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探讨论文_陆高生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探讨论文_陆高生

(身份证号:4501221980****1559)

摘要: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背景环境下,建筑工程行业迎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对着产业结构改革以及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新的挑战。基于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包括有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监督部门的监督管理水平以及建设方的管理技术与奖惩制度建设水平等内容,结合这些内容,优化并完善自身内部管理结构,才能够帮助企业提升施工质量,在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主要因素;对策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广泛开展。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对于确保工期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工程实践来看,技术水平、工程环境以及一些不可控的因素等都有可能对管理工作产生影响。因此,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企业必须强化管理意识,积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从而促进工程的顺利实施。

1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的内容很多,管理结构也十分复杂。整个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都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履行管理义务。特别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范围内的建筑工程项目与日俱增,并且社会对工程施工的质量以及环保要求不断提高,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到工程项目当中,导致工程建设中影响工期、质量的因素增加。因此,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建筑工程管理是质量确保的基础。质量不仅是企业创造利润的前提,也是工程发挥使用价值的保证。建筑工程不同于一般产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危害。只有强化管理,才能有效保护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其次,建筑工程管理是降低风险的需求所在。工程项目的实施会遇到多方面风险因素的考验,如施工技术难题、工程款项拖欠、施工进度受阻等。所以企业必须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增强前瞻性的管理意识,进而规避风险。最后,建筑工程管理是实现目标效益的必然选择。工程项目的开展需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必须对工程进行严格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损耗,防止工期拖延,才能实现既定的经济效益,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

2影响工程管理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2.1我国工程管理工作整体发展迟缓

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不少地区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和专业的技术人员,出现了停止不前或者倒退的现象。由于企业和地方政府对于工程管理工作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导致了工程管理工作出现了盲目性的发展,导致各种弊端出现。不少建筑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开支,增加工程利润,擅自修改工程管理条例内容,让制度更加倾向于企业方。也有不少建筑企业采取任人唯亲的方式,沆瀣一气,谋取私利。

2.2相关人员思想落后

我国工程管理工作发展停滞不前与相关人员思想懈怠有着不可割分的关系,由于企业不重视工程管理这项工作,导致许多优秀的人才流失,让社会上一些没有经验,没有学历的新手担任工程管理一职。工程管理一职中责任过大,没有利益可图,相关人员出现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心态。他们排斥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不会主动去完善和修改管理条例中不合理的地方,因为修改意味着变动,变动便会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2.3地方政府监管落后

一方面,由于建筑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庞大的体系,想要针对一个个企业来实施监管是不可能的,地方政府只能够成立统一的建筑协会来对建筑企业进行监管,这导致了监管力度不足,监管工作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政策和制度并没有很好地覆盖工程管理的方方面面,导致地方政府心有余而力不足。

2.4管理手段落后

由于工程管理行业普遍发展迟缓,现有的工程管理技术和手段还比较落后,不少企业的工程管理工作还仅凭着经验来进行。缺乏良好的,具有科学指导性的理论和技术,导致工程管理工作开展效果并不理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具体对策分析

建筑工程的后续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在清晰度分析的阶段,按照实际流程要求实施,针对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后续实施阶段要求工作人员提升自身综合能力,能对各项对策进行分析,在现有基础上落实后,能符合要求。

3.1转变原有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是提升建筑工程水平的核心所在,在指导思想和理论思想落实的阶段,传统的工程管理以形式为主,在前期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效果不明显的现象,根据实际实践要求和要求等,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善处理。根据新的思想和管理内容报告等,尽量满足现代化工作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建筑工程管理和创新的阶段不能以教条主义和激进主义等作为前提,要在现有基础上创新,尽量满足现代化的管理需求。改革管理符合要求,兼顾到实际性指标和整个过程因素等,在实施过程中注意进行改革和变动,最重要的是把握方向,结合国情和要求等建立一套有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实现整体创新和发展。

3.2完善现有的管理机制

创建新的管理体系符合要求,在后续操作阶段借鉴当前行业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对先进的思想和方式等创新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现有机制创新,尽量满足要求。结合管理思路和方式方法等,在整个分析阶段,提前对体系模式分析,在实践的阶段优化部门设置,在实际分析阶段,为了保证顺利进行。从用人制度、分配制度以及监督制度等入手,对体系创新。另外在整个过程中明确政策要求,以各项具体工作作为基础,在实施阶段层层落实,只有保证实际工作要求,才能提升可行性。此外,管理者还可以采取适当的经济措施来促进管理工作的开展,做到管理机构科学合理,办事高效,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收尾工作,通过有效的后期管理为建筑工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3.3强化技术管理

首先关注管理人员的实践能力,通过组织管理人员采取一些管理工程创新知识的培训与实践环节来强化其知识储备,同时也提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其次,结合工程管理实际需求,重点引入一些符合企业发展阶段的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装备,从而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整体水平;最后,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技术中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利用,确保技术含量持续增长,最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4 构建动态监理制度

动态监理制度的建设是现阶段工程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发展途径之一。结合目前监督管理当中存在的不足,建设单位可以通过引入动态监理制度的方式来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出现,同时通过构建工程项目监理过程中监理人员与管理人员的沟通与信息共享,确保风险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更为客观的经济效益。

3.5提升工作人员素质

建筑工程管理的变动因素比较大,在后续实施阶段,采用先进的技术方式和手段进行,在变动因素分析的阶段,可能缺少先进的、实用的管理软件的现象,直接对项目应用产生影响,在后续评价管理中专注于具体工作,结合变量因素和影响因素等,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在评价阶段存在软件开发不合理以及缺少项目软件的现象,需要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当前基础上实施,满足要求,促进进步。

结论

综上所述,作为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建设项目,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不但需要结合自身的定位与发展需求,同时也需要着眼于社会发展阶段与经济生活的结构类型,通过不断加强自身施工人员队伍的建设水平,强化技术管理效果并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以此来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整体质量,为推动建筑行业的全面快速可持续发展创造新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陈武.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2):147+151.

[2]栾京蒿,李君潇.建筑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17,(1):157-158.

[3]王洁.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7,48(16):125.

论文作者:陆高生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4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  ;  ;  ;  ;  ;  ;  ;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探讨论文_陆高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