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势”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两种国际秩序观的比较论文_随裕臣

“均势”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两种国际秩序观的比较论文_随裕臣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8)

摘要:三十年战争后,欧洲大陆建立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它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第一个国际体系,形成了欧洲大陆多极“均势”格局,对此后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影响深远。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习近平在2013年提出的新型国际秩序观。两种秩序在主体建构模式、运行原则、目标诉求等方面有着根本的不同。本文通过对这两种国际秩序的比较,为建立新型国际秩序提供有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国际秩序;均势;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国际秩序的构建主张与分析要素

二战结束以来,为稳定国际秩序,谋求长久和平,学术界不断建言献策、著书立说,寻求一种通用的国际关系理论作为构建新型国际秩序的指导理论,但是对于建立何种国际秩序,学术界没有达成共识和形成统一的标准。美国学者和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Henry Alfred Kissinger)认为世界秩序起源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逐步覆盖到全世界范围;承认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世界秩序的价值内核;赞同二战以来美国对世界秩序的构建所做的重大贡献;指出在当今世界秩序再次重建的过程中应继续由美国领导,建立一个开放包容具有普世价值的国际新秩序。[1]在其后,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则以意识形态为视角判断世界政治秩序的演变,把西方自由民主制度作为“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势”。[2]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从文明的研究方法着手,认为“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最大的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的保障。”[3]中国学者庞中英则把国际秩序的重建与全球治理的转型结合在一起,即“通过现有国际制度、国际机制、国际规制实现全球治理”[4],重建新型国际秩序。

二、“均势”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比较

(一)秩序的主体建构模式

“均势”的主体建构模式有“多国共治均势”、“两极对抗均势”与“一超独霸均势”。在最初的国际秩序建立过程中,各主要国家行为体通过不断结盟的方式,“以使自身免受具有优势资源的国家或联盟的威胁”[5],从而形成“多国共治均势”的秩序。进入到20世纪中期,主导“均势”的主体才发生重大变化,在二战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之后,以苏联为主导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领导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两极对抗,“多国共治均势”转变成了“两极对抗均势”的世界秩序。冷战后,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以其强大的综合国力重新规划世界的蓝图,建立“一超独霸均势”秩序,谋求世界霸权。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体建构模式是“新型权力共同体”、“新型利益共同体”、“新型文明共同体”与“新型自然共同体”的统一。“新型权力共同体”则是摒弃传统的国际权力观,而是以一种平等的国际规制来规范国际政治权力和遏止权力的斗争行为,维护共同的安全秩序。“新型利益共同体”主要内涵是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建立一个各国共同繁荣的世界;“只有各国共同发展了,世界才能更好发展。”[6]“新型文明共同体”指世界文明是多样性的,文明无优劣,只有地域之分;引起冲突的不是文明,而是人,“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7]。“新型自然共同体”主张人类与自然共生共存,像保护我们的生命一样保护自然,让人类与自然永续发展下去。

(二)秩序的运行法则

“均势”是“丛林法则”与“强权政治”的联结。“丛林法则”是伴随资本主义发展起来,逐步进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恶性竞争的状态,最终诱发全球经济危机。这些逻辑反映到国际政治领域则是赤裸裸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强权政治”。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关系民主化”与“主权平等”反映。民主原则上升到国际政治领域则蕴含着平等价值、自由精神、宽容理念与全球视野的一系列价值因子,与“丛林法则”相对,展现着国际关系的“和平秩序”。主权平等还意味着各主权国家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模式,“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力应当得到维护”[8],这是稳定国内政治秩序的根本,也是构建国际秩序的关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秩序的目标诉求

“均势”谋求“赢者通吃”与“建立霸权”。 “赢者通吃”,在“均势”秩序下,只是最直接的目标,而“谋求霸权”才是其最根本的诉求。近现代以来,国际关系行为体不断地重建“均势”秩序,以限制他国的权力与利益,维持权力均衡,又不断谋求自己最大的胜利直至获得终极霸权。

“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合作共赢”与“普遍安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政治经济化与经济政治化的高度融合,当前的国际关系不是对抗,而是合作,不是独占,而是共赢,这是利益共同体的普遍追求。“世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世外桃源,一国的安全不能建立在别国的动荡之上”。[9]当今世界急需建立一个“普遍安全”的家园:国际关系需要共商,国际秩序需要共建,国际和平需要共享。

(四)秩序的互动方式

“均势”的结果是从“结盟对抗”到“发动战争”。“均势”秩序的一大特征是各国家行为体之间以某种利益需要进行结盟。这种结盟不是静止的局势,而是不断转换结盟对象的动态过程,直至发生内部分裂或集团之间的对抗,陷入“结盟—对抗—战争—结盟”的循环中。“均势”总是诉诸“战争”,“战争”又形成新的“均势”。

“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是“结伴同行”与“维护和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秩序下的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诸方面的协同联动。在政治关系中,彼此之间以相互尊重、对话协商与政治谈判的方式解决国际政治问题。在经济上,互联互通、开放包容,实现共同繁荣。在文化上,尊重文化多样性,交流互鉴,让多样的优秀文化推动人类进步。在生态上,建立一个“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10],共同呵护人类的自然家园。

(五)秩序的发展方向

“均势”一般走向“国际极权主义均势”。“国际极权主义均势”秩序是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形成的,资本主义的本质决定了该秩序具有极强的侵略性和扩张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国际多边主义共同体”。新型的国际秩序将会是这样的:国家行为体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合作机制,形成相依相存的“国际多边主义共同体”。

三、结束语

无论是“均势”秩序,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秩序,大国在秩序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不同的是,“均势”秩序的构建随着大国的权力的兴衰而发生形式上的转换;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秩序是由大国引导,各个国家共同打造,符合人类共同利益的持久和平的新型国际秩序。因此,新型国际秩序的构建,不是由大国独占、小国牺牲,而是大国担当、各国合作;因此,“均势”秩序需要摒弃,“人类命运共同体”秩序才是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美]亨利·基辛格著,胡利平等译. 世界秩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488-489.

[2][美]弗兰西斯·福山著,翻译组译. 历史的终结[M].北京:远方出版社,1998:212.

[3][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10:297.

[4]庞中英.重建世界秩序—关于全球治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19.

[5][美]斯蒂芬·沃尔特著,周丕启译. 联盟的起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7.

[6]习近平.顺应世界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 2013年3月24日.

[7]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5年9月29日.

作者简介:随裕臣(1990.04-),男,山东滕州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当代国际政治与大国战略。

论文作者:随裕臣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均势”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两种国际秩序观的比较论文_随裕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