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服务提供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及其有序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公共服务论文,特征论文,结构论文,我国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863(2006)11-0059-04
耗散结构理论是研究如何使开放系统从无序转变为有序的理论,由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于1969年创立。耗散结构理论的提出使人们找到了开放系统由无序状态变为有序状态的途径,赢得了“普里高津重新统一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崇高评价。[1]耗散结构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已经有诸多应用,但将其应用于公共服务提供系统却尚属鲜见。本文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对我国公共服务提供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及其有序化问题进行讨论,试图为关于公共服务提供系统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途径,为更加深入地探索公共服务提供的相关规律奠定初步的量化研究基础。
一、耗散结构理论的应用条件和意义
耗散结构理论与熵变理论具有密切的相关性,熵变理论适用于封闭系统。该理论认为,熵是一个系统混乱度的表示,熵变就是指一个系统混乱度增加的数值或是减少的数值。系统越混乱,熵就越大;系统越有序,熵就越小。任何孤立系统总是自发地进行熵增加过程。
耗散结构理论适用于开发系统。该理论指出了实现系统从无序到有序(即形成耗散结构)的三个条件:系统必须是开放系统,孤立系统和封闭系统不能产生耗散结构;系统必须处于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非平衡是有序之源;系统中必须有某些非线性动力学过程,系统内部各种因素的非线性相干效应,可以使系统从杂乱无章变为井然有序。并指出,只要系统保持开放且外界有负熵进入开放系统,则系统的总熵可以保持不变乃至减小。这样系统就可以保持稳定状态或者达到有序状态,即形成“耗散结构”。只要开放系统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系统就可能同时产生正熵流diS和负熵流deS,若|deS|>diS,则系统的总熵变化dSπO。如果系统内“总熵”不断减少,则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有可能发生突变,从而使系统从无序状态进入有序状态。这种有序结构的出现和维持需要从外部不断供应物质和能量,所以是一种耗费物质或能量的结构,因此称之为“耗散结构”。显然,利用耗散结构理论进行相关研究,研究对象必须符合开放系统、远离平衡态、系统内部存在非线性作用、系统随机“涨落”等条件。
耗散结构理论是建立在量化的思维和科学的计算方法基础之上的一种理论。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理解公共服务提供系统,可以为公共服务提供系统开拓一种量化研究的视角,为改善公共服务提供系统建立一种源于计算的理论参照,对于公共服务提供系统如何实现从无序到有序、从非稳定状态到稳定状态的转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耗散结构理论的提示,有利于将系统的正熵和负熵分别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上,更好地维持公共服务提供系统的有序性,优化公共服务提供系统的管理机制,有利于公共服务提供系统向高层次的稳定结构转化,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更加有序、稳定与和谐。
二、耗散结构理论应用于公共服务提供体系的可行性
耗散结构理论可以应用于我国公共服务提供系统,主要是基于如下分析:
1.公共服务提供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
公共服务提供过程包含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客体和环境等要素。主体是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客体则是全体公民,公共服务提供过程的环境则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环境等等。所以,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被提供者以及环境共同构成了公共服务提供系统。公共服务提供系统存在的核心价值就在于能够不断地从环境汲取资源、能量和信息,同时也不断地向环境提供公共服务,通过输入、输出和反馈过程实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不可能不从环境吸收资源能量和信息,因为这样会造成公共服务提供系统缺乏生存条件而枯竭;也不可能不向环境提供公共服务,因为这样会失去公共服务提供系统存在的核心价值和意义,缺乏存在价值的公共服务提供系统必然也会走向消亡。所以,只要我国公共服务提供系统正常存在,不管其开放程度如何,也不管其提供公共服务的绩效如何,我国公共服务提供系统一定是一个开放系统。
2.公共服务提供系统目前远离平衡态
目前,我国的公共服务提供系统存在相当严重的公共服务水平失衡现象。不少学者对此都有过研究。首先是地区失衡,表现在东西部公共服务提供的水平差距巨大。如贵州省2002年人均教育、科学与卫生财政支出仅仅为上海市的19.48%,人均社会保障与救济的财政支出仅仅为上海市的39.11%。[2]其次是城乡失衡。我国实行的“二元社会结构”使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很难与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相提并论。“2000年,农村人口8.0837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3.78%,但是2000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仅1231.54亿元,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7.75%”[3]。第三是投资结构失衡。我国“现在教育经费仅占GDP的1.5%,却支撑着世界总受教育人口的20%”[4]。2001年,我国财政支出用于经济建设的费用占政府财政支出总额的34.24%;而社会文教费用占政府财政支出总额的27.58%[5]。我国用于经济建设服务的费用明显偏高,而用于社会服务的费用仍然偏低。从根本上理解,这些失衡是公共服务提供系统内部机制失衡的外在表现。机制失衡决定了公共服务提供系统目前处于一个远离平衡态的状况。
3.公共服务提供系统内部存在大量的非线性作用
非线性相互作用是系统形成有序结构的内在原因之一。确认公共服务提供系统中诸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是线性作用还是非线性作用,是考虑系统是否形成耗散结构的关键。如果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不呈现比例关系,不能满足持续性特征以及线性特征,甚至利用常规逻辑难以解释其变化结果,则称这种作用为非线性作用。非线性作用一般包括如下特征:滞后效应、指数放大效应、共振效应、临界慢化效应、跳跃(间断)效应、多值响应特性等等[6]。我国公共服务提供系统内部存在许多非线性作用。如滞后特征——公共服务提供系统对来自公众的要求存在大量的回应性迟滞现象;多值响应特征——公共服务提供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各个提供主体对来自环境的任何一个变化都会有共存的不同层次、不同表现的反应。其他如跳跃特征,临界慢化特征等所有非线性特征在我国公共服务提供系统都有明确的表现。
4.公共服务提供系统存在着明显的“涨落”
“涨落”是指系统参量在一个数值上下往复震荡的现象。系统从无序向有序的变化必须通过系统随机的涨落来实现,但涨落不一定必然会产生有序的耗散结构。能否产生有序的耗散结构,关键在于物质、能量、信息的净输入能否维持系统随机涨落之后的需要。当系统吸收的物质、能量、信息等不能维持系统随机涨落之后的需要,偏离平衡态的系统仍将恢复涨落以前状态;当系统吸收的物质、能量、信息等可以维持系统随机涨落之后的需要,系统又处在阈值(临界状态)附近,则涨落将使系统达到一种新的稳定有序状态。公共服务提供系统离环境的要求差距过大时,只要满足涨落条件,系统就会发生随机涨落。例如,我国的高等教育几十年来一直处于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状态,但几经起落,最终发展为1998年的高校扩招和由此带来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使高等教育系统达到了一种新的稳定状态或者新的有序结构。这一转变就是高等教育公共服务提供系统的一次巨大涨落。而我国从九十年代开始进行的高等教育收费改革,正是在物质、能量等方面维持了高等教育扩招之后即“涨落”之后公共服务提供体系的需要。
三、耗散结构理论对我国公共服务提供系统发展特征的揭示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开放系统按照系统内部各个区域的物质和能量分布的平衡程度分为三种存在状态:第一种存在状态为平衡态。该状态的特点是系统内部存在线性机制,系统处于平稳的区域;第二种存在状态为近平衡态。该状态的特点是系统内部存在非线性作用机制,系统仍处于平稳区域;第三种存在状态为远离平衡态。该状态的特点是系统内部存在非线性作用机制,系统处于非平稳区域。三种状态体现一种纵向的发展逻辑,即第三种状态由前两种状态发展而来。我国公共服务提供系统的发展历程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改革开放之前为第一阶段;改革开放之后到加入WTO之前为第二阶段;加入WTO之后为第三阶段。三个阶段分别表现出的特征符合耗散结构理论中描述的开放系统的三种存在状态。
第一阶段是我国公共服务提供系统的“平衡态”。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公共服务由政府独家提供,既没有NGO参与,也不允许外资直接参与,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同政府系统之外的其他系统缺乏物质和能量的交流。系统内部也缺乏横向的联系和交流。该系统虽然不是一个绝对封闭系统,但具有封闭性较强、开放性较低的特征。公共服务提供主体的偏好通过线性的传递机制自上而下得到体现。NGO等公共服务提供主体缺乏存在的基础,其对于公共服务提供系统内部所具有的非线性作用就更无从谈起。这就决定了长期以来我国的公共服务提供系统处于一个亚稳定状态。由于封闭性较强,公共服务提供系统必然自发的大量产生熵增加现象,导致系统的混乱度不断增大,公共服务提供系统的内部要素之间内耗增加。其外在表现是:公共服务提供系统长期保持低层次的亚稳定状态,具有相对公平的特征,对公众的诉求回应性差,发展动力不足,体制缺乏创新,公共服务提供系统效率低下和功能缺失。公众对公共服务提供系统的公平性基本认同,但并不认同其效率和功能。
第二阶段是我国公共服务提供系统的“近平衡态”。
改革开放之后到加入WTO之前,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行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整个国家作为一个公共服务提供大系统的相对封闭的局面不断改变,NGO以及国外有关资本开始进入我国公共服务提供系统。系统由封闭走向开放,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正熵增加的速度。NGO等不同的公共服务提供主体逐渐出现,表现出了不同的提供偏好。同时,各种新的利益群体也在不断寻找新的利益表达途径和接受途径。原来的线性作用机制被打破,新的非线性作用机制开始凸现,负熵流开始以较快的速度进入公共服务提供系统。最明显的外在表现是我国公共服务提供中的自组织性有所增强。政府和NGO等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由行政依赖关系逐渐转为伙伴关系,由隶属关系逐渐转为平等的合作关系。NGO已经成为公共服务提供系统中重要的自我调节手段。
只有在负熵流大于正熵流时,熵增加才小于零,系统才可能进入新的有序状态。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得到了明显优化,公共服务的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但是,由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尚待深入,政策资源、自然资源约束加剧等原因,改革开放之后到加入WTO之前,我国公共服务提供系统中熵增加的速度明显大于负熵增加的速度,所以此时仍然有熵增加大于零,系统混乱度还是增加的,只不过增加的速度有所减缓而已。这就导致了公共服务提供系统的效率仍然不能尽如人意。其外在表现包括财政危机、权力腐败;失业加剧,逐渐出现群体性突发事件;官僚主义,推诿扯皮、公共服务体系和机制很不健全,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仍然不能适应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等。
第三阶段是我国公共服务提供系统的“远离平衡态”。
加入WTO之后,国外的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加入我国公共服务提供系统的步伐加快,NGO的数量也快速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非线性作用机制,同时也使系统大量产生了负熵。但由于缺乏加入WTO之后的运作经验,导致此时进入系统的不仅是负熵流,也还有大量的正熵流,且公共服务提供系统的负熵流增加的速度,仍然赶不上正熵流的增加速度,所以仍然有熵增加大于零,即系统的混乱度依然在增加。公共服务提供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等要素的分布越来越不平衡。出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严重不协调的现象,这一阶段公共服务提供系统的最大变化特征是逐渐远离平衡态。其外在表现是:“东西部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不是在缩小也是在扩大”。[7]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公共支出结构不合理,生产投资型财政向公共服务型财政转化过程缓慢。教育不公平现象开始显现,来自于公共卫生、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及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增大,群体性事件在规模、数量等方面有所增加等。这也恰恰说明,这是公共服务提供系统远离平衡态的表现,是产生更高层次的稳定结构所需的必备条件。
四、耗散结构理论对我国公共服务提供系统有序化的启示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对我国公共服务提供系统发展特征的揭示,目前我国公共服务提供系统已经具备了形成耗散结构的基本条件。但是耗散结构的实现是以耗费巨大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等资源为基础的,当前我国物质、能量、信息等基础条件尚不十分具备,过分关注涨落以实现耗散结构的形成,即促使系统上升为一个更有序的稳定状态的思想是不明智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服务提供系统目前需要做的并不是促成系统向更高层次的转化,而是需要尽量引进负熵,降低系统的混乱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主张等都有利于降低系统的混乱度。
公共服务提供过程中,由于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使公共服务提供过程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了减少这种不确定性,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来规范各个公共服务提供主体的行为和相互关系。高效制度的确立能够提高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效率,降低系统总熵,减少公共服务提供系统混乱度。低效的制度往往增加系统的混乱度。城乡分割的两元经济结构就是如此。这种经济结构直接决定了农村外部不经济局面的形成。所以,制度的改革和构建十分重要。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必须通过适时调整和严格执行制度,达到尽量降低系统混乱度的目的。
开放系统能够增加系统内部的非线性过程,同时也能够引入负熵流,加快实现系统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化。公共服务提供系统的封闭程度提高只会导致系统混乱度的增加。在推进我国公共服务提供系统有序化过程中,改革开放不可逆转。开放的国际、国内环境能够增强公共服务提供主体之间的竞争性,加快物质、能量和信息等的交流,促成负熵流的不断引入,增加系统的有序性,最终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开放系统只是耗散结构形成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从外部引入的可能是负熵流,也可能是正熵流。若引入的是正熵流,将会加快系统的无序化,难以形成新的有序结构。确保系统从外界引入负熵流这一内在要求决定了必须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构建相对优化的管理机制,保证公共服务提供系统的正常运行。
涨落是偶然的,随机的。在远离平衡态的阈点附近,随机因素对最终结果的影响很大。系统中一个随机的微小变动或涨落,通过系统内部的非线性作用被迅速放大,就可以形成整体的宏观的“巨涨落”,导致系统发生突变,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状态。这种非线性作用中的指数放大效应决定了公共政策的任何一个微小的变化和任何一个突发事件的出现,都会对公共服务提供系统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各项改革政策的出台应该以稳健和谐为特征,尽量扩大公共政策制定中有序的公民参与,缓和各种深层次社会矛盾。对各种突发事件进行正确引导,以免扭曲改革方向。在注重经济建设的同时,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公共服务提供中来,奠定实现更高层次的公共服务提供系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