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实证心理学与中国心性心理学概念范畴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学论文,心性论文,实证论文,中国论文,范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追踪心理学的源流、演变和发展,可以根据不同的线索。(注:葛鲁嘉:《追踪现代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十个线索》,《心理科学》2004年第1期。)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文化的线索。西方的科学心理学可以称之为实证心理学,这是起源和发展于西方本土文化的心理学传统。中国的传统心理学可以称之为心性心理学,这则是起源和发展于中国本土的心理文化传统。其实,在西方的科学心理学或西方的实证心理学中创建和运用了大量的心理学术语或概念,这些术语和概念有其特定的含义和使用的范围。同样,在中国的本土心理学或中国的心性心理学中也创建和运用了大量的心理学术语和概念,这些术语和概念的含义与西方的科学心理学有着根本的和明显的不同。(注:葛鲁嘉:《本土心性心理学对人格心理的独特探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对西方的心理学传统与中国的心理学传统进行比较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工作。(注:葛鲁嘉:《心理文化论要——中西心理学传统跨文化解析》,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其中,比较西方实证心理学与中国心性心理学的概念范畴,对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和我国心理学的创新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筛选心理学探索和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包括西方科学心理学中的和中国本土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可以采纳这样一些基本的原则,通过这些原则所筛选出来的心理学概念,应该是能够反映出心理学探索和研究基本的和核心的内容。一是代表性的原则。所谓的代表性是指,所筛选出来的这些概念或概念范畴是心理学研究或探索中具有代表性的概念。这些概念或概念范畴代表了西方科学心理学和中国传统心理学的基本立场、基本主张、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基本技术,等等。二是典型性的原则。所谓的典型性是指,所筛选出来的这些概念或概念范畴是心理学研究或探索中能够揭示和说明研究对象的,以及能够代表和体现研究方式的。任何的心理学探索都可以体现在针对研究对象和针对研究方式的两个基本的方面。关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式的理解分别决定了其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所能够确立的性质、内涵、构成、特征,等等。三是核心性的原则。所谓的核心性是指,所筛选出来的这些概念或概念范畴在其心理学的研究或探索之中,起着核心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核心概念。心理学中的核心概念支撑着其整个的理论构想、理论探索、研究方式、研究方法、应用技术、干预手段等等。其实,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正是围绕着这些核心的概念或概念范畴构建起来的。四是功能性的原则。所谓的功能性是指,所筛选出来的这些概念或概念范畴所起到和发挥的作用,这包括在学术的研究中和现实的生活中。在学术的研究中,这些概念和概念范畴支配了研究者的探索方向、思想取向、考察内容、理论构想、理论假设、理论构造,等等。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概念和概念范畴支配了普通人的日常思考、日常想象、日常解说、日常看法,等等。五是对应性的原则。所谓的对应性是指,所筛选出来的这些概念或概念范畴是分别从属于西方的科学心理学和中国的本土心理学,这些概念具有明显的相互对应的特性。或者说是关于相同内容领域的不同的描述、不同的概括,是关于相同研究范围的不同的偏重、不同的探索。正是可以从这些相互对应的概念和概念范畴中,得出不同的结论、获取不同的启示、形成不同的延伸。
西方的科学心理学是在西方文化传统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在早期一直是隐身在西方哲学之中。到了近代,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科学门类。西方的科学心理学创造了大量的心理学术语或概念来描述和说明人的心理行为。中国本土文化中并没有产生出西方意义上的科学心理学。但是,其中也蕴涵着一种独特的心理学,这也是一种系统的心理学探索。当然,对中国本土的心理学传统有着不同的学术理解。(注:葛鲁嘉:《对中国本土传统心理学的不同学术理解》,《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有许多学者认为,在中国本土文化中,没有什么心理学,而只有心理学的猜测或思想。(注:参见潘菽、高觉敷主编:《中国古代心理思想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高觉敷主编:《中国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杨鑫辉:《中国心理学思想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实际上,要确定有没有或者是不是心理学,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有没有解释和说明人的心理行为的系统的概念和理论;二是有没有揭示和探索人的心理行为的实际的方法和工具;三是有没有影响和干预人的心理行为的实用的技术和手段。正是按照这样的三个方面来考察,中国的本土文化中也有自己独特的心理学传统。中国本土的心理学传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阐释,有自己的一套探索方法,有自己的一套技术手段。当然,西方的科学心理学与中国的本土心理学有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
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在短短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就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实,西方的科学心理学继承了实证心理学的传统,提供了一整套理论、方法和技术,特别是提供了一系列的心理学的概念和概念范畴。例如,实证、实验、心理、人格、生理、性格、感觉、感知、知觉、思维、情绪、情感、思想、本能、心境、动机、意志,等等。这些概念和概念范畴都有其明确的含义或定义。中国本土的心理学传统也可称之为心性心理学的传统,其在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中,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整套理论、方法和技术,同样也提供了一系列的心理学概念和概念范畴。(注:葛鲁嘉:《中国本土传统心理学术语的新解释和新用途》,《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例如,体证、体验、心性、人品、生活、品格、感受、感悟、知道、思考、情理、情义、思念、情欲、心情、欲望、意念,等等。
其实,上述的西方科学心理学与中国本土心理学所涉猎的这些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和概念范畴都可以匹配成对。但是,其含义却有重要的区别,并形成鲜明的对照。这些成对的心理学概念和概念范畴包括如下:实证——体证,实验——体验,心理——心性,人格——人品,生理——生活,性格——品格,感觉——感受,感知——感悟,知觉——知道,思维——思考,情绪——情理,情感——情义,思想——思念,本能——情欲,心境——心情,动机——欲望,意志——意念。
实证与体证相对应,二者都是证实的方式或证实对象的方式。实证的方法是建立在研究的客体与研究的主体相分离的基础之上。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考察是通过感官的感知印证。体证的方法则是建立在研究的客体与研究的主体相统一的基础之上。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把握是通过意识的自觉,是通过心灵的体验,是通过身体的践行。(注:葛鲁嘉:《中国本土传统心理学的内省方式及其现代启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6期。)
实验与体验相对应,二者都是考察的方法或考察对象的方法。实验的方法是立足于感官观察的研究,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定量把握,来获得关于研究对象的认识。体验的方法则是立足于心灵自觉的研究,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定性把握,来获得关于对象的理解。实验的方法是取决于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分离化,研究者不能把自己的意向投射给研究对象。体验的方法则取决于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一体化,二者通过心灵的自觉活动而统合为一体。
心理与心性相对应,二者都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或考察对象。心理也可以称之为心理现象,是研究者的感官所把握到的。心性也可以称之为心理生活,是生活者的心灵所自觉到的。心理现象与心理生活尽管都是对人的心理的概括,但无论在其性质、内涵、构成、演变等等方面,都是有所不同的。心理现象是研究者感知到的,而心理生活则是生活者体验到的。
人格与人品相对应,二者都是关于人的心理整体特性的描述与说明。但是,人格更多的是关于个体心理特性的描述与说明,或者说是关于个体差异的心理学研究,是横向比较的结果。人品则更多是关于个体融入集体的心理品行的描述与说明,或者说是关于精神境界的心理学研究,是纵向比较的结果。人格有不同,人品有高下。这就是人格与人品的最根本的不同或区别。
生理与生活相对应,二者都是关于人的心理基础或者心理根源的描述与说明。当然,生理是人的心理行为的自然基础,而生活则是人的心理行为的社会基础。人是自然生物的存在,也是社会关系的存在。其实,所谓心理生理和心理生活完全是着眼于不同的基础,并且有着不同的内涵。原来心理学的研究更着重于心理生理的研究,而忽视心理生活的考察。
性格与品格相对应,二者都是关于人的心理特性的描述和说明。不过,性格涉及的是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独特而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个体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品格涉及的则是人的精神境界、道德品性,是个体与他人和社会的融入程度,是个体对他人和对社会的实际奉献。
感觉与感受相对应,二者都是对现实对象或生活现实的觉察。但感觉更多是着眼于实际的对象,而感受则更多是着眼于实际的体验。感觉是依据于感觉者的感官,如视觉是依据于感觉者的眼睛,听觉是依据于感觉者的耳朵,等等。感受则是依据于感受者的意识自觉或意识体验,如美好是依据于感受者的审美体验,崇高是来自于感受者的意义评判,等等。
感知与感悟相对应,二者都是对实际事物或事件历程的心理把握。但感知是取决于感知的对象,而感悟则是取决于感知的主体。感知的来源是现实的对象,没有对象的存在,就没有人的感知。感悟的来源则是主体的理解,没有理解的加入,就没有人的感悟。感知是认识,而感悟是体验。感知是事实的评判,而感悟则是价值的评判。
知觉与知道相对应,二者都是对实际对象的认识和理解。但知觉是就对象的表面现象的把握,而知道则是就对象的内在道理的把握。当然,没有知觉就没有可能达于知道。但是,有了知道才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觉。知觉是对象推动的,是来自于感官把握到的对象。知道则是思想推动的,是来自于思维把握到的道理。
思维与思考相对应,二者都是对认知对象的判断和推理的心理过程。但思维是理性的心理过程,是与思维的实际内容相脱离的思维的内在心理机制。思考则不仅仅是理性的心理过程,而且也是涵纳思考的实际内容的思考的完整心理过程。
情绪与情理相对应,二者都是对人的心理的情感过程或情感体验的认识和理解。但情绪是指具有情境性的短暂和强烈的心理感受,是附带有生理反应的心理感受,情理则是指具有理性化的弥久和持续的心理体验,是附带有理性思考的心理体验。
情感与情义相对应,二者都是对心理的情绪感受的描述和说明。但情感是人对对象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义则是人对事物是否符合实际的道理而产生的心理体悟。
思想与思念相对应,二者都涉及的是心理的推论和推想的过程。但思想是人的心理的更为理性化的过程,而思念则是人的心理的更为情绪化的过程,思想是理性的推论,是观念的推演。思念则是情感的附着,是感受的附加。
本能与情欲相对应,二者都是对心理动力或心理能量的描述和说明。但本能更着重于生物性的内在动力,情欲则更着重于心理性的内在动力。所谓的本能是遗传获得的,是生来具有的。所谓的情欲则是后天形成的,是后天具有的。
心境与心情相对应,二者都是对心理状态或情绪状态的描述和说明。但心境是指比较微弱、相对持久、具弥散性的情绪状态,而心情则是指比较强烈、相对短暂、具指向性的情绪体验。
动机与欲望相对应,二者都是指心理行为的内在推动力量。但动机更偏重于指向目标的心理动力,而欲望则更偏重于指向对象的心理意向。动机包含的是心理的能量,而欲望则包含的是心理的导向。
意志与意念相对应,二者都涉及的是人的心理的指向性,是人的心理的目的性,是人的心理的调节性。但意志是着重于有目的性的支配和调节,是指有意识的志向;而意念则是着重于有自主性的想法和打算,是指有意识的念头。
比较不是为了分离或分裂西方的科学心理学与中国的心性心理学,而是为了推动科学心理学的学术发展,是为了促进中国心理学的理论创新。正是通过比较,才有可能认识到心理学发展中的不同的根源和基础,不同的探索和创造。
首先是关系到心理学研究所凭借的文化和社会的学术资源。无论是西方的科学心理学,还是中国的心性心理学,都是特定文化社会背景中产生出来和发展延续的思想资源。心理学毫无疑问是立足于其社会文化资源的。(注:葛鲁嘉、陈若莉:《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文化学转向》,《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5期。) 但是,怎样挖掘、怎样提炼、怎样运用、怎样扩展心理学的社会文化资源,是中国心理学的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复制和模仿西方的科学心理学。因此,中国心理学缺少创新、缺少理论的创新。同时,中国心理学也缺乏对创新的文化和社会资源的发掘。其实,正是在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土壤中,蕴涵着中国心理学理论创新的资源。其次是涉及到对西方传入的科学心理学的重新认识和理解。中国现代的科学心理学是从西方传入的,中国心理学对西方的科学心理学有崇拜和模仿的历程。这非常容易导致缺乏对西方科学心理学的合理和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但是,要想合理地把握西方的科学心理学,就必须寻找到一个相对应的参照系。这就是与西方的文化相对应的中国文化,与西方的科学心理学相对应的中国本土的传统心理学。(注:葛鲁嘉:《中国心理学的科学化与本土化——中国心理学发展的跨世纪选择》,《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2期。) 再次是进行对中国本土心理学传统的贡献的分辨和考察。中国本土的文化传统中,也有自己的十分独特的心理学传统。(注:参见杨鑫辉主编:《心理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燕国材:《关于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研究的几个问题》,《心理科学》2002年第4期;燕国材:《中国心理学史》,台湾东华书局,1996年版。) 这包括有自己独特的心理学探索的思想和理论,有自己独特的心理学考察的方式和方法,有自己独特的心理学应用的技术和手段。正是可以根据这三个方面,来确定中国的本土文化中有自己的心理学传统。问题就在于,中国本土的心理学传统的独特性在哪里,这就必须与西方的科学心理学进行系统的比较。
其实,在任何的心理学探索之中,都创造和运用了一系列的心理学的概念和概念范畴。这成为特定的心理学传统的核心内容。如果掌握和理解了这些核心的内容,就可以真正借助于这些心理学的遗产,而促进心理学的当代发展。可以说,中国的本土文化中,并不缺少心理学的资源,但却缺少对这些传统资源的挖掘和阐释。(注:葛鲁嘉:《心理学的五种历史形态及其考评》,《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所以,我国文化中可能有丰富的心理学传统资源,但却缺乏对这些传统资源的认识;可能有对本土心理学传统资源的认识,但却缺乏对这些心理学传统资源的挖掘;可能挖掘了本土的心理学传统资源,但却缺乏在此基础之上的心理学理论创新。
正是因为如此,本研究才立足于对西方的实证心理学与中国的心性心理学的概念范畴进行比较研究。并且,给出一种合理的和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进而,为中国心理学发展中的理论创新提供养分充足的土壤,使中国心理学的发展能够为世界心理学的进步做出自己的实际贡献。可以说或应该说,心理学的发展并没有固定的恒久不变的模式,但却有巨大的学术创新的空间。本研究就是为了拓展这样的学术创新的空间,从而促进中国心理学的突破性和创新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