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术观念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观念论文,学术论文,高等职业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问题的提出
我们通常说,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性的教育,而不是专业性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是职业性的课程,而不是学术性的课程。此外,我们在教学安排、教育评价等方面,基本上都是出于高等职业教育是非学术性教育的考虑。例如,“以能力为中心”、“以应知应会为度”等等。已有的实践表明,这些考虑把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大学的教育区别开来,具有较好的操作性,便于设立课程,便于培训生产第一线的实践型和管理型人才,能迅速地对市场作出反应,有利于新成立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立足和发展。但是,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等职业教育非学术性的考虑,也带来了不容回避的问题。例如,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仅仅“以能力为中心”就足够了吗?高等职业教育所依托和凝聚的知识与技能,有没有自己的学术本质和学术走向?“应知应会”可以给受教育者以长远的就业的可能性吗?能使他们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发展吗?凡此种种,给我们提出了审视高等职业教育学术性的问题。
我们的看法是,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摒弃传统学术观念是对的,但同时也要建立现代的学术观念,承认高等职业教育有自己的、与传统观念相异的学术性。它既是高等职业教育属性的客观反映,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探讨这一问题至少有如下意义:
第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术性,是高等职业教育所依托和凝聚的知识、智慧和技能的科学本质的反映,因而是存在于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客观事实。
第二,它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的完整性,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力量。
第三,它是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性”的体现,是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实现真正的“专科”层次,今后向更高的学历层次进发的基础工作。也是打破高等职业教育是“固定的低层次”观,树立其具有学术发展前景的“类型观”的依据。它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能否融入高等教育体系之中,进一步调动办学者、教师、学生投入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借助原有高等教育的机构、人员和丰富的经验来发展自己的个性。在信息社会或知识经济社会,人们越来越多地依靠理念,而理念确也会增强人的职业适应性和职业技术水平。所以,人们不应忽视技术对理念的依托,这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术实际。
第四,学术整理保证了灵活多变的高等职业教育规范发展。通过学术整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将更为科学,教学管理将更能把开拓性和严密性、大教程与“小批量”结合起来,师资培训、教材编写出版、教学评价和模块学分制将更有依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更为自觉。因而,对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学术性的肯定,是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教学改革的动力,并使之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现代学术观念与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学术性
任何教育或教学,出于效率和效果的考虑,都不是把未经加工的知识或技能交给学生,而是对知识、智慧和技能作出一定的科学提炼,使受教育者能掌握最核心的、最本质的东西。所谓学术,就是在此时产生的对客观世界的深刻和完善的认识。例如,若干相近岗位的技能,会具有共性,而这些共性也就可以凝聚成这些岗位群的“技能平台”或“知识平台”。学术水平其实就是这种认识的深刻和完善程度。就这一点来说,它同普通高校的学术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前者属“行业实践框架上的理论”,后者则是以理论学科的发展为主干。对于这种行业实践框架上的学术,我们在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时往往缺乏思想准备,然而它们在事实上是存在的,而且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将更为丰富和引人注目。任何回避学术的教育或教学,都难以提高质量。
实际上,我们忽视建立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学术,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出于现实市场需求的考虑;二是受到传统的学术观念的影响。前者是短期性的因素,后者则是带根本性的因素。我们着重讨论后者。
一、传统学术观念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碰撞
传统学术观念的主要特点是:超客观性和唯理性、可评价优势取向和内逻辑发展。
超客观性和唯理性。学术观念的一个基本要素是其客观性。也就是说学术只对客观事物作出客观的判断,而不受情感或功利的、人际关系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和支配,这诚然是无可置疑的。但是,由于对这一特性的强调,产生了“客观惯性”,犹如减肥者因节食而厌食一样,学者容易忽视学术的真正源泉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以至于鄙薄现实与实践,遵循所谓大学的传统理想,以不受市场和政治的影响为荣。传统的学术观念把研究过程的理想的客观性和纯粹性条件,视为研究不必来源于客观世界和研究不必回到客观世界中去,不必受社会实践的制约和检验。
可评价优势取向。作为活动范围比较局限的学术群体,其研究活动的结果难以为实践所检验,于是群体内部评价几乎成为唯一的检验方式。很自然地,评价的确定性成为检验的有效性的指标。学术依着确定性评价的取向而发展。哪一部分学术是可以确切评价的,哪一部分学术就能吸引人才,并由此蓬勃发展起来。相反,如果某一种学术是难以进行确切或确定的评价的,这部分学术就难以发展。也就是说,一定的检验方式中无形中规定了学术发展的方向、速度和规模。评价的确定性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有一个确切的标准,例如逻辑判断的标准;二是有一个权威的评价机构。所以,权威的评价标准和机构的存在,往往成为学术发展的条件。这就有可能离开学术发展的社会客观需要。
内逻辑发展。作为自然结构观的带头羊,并通过基础教育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学者的欧氏几何学及整个数学的公理化趋势,与人们头脑中科学的创美意识相结合,使之形成了这样的观念:一门学科总是有逻辑起点的,总是可以依据内部逻辑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的内部逻辑发展是学科发展的最高境界。于是,所有的学科,包括理工科,甚至文科,都以找到逻辑的起点为荣。这样,使专业内部逻辑成为学术发展的主要杠杆。这就导致了事情的反面:既成的智慧体系拒绝了“妨碍”它形成内逻辑体系的一切。对新事物的考察,要么被看作多余,要么被看作“层次很低”。
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传统的学术观念表现出种种弊病。传统的学术观念使学术发展远离现实生活,不能容纳许多不符合其特征的认识成果,甚至,在许多领域中,接近实践的、解决现实问题的学问,被看成是不能登大雅之堂,而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科学的进步,妨碍了科学对社会的能动作用的发挥,阻断了高教从生动活泼的外部世界吸取营养的联系,成为高教改革和发展的桎梏。例如,高等职业教育被认为先天不足,不可能形成学术。这是因为高等职业教育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从而同超客观性以及唯理性相碰撞;高等职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完全区别于传统学术的评价方式,同可评价优势的走向相左;高等职业教育形成了多起点、短抽象的格局,违背了传统学术观念的单一逻辑起点的希冀,不利于进行长程抽象。
在这样的碰撞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术性之所以仍然站得住脚,是因为传统的学术观念有着自身的缺陷。譬如,就内逻辑发展而言,仅仅依靠内逻辑发展来发展学科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从内部来说,首先,无论哪种学科,都不能严格地找到唯一的逻辑起点。也就是说,各种学科的学术研究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可能也不应该追求单一的逻辑起点,更不要把它作为本学科发展的唯一依据,而应把社会需要和实践检验作为科学发展的根本。
二、现代学术观念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术性
1.现代学术观念,始终肯定学术的社会功能。
如上所述,所谓学术水平,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刻和完善的程度。既然如此,就应该允许超出传统大学理想的学术,应当容纳为完善人类生活的所有认识成果。而这种认识的理论成果,更多的是建立在解决人类面临的现实问题的实践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长高又长高的理论之树上。也就是说,依靠理论自身的逻辑而发展的学术是存在的,但只有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准备时,它才是有意义的。而这种意义的最终检验,也在于它是否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李岚清同志在北京大学举行的大学校长论坛上说:“我们有理由希望,中国的大学不但对了解和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有更多更新的知识,同时也能为解决中国社会面临的、以及人类共同面临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提出方案和对策。”高等职业教育正是在提高我国劳动者素质、培养高素质的第一线管理者和工艺师方面,起到了它的社会作用,从而有可能发展成为活跃有用的学术。
为社会所需要的行业实践框架上的学术,应当是一股发展的主流。这种学术首先是需求量大,与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共振”,从而很快发展起来。而且,它具有边缘性和综合性,可以容纳大量的科学知识和人才。当这种较为分散的学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在相关事物需要转型的时期,又会提出共性的本质的问题,这样就会形成新的基础研究。
2.现代学术观念,承认学术的可变性和适应性。
从学术发展史来看,不论学术如何艰深,其最初的形态总是来自现实生活。只是由于这种建立在现实框架上的学问,在它的整理提炼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的相关的方法论和相关的学科美学原则,才使得它产生了学科内部的发明惯性,推动它沿着学科自身的逻辑发展,并激励了传统大学理想——传统的学术观念。如果我们把“学”规定为基本理论研究,“术”表示应用技术研究,“学术”从狭义来说表示为在实践框架上的理论研究,从广义来说,则涵盖了上述各个方面的话,可以看出整个学术的发展呈现由“术”而“学”,又由“学”而“术”的发展规律。揭示传统学术观念的产生过程,亦即从“学术发生学”上来认识它,有利于揭示传统学术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打破它们之间的藩篱,并批判地继承传统,获得发展现代社会需要的学术观念的启示。我们来看医学和师范学科从职业教育项目转向专业教育项目的演变,以及数学等学科从具体到抽象,又回到具体应用的过程,可以看到,学术观念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可变性和适应性,有的学科甚至呈现了由职业到专业,又由专业到职业的过程。正如著名数学家姜伯驹院士就数学的发展所指出的:“数学本身在二战以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最重要的发展是数学应用”。“数学系、数学专业起到什么作用?如果还是培养数学家、数学教师,就业的情况摆在那里,需求量不是很大”,“所以需要的恐怕还是有很好的数学修养,而且对现代数学的发展情况有一定了解的这样一些人”。“会有相当多的,甚至多于一半的人将来恐怕要到其他专业里去发挥作用”。我们要承认学科内部逻辑发展的学术,更要承认和提倡行业实践框架内形成的新学术。由此我们可以断定,当前蓬勃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与原有的专业性的教育来比较,只是学术发展的类型的区别,并非学术层次的区别。
今天,我们鼓励在行业的裂变和成长中,形成新的学术——专业实践框架学术,并非鼓励浅尝辄止,而是积极地进行概括,深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形成现实生活框架上的有效理论。这种理论是需要抽象的,但“抽象度”依发展的阶段和需要而定,而不是无限抽象,直至空泛。只有这样的辩证的认识,才能在推动社会进步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把实践经验提升为智慧与学问,发展我们时代的学术,带动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带动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机勃勃的发展。例如,今天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在培养目标的科学性、适应性,对较为宽广的适应面上的职业技术进行理论概括,对技术原理进行揭示,对技术的集约性、可靠性,技术的发展前景、模块学习配搭方式、技术学习的心理学、教育学、手段研究,教育规律研究等等方面去发展自己的学术。
在现代学术观念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适应性
现代学术观念使我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术性有了肯定的认识,这使我们得以对培养的人的层次和适应性产生了新的信念和新的思考。这种思考是在高等职业教育如何真正具有生命力,真正具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性的宏观背景下进行的。
事实上,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初步阶段,现实的就业压力和近期市场导向,必然强烈地影响我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思考,导致选择“能力中心”、“应知应会”的走向,以及注意高等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区别,即其职业性,而较少涉及其高等性,等等。这样的思考和选择,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初期起了很好的作用,它有效地解决了最困难的生源和行业支持,以及现实市场的问题,使高等职业教育在短期内蓬勃发展起来。但是,它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主要是: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能否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人的发展的需要和最终给人提供最大的就业可能性。此外,也产生了教学规范、最终是教学质量的问题——课程体系松散、师资培养困难以及教材编写出版难、教学评价和指导难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适应性问题,恰恰是解决学术性问题的直接目的。
我们认为,在建立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学术的概念之后,课程有必要也有可能从以“能力为中心”向以“人的职业准备为中心”转变。
不难理解,高等职业教育很容易因为其“学了就能用”的要求提出“能力为中心”的见解,而且这种见解对整个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初创和设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从社会的发展来看,从人的就业可能来看,从教育的本质来看,“能力为中心”的提法,都有不够全面或值得商榷之处。因之尽管我们认为它仍然不失为部分课程设计的工作用语,但就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而言,应以“人的职业准备为中心”更为全面。
事实上,所谓“能力为中心”,是指以胜任一种岗位的技能或能力为中心,也就是依照胜任一种岗位的能力分解来建立课程。由于这样的胜任一种岗位的能力是较易量化的,课程的设计也就比较易于操作。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这种分工体制的局限性明显地表现出来了。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到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意义:“18世纪的产业革命是用机器代替和加强人类的肌体功能。可与这种产业革命和最初的机器时代相比的是,科学与技术同时还进而征服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即在任何距离之间都可以传递信息,而且发明了日益完善的、理性化的计算机。”信息时代的显著特点是,大多数人将从事信息的管理和生产工作,工业生产将逐步从大批量、少品种的刚性系统过渡到中小批量、多品种的柔性系统。由于知识的不断更新,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日益复杂精巧,而其市场则日益短暂,旧的产品尚未销售完毕,新的产品便已设计出来,并投入生产。相应地,人们的职业周期变得短促,工作和学习将会交替地进行。显然,在这种情形下,仅仅具备一种岗位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首先是“能力本位”还不能概括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学校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全人”。这是社会发展的选择。21世纪的教育,所要吸收的最重要的信息就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这是因为现代人拥有的并为现代科学技术所加强的能力,是过去时代所难以比拟的。现代社会发展已经表明,如果人类的能力缺少自我精神制约,就会出现不择手段地去掠夺自然而创造财富,以至于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反过来威胁自己的生存的状况。就个人来说,获得了全面发展的教育,可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奋发向上的抱负,可以有合作共事的团队精神,可以变不知为知,变少知为多知,为终生发展打下基础。
其次是“能力本位”不能适应产品周期和职业周期缩短的发展趋势。信息时代日益临近的今天,我们很难预测未来职业的发展。如同《学会生存》一书中所说:“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社会正在开始拒绝制度化的教育所产生的成果,这在历史上也是第一次”,这是因为“在教育成果与社会需要之间产生了矛盾”。21世纪的世界,将会是体力较少而脑力较多,用机械较少而用电子较多,静态较少而动态较多的社会,要求工作人员在智力上能适应工作,随时准备吸收新思想,感知事物的来龙去脉,解决非传统式的问题。近年来亚洲金融危机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表明,产业结构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所以,我们培养的人应有更大的适应性。《学会生存》指出,“不应培养青年人和成年人从事一种特定的、终身不变的职业,而应当培养他们有能力在各种专业中尽可能多地流动,并永远刺激他们自我学习和培训自己的欲望。”
再次,“理解才能更好地掌握”是教育的一般原理,而“能力本位”没有反映学生的技能需求。事实上,原理性的课程,不仅是理解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是增强在岗位群中的适应性的要求。如同英国一份白皮书指出的:古典教育的目标是才能用途的多面性,职业教育也应达到类似的目标……学生如果掌握了基本原理,就更容易接受新思想和新技能。
综上所述,现代学术观念下的课程观,应重视发展人格,动脑和动手并用,发展“全人”的素质教育观。把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中心定为“人的未来职业准备”,除了更能概括未来社会、人的发展和适应教育规律的要求外,同时也比较适应于世界生产社会分工的新潮流。并且,在这样的课程发展需求的推动下,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学术发展和教学改革将呈现出无限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