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井造船开发成功混合晶片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金银霞[1](2018)在《日本新能源产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今气候、环境问题日益严严峻的背景下,新能源相较于传统能源更为清洁、环保、安全,在各国能源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日本是世界上研发新能源最早的国家之一,新能源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日本核能的发展在新能源产业当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在2011年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日本不得不关闭核电站运营,这给日本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概述了日本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发展情况,了解传统能源基础上概括日本的核能、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发展现状,其中核能是在全球范围内是处于领先地位的能源,但福岛核危机以后日本关闭核电站,2011年以后日本核能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这让日本的能源战略进行了改变,本文分析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同时将产业集群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及生态经济理论相结合,以产业集群理论与生态经济理论分析了日本新能源产业的成效,并分析了日本新能源产业存在的问题,以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日本新能源产业与日本发展的现状研究了发展的对策。日本的能源自给率仅为4%左右,日本的传统能源95%以上都需要进口,因此摆脱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对日本而言至关重要。日本的经济发展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能源战略,新能源战略是在经历了石油危机后,日本意识到了依赖传统能源的危害,自上而下开展了新能源产业革命。能源革命后的日本,新能源利用率的占比有了提高,促进了日本低碳经济的发展。本文在对日本能源利用的研究下,得知日本的新能源产业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新能源的利用率整体上仍然过低,日本在能源利用上仍然处于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新能源产业为辅的状态。日本2011年福岛核泄漏后,日本实行了“去核”战略,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但可再生能源开发程度较低,日本不得不依赖传统化石能源来弥补核能的空缺。这不利于日本新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这需要日本在短期内重新启动核电,在摆脱传统能源依赖的基础上对可再生能源进行深入研发,让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均衡发展,以能源稳定日本经济的发展。
李欢欢[2](2016)在《A Report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Greening of Asia: The Business Case for Solving Asia’s Environmental Emergency(Excerpts)》文中研究说明本篇论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本翻译实践报告基于“The Greening of Asia:The Business Case for Solving Asia’s Environmental Emergency”这本书。译者选取本书第一章“The Sun Kings”进行汉译。该部分主要讲述了全球最大光伏产品制造企业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尚德电力)的创建、发展、鼎盛及破产全过程。本实践报告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翻译任务描述,包括文本来源及文本特征;第二部分为翻译过程描述,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和译后校对;第三部分为译例分析。该报告通过分析一些典型例子,探究了许多翻译方法与技巧。本篇论文在词汇层面主要探究专业术语及隐喻词的翻译。在翻译众所周知、约定俗成的专业术语时,可直接引用原文而不做任何处理;在翻译具有固定译法的专业术语时,采用固定译法。翻译隐喻词时,可以采用直译、意译和换译的翻译方法。本篇论文在句子层面涉及了被动句和长难句的翻译。在翻译被动句时,本文主要运用了两种翻译技巧:被动变主动和被动变被动。在翻译长难句时,译者主要采用了三种翻译技巧,分别是顺句操作、换序和拆分。第四部分为翻译总结。译者先后从词汇和句子两个层面对翻译方法与技巧进行总结,同时译者也分析了本次实践报告中的不足之处。译者希望本次翻译实践报告能为其它译者在翻译同类型文本时提供借鉴。
刘朝艳,宁军,朱永茂,殷荣忠,杨小云,潘晓天,刘勇,邹林,刘小峯,陈红,董金伟,李丽娟,李颖华,张骥红[3](2014)在《2012~2013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收集了2012年7月2013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122013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聚甲醛、热塑性聚酯、聚苯醚),特种工程塑料(液晶聚合物、聚醚醚酮),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聚氨酯、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王林楠[4](2010)在《近代东北煤炭资源开发研究(1895-1931)》文中研究表明受所处自然环境和区域社会环境的影响,东北煤炭资源开发在近代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本文以1931年以前的东北煤炭资源开发为主线,通过分析当时区内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及政治因素,特别是当时区内日本殖民者对区内煤炭资源的抢占和开发等特殊的情况,对区内煤炭资源开发格局的变迁和整体发展态势加以评估和讨论。论文的主体共有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东北煤炭资源存在情况的总体概述。这一部分主要是对东北地区煤炭资源的分布、储藏情况以及所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总体评述。作为文章的整体基础,该部分在论述分析东北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地形地貌及水系分布等相关情况的同时,着重讨论了东北地区煤炭资源储藏情况和空间分布特点。在资源的区划问题上,本章打破以往单一的以行政区划作为依据的做法,采引地质矿产学科中含煤区的概念,依照煤炭所属地质年代进行分类,并结合东北地区地形地貌特征,对煤炭的地理分布情形进行重新的区划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东北煤炭的储量、品质以及空间区位特征进行细致的论述。在论述东北地区自然条件的同时,本章将历经弛禁之变后的东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变革作为煤炭资源开发兴起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加以讨论,分析区域政治环境、经济和人口等因素的影响,并对这一时期对东北地区煤炭资源的勘测活动及储量的估算进行初步的梳理和总结。第二部分:煤炭资源开发的空间格局。以第一章对东北煤炭资源分布的情况为基础,讨论近代区内煤炭资源开发空间布局特点及形成过程,分析各种自然、社会因素在格局的变化和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虽然在资源分布上并不存在关内那种明显的地域差异,但同样受到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开发的水平在总体上却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失衡的态势。与关内华北地区的开滦煤矿相似,由日系满铁抢占开发的抚顺煤矿,由于其背后日本帝国主义在资本、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该矿的开采规模和技术条件远远超越区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加速资源掠夺的同时,依靠铁路和日渐膨胀的殖民工商业体系所形成的市场垄断体系严重的抑制了东北其他地方煤矿业的发展和煤炭资源开发水平的提升,在区内形成了一支独大的局面。而同期北部,如松花江流域丰富的煤炭资源却受到包括日系抚顺煤矿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干扰,发展缓慢。1920年代中后期,华营铁路体系的延伸带动了沿线煤炭采掘业的发展,打破了原有的开发局面,为日后东北煤炭资源开发的格局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资源、资本、劳动力是近代工业生产环节的三大要素,这三种要素在东北地区煤炭资源开发格局形成的过程中作用各不相同,并充分的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东北地区的煤炭并未体现出如关内一般鲜明的南北失衡的特点,因此资源及储量的分布状态同当时煤炭开发格局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应关系,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品质或埋藏条件对局部区域的开采经营的影响;劳动力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是否充足方面,多集中于有条件从事大规模开采活动的新式煤矿之中,这种情况在当时的东北地区仍属于个别现象,大多数煤矿大都实行所谓的包采制度,劳工数量并不固定,且矿方与劳工之间尚未建立起现代意义上稳定的直辖管理关系。相比较而言,资本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且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资本的多寡,而在于是否具备有效稳妥的积聚方式,民营资本的羸弱向来被视为近代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短板,但背后更重要的则是缺少成熟有效的融资和积聚方式来实现社会财富向资本的转化。相比之下,日系满铁则通过融资渠道在国内外的资本市场得到了充足的资本得以开展大规模的开采掠夺活动,而以奉系军阀为首的官僚体系则可以凭借手中的政治经济权利满足煤矿开采对资本的需求。于是,不同属性的资本在特定的时代中对东北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便产生了巨大的差异。第四部分:煤炭资源开发中的败笔—阜新煤矿。不同于区内其他煤矿的发展,阜新煤矿是东北地区储量最为丰富,也是受到时局变迁和地区自然条件的影响,开发最为缓慢、曲折和失败的大型煤田。由于在1931年前当地交通条件和区内北票等煤矿竞争的影响,阜新煤矿的开发是极为有限和缓慢的,日系满铁和奉系地方当局在区内针对矿权的斗争进一步迟滞了铁路运输等相关条件的改善,煤炭资源开采一度陷入僵局,对资源的控制一度超越开发成为主要目标。而在东北地区沦陷后,因应战争的需求,日本殖民者对该矿开展了区内最为野蛮的掠夺式开采,在产量以惊人的速度上升的同时,该矿原有的矿床结构和周边地质、自然环境都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大大减损了阜新煤矿的开采寿命,成为近代区内煤炭资源开发最为失败的个案。第五部分:抚顺煤矿—现代因素的集大成者。作为区内规模和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煤矿,抚顺煤矿在日本殖民侵略者的控制下,成为长期影响和左右东北煤炭整体开发水平的重要因素。本章以抚顺煤矿产量增长的构成为切入点,将整个过程分为生产导向期和市场导向期两个部分,通过讨论抚顺煤矿在1931年之前殖民开发的发展情况,包括开采规模的迅速膨胀和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投入,以及其利用日系发达的铁路运输系统在区内外煤炭市场的垄断扩张过程,分析抚顺煤矿在区内形成一支独大局面的成因。第六部分,在前五个部分的基础之上,梳理近代东北煤炭开发的历史轨迹,分析近代东北煤炭资源开发的时间脉络和整体状况,并重点讨论诸如铁路、技术设备等新式因素的相继出现,以及日、俄等殖民者对东北煤炭资源掠夺的日渐深入,对区内原有的煤炭开发体系的发展所产生的复杂的影响。受这些外来因素的影响,区内原有的开发体系加速了转型和分化速度,而失衡的开发态势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产生并固定下来的。第七部分:近代东北煤炭资源的开发从整体上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开发过程,既有以日系满铁为代表的外来殖民开发体系的开采掠夺,也有本国的开发体系按照历史和社会经济前进的轨迹逐步发展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开发体系共存于同一个空间之下,造就了近代东北煤炭资源开发的特殊形态,特别是殖民者的开发掠夺体系的膨胀和扩张,不但打乱了区内煤炭资源开发的整体发展步伐,加速了区内原有的传统开发体系的分化和转型,同时也以自身在政治经济方面的绝对优势造就了东北区域畸形的煤炭资源开发优势和南北失衡的开发格局。
刘洋[5](2010)在《基于性能的导管架平台振动控制方法研究及结构优化》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海洋油气资源的大规模开发,海洋平台作为海上开采建设的基础性设施被广泛应用。因此,海洋平台的性能,特别是近海导管架平台在地震等动力荷载作用下的的安全性能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是由美国学者提出,它是使设计出的结构在未来的灾害荷载下能够维持所要求的性能水平,并全面考虑结构的安全、经济等诸多因素。针对海洋平台这种特殊结构,海域环境中的动力荷载对平台性能的影响很少被考虑。本文以渤海胜利油田的CB32A储油罐导管架平台为原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其数值模型,按照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念对其进行减振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几项工作:1、按照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念,提出了渤海海域的地震设防水准,划分了结构的失效模式及相应的判别标准,并综合考虑结构的安全、人员的感受以及相关设备的安全等多种因素而提出平台结构的性能目标。2、对CB32A储油罐平台模型进行动力分析,评估其在地震荷载(人工波和天津波)作用下的性能水平。结果表明,虽然平台能够保证结构单元安全无损,但是甲板加速度过大会使甲板上部人员安全受到威胁,甲板位移过大也会引起机械设备的损坏,严重会引发次生灾害,这些都不符合基于性能理论的要求。3、为了满足结构目标性能,减小结构动力响应,依据CB32A导管架平台的结构动力特性,本文选用了两种振动控制方法,即在甲板与端帽之间设置阻尼隔振层和在甲板上部设置TLD系统。另外,由于CB32A平台上部为储油罐,储油罐内部液体的晃动会对结构的动力响应产生影响,所以对该平台模型进行动力分析时,按照是否考虑储油罐液体的晃动,将储油罐分别用两种模型来模拟,即Housner模型与简单质量点模型。结果表明:在结构采用振动控制措施后,不仅结构单元应力有所减小,甲板位移和加速度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特别是阻尼隔振系统,其减振效果更加明显,其控制的平台模型即使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也能基本符合本文所提出的性能目标,满足所期望的性能要求;此外,储油罐的晃动模型与简单质量点模型对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结果的影响基本相同。4、在进行以上分析时发现,CB32A储油罐平台的安全冗余度过高,不符合基于性能理论中有关经济性的要求。所以,本文以性能条件为约束对平台模型进行结构优化,以使得建造导管架平台所用的钢管材料大幅度减少,降低结构的经济成本。
李增军[6](2010)在《黄浦江滨江工业遗产保护的共生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逝去的2030年是继开埠后上海经济社会发生剧烈变迁的第二个高潮期,城市经济的扩张、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的汹涌膨胀,使上海的城市内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海已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密集城市之一。城市无节制的蔓延、城市郊区化的特征,既使得城市中心的活力下降,又使得郊区的生活成本骤然提高,城市效率大幅降低。城市中心的复兴成为新的课题,新一轮的发展迫切要求城市回归中心城区,加强存量资源的开发利用。另一角度,1986年上海被登录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尽管政府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立法速度加快,资金投入增大,社会保护意识增强、保护实践增多,然而,相对于风驰电掣的都市化进程,历史遗产在城市的夹缝中艰难生存,命途多舛。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黄浦江两岸形成了大量的工业遗产,它们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和经济社会价值。通过滨江工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可以振兴城市中心的经济,创造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通过黄浦江两岸的开发,可以重塑城市中心的景观环境,焕发城市中心的活力,本文旨在构建一种整合的滨江工业遗产保护策略,实现多种资源的协调和持续发展。本文首先通过实地调研、测绘等多种方法,掌握了滨江工业遗产的数量特征、历史分期、功能类型和风格技术特征等基础资料,并从滨江工业空间形态的历史背景和当代城市建设的影响分析,研究了两岸工业遗产的现状空间结构。其次,本文对滨江工业遗产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从工业遗产本体的颓败、在保护中登录数据不足、保护实践中的缺陷进行研究,同时对滨江水岸空间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当前两岸景观空间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并介绍了国内外滨江工业遗产保护的实践经验以指导黄浦江两岸工业遗产的保护。在滨江工业遗产特征和现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共生的保护策略,并在操作层面分别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工业遗产本体三个架构关系进行阐述,最后以新华码头保护再利用实践予以论证。
杨辉[7](2009)在《我国港口物流一体化整合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港口基础建设和货物吞吐量快速发展,进而推动了港口物流的高速发展。但是,总体上我国港口发展现代物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基础设施、装备水平、标准化程度都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港口物流产业链上各企业之间无序化竞争导致港口资源配置错位,运营效率低下。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通过研究港口物流一体化整合模式,对于提高港口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实现专业化分工合作,提升我国港口物流竞争实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港口供应链相关理论的研究入手,梳理总结了港口产权和竞争与合作方面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为后文在利益合作的基础上设计一体化整合模式提供理论支持。然后本文对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历史、竞争现状进行了系统总结,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在港口物流相关经济区域的各自特点和共同之处,重点研究了国内保税区物流对港口物流发展的影响。最后本文在借鉴北部湾港口群整合实例的基础上,设计出分工合作、差异化竞争的横向一体化整合模式。同时,采用博弈模型对港口物流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设计出港口与物流供应链中前后向利益主体之间的纵向一体化整合模式。
宁军,钟晓萍,殷荣忠,朱永茂,刘勇,张骥红,陈红,刘丽湘,姚雪丽,李丽娟,罗兰,邹林,范君怡[8](2009)在《2007~2008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收集了2007年7月~2008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07~2008年国外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ABS树脂)、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聚甲醛、热塑性聚酯、聚苯醚)、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液晶聚合物、聚醚醚酮)、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聚氨酯、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李莉[9](2008)在《1-3系压电复合材料及水声换能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1-3系压电复合材料的结构组成、制备工艺、理论模型和谐振特性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并用1-3-2型压电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备了水声换能器及基阵,测量了换能器的相关性能。介绍了1-3系(1-3型和1-3-2型)压电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制备工艺,研究了利用切割-填充法制备1-3系压电复合材料的工艺流程,确定了制备过程中的典型工艺条件。研究了磁控溅射法制备1-3系压电复合材料电极的制备工艺,分析了两种金属(铜和银)在复合材料表面的沉积速率、两种金属电极的导电性能及附着力。根据压电材料各项性能的测量方法,测量了1-3型和1-3-2型两种复合材料样品的各项性能,并分析、比较了两种复合材料的性能与结构的关系。实验研究了两种复合材料样品压电、介电性能参数随静水压力和垂向压力的变化情况,以及复合材料的温度稳定性,结果显示两种材料均具有较好的压力和温度稳定性。将串并联理论、均匀场理论、混合定律和1-3型压电复合材料的研究结果用于1-3-2型复合材料宏观等效性能参数计算公式的推导,建立了1-3-2型压电复合材料的宏观等效性能理论模型,并将复合材料性能参数的理论计算与样品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对理论推导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性能的计算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将方形薄片压电晶体振动模式的研究结果用于分析1-3系方形薄片压电复合材料,得到影响1-3系方形复合材料薄片厚度振动的主要干扰振动是轮廓振动模Ⅲ。利用复合材料的等效性能参数的计算公式,得到了复合材料厚度伸缩和轮廓伸缩模Ⅲ谐振频率的计算公式,通过理论和实验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内部结构参数和外形尺寸对其谐振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具有较纯厚度振动模的方形薄片1-3-2型压电复合材料的最佳厚宽比范围,为压电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制备提供了理论参考。利用1-3-2型压电复合材料设计、制作了谐振频率在300kHz左右的平板式换能器及基阵。测量了换能器及阵的相关性能,得到了不同阵形的指向性。设计、研制了谐振频率在72kHz的圆柱型1-3-2复合材料水声换能器,测量了换能器的发射响应、接收灵敏度及指向性,分析了换能器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
张娟[10](2007)在《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价值链的视角》文中认为区位选择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但是其理论体系还不完善。本文尝试以价值链的视角建立研究框架,重新考察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动机、区位、产业、主体等问题。价值链各环节的附加值不同,相应地,定位于各环节的企业的竞争优势不同,它们在全球的选址也受到这一定位的影响。资源禀赋在地理上的分布不均、专业化分工和业务外包使得价值链环节出现空间分化,呈现大区域离散、小地域集聚的特征,从而大多以地方产业集群的形式存在。因此,价值链研究吸收了产业集群这个空间地理概念。空间集聚、集群是企业选址的重要影响因素,也分别是国际直接投资的区位理论与价值链理论的研究领域,并因此将二者联系在一起。产业集群之间的等级体系由全球价值链各价值环节的等级体系决定。企业嵌入产业集群可以加速创新,获得竞争优势。外国直接投资的集聚特征使得企业通过嵌入集群,借助集群的升级实现在价值链上的攀升成为可能。近年来,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表明,中国企业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其跨国经营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企业尚未识别自己的竞争优势,并在价值链上准确定位,导致对外投资的战略不明确;区位选择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地区分布过于集中、不利于在全球配置资源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对外投资以低附加值的行业为主,不能有效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拉动出口贸易;投资主体大多不注重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不能有效利用集聚效应提高企业在价值链上的定位。结合理论基础、实证研究,借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地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的成果,本文指出中国企业根据其竞争优势确定的价值链战略模式决定了中国多层次对外直接投资的格局。基本上来说,对外直接投资都具有开拓市场的效果,从而有利于企业拓展营销渠道和提高品牌知名度,因此这类投资应面向出口国或市场容量大的国家。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为了利用投资窗口获取高新技术,打破技术上的垄断和封锁,发展技术密集型行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等高附加值产业,决定了这类投资应主要面向发达国家。寻求低成本的价值链低端模式决定了要素成本比较低的国家是这类投资的首选区位,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这样。企业在全球按照资源丰富程度布局的同时,应该考虑集聚效应带来的比较优势。以大型企业集团的形式进行海外投资的方式在国有企业之外的适用性有限。鉴于我国对外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一些中小企业更适于采用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集群式对外投资包括两种方式:复制母国的集群,母国集群内企业在先导企业对外投资的示范效应下采取跟随战略;集群内的个别企业对外投资,嵌入国外类似集群。因此,本文提出中国企业通过在价值链上准确定位,嵌入集群以培育和提高竞争优势的构想,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提供一种思路。
二、三井造船开发成功混合晶片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井造船开发成功混合晶片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新能源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新能源产业及其相关理论 |
2.1 新能源及新能源的分类 |
2.1.1 新能源及新能源产业的概念 |
2.1.2 新能源的分类 |
2.3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4 产业集群理论 |
2.5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三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
3.1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背景 |
3.1.1 核危机前日本能源发展 |
3.1.2 核危机后日本新能源发展 |
3.2 常规新能源产业 |
3.2.1 核能 |
3.2.2 水能 |
3.3 非常规新能源产业 |
3.3.1 太阳能 |
3.3.2 风能 |
3.3.3 地热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 |
第四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成效 |
4.1 新能源产业集群效应明显 |
4.1.1 发挥了新能源产业比较优势 |
4.1.2 新能源产业集群成功案例 |
4.2 促进了低碳经济发展 |
4.2.1 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 |
4.2.2 日本生态经济发展成功案例 |
4.3 完善了能源战略体系 |
4.3.1 决策机构分工明确 |
4.3.2 战略制定过程规范 |
4.3.3 建成法律支撑体系 |
第五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5.1 日本新能源产业存在的问题 |
5.1.1 能源利用率失衡 |
5.1.2 新能源产业成本“居高不下” |
5.1.3 传统能源企业转型速度缓慢 |
5.2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对策建议 |
5.2.1 以工业4.0推进日本能源平衡 |
5.2.2 拓宽新能源产业市场 |
5.2.3 强化企业间自由竞争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A Report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Greening of Asia: The Business Case for Solving Asia’s Environmental Emergency(Excerpts)(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1. A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Task |
1.1 The Source of the Text |
1.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 Text |
2. 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paration |
2.2 Translation |
2.2.1 Text Support |
2.2.2 Text Reading and Translation |
2.3 Proofreading |
3. Case Analysis |
3.1 Translation Skills and Methods on Lexical Level |
3.1.1 Translation of the Economic Terms |
3.1.2 Translation of the Metaphors |
3.2 Translation Skills on Syntactic Level |
3.2.1 Translation of the Passive Voices |
3.2.2 Translation of the Long and Difficult Sentences |
4.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x: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
Acknowledgements |
(3)2012~2013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概述 |
2通用热塑性树脂 |
2. 1聚乙烯( PE) |
2. 2聚丙烯( PP) |
2. 3聚氯乙烯( PVC) |
2. 4聚苯乙烯( PS) 及苯乙烯系共聚物 |
3工程塑料 |
3. 1尼龙( PA) |
3. 2聚碳酸酯( PC) |
3. 3聚甲醛( POM) |
3. 4热塑性聚酯 |
3. 5聚苯醚( PPE) |
4特种工程塑料 |
4. 1聚醚醚酮 |
4. 2液晶聚合物( LCP) |
4. 3聚苯砜 |
5热固性树脂 |
5. 1酚醛树脂 |
5. 2不饱和聚酯 |
5. 2. 1市场动态 |
5. 2. 2主要原料市场概况 |
5. 2. 2. 1苯乙烯[160] |
5. 2. 2. 2丙二醇[161] |
5. 2. 2. 3苯酐[162] |
5. 2. 2. 4顺酐[163] |
5. 2. 3玻璃钢复合材料 |
5. 2. 4不饱和聚酯树脂阻燃性能 |
5. 2. 5不饱和聚酯树脂添加剂 |
5. 2. 6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电性能 |
5. 2. 7不饱和聚酯树脂生物复合材料 |
5. 2. 8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应用 |
5. 3环氧树脂( EP) |
5. 3. 1亚洲、美国环氧树脂工业 |
5. 3. 1. 1亚洲环氧树脂[176-179] |
5. 3. 1. 2美国 |
5. 3. 2产能变化和企业经营动态 |
5. 3. 2. 1产能变化[180-187] |
5. 3. 2. 2企业经营动态[188-193] |
5. 3. 3新产品[194-199] |
5. 3. 3. 1环氧树脂和固化剂 |
5. 3. 3. 2助剂 |
5. 3. 4应用领域发展 |
5.3.4.1胶黏剂[200-211] |
5. 3. 4. 2涂料[212-223] |
5. 3. 5结语 |
5. 4聚氨酯( PU) |
5. 4. 1原料 |
5. 4. 2泡沫 |
5. 4. 3涂料 |
5. 4. 4胶黏剂 |
5. 4. 5弹性体 |
5. 4. 6助剂 |
(4)近代东北煤炭资源开发研究(1895-193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评析 |
三、资料的运用和搜集 |
四、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煤炭资源的存在环境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第二节 地质条件及煤炭品质、分布 |
第三节 历史背景及社会环境 |
第四节 勘测及储量估算 |
第二章 煤炭资源开发的空间格局 |
第一节 产量增长的地理分布 |
第二节 开发水平的南北失衡 |
第三节 铁路延伸下的格局变迁 |
第四节 辽东地区的煤铁结合 |
第三章 煤炭资源开发中的三大要素 |
第一节 煤炭资源的储量分布 |
第二节 资本属性的复杂影响 |
第三节 劳动力的构成与管理 |
第四章 阜新煤矿——殖民扩张的牺牲品 |
第一节 “大日方事件”——初期的缓慢发展与蚕食 |
第二节 “路权与矿权”——中日折冲博弈中的停滞 |
第三节 统制体系下开采规模的膨胀和破坏性掠夺 |
第五章 抚顺煤矿——新式因素的集成者 |
第一节 攫取矿权背后的真实意图 |
第二节 生产导向期开采规模的膨胀 |
第三节 市场导向期的扩张与垄断态势 |
第四节 战时统制下的衰退 |
第六章 煤炭资源开发的两重性——传统的分化与延续 |
第一节 时代的烙印——传统煤矿业的再生与延续 |
第二节 现代因素的出现及传统煤矿业的发展与分化 |
第三节 传统因素的延续和残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
后记 |
(5)基于性能的导管架平台振动控制方法研究及结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结构振动控制方法 |
1.3 海洋平台振动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 |
1.4 基于性能理论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研究意义 |
2 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理论 |
2.1 前言 |
2.2 结构的失效模式和破坏准则 |
2.3 地震设防水准的划分 |
2.4 结构的性能目标 |
3 基于性能的海洋平台抗震设计 |
3.1 海洋平台的失效模式 |
3.1.1 强度失效 |
3.1.2 平台稳定失效 |
3.1.3 人员感受及机械设备工作失效 |
3.1.4 阻尼隔振层层间位移失效 |
3.1.5 节点冲剪破坏 |
3.1.6 海洋平台的失效模式及量化依据 |
3.2 海洋平台的地震设防水准 |
3.3 海洋平台的性能目标 |
4 平台实例的控制方法与数值分析 |
4.1 工程概况 |
4.1.1 平台简介 |
4.1.2 荷载工况 |
4.1.3 桩-土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模拟 |
4.1.4 甲板上部储油罐的模拟 |
4.2 阻尼隔振控制方法与数值模型 |
4.2.1 阻尼隔振层模型及参数的选取 |
4.2.2 储油罐为Housner模型的动力分析 |
4.2.3 储油罐为简单质量点模型的动力分析 |
4.3 TLD系统控制方法与数值模型 |
4.3.1 TLD参数设计 |
4.3.2 储油罐为Housner模型的动力分析 |
4.3.3 储油罐为简单质量点模型的动力分析 |
4.4 小结 |
5 平台优化 |
5.1 优化理论简介 |
5.1.1 截面优化理论 |
5.1.2 优化方法的简介 |
5.1.3 优化设计的步骤 |
5.2 平台优化模型的建立 |
5.3 CB32A平台的优化分析 |
5.3.1 加装阻尼隔振系统的平台优化分析 |
5.3.2 加装TLD平台的优化分析 |
5.4 结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黄浦江滨江工业遗产保护的共生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3 论文标题及释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意义 |
1.5.1 基础资料方面 |
1.5.2 理论研究方面 |
1.5.3 实践应用方面 |
1.6 研究技术及框架 |
1.6.1 研究技术手段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黄浦江滨江工业遗产特征分析 |
2.1 滨江工业遗产形成 |
2.2 滨江工业遗产基础数据 |
2.2.1 滨江工业遗产数量 |
2.2.2 滨江工业遗产历史分期 |
2.2.3 滨江工业遗产功能类型 |
2.3 滨江工业遗产风格技术特征 |
2.3.1 传统材料建筑风格 |
2.3.2 现代材料建筑风格 |
2.4 滨江工业遗产空间形态特征 |
2.4.1 近代工业变迁背景 |
2.4.2 当代城市开发影响 |
2.4.3 黄浦江滨江工业空间形态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浦江滨江工业遗产现状问题及城市对其诉求 |
3.1 滨江工业遗产的生存现状 |
3.2 滨江工业遗产开发及保护现状 |
3.2.1 滨江工业遗产登录数据不足 |
3.2.2 滨江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缺陷 |
3.3 滨江景观空间现状 |
3.4 城市对滨江工业遗产的价值诉求 |
3.4.1 城市对滨江工业遗产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诉求 |
3.4.2 城市对滨江工业遗产经济社会价值的诉求 |
3.4.3 城市对滨江工业遗产生态景观价值的诉求 |
3.4.4 城市对滨江工业遗产人性空间价值的诉求 |
3.5 国外城市滨江工业遗产保护启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浦江滨江工业遗产保护的共生策略 |
4.1 共生策略的提出 |
4.2 实现共生的技术策略 |
4.2.1 滨江城市规划层面 |
4.2.2 滨江城市设计层面 |
4.2.3 工业遗产本体保护与改造层面 |
4.3 滨江工业遗产保护实践——新华码头保护与改造 |
4.3.1 项目背景 |
4.3.2 设计研究 |
4.3.3 共生策略的提出 |
4.3.4 具体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7)我国港口物流一体化整合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内容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 |
1.3 论文主要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
2.1 港口供应链相关理论 |
2.2 港口产权整合相关理论 |
2.3 港口竞争与合作相关理论 |
第三章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历史与现状 |
3.1 港口物流发展的历程和方向 |
3.2 我国港口发展的现状 |
3.2.1 主要港口码头泊位情况 |
3.2.2 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情况 |
3.2.3 主要港口的建设情况 |
3.3 我国港口主要竞争态势 |
第四章 国内外港口物流相关经济区域发展对比研究 |
4.1 国外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 |
4.1.1 自由贸易区的定义及作用 |
4.1.2 国外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港口物流相关经济区域发展现状 |
4.2.1 保税区的发展 |
4.2.2 出口加工区的发展 |
4.2.3 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 |
4.2.4 保税港区的发展 |
4.3 国外自由贸易区与国内保税区的对比分析 |
4.4 国内保税物流发展对港口物流的影响 |
第五章 港口物流横向一体化整合模式研究 |
5.1 港口物流横向一体化整合原理 |
5.2 北部湾港口重新布局—港口物流横向一体化整合实例分析 |
5.3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港口物流纵向一体化整合模式研究 |
6.1 港口物流纵向一体化整合原理 |
6.1.1 纵向一体化的优势 |
6.1.2 港口的纵向整合形式 |
6.2 纵向一体化合作模型分析及实证研究 |
6.2.1 合作模型分析 |
6.2.2 港口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博弈分析 |
6.2.3 实证算例 |
6.3 本章总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9)1-3系压电复合材料及水声换能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压电复合材料 |
1.1.1 压电复合材料概况 |
1.1.2 压电复合材料分类 |
1.2 1-3型压电复合材料 |
1.2.1 1-3型压电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2.2 1-3型压电复合材料等效参数的理论研究 |
1.2.3 1-3型压电复合材料振动模的研究 |
1.2.4 1-3型压电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和技术研究 |
1.2.5 1-3型压电复合材料结构改进的研究 |
1.2.6 1-3型压电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 |
1.3 水声换能器 |
1.3.1 水声换能器发展 |
1.3.2 常用水声换能器介绍 |
1.3.3 1-3型压电复合材料换能器 |
1.4 压电复合材料及其换能器的发展趋势 |
1.4.1 压电复合材料发展趋势 |
1.4.2 压电换能器发展方向 |
1.5 论文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1-3系压电复合材料的制备 |
2.1 1-3系压电复合材料结构 |
2.2 1-3系压电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1 复合材料中两组份材料的选取 |
2.2.2 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
2.3 1-3系压电复合材料的电极制备 |
2.3.1 磁控溅射镀膜法简介 |
2.3.2 1-3系复合材料电极制备工艺流程 |
2.3.3 电极性能测试方法 |
2.3.4 电极性能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1-3系压电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 |
3.1 1-3系压电复合材料的常温、常压性能 |
3.1.1 复合材料密度的测量 |
3.1.2 复合材料介电常数的测量 |
3.1.3 复合材料压电性能参数测试 |
3.1.4 复合材料谐振特性测量、分析 |
3.1.5 机电耦合系数的测量 |
3.2 1-3系压电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压力稳定性测试 |
3.2.1 静水压压电应变常数d_h的测量 |
3.2.2 等静压测试 |
3.2.3 定向压力测试 |
3.3 1-3系压电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温度稳定性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1-3系压电复合材料等效参数理论模型的研究 |
4.1 1-3型压电复合材料理论模型 |
4.1.1 1-3型压电复合材料等效性能参数模型 |
4.1.2 1-3型压电复合材料等效参数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比较 |
4.2 1-3-2型压电复合材料等效参数模型的建立 |
4.2.1 均匀场理论 |
4.2.2 材料的本构关系 |
4.2.3 压电方程的简化 |
4.2.4 1-3-2型复合材料压电方程等效参数推导 |
4.2.5 1-3-2型复合材料等效性能参数计算 |
4.2.6 1-3-2型压电复合材料其它等效性能参数的计算 |
4.2.7 1-3-2型复合材料性能与压电相体积分数的关系 |
4.3 1-3-2型复合材料等效性能参数计算值与实验结果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研究1-3系压电复合材料的谐振特性 |
5.1 1-3系方形薄片压电复合材料的振动模 |
5.1.1 方形薄片晶体的振动模 |
5.1.2 有限元分析1-3系复合材料方形薄片轮廓振动模 |
5.2 1-3系压电复合材料谐振性能参数的计算 |
5.2.1 计算1-3型复合材料谐振性能参数 |
5.2.2 1-3-2型复合材料谐振性能参数计算 |
5.3 陶瓷体积分数对1-3系复合材料谐振性能的影响 |
5.3.1 理论分析 |
5.3.2 有限元法分析1-3-2型复合材料谐振特性 |
5.3.3 复合材料厚度谐振性能的实验分析 |
5.3.4 复合材料轮廓伸缩模Ⅲ皆振性能的实验分析 |
5.4 1-3-2型复合材料外形尺寸对谐振性能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1-3-2型压电复合材料水声换能器及阵的研制 |
6.1 表征水声换能器性能的主要参数 |
6.2 换能器性能测量方法 |
6.3 1-3-2型复合材料平板式换能器 |
6.3.1 换能器结构 |
6.3.2 换能器的设计、仿真 |
6.3.3 换能材料的制备 |
6.3.4 换能器的制作 |
6.3.5 换能器的性能 |
6.4 1-3-2型复合材料换能器阵 |
6.4.1 换能器阵简介 |
6.4.2 1-3-2型复合材料矩形线列换能器阵 |
6.4.3 1-3-2型复合材料矩形平面阵 |
6.5 1-3-2型复合材料圆柱型换能器 |
6.5.1 换能器结构设计 |
6.5.2 换能器的仿真和结构优化 |
6.5.3 换能器阵元的选配 |
6.5.4 换能器的制作工艺 |
6.5.5 换能器性能测试 |
6.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 |
7.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 |
7.1.1 研究内容 |
7.1.2 论文研究结果 |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 |
7.3 进一步的研究建议 |
致谢 |
附录1 论文中所用材料参数表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申请的专利和参与的项目 |
(10)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价值链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一章 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述评 |
一、主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区位思想 |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的现状 |
第二节 FDI集聚经济理论述评 |
一、区位理论与集聚经济 |
二、FDI集聚研究现状 |
第三节 价值链相关理论述评 |
一、价值链理论研究层面的演进 |
二、价值链视角下企业国际化区位研究的现状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价值链视角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经济学分析 |
第一节 企业价值链的战略模式 |
一、微笑曲线 |
二、全球价值链的类型 |
三、企业价值链的战略模式 |
四、跨国公司职能的区位选择 |
第二节 业务外包与供应链联盟的形成 |
一、业务外包 |
二、供应链与价值链的关系 |
三、供应链联盟的形成 |
第三节 全球价值链的空间分化与地方产业集群的形成 |
一、全球价值链的空间分化 |
二、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 |
三、产业集群的企业网络内涵 |
第四节 FDI集聚与集群式对外投资 |
一、跨国公司嵌入的集群类型 |
二、FDI集聚的特征 |
三、集群式对外投资的优势 |
第三章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历程 |
一、第一阶段(1979年~1985年):起步阶段 |
二、第二阶段(1986年~1991年):逐步发展阶段 |
三、第三阶段(1992年~2001年):积极推进阶段 |
四、第四阶段(2002年至今):加速发展的阶段 |
第二节 中国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区位选择的现状 |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 |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 |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 |
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价值链布局 |
第三节 中国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区位选择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特征 |
三、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
第二节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一、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因素 |
二、变量的选取 |
三、样本空间的确定 |
四、建立模型 |
五、模型的结论与解释 |
第三节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关系—实证研究 |
一、资本流动的贸易效应 |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协整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三、我国出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的关系 |
第四节 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效应分析 |
第五章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经验借鉴—嵌入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优势分析 |
第一节 发达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的优势分析 |
一、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
二、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
三、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成功经验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地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的优势分析 |
一、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
二、台湾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
三、发展中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成功经验 |
第六章 中国企业提高全球价值链竞争优势的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
第一节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与区位选择 |
一、战略资产寻求型投资的区位选择 |
二、资源寻求型投资的区位选择 |
三、市场寻求型投资的区位选择 |
第二节 提高全球价值链竞争优势的区位选择和产业选择 |
一、产业选择 |
二、区位选择 |
第三节 提高全球价值链竞争优势的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 |
一、企业集团对外投资 |
二、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
一、TCL对外直接投资的全价值链模式 |
二、TCL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 |
三、TCL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教训 |
第五节 案例分析: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
一、信息产业跨国公司投资区位选择战略和价值链环节对应的区位 |
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
结论 |
启示 |
一、深化与跨国公司在价值链上的联系 |
二、促进集群式对外投资 |
三、促进战略资产寻求型投资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三井造船开发成功混合晶片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新能源产业研究[D]. 金银霞. 延边大学, 2018(01)
- [2]A Report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Greening of Asia: The Business Case for Solving Asia’s Environmental Emergency(Excerpts)[D]. 李欢欢. 曲阜师范大学, 2016(02)
- [3]2012~2013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J]. 刘朝艳,宁军,朱永茂,殷荣忠,杨小云,潘晓天,刘勇,邹林,刘小峯,陈红,董金伟,李丽娟,李颖华,张骥红. 塑料工业, 2014(03)
- [4]近代东北煤炭资源开发研究(1895-1931)[D]. 王林楠. 吉林大学, 2010(05)
- [5]基于性能的导管架平台振动控制方法研究及结构优化[D]. 刘洋. 大连理工大学, 2010(09)
- [6]黄浦江滨江工业遗产保护的共生策略[D]. 李增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10(10)
- [7]我国港口物流一体化整合模式研究[D]. 杨辉. 中南大学, 2009(04)
- [8]2007~2008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J]. 宁军,钟晓萍,殷荣忠,朱永茂,刘勇,张骥红,陈红,刘丽湘,姚雪丽,李丽娟,罗兰,邹林,范君怡. 塑料工业, 2009(03)
- [9]1-3系压电复合材料及水声换能器研究[D]. 李莉. 北京邮电大学, 2008(11)
- [10]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价值链的视角[D]. 张娟. 复旦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