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
摘要:本文根据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探讨了农村金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对农村金融的未来发展的趋势作出了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银行金融体系;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005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几年来,国家对三农经济的大力支持与推进,金融在现代经济中占据核心地位,农村金融业同时成了国家政策关注的重点。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43次集体会议学习时强调“要把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作为金融工作的重点,建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类农村金融组织作用”;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三农”。
1.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
近年来,银监会在确保银行业稳健运行的前提下,逐步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开放,激发了市场活力。经过近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的,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民间资金借贷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主要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农村邮政储蓄等。
农村信用社应该是农村金融体系的主力军,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上起到了主导作用,同时又成为农民经济联系的纽带。但是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受到国有银行体制的改革影响,商业化日趋严重,开始追求利润最大化,偏离了服务“三农”的目的。
农业银行是国有商业银行,最初成立的目的是服务农业。1996年,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分离,体制改变,农业银行开始从农村向大城市转移,农村不再是农业银行的重点,逐步开始商业化,与其他商业银行一样完全以盈利为目的,严重脱离了服务“三农”的宗旨。
农业发展银行是国家政策性银行。成立目的是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业务,代替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信贷资金主要用于粮油棉的收购,随着国家粮油棉收购市场的开放,农业发展银行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小,政策作用也逐步消失。
2.我国农村金融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众所周知,资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动脉,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改造以及农村教育问题等都离不开资金。但是,近年来,农村金融组织将大量的农村资金转移到城市,使得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民贷款需求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通过分析,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的渠道主要有:农村商业银行资金运用“非农化”;农村商业银行将大量的农村资金转移到了城市;农村金融组织对农村的融资支持逐年减少。
从农村金融组织结构可以看出,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以农村发展为落脚点、立志服务“三农”的各类银行金融机构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还未形成统一的整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完整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包括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机构等构成。我国农村金融网点比较少,分布不均,金融产品单一,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保险发展滞后,“三农”发展缺少有效的避险工具。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小农户易受市场冲击,市场风险比较大,而近年来农业保险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近年来我国出现了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波及范围较广,大量的房屋倒塌,农田受灾,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保险市场的赔偿比例仅是是5%,造成的后果是企业和个人承担绝大部分损失,灾后恢复重建难度加大。而成熟的保险市场灾后赔偿比例约是36%,相比之下,我国需要构建成熟的保险体系是必需的。
农村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农民债务人法律意识淡薄,逃废债务,骗取信贷的情况时有发生。在信用体制建设上,金融机构贷款信息不对称:由于农户分布较广,贷款额度小,期限短等原因,使得贷款资料难以掌握,影响了金融机构的贷前调查以及贷款风险预测的正常进行,使得金融机构的效益开始下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推进农村建设的对策及其建议
首先,针对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的情况,要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完善银行金融业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发放当地贷款政策。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这“三驾马车”要加强合作,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要大力开拓农村市场。针对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需要,适时出台刺激农村消费需求的新办法新措施。扩大家电“三下乡”范围,加大对农民的信贷投放。
其次,健全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按照“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有利于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的安全稳健运行”三条原则,建全农村金融体系。一是增加营业网点,加大农村贷款力度。二是鼓励证券公司在农村设立分支机构,以满足农村居民股票、基金等债券投资的需要。三是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促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建立农村信用担保机构、保险机构。
另外,加强信用体制建设,创建绿色农业金融信用环境。加强诚信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各级政府应该明确一个部门负责协调各地金融工作,处理有关事宜,切实为金融机构提供良好的服务。同时,建立失信严惩办法,严厉打击恶意逃避银行债务的行为,促进人人守信用,个个讲诚信。切实保护银行信贷资金安全,为农村金融机构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三、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发展多种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尽可能地发展多层次的网点。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适当发展农村互助性金融组织和互助性担保组织,逐步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二)继续推动和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强其合作金融功能?
积极拓宽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渠道,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和涉农产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大力开展和开发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提高盈利水平。对农村信用社进行股份制改造。?
(三)加速推进农业担保和保险业务,分散和降低农业风险?
适当降低担保机构设立门槛,鼓励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开发农产品期货新品种,鼓励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的信贷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市场,建立功能完备、分工合作、竞争适度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四)建立农村利率定价机制,降低农民贷款成本?
制定符合农村信贷资金供求特点的利率管理政策,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支农贷款要实行优惠利率,以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农民收益。建立科学、合理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增加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优惠贷款利率,以降低农村居民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农村居民的融资成本。?
(五)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
利用政策扶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对农村金融组织要执行有差别的监管政策。通过财政补贴、担保或税收减免等措施促使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信贷投入,实行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税收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经营。
四、总结
农村金融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尽管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整体水平不高,农村金融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但是,通过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民自身各方面的调整,农村金融体系一定会逐步完善与健全,将会为我国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叶海燕 当前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决策导刊,2009.02
[2]李华明,龚钰涵 健全与完善我国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8.03
[3]于思魁 浅论我国新农村金融体系的新构建[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08
论文作者:耿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0
标签:农村论文; 农村金融论文; 金融机构论文; 农业银行论文; 农业发展银行论文; 贷款论文; 信贷资金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