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北京水土保持中的生态环境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水土保持论文,生态环境论文,北京论文,试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北端,属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全市总面积16800km[2],其中山区面积10418km[2]占总面积的62%;水土流失面积6640km[2]
,占山区面积的63.7%,多年土壤侵蚀模数平均为1600t/km[2].a。由于地处燕山山脉与太行山脉交汇地带,山高坡陡,土层浅薄,植被覆盖率不高,同时受季风气候控制,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春季干旱少雨,汛期降雨集中,特别是由于山区开矿、修路、挖砂、采石、建度假村和别墅区及不合理的人工设施建设,导致土壤的加速侵蚀和局部环境的极度恶化。山区生态环境脆弱,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生产力水平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相对低下,其中水土流失严重的60个边远山区、40万人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北京市贫困乡。同时,北京是一个严重缺水城市,人均拥有水资源仅300m[3],为全国人均的1/8,世界的1/30,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座落在山区的密云水库等85座大中小型水库成为北京市城市生活和工农业发展的重要水源,而水库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淤积水库、降低水质,水土流失已成为制约北京市经济发展和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主要因素之一。
1开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经验
1.1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确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以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中心,以保护首都饮用水源、自然和人文景观为重点,以提高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为目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依法防治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以大流域为骨干,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以村、农户治理和管护为基础,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以及蓄水保土耕作措施相互配置综合治理,注重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促进山区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服务,为首都现代化建设服务。
1.2治管结合,科技推动
目前,北京市的水土保持中的生态环境建设,已经由过去单一的坡面工程、沟道工程、蓄水引水工程、植树种草等措施,发展到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以村户治理和管护为基础,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以及管理措施综合运用,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同时发挥的新格局。全市已形成国家级、市级、县级三级重点治理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00km[2],占应治理面积的60%。其中,以妫水河流域、官厅山峡地区和密云水库上游水源保护区为重点,集中资金、人力、物力加大防治力度,修建了一大批的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同时,充分利用首都的科技优势,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校紧密合作,针对浅山丘陵区、石质山区、花岗岩风化区和石灰岩山区不同特点,系统地开展了庄户沟、东三岔、汉家川、苇甸沟、蒲洼、石匣、黄峪口等小流域综合治理试验示范的研究,探索不同类型区的流域综合治理经验,推动面上治理,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实现了科技推动,治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
1.3全面开展监测与监督
目前,北京市正在抓紧建立以3S技术为支撑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及预报系统。其核心内容是应用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和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最新成果,全面掌握全市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基本情况,建立水土流失基础信息数据库和全市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监控系统,研究开发水土流失预测模型。为定期公告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预报奠定数据和技术基础,进行信息化管理。同时,北京市制定了一系列地方配套法规和文件,增强了水保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北京市成立了水土保持工作总站,8个山区和半山区的区县设立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建立了一支有较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全市累计审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532个,收取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352万元,监督开发建设单位依照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投入水土流失防治费8382万元,水土流失恢复治理和返还异地治理面积为100多km[2]。
1.4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效益显著
1.4.1涵养水源蓄水保土改善水环境
对于区域水资源来说,既增加了数量,又提高了质量。每年水保工程可拦蓄降水1亿多m[3],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同时,有效减少水中的泥沙和其他杂质,起到净化水源、改善水环境的作用。据典型调查,建国50年来,各项水保措施累计拦截泥沙1.3亿t,相当于断面为1m[2]的长方体绕地球赤道一圈,经过治理的流域拦沙效益都在60%~70%左右。
1.4.2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抗灾减灾能力
治理区的林草覆盖率平均提高20%~30%;削减洪峰50%;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20%~30%,土地利用指数提高30%~35%。1998年7月5日,京郊延庆等山区县遭受百年一遇特大暴雨袭击,其中延庆县大庄科乡遭受500年一遇暴雨袭击,12小时降雨356mm,经过对位于暴雨中心实行综合治理的汉家川、东三岔小流域与未治理的其它小流域调查比较,经过综合治理的小流域的生物、工程措施,灾后保存完好率在80%以上,沟道破坏不及20%,居民无塌房,庄稼过水无倒伏,灾情基本不影响农民增收;而未治理小流域则出现坡面滑塌、龙扒、冲沟,庄稼毁坏,民房进水或倒塌,损失严重,事实证明水土保持防灾减灾作用明显。
1.4.3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在水土流失治理中,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尤其是把小流域作为一个系统加以研究,运用系统工程理论,结合流域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对小流域内的农林牧副渔各业的比例进行科学的调整,使其经济和产业结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仅有利于经济快速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各区县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突出发展精品农业、旅游农业、籽种农业、出口创汇农业、设施农业,增加农民收入。1997年以来,虽然京郊连年大旱,但山区农民增收步伐不减,年人均增长在300元以上,改善了山区的贫困落后面貌。1999年引进推广农业优新品种200多个,推广面积比上年增加48%;新发展菜田面积3万亩;栽培改造果树20.7万亩;发展粮果、粮菜、果草等间作套种面积50万亩。有7个山区县新发展养殖专业户5.5万户,引进特养品种63个。并且还新发展观光果园50多处,开发旅游景点近百个,接待游客200多万人,创收1.2亿元,发展旅游专业户2000多户。
1.4.4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
由于水库上游的治理,有效地减少了入库泥沙对水库的淤积和由土壤侵蚀带来的水质污染,特别是为延长密云、怀柔两座水库的寿命,确保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水土流失治理,土地利用指数提高了30%~35%。并扶持山区先后修建道路40多条、180多km,极大地改善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累计解决山区受山洪、泥石流威胁的险村险户516处、1.62万户、6.25万人的居住安全问题。同时,解决了山区93万人的人畜饮水困难。
1.4.5通过水土保持治理提高了环境人口容量
以密云县石匣小流域为例,其治理后的1997年与治理前的1993年相比,经过计算,从粮食生产的角度,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后比治理前每平方公里可提高环境人口容量106人;从人均纯收入的角度,综合治理后的小流域比治理前每平方公里可提高环境人口容量32人。可见。在人口日益增多且资源压力加剧的现代社会,水土保持对于缓解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2结论与展望
2.1水土保持是北京可持续发展基础和保障
水土保持是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的结合点,它是山区粮、果、畜及其他综合开发的牵动性工程,是山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内容,是调动农民开发建设山区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是山区农民尽快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是山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是推动山区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措施。
2.2水土保持是解决干旱缺水和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
在北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一定要解决好干旱缺水和水土流失这两个突出问题,这是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问题,水土保持是解决这两个突出问题行之有效的根本性措施。
2.3水土保持既要以生态效益为中心,又要兼顾经济效益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来取得单纯的经济效益,但是在生态环境建设的具体措施中,需要考虑农户的经济利益,没有经济利益,就没有群众的积极性,那么建设成果就难以巩固,生态效益就难以维持长久。
2.4水土保持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有效机制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农村资源的产权明确和产权稳定是至关重要的。不仅要把产权明确到农户,还要让农户对产权的稳定充满信心,这样,就会加强农户对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进行长期投资的积极性,从而,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农户对资源进行掠压性开发使用的短期行为。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的有效机制,以农户作为“投资、生产、经营、市场”的主体,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建设生态村,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成功之路。
2.5发挥区域优劣,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北京的城市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北京市在产业结构中应减少第一产业,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因此,北京的山区应减少粮食生产,积极退耕还林还草,这样可减少大量的生产用水,减少的生产用水既可用来增加生活用水,也可增加生态用水来改善首都生态环境,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可通过第三产业如旅游业等来发展经济,从而满足北京城市性质的要求。
2.6加强监督管理,做到依法行政
树立“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意识,完善水土保持法制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水土保持新机制。加强水土地保持监督管理规范化建设和执法队伍的建设,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做好“事前审批和事后监督”,加大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和对开发建设单位按照方案防治水土流失进行监督的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水土保持执法大检查,打击严重违法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充分发挥司法部门、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公开揭露并及时处理违法案件,依靠法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水土保持新机制,由“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走到“谁破坏,谁治理”的法制化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