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框架论文,理论论文,旅游论文,都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伴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越来越显现出多样化的区域核心功能,不仅是经济、文化、政治、信息的中心,也成为了旅游的中心。在各个城市的发展战略中,旅游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城市职能和发展重点。尤其是从1995年开始由国家旅游局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开展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以及2003年开始的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活动,更是极大地推动了城市旅游的蓬勃发展。根据对中国171个优秀旅游城市的统计,目前城市旅游的创汇能力已占全国的84.76%,旅游总收入占到全国的85.7%,城市旅游已经在中国旅游业中占有绝对主导地位。特别是具有区域性交通枢纽功能和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地位的大都市,更是以其整体形象和综合功能为基础,吸引着大量旅游者前往开展观光、购物、商务、会展、科教、休闲、度假等多样化旅游活动。这些大都市在传统的旅游客源地和中转站的功能基础上,日益突显出旅游目的地的功能。都市旅游日益成为新时期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重要支撑。
都市旅游研究缘起于城市旅游研究。从活动发生域的角度,可以认为城市旅游就是发生在城市中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称。[1]但是,都市不等同于城市,都市旅游也不等同于城市旅游。都市旅游是大城市发展到成熟和高层次阶段的产物,是依托都市的经济、文化、政治、交通和信息等区域中心地位,利用都市中存在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个性化整体形象、发达的服务接待设施等多样化因素,吸引人们在都市地域范围内进行的各种旅游活动。相应地,进行各种都市旅游活动的人们可以称之为都市旅游者,为都市旅游活动提供相关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机构和个人的集合可称之为都市旅游产业,都市旅游活动产生的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影响可称之为都市旅游效应。总结国外巴黎、伦敦、纽约、东京、新加坡以及国内上海、广州、北京、成都等代表性都市的旅游发展实践状况,我们认为都市旅游的特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都市旅游发展与都市发展的同步性;二是都市旅游的吸引力系统及由之形成的产品结构具有多元复合性特征;三是都市旅游具有高关联性特征。
目前,国外学者对都市旅游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都市旅游吸引力、都市旅游市场、旅游管理与决策、旅游效用与影响研究等领域,[2][3][4][5]研究领域较为广泛和细致,初步形成了综合性的研究体系。国内的都市旅游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成为热点,研究内容相对狭窄,主要集中于都市旅游相关概念探讨、都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都市旅游发展模式探讨、都市旅游结构与系统分析、都市旅游开发规划与建设研究等方面。[6][7]从国内相关文献来看,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引入都市旅游研究还不多见,即便少数学者作了研究,也是以典型都市,如上海、深圳、广州等都市旅游发展的实证研究为重点,停留在我国都市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对策等一般性的描述和分析上;[8][9]个别学者从都市旅游与都市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视野进行了研究。[10]从总体上看,现有的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尚比较少,更没有形成有效的理论分析框架,对策建议与相应地缺乏普遍价值。因此,本文的目标在于系统分析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内涵、主要目标、协调机制与影响因素,为相关应用研究和实证分析提供一个适当的理论分析框架。
二、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
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理论基础,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都市旅游层面的拓展,其思想结构与可持续发展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强调在保持资源和环境及其提供服务的质量前提下由低级状态到高级状态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将都市旅游发展同都市的人口、自然和人文资源、环境、制度及其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联系起来分析,将它们作为都市旅游发展的内生因素,大大拓宽了都市旅游研究的理论视野。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丰富的新质内涵,可以定义为:在保障自然及人文资源与环境的质量和其提供的服务的前提下,将都市旅游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与都市及其区域长远发展的规划结合起来,使都市旅游和都市及其区域整体沿着健康的轨道长期延续,以期尽可能平等地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要。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以概括为都市旅游产业的持续性发展、都市旅游资源的持续性利用、都市生态环境的持续性改善和都市人文环境的持续性优化四个方面。
一是都市旅游产业的持续性发展。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要保证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资源和都市环境的协调,并达到以旅游产业发展去促进旅游资源和都市环境的良好保护,又以旅游资源和都市环境的良好保护去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发展。都市旅游产业发展实质上是一个都市旅游产业由小到大以及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和产业组织向合理化和高级化演进的动态过程。都市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既决定于产业资产实力的规模竞争,更取决于产业发展过程的效率竞争,其实质是比较生产力,是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统一。在都市旅游产业发展过程,比较优势决定着特定都市旅游产业的产品定位特征和总体发展方向,竞争优势决定着特定都市旅游产业在竞争中获取收益进而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两者共同决定着一个都市旅游产业的竞争地位和发展趋势。
二是都市旅游资源的持续性利用。旅游资源是都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和物质前提,旅游资源的持续性利用和创新性发展也就成为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都市旅游资源对都市旅游发展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支持作用,都市有了旅游资源才可能开展旅游产业经济活动;二是限制作用,旅游资源的稀缺性特征约束着都市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可能空间。通常在都市旅游发展的早期,旅游资源主要起到支持作用,但是随着其深入发展,旅游资源面临着不断扩大的利用需求,其现存量和再生量都会表现出日益增强的稀缺性,对都市旅游发展的限制作用就会更突出。对于特定都市旅游发展而言,旅游资源的持续性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该都市目前拥有的旅游资源数量;其次是该都市对旅游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式;再次是该都市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旅游资源创新能力;最后是该都市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对周边及其他区域旅游资源的借用能力。
三是都市生态环境的持续性改善。生态环境是都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空间条件,生态环境的持续性改善是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都市发展对生态环境作用的强度提高和范围扩展,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趋于恶化,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威胁都市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资源大量消耗、大气质量下降、水体污染程度提高、土壤板结与污染、城市形态无规则发展、城市景观美感弱化或消失等多个方面。[11]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将会严重损害都市旅游和都市其他经济活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能力,这种负面的相互作用过程十分复杂。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要求重视对都市旅游发展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的监控和反馈,努力进行清洁生产,加强污染控制,将可能的环境破坏降低到最小程度,同时积极进行环境投资,促进环境恢复、环境再造和环境改善。
四是都市人文环境的持续性优化。人文环境既是都市旅游发展的核心吸引力系统,也是都市旅游发展的文化条件。都市人文环境是在能源、矿产、资本、劳动力等传统资源之外能够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资源,一方面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可以对其进行直接利用从而形成经济资本;另一方面其间接利用可以构建都市旅游与都市整体发展的良好环境从而转化成社会资本,因此,都市人文环境对都市旅游和都市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端重要性。同时,都市旅游发展一方面能够改善都市的人文环境,特别是对塑造都市整体形象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可能对都市人文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比如都市文化特色的弱化、都市传统文化的过度商业化、犯罪和色情活动的滋生等。从都市旅游发展和都市人文环境的相互塑造过程可以看到,都市人文环境的持续性优化既是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因素,也都是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应有内涵。
三、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机制
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多维度的复杂系统过程。正如阿什沃斯所说:“或者都市塑造旅游业,或者被旅游业塑造,否则就不能说有都市旅游;若旅游业在都市里的存在仅作为一个地理概念,那就几乎没有什么理由把它作为一个专门的领域加以研究”。[12]都市旅游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与都市本身的发展甚至都市所在区域的发展之间产生相互作用,一方面,都市旅游的发展会带来都市经济基础、空间布局和性质以及居民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另一方面,这些变化又反过来促进或制约着都市旅游的发展。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不是一个直线过程,而是一个都市包容旅游、旅游影响都市的互动过程。无论都市旅游发展的初始动机为何,这些变化都最终涉及诸多层面的相关利益者在约束条件下的互动博弈。在都市旅游与都市本身的耦合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具有不同的利益取向,面临着不同的激励因素,必需通过相互竞争、冲突和适应,在长期互动中寻求利益的结合点,以求实现相对的行为均衡。因此,都市旅游的发展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过程和社会过程,更是一个政治过程,需要在这一系列变化过程中建立起不同利益相关者群体之间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从理论上讲,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要得以实现,必须进行整个系统的多方面协调,具体可以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上展开。
一是宏观协调,它是指都市旅游发展与都市及其区域发展之间的协调。这一问题又具体包含两个层面,一是都市旅游与都市本身的协调发展问题,二是都市旅游在区域空间内的竞争与合作问题。首先,都市发展旅游不仅仅是将旅游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把都市本身作为一个中心目的地来发展,也即都市旅游的发展应内含于都市本身的发展之中。在我国的都市旅游发展进程中,存在将都市旅游发展等同于都市景区开发和旅游服务设施投入,或者将国际化和现代化等同于都市基础建设和风貌建设的大范围“破旧立新”等认识误区,往往导致旅游硬件投入过度、近距离重复建设、都市建设风貌工业化和都市特色趋同化等问题,其结果是都市旅游吸引力不足和旅游产品周期性衰退加快,同时也可能带来都市经济负荷加重、文化特质破坏、资源消耗加剧、环境和都市形态质量下降等问题。这是都市旅游与都市协调发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包容都市旅游发展的都市发展需要将都市作为旅游目的地予以建设和发展,其核心体现于都市规划把都市旅游规划作为重要组成之一,在都市形象定位、空间布局、产业发展、都市景观建设与改造、基础及配套功能设施等相关规划中,考虑都市旅游发展的适应性,反映都市旅游发展的功能定位和目标,为都市旅游发展创造条件。都市旅游是以整体都市形象为背景形成旅游吸引力,因此都市旅游发展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充分挖掘都市的特质,形成独特的形象特征。这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涉及都市的旅游吸引系统、标志系统、配套服务系统、综合功能系统、社会经济支持系统、质量和保险系统等多个系统,[13]其中都市传统文化、历史风貌和独特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保护与都市的发展创新,都市功能区域(如中央商务区)与都市旅游功能区域(如商业游憩区)之间的交叠与分割,都市居民的文化和习俗与都市旅游者的消费方式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也是都市旅游与都市协调发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其次,都市旅游的发展本身是一个具有极高开放度和关联度的过程,任何一个都市都不可能在与外界隔绝的情况下发展旅游。都市旅游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竞争与合作是当代都市旅游发展的必然。旅游者的注意力是形成旅游动机的必要要素,他们首先通过对目的地形象的感知而选择具体的目的地。但旅游者的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吸引更多的这种稀缺资源需要都市在区域中塑造特质形象,从而与区域内其他都市形成差异竞争。同时,在旅游空间经济活动中,由于旅游要素的可转移性、旅游吸引类型和功能的互补性和介入机会,必然导致各个旅游空间基于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技术流等产生相互作用。这客观上要求区域内的都市旅游发展突破行政区划的割据限制,实施区域联合的发展战略。具体来讲就是要加强城际间交通建设、文化建设和旅游资源、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共享,树立区域整体旅游形象;强化区域内都市旅游的功能分工,站在大区域的高度定位都市旅游功能区,整合分散的旅游资源,打造跨域旅游精品线路;逐步消除不正常的行政壁垒,引导和促进旅游企业相互联合渗透,建立城际间健康的竞争性合作关系,共同开拓客源市场,实现客源共享,并强化都市间互为客源地和目的地的空间作用强度,使都市旅游发展实现区域内的双赢和多赢。在这方面,新加坡向东盟地区的旅游扩展战略和粤港澳大三角旅游的成功经验具有典型借鉴意义。
二是中观协调,它是指都市旅游产业发展与都市其他产业发展的协调。这不仅是都市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冲突消解问题,更是如何与其他产业相互结合或者互动共赢的问题。首先,都市旅游产业为了实现自身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与都市其他产业在资源、空间、政策等方面进行争夺并产生利益冲突问题。都市旅游作为都市经济总体结构中的重要构成因素,其在第三产业的比重、其相关产业的发展程度等结构性指标并非比重越高或越低就越好,而应该具有一个最有利于都市经济整体和都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适宜度。这种适宜度应该是动态的,随着都市经济社会和都市旅游产业的发展阶段和环境等约束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都市旅游与都市其他产业相互结合和互动共赢是都市旅游与都市其他行业协调发展的关键。在“大旅游观”的广阔视野下,都市其他相关产业中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并且与传统的观光和购物等资源相比,更具有新、奇、特的吸引力,从而使都市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之间具有了共同协调发展的“耦合”契机。一方面是将都市旅游的产业链条延伸至相关行业,利用相关产业所蕴藏的旅游资源开发新型旅游产品,使相关产业的潜在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旅游经济发展优势,譬如都市旅游与工业、农业、教育、文化、商务等产业结合,开发工业旅游、农业旅游、修学旅游、文化旅游、会议/商务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从而使都市旅游发展具有了新的竞争力,形成都市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都市旅游向其他相关产业的延伸发展又反来促进和强化相关产业的品牌树立、市场拓展和交流协作等,给相关产业的发展构建了新的平台和创造了新的渠道,甚至可以利用都市旅游的发展使相关产业中传统废弃的资源再生利用,延缓资产的衰退并获得新的经济发展机会。这种耦合关系在工业旅游的发展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如废弃的厂房、车间和传统生产模式等被开发成工业遗产旅游,并配套完善餐饮、娱乐等功能设施,形成颇具吸引力的新型旅游产品;或者将废弃的仓库等场所改造成为汽车旅馆或青年旅馆等。
三是微观协调,它是指都市旅游产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都市旅游产业内部结构是为满足旅游者的食、宿、行、游、购、娱等基本需要而形成的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主要包括旅游交通、旅游游览、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旅游娱乐、旅行社业、旅游景区(点)业等业态,这些业态在旅游经济运行的过程中相互作用和相互联接,构造旅游产品并形成旅游产业链。由于旅游者在旅游中的消费体验是一个综合性的主观感受,旅游者在旅游产业链中任何一个业态、任何一个环节的经历均会影响到整体旅游体验的结果,并对下一次旅游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旅游产业是一个内部结构关联度极强、覆盖面极广的产业。都市旅游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过程是一个旅游需求导向的动态过程,其内部结构协调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分别处于上下游的不同业态之间链接畅通、比例适度,共同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既要避免供给瓶颈,也要避免供给过剩。各个不同业态之间也存在因企业集中程度不同、产品差异化程度不同、规模经济大小不同而产生的差异结构特征,同样需要以下旅游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业态内不同类型企业的比例和相互关联,形成差异竞争和合作互利的良性运行格局。此外,现代都市旅游已经拓展到满足都市日常经济生活的功能部门,如购物场所、会议展览、文化艺术和体育场馆、休闲娱乐设施等,这些业态在实质上已经成为更为广泛意义上的都市旅游产业链条构成部分,除顾及都市居民正常的生活生产需求以外,还应考虑到对都市旅游者需求的承载,与传统的旅游产业链条形成协调互动的整体。
四、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是一个涉及都市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层面、多因素的系统工程。都市旅游本身是一个与外部环境具有高关联度的开放性复合系统,通过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资金、人员、技术、信息等资源交换,都市旅游的内部要素相互协同和壮大,从而将都市旅游推向一个更高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与系统外部环境进行新的交换,推动自身向更高级有序的方向发展,如此往复,形成都市旅游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都市旅游与系统外部环境的交换过程,也是都市旅游与都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协同发展的过程。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核心因素和环境因素两大部分。
影响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是指来自于都市旅游内部各要素间相互联系和协同运行而形成的影响因素。具体来讲,影响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又可区分为旅游引力系统和旅游产业状况两个方面。旅游引力系统是吸引旅游者和发展旅游业的基础。都市旅游的旅游吸引具有多元化和复合性的特征,不仅可以是有形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也可以是无形的都市经济和文化氛围,特别是都市活跃的经济和完备的娱乐、文化和其他配套服务设施所带来的大量商务、会议、国内外交流等需求,使都市的旅游吸引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资源型因素,具有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要素,这些要素不仅具有单体吸引,更以一定的主题或形象为核心和纽带,相互协同构成完整的旅游引力系统。构成都市旅游引力系统的要素主要有都市形象吸引、旅游资源吸引、设施与服务吸引。都市旅游产业状况是来自于都市旅游自身发展的主动影响因素,具体又包括都市旅游产业地位、产业结构、生产要素和市场影响力等因素。
影响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因素是与都市旅游发展紧密相关但又相对独立于都市旅游系统的都市及其区域的“大环境”,是自然、经济、社会与文化环境的统一。[14]这些因素的基本状况和协同程度将对都市旅游吸引营造、旅游产品供给、旅游决策行为、旅游活动质量以及旅游市场开拓等产生或推动或制约的深刻影响。[15]首先,良好的都市自然环境直接影响到都市旅游活动的质量,对于提高旅游舒适度和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但都市自然环境系统的生态承载力又是有限的,都市旅游的发展速度以及由之所带来的资源消耗强度和环境负载,必须符合都市自然环境系统的承载力及其循环再生规律。
其次,都市的经济活力以及因此而产生的以商务、贸易为核心的域内外交流活动,也构成了都市旅游的重要吸引,带来了广泛的客源,并拓展了都市旅游的发展空间。
再次,社会与文化环境构成都市旅游发展的软环境支撑。都市是否具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良好的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公平诚信的商业竞争环境、鼓励和支持旅游发展的政策,以及当地居民的素质高低、道德行为好坏、对都市旅游开发的满意度和对外来游客的接纳度与好客度等,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都市旅游形象和旅游环境的质量。
需要强调的是,在传统的都市旅游发展中,通常重点考虑旅游开发的土地利用、景区(点)开发、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支撑等问题,因此,政府和与旅游业直接相关的利益团体成为决定和影响都市旅游发展理所当然的主体。但是,当前都市旅游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已经开始更为广泛地关注到旅游对都市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其核心是如何消解都市旅游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冲突与矛盾。因此,都市旅游管理与决策的主体不再仅限于政府和旅游业的直接利益团体,社区公众对都市旅游发展的决策和管理的关注和参与也得到极大重视。换句话说,都市及其区域的政府、旅游开发商和经营商、旅游相关服务商和专业团体、居民团体等各种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机构,均在都市旅游产品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都市旅游的发展施加着不同的影响,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过程是这些具有不同利益的主体间互动协调的过程。我们在评判断一个都市的旅游发展是否可持续时,除考虑到都市旅游发展本身及其与经济、社会和环境间的关系外,还需要考虑都市旅游的发展是否使都市内不同的利益主体受益或受损,以及这些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如何实现利益均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