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笔者主要从高层房屋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类型、加强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措施等几方面概述了本文主题,旨在与同行共同探讨学习。
关键词:高层房屋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在我国工程技术取得飞跃性进步、不断引进新技术的同时,为进一步保障施工安全,建筑专家运用安全管理理论及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理论等参考资料,严格探析了关于高层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风险管理过程,长期努力取得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一些提高安全风险管理的实用建议来有效降低施工中的安全风险。
一、概述安全风险管理理论
1.安全风险概念
房屋建筑施工的风险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有害的结果并且会带来一定的损害度,而安全风险指的是对人身、财产、经济等方面构成威胁,并可能会发生某些危害事件而造成各种损害。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和会产生损失后果这两种特点,风险与人们的行为密切联系,且对客观条件无从掌握,期望的结果与实际目标相差甚远或者背道而驰。
2.安全风险特征
(1)风险存在具有客观性
任何风险都是相互独立的,只有等到时机、条件成熟则会出现,而且一定程度上带来财产或者生命的损失。由此可以看出风险并不受人的意识为转移,因此它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客观性。
(2)风险的多样性以及多层次性
由于有些项目工期较长、规模大等,导致隐藏的风险因素种类繁多,错综复杂,且这些因素与外界因素交错影响着,因此,风险具有多样性以及多层次性。
(3)风险具有相对性
风险具有相对性是指风险存在程度与事件主体二者相对应。事件主体承担着的风险程度不一样,而承担相同的风险程度却不是相同的事件主体,因此,风险具有相对性。
(4)风险事件发生具有随机性
任何风险都不能马上导致事件突然发生,隐藏的风险都不能一起发生事故,而且引发事故的结果也不一样,所以说风险的发生具有偶然性。
(5)风险具有可变性
风险具有可变性,包括质的变化、量的变化、风险消除等。质的变化是指随着事件的发展造成一些风险事件不再具有风险;量的变化是指风险在合理的控制措施下被控制住或者被减小,则风险事件的发展以及损失程度在变化着;风险消除是指人们运用科学的手段处理风险或者管理风险,则之前存在的风险事件或者风险因素被消除,因此,风险具有可消除性。
(6)风险具有可识别性与可控制性
通过科学的分析以及相关有力统计,则可以判断某种风险的存在、发生的概率以及导致后果的程度,所以说风险具有可识别性。如果采取科学的、合理的、适当的措施来控制后果的程度,则风险具有可控制性。
二、高层房屋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类型
虽然高层房屋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会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但保护措施也不能做到尽善尽美,每地方都能考虑到,导致安全风险发生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可能由于安全措施不能正常工作导致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综合实际考察情况和前人研究,得出影响高程房屋工程施工的隐患主要有高空坠落事故、触电事故、建筑物等倒塌、机械伤害事故等如图 1 所示。
图 1 安全事故类型
1.高空坠落事故
高层房屋建筑施工,在高处进行作业的情况必不可少,但就施工人员而言,如果施工架搭建的不够稳固,或者绳索老化等都有可能导致施工人员出现高空坠落的情况。
2.物体高空坠落
这里说的物体指的是施工人员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施工零件或者工具坠落而击中在处于下方的人员导致工作人员出现伤亡现象。这里所说的物体主要有工具零件,施工所需要的砖瓦、石料等;使用物体不合格导致其自动脱落;施工人员乱扔的垃圾、吊塔造成的材料掉落。
3.触电事故
在施工过程中,肯定是需要用电的,所以会有一些临时线路,但由于此时的用电环境还不够完善,再加上可能有台风,大雨等自然灾害的情况的出现,所以短路或者漏电点电路故障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很大,而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了,在场工作的人员就有可能出现伤亡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产生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原因
1.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影响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最重要的管理就是安全管理,包括对管理工作自身、对人、对物这三个方面的管理工作,如果管理人员长期淡化了安全管理的观念,对管理工作报以麻痹心理诸如对于人、物的安全规范这些管理工作得不到贯彻实施,就会导致施工人员轻视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安全防范意识薄弱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而影响到风险评价体系。身边发生的安全事故通常都会直接间接受到安全管理因素的影响。
2.机械设备的影响
有些企业采用的机械设备属于陈旧落后类型,如若遇到为购置设备的专项资金不足或企业一味压缩施工成本而选用落后设备,就会对操作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各种不成熟的操作都可诱发安全隐患,导致事故的发生。同时,设备配置是否齐全、是否长期进行了例行的安全检查都是事故发生的导火索。
3.建筑物料的影响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说你给的物料是决定整体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脚手架、卸料平台等使用前后均存在安全风险,例如,使用前是否选购的是国家指定许可的厂家产品、是否经过检测合格、存在缺陷物料是否进行了处理、是否堆放在安全区域、使用时是否合理安装、是否进行全面检查以保障安全运行等这些问题都隐藏着安全风险。
四、加强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措施
1.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降低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和指导性文件。因此施工单位在正式施工前应建立健全与工程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检查评价制度、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各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施工机械安全操作规程、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的施工工艺和工序、施工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领导带班制度等。
2.提高机械设备的可靠性
机械设备方面的安全风险主要是对机械设备的可靠性而言,愈可靠愈能保障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针对诸如脚手架的铺设、搭建、拆卸,都必须按照规范进行,在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的同时保护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对塔吊、垂直运输等机械设备需要例行进行检查、维修及保养来排查是否有松动、发热及磨损等问题。
(1)应建立健全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准入制度,只有经检验合格的机械设备才能用在施工现场;(2)应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检修工作,使各类施工机械,尤其是大型施工机具处于良好的作业状态;(3)严禁各
类施工机具设备高负荷工作,因为高负荷工作常常会出现发热、机械磨损等故障从而引发机械伤害风险和事故;(4)对于已经出现故障且检修不合格的机械设备应及时清出施工现场,绝不可带病作业。
3.加强安全生产要素投入
(1)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专项费用使用制度,确保安全生产经费投入和专款专用,安排专人负责安全生产经费管理和安全生产防护设施的采购、发放,保障施工现场配备有足够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安全防护设施并及时更换损坏、老化的各类安全防护用具;
(2)施工单位要加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明确安全主管及各安全员的安全生产责任,督促其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和整治工作。
4.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施工作业人员是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直接参与者,也是影响工程施工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保障工程施工安全,尽可能降低高空作业过程中的人员伤亡,需要不断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1)应严格落实重要施工工点持证上岗制度,只有取得特种作业合格证的施工人员方可上岗作业;(2)应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培训和技术交底,尤其是在工程施工之前和各类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使用之前应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安全培训;(3)可以通过老员工带新员工的方法来提高整个施工队伍的安全作业水平,降低施工安全操作风险;另外,要经常性地对高空作业的施工人员进行身心检查,严禁犯有心脏病、恐高症等不适合高空作业的人员进行高空作业。
结语: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安全风险管理,相关部门只有对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对其成因进行深刻的分析,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切实有效地措施来减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有效地提高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雄.探讨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J] 四川建材,2014(6)
[2]康玉燕.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通讯世界,2014(22)
[3]杜澎.关于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探究[J].四川水泥,2015(4)
[4]林德娟.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建设科技,2015(1)
论文作者:黃少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风险论文; 高层论文; 房屋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作业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