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维管理的实践应用论文_王卫平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维管理的实践应用论文_王卫平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公司 山西运城 044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科技水平也得到了蓬勃发展,电力作为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之一,所承载的负荷也越来越大,单纯地依靠传统的人工抄表的方式进行用电信息采集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化的用电管理。随着电力市场的改革,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的市场需求促使用电信息采集的运维模式成为改革的重点,本文通过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维管理的实践应用进行简单分析,以期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帮助。

关键字: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维管理;实践应用

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的特点

1、用户用电数据采集自动化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早已淘汰了人工收集数据的方式,而是变为全自动化,有效防范了人工收集数据出现问题的风险。除此之外,还能自动分析用户的用电数据信息,为电力系统的運行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2、监控用电系统的风险指数

在企业运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时也是在监控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只要出现异常情况就可以快速地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有效防止出现偷电行为,减少电力企业可能面临的损失。

3、有效管理阶梯电价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对电费进行有效控制时,还能同时对阶梯电价进行控制,从而不仅能够降低电力缴费的难度,还能对用电进行科学、合理的计费,最终实现科学管理。这些特点同时也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优点,近年来用户数量不断增多,电力企业的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通过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分散、人工的传统抄表模式逐渐变为集中、自动的先进抄表模式。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变革为电力营销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实现了营销技术的现代化、管理的精细化、效益的最大化。

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维的常见问题

1、运维手段单一

用电信息采集运维涉及众多方面,如企业内网、无线专网、各类自动化设备的厂商、安装调试队伍的安装质量及业务信息完整度等,然而目前用电采集信息系统运维手段单一,主要依靠设备供应商及安装质量确保采集系统的正常运行。

2、运维资源浪费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组成结构复杂,一旦发生故障,解决故障会存在较大难度,由于涉及众多环节,可能导致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排查仍难解决,导致运维人员往返工作,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也降低了工作效率,影响了积极性,无形中提升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运维成本。

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维管理的实践应用

1、整章建制,优化组织架构

(1)完善采集运维考核标准。制定完善《电能计量工作质量考核》等管理办法,按照“找差距定措施,抓管理堵漏洞,保质量上台阶”的标准。将专业工作质量与各县公司绩效工资紧密挂钩考核,明确了不规范行为的考核措施,适时调整县公司工作偏差,落实最新工作要求。

(2)构建采集运维管控体系。采集运维立足“四大中心”建立一体化垂直管理体系,成立了对口业务开展的分专业组织机构,指导和督促全公司的集抄运维业务开展。以资产班组为核心,落实了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为采集运维提供资产保障;以生产班组为核心,落实了采集运维业务全过程管理;以业务指导为核心,落实了采集运维工作同质化管理全覆盖。

(3)创新采集运维责任机制。市公司专业人员全部定点挂靠各县公司,开展“传、帮、带”工作,工作交办“有人接、有反馈、有改进”;问题整改“有方向、有措施、有闭环”。点面结合检查指导,以点带面帮扶,召开现场分析会查找问题不足,树标杆典型鼓励创先争优,提升员工想做事、能做事、做好事的工作态度,确保了专业工作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做实网格,完善运维模式

(1)完善网格划分原则。以“不跨县公司、不跨供电所、不拆分台区;考虑现状、地域相邻、尽量微调”为原则划分为若干网格区。建立“点面结合、一站处理、全程管控、实时响应”的末端融合供电服务“网格化”管理模式,形成“人在格中转,事在网中办”的服务模式,实现“服务诉求在网格内解决,服务隐患在网格内消除,服务质量在网格内管控,服务品质在网格内提升”目标。

(2)整合现场资源体系。以客户为导向,进一步整合现场服务资源,将用电检查、计量装置运维、台区降损等营销业务融合,增加用电检查员综合能力。建立业扩、反窃查违、计量维护、配网抢修等业务支撑机制,为网格员提供业务支撑与协同,进一步缩短客户需求受理解决的服务链条,提升跨专业服务协同能力,服务末端融合能力更加高效,确保客户需求及时解决。

(3)确定网格划分标准。非供电所区域公变客户按照每9000(零散户)-10000户(小区户)的标准设置一个网格区。农村供电所区域统一按照每3500-4500户的标准设置一个网格区。每个网格配置客户网格员1名,撤销原抄表班,职能并入用电检查班,供电所仍保留营业二班,增加对应职能。其他网格业务支撑人员在“三定”基础上,按照“职责在网格、人员在原岗”原则,分别建立对口联络支撑体系。

3、明晰职责,固化流程责任

(1)关于采集异常处理业务流程。监控班对采集异常数据进行系统抽取和筛选,异常数据下发网格运维服务人员和服务人员,网格运维人员按工作标准进行现场消缺,确需进行退费处理的由网格服务人员按标准跟踪进行。网格服务现场服务人员在进行现场服务时,需要进行计量技术指导和支撑的,计量人员协同处理。计量换表人员在换表遇到客户不理解和阻工的,网格服务现场服务人员协同进行客户沟通和解释工作。

(2)擅自动计量设备的处理。工作人员现场发现客户擅自动计量设备未造成窃电和违章用电事实的,当场进行告知,要求其恢复。经告知无效的,将情况反馈至网格服务人员,对客户进行书面告知。书面告知无效的,协同社区和居委会共同处理。

(3)销户流程的工作要求。销户流程原则上不跨越抄表周期,现场有卡无表客户的销户,经网格服务人员核实,用电检查人员审核后,提交销户流程。若营销系统内存在陈欠电费及历史违约金导致无法销户的,应参照电费结零处理方式,由营业专业协同账务处理欠费后,由营业厅前台发起销户流程。

四、具体实施各项工作指标分析及解决方法

1、电能表采集成功率

第一,部分台区档案不全。具体解决策略:加强对采集成功率和线损的日常巡视,对数据差异较大的台区进行档案比对,确认档案是否正确并下发至集中器;核对用户数和营销数据档案是否同步。第二,部分采集终端长期不在线。具体解决策略:监控分析人员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要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落实,重启或轮换故障终端。工作人员要及时将报停、销户等信息上报给档案管理人员,及时对相关情况做出处理。第三,采集终端运行不稳定。具体解决策略:工作人员要及时补采当天失败数据,一旦发现采集终端出现掉线情况,要及时通过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2、台区线损合格率

第一,台区线损异常偏低,低于-2%。具体解决策略:运维人员检查关口表计互感器倍率是否正确,若没有错误,则可能属于归属关系错误,此时需要重新进行普查处理。第二,台区线损异常偏高,高于20%。具体解决策略:运维人员检查关口表计互感器变比是否正确,若没有错误,则检查台区表计尤其是三相表计是否完全更换到位,是否出现损坏,是否归属于该台区,若存在异常及时处理。

五、结语

总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维管理的实践应用能有效提升各级运维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为建设“坚强电网”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沈健,涂文伟. 夯实采集运维基础 支撑营销提质增效[J]. 大众用电,2018,32(05):13-14.

[2]陈子轩,梁安波. 基于大数据的用电信息采集运维监测系统设计[J]. 电子设计工程,2018,26(13):37-40+46.

论文作者:王卫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维管理的实践应用论文_王卫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