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大安中学 刘保林
【摘 要】多元化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科学的教 学方式更符合现代的教学理念,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 趋势。本文笔者讲述了实行多元化教学的重要意义,同时提出 了几点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研究
目前,多元化教学方式打破了原来单一的教育方法,它的教育 方式主要是指,教师通过采用新的思维方式进行研究教学,然后对 其教学方法进行思考。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的普遍应用,在打破原有 单一的教学方法的同时,还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 力。在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学好语文知识能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 坚定的学习语文基础。所以说,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进行多元 化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实行多元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理要阶段,也是人生中最宝贵的学习时 期,这时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认知阶段,学生大部分时间 都是在学校度过,因此,这时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是具有非常 重要的作用的。一是,有效的多元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 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语文教学中,主要是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然后通过分析文章、讲解文章、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以 此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去感知社会。多元 化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行为,主要倡导以学生 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条件的让学生自主选择实践活动,进一步增 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我国教学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进一步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对策。
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在初中阶段学习语文课程 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教师在此要特别注重学生 的学习观念,更新教学观念,丰富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以此来调 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说,教师在教课时,除了在 课堂上教学以外,还要结合所学内容,开展一些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和大自然中去感受知识,进而理解知识和运用知 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同时,有趣了课外活动还有效的激发了初 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随着新课改 的不断推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 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为主体地位,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 流,充分调动课堂教学气氛。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 并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设置合理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和探究。同时,在此过程中还要让学生分成小组式进行探究问题,看看哪个组 完成的问题最快最完整,增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精神,培养自 主学习的能力,有效提升语文课堂的学习效果。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进行指导和点拨。在初中语文学 习过程中,学生会经常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这时学生就需要老师 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点拨,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在此
情况下,点拨一般包括直观、想像、情境等点拨方式。其直观点拨方式是指老师对学生进行直观的演示,然后帮助学生理顺思维,让 学生们更直观的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想像点拨是指在某个问题 点上,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其想像力,更加形象的理解语言知识,让 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融合和贯通,更好的为学生营造中一个多元化的 学习路境,有效的学习和理解语文知识。
4.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实施,多 媒体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 学开展活动,帮助教师和学生下载网络教学资源,丰富语文教学方 式和课本内容,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同时,多媒体的有效 利用让语文知识更直观、生动的表现出来,让学生在学习时也能够 更简单的去接受所学知识,加深了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从而
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整体效果,并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了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在整 个实施过程中有效弥补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缺失,并采取了有 效的措施,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人文格调和自身内心的认识, 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另外,语文课程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对学生的成长和生活起了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多元 化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 语文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 力,跟上了时代的步伐,成为新一代的多元化人才。
【参考文献】
[1]曾雅雪.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 .新教育时代(2015 年 11 月 总第 6 辑)[C].:,2015:1.
[2]陈幼娣. 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研[J]. 新校园(中旬),2016,06:53-54.
[3]刘美霞.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 中华少 年,2016,25:111-112.
论文作者:刘保林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6
标签:学生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语文论文; 教师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