常用药物是疏血通与丹红注射液,本文对两种药物的疗效进行对比发现,疏血通的治疗效果优于丹红注射液。
丹红注射液是一种复方制剂,主要成分是丹参、红花,具有祛瘀止痛、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的作用,能有效改善微循环,为大脑组织供血供氧,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2]。疏血通注射液是一种中药制剂,成分包括蚓激酶样物质和水蛭素,具有高效促纤溶蛋白质降解、抗凝的作用,能有效降低血小板浓度,达到治疗效果[3]。
本文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SSS评分(6.38±1.80)分及BI评分(21.19±5.3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11.24±2.57、31.51±3.94)分,并且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
综上所述,疏血通治疗脑梗塞的效果比丹红注射液的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邹荣成.奥拉西坦联合丹红治疗老年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3,30(5):383-385.
[2]陈欢.疏血通辅助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67例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24):137-138.
[3]胡红晓[1].丹红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塞的效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5):686-688.
论文作者:郑子惠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6
标签:注射液论文; 患者论文; 脑梗塞论文; 对照组论文; 评分论文; 两组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