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施工及技能技术的应用探析论文_刘建成

建筑给排水施工及技能技术的应用探析论文_刘建成

身份证号码:13042519870204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建筑的给排水工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近年多起城市积水事故发生后,人们愈发意识到优质完善的给排水设施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给排水施工;管道;新材料;节能;二次供水

1 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

1.1 给排水施工前准备工作

使用白灰把要开挖的路段标明,并依据图纸设计要求,测量出要开挖的宽度。一般工程第一段的开挖宽度一般是1.5米。明确好开挖路线和挖掘宽度后,才能够使用切割机挖掘路面表面的沥青外层和路基层,然后再使用挖掘机挖掘。另外,开挖时应依据图纸和规定要求来明确管道插进检查井长度、井间管道设置长度和两管端头之间保留间距;给需要排水的地方实施排水处理,但是排水过程不可以使地面出现过多的沉降,从而影响到周围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和维护。由于有些工程处于市中心,所以在开挖前一定要先查明地下是否有预埋管线、其他构筑物的具体位置,以避免施工时造成管道安全问题。

1.2 给排水管道铺设

管道铺设的核心就是管材的选取和管道的安装及连接,而材质选取的好坏直接关联到管道施工质量。有关的技术人员还需要对进场的材料质量进行抽样检验。使用前,需要先清理管道表层的污泥杂质方能进行下管施工,解决好垫层后方可实施下管步骤。工程中可使用汽车吊装和人工相结合的方法自下游往上游放管道。放置管道时应该注意:使用吊车下管时,吊车至少距沟槽边缘大于1米,以避免沟壁塌方;放置管道时要防止管道与沟槽支撑构件相撞。管道放置合格才可以进行管道的安装。安装时先保证管道已经被垫稳,而且管道的缝宽平稳,管道中没有任何杂物。使用混凝土把每个管道的管座捣实,而且保证混凝土与管壁牢固浇注,再使用回填土把管座残余空隙填实。

1.3 排水管道严密性试验

管道装置完成后,需要依据排水管道的紧密性试验,以保证排水管道完全无渗水现象发生。通常排水管道的严密性试验使用闭水法实施,在实施闭水试验时先保证管道安装正确,沟槽内没有积水,所有提前留出的洞口都已经封堵,实施闭水试验时应选取从上游到下游分布试验,而且需要在检查井与管道被灌水24小时之后进行。管道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因此,排水管道工程的完善一定要建立在主体结构工程完善的基础之上。在施工期间要尽可能解决各种困难,确保整体工程施工质量达到最好,再把检查施工质量提到更加高的水平,从而完成其目标要。

2 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

2.1新型材料的应用

原有给排水工程中选用的材料为镀锌钢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锈蚀,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如果停置一段时间后再用,需要排放很长时间的水,造成水源浪费。另外,如果接头处锈蚀也会产生漏水、渗水。通过选用新型材料,可以很好的改善这一现象,如钢塑复合管、不锈钢管、PE管、PVC-U管等。现在最为常用新型给水管材薄壁铜管,具有卫生性能好等特点,并且铜离子还具有杀菌的特点,水中细菌在钢管中5h后将会被杀死,不会对管壁造成影响,进而避免了大量防水冲洗管道的情况,避免了水资源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雨水利用

即通过对雨水的收集,并经过药剂与设施的处理,得到能够重复利用的水资源,可以将处理后的水资源用作城市绿化、景观用水以及冲洗厕所等。一般建筑利用的水资源处理设备为:用导管将屋顶雨水引入敷设在地下的雨水沉淀池,经过沉积雨水流到蓄水池中,通过水泵将其输送到蓄水池中,通过消毒后被输入中水道系统。

2.3 消防贮水池设置与加压

建筑工程中,消防用水与生活用水水量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别,消防给水系统设计的流量往往是生活用水的数倍。在建设时如果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贮水池合建,将会造成消防贮水多于生活贮水,并且水资源在消防贮水池中停留的时间较长,最终会耗尽水资源内余氯量造成水质劣化。为了保证贮水池水质,需要经常对水池内水进行更换,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这一现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如果两个系统贮水量相差较大,必须要选择适宜的贮水分池策略,降低水池内水更换的次数,在确保水质的基础上避免浪费。另外,对于建筑消防用水贮水池可以与游泳池、建筑水景等其他非饮用水进行合池,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循环利用。

2.4 延时自动关闭水龙头

延时自动关闭水龙头主要是在超出规定时间后自动关闭,能够有效降低水资源浪费情况的发生。针对此种水龙头的使用,需要对水流时间进行规定,不能完全满足所有使用对象的多重要求。可以将此种技术应用到车站、码头等场所,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2.5 太阳能利用

太阳能是现在比较常用的一种新型能源,具有清洁、取之不尽等优点。现在常用的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由储水箱、循环泵、集热器、循环管以及给水箱等结构组成,已经成为现在居民家庭中常用的节能技术。能够全民健身运行的集中式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主要热源来自燃气和自燃油等,对于我国北方需要集中供暖的地区,通过太阳能的应用,在采暖期间实现能源之间的互补,在不增加采暖系统供热量前提下,实现冬季太阳能供应热水的相对稳定。

2.6 二次供水技术

首先,必须要合理的选择二次供水方式。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逐渐涌现出更多高层建筑,这对供水系统的建设提出了更大的难度,很多情况下直供水根本无法满足多层建筑的供水需求。因此,必须要采取合理的二次供水技术来进行供水。对于二次供水方式的选择,应该合理确定在建筑正常供水范围内,市政管网的保障能力,确定计量管段设计的流量与自由水头,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供水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市政网管能够满足直供水需求,只需要对压力不足的地区进行加压施工。不但可以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投入,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做到资源的节约,不断缩小二次污染的范围。

其次,二次供水设备的选择同样重要。二次供水需要较大的水压,一般需要安装减压装置,避免资源的浪费。但是,此系统中电机经常处于不断启动的状态,会造成重大的电能浪费。因此,在选择二次供水设备时,可以选择变频调速水泵,直接消除了水箱与水罐等设备的投资成本,实现了给水系统的直接供水。此设备可以通过供水量的大小,来对水泵电机进行自动提速或者降速,避免电机因为频繁启动而造成的电能浪费。

结束语

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节能技术在给排水施工中应用的重要性,并加强节能技术的分析与研究,不断研发新技术、新设备,将其应用到给排水施工中,不断提升建筑给排水施工水平,从而更好的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2002

论文作者:刘建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  ;  ;  ;  ;  ;  ;  ;  

建筑给排水施工及技能技术的应用探析论文_刘建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