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刘小卉

(常宁市中医医院 湖南衡阳 421500)

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6例婴幼儿湿疹患儿分为对照组(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治疗)及观察组(除湿消疹汤)治疗各33例,7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细胞因子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治疗婴幼儿湿疹可取得理想的疗效,值得作为优选治疗方案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医;婴幼儿湿疹;细胞因子

婴幼儿湿疹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具有皮肤瘙痒、反复发作的特征,患儿往往烦躁不安,影响其身心正常发育及睡眠质量[1]。既往针对该病症的治疗多采取西医治疗,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停药后复发率较高,病情反复下势必会进一步加重病情。中医理论中婴幼儿湿疹的发生发展与湿、热、风密切相关,所以采取中医治疗无疑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疗效。鉴于此,本次研究围绕中医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6例婴幼儿湿疹患儿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1个月~10个月,平均年龄(5.85±0.25)个月;病程时间3d~15d,平均病程(8.44±1.06)d;临床分期:急性期24例、亚急性期9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11例;年龄1个月~11个月,平均年龄(5.80±0.30)个月;病程时间3d~20d,平均病程(8.45±1.05)d;临床分期:急性期25例、亚急性期8例。纳入标准:(1)未合并其他全身严重器质性疾病者;(2)无马来酸氯苯那敏片、除湿消疹汤禁忌者。排除标准:(1)年龄>3岁者;(2)患儿家属不同意此次研究方案者。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可实施分组比对。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为期7d的治疗,对照组采取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浙江瑞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466)治疗,初始剂量0.35mg/kg·d,治疗3d后酌情增加用药剂量,但单日最大用药剂量控制在2mg/kg·d,分早中晚三次服用。观察组采取除湿消疹汤治疗,组方成分:车前草、猪苓、薏苡仁各25g、土茯苓20g、当归、炒白芍、苍术各15g、白芷、防风、荆芥、蝉蜕各10g,将药物粉碎成末后人工喂养者采取口服,每次1g~3g,3次/d;母乳喂养者则为母子同服,患儿服用方法同人工喂养者,母亲6g/次、3次/d,开水冲服。

1.3观察指标

选取不良反应发生率、细胞因子作为观察指标,其中不良反应包括腹泻、便秘、皮疹;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10、γ干扰素、免疫球蛋白E,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UniCel DxI8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予以测定。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既往临床研究证实,婴幼儿湿疹的发生与遗传因素、蛋白质过敏、环境因素、用药及护理不当、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密切相关,为变态反应性疾病,或者称过敏性疾病[2]。该病症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将会逐渐由婴幼儿面颊、额头、眉间、头部、皮肤皱褶处累及躯干和四肢并形成小点状的水疱,破溃后有液体流出并引发感染[3]。在当前临床治疗工作中多采取抗组胺药物予以治疗,在改善皮肤瘙痒方面能够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治疗皮疹效果不佳,且停药后容易反复,往往需要长期服用。然而,由于婴幼儿机体功能器官尚处于发育之中,化学制剂的长时间应用势必会带来潜在损伤,使得病情久治不愈。

中医认为婴幼儿湿疹的病因病机为营血不足、湿热逗留引发的血虚伤阴、风燥湿热郁结、肌肤失养所致,归根结底在于湿、热、风的单独或共同作用,所以在治疗上宜采取清热利湿之法[4]。本次研究中两组患儿治疗前白细胞介素-10、γ干扰素、免疫球蛋白E无明显差异且均处于较高水平,表明机体内存在严重的炎症反应。经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10、γ干扰素均明显升高,免疫球蛋白E数值下降,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安全性比较上,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6.1%,而同期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2%,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结果可知,中医治疗婴幼儿湿疹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疗效且具备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满足临床治疗工作需求。原因在于中医治疗方案采用的药物成分不会对婴幼儿各功能器官带来强烈刺激,因而药效更加温和,从而大幅降低了用药所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中医治疗遵循整体观念,通过调节细胞因子来实现调控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细胞介导下免疫应答效率的目的,继而大幅增加婴幼儿湿疹患儿对于诱发该病症的风险因素的抵抗能力[5]。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本次研究所采取的中医治疗方案偏于苦寒,而患儿常常脾气不足,容易进一步加重脾气亏虚情形而引发泄泻,所以在用药时应以小剂量开始,视情况逐步加量以防止对脾胃带来严重损伤。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婴幼儿湿疹可取得理想的疗效,值得作为优选治疗方案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牛章杰,乔艳贞,冯太和,等.除湿消疹汤内服合外用治疗婴幼儿湿疹78例[J].中医研究,2015,20(04):29-30.

[2]张淑环,易海连.以湿敷为主的早期综合干预疗法治疗婴幼儿湿疹60例[J].广州医药,2015,17(05):86-88.

[3]程秀丽.推拿法结合中药治疗婴幼儿湿疹44例临床疗效分析[J].光明中医,2015,25(12):2623-2625.

[4]韩冬梅,王有鹏.滑竹温胆汤治疗婴幼儿湿疹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10(04):561-562.

[5]谢德杨.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婴幼儿湿疹5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6,28(06):163-164.

论文作者:刘小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4

标签:;  ;  ;  ;  ;  ;  ;  ;  

中医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刘小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