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去学校的路上,我看到一位妈妈送一对双胞胎女儿上学,后面背着一个书包,右肩背着一个书包,左肩背着自己的包包。一对双胞胎女儿身高已经超过了妈妈的肩膀,正围着妈妈边走边玩耍,丝毫没有在意妈妈的疲惫不堪和汗流浃背……其实和这位妈妈一样,平时接送孩子上下学、替孩子背书包的家长不在少数,家长习惯了,孩子更是认为理所当然。那么,孩子的书包应该由谁来背?或许,对于许多家长来说,认为多替孩子做点事情,就是对孩子的“爱”。但我要对家长们说:“请把书包还给孩子,不要以爱的名义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
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懂得感恩
何止是书包,孩子的吃饭穿衣,有很多家长都在越俎代庖。家长包办,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事都不用做,凡事依赖家长,凡事求助别人。长此以往造成的后果,一是孩子对如何处理事务缺乏思考和规划,丧失独立性;二是会让孩子忽略大人们的付出,把接受关爱当成一种习惯,认为家长为自己做的事都是应该的。诚然,家长应该对给予孩子适度的帮助,但要让他们明白,这是出于对他的关心爱护,要让孩子对别人的关心帮助心存感激之情。反过来,也应要求孩子给予家长们关爱,揉揉肩、倒杯水、拎点东西……为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们学会关心他人,懂得回报。
二、自己的事情自已做,让孩子学会担当
我们常常抱怨,现在的孩子没有责任心,可我们是否想到,这其中有我们的“功劳”呢?孩子并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懂,他们就像一块海绵,时时刻刻都在吸收着身边巨大的信息量,孩子没有责任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的溺爱和包办代替所造成的。本来自己背书包上学,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是理所应当的事,而做父母的却把原本属于孩子自己做的事情抢过来做,事事替孩子考虑得周周到到,那孩子还需要想什么呢?他只要等着享受成果就行了,更无需承担什么责任!著名的思想家培根说:“责任心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种子,它若早早地播种在孩子的心田里,将会收获一生一世的幸福。”大家不要谈什么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试想,一个毫无责任心的孩子,在学习方面又怎会有多大的成就?
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学会成长
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而提升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家长的首要责任,就是让孩子懂得,每个人最终要离开父母,走向社会,只有自立自强,才能对自己负责。家长们要敢于让孩子独立面对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从而提高他们的判断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鹅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准备去南方过冬,他们途中经过一个小岛。岛上住着一对渔夫夫妇,见到这群天外来客,他们非常高兴,拿出喂鸡的饲料和打来的小鱼精心喂养天鹅。冬天来了,天鹅竟然没有继续南飞。湖面封冻,它们无法获取食物,老夫妇就敞开茅屋让它们在屋子里取暖并给它们喂食,直到第二年春天湖面解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年冬天,这对老夫妇都这样奉献着他们的爱心。终于有一年,他们老了,离开了小岛,天鹅也从此消失了。可它们不是飞向了南方,而是在第二年湖面封冻期间饿死了。
故事中渔夫夫妇像爱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天鹅百般呵护,管吃管住,而且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奉献着爱心,人们不禁要感叹了:“多好的一对夫妇,多么幸运的天鹅!”然而,天鹅的悲局又告诉我们,正是渔夫夫妇这种过分的爱,使天鹅沉溺在悠闲安逸的生活中,养成了惰性,丧失了生活的本能和生存的本能,无法再适应环境,最终被恶化了的环境所吞噬!?恰恰是这对父母所谓的“爱”断送了子女的一生。父母这种自以为是的“爱”,这种对孩子的娇惯、迁就,恰恰剥夺了孩子们自我成长的机会,使他们的某些生理机能和生存手段得不到发展。惯子如杀子。孩子的成长父母和老师不能越俎代庖。孩子不是父母的翻版。家长只是提供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促进他们在生理机能发展的同时,教他们学会自立、自强、自尊、自重。如果您爱您的孩子,就不要再剥夺他们自我成长的权利,让他依照身心发展规律一点点进步,一天天长大,去获得对真实世界的感知,从而形成正确的认知和观念,养成良好的言行习惯。尊重孩子,就要让孩子迈开双腿,自己的路自己走。让孩子自己锻炼,快乐成长,而不能越俎代庖。不要怕孩子偶尔跌一跤,不要怕孩子吃点小苦头;注意维护孩子成长的环境,让孩子自己去感知、去体会,父母不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更不能按自己的模式来塑造孩子的今天,规划孩子的未来。每一个孩子的头顶都有自己的一片蓝天。父母可以给孩子提提建议,予以援手,但不能代替生活和学习。
孩子从小到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成长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家长要遵循规律,俯身聆听花开,笑看生命拔节,辅助孩子正常顺利发展。不能因为疼孩子,捧着孩子、扛着孩子、背着孩子走路,让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和自我成长的权利。书包到底由谁来背,看起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琐碎小事,但却蕴含着家庭教育的大道理:一个人良好的品格,必须从小培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书包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给了孩子一个成长的空间,使他们经历风雨,得到锻炼。否则,他们永远都是温室里的花朵,当有一天,真的需要他们独自面对生活,尤其是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他们是否还能够坦然自若,微笑着面对生活呢?
小小书包里蕴藏的是知识、是学问、是人生。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父母,我们使命神圣,责任重大。
请把书包还给孩子吧!谨记:千万不要惯孩子,千万莫以爱的名义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溺爱不是爱,千万莫以爱的名义害了孩子的终生!
论文作者:李喜娜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月总第29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孩子论文; 自己的论文; 书包论文; 家长论文; 父母论文; 让孩子论文; 事情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1月总第29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