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积累,以读促写论文_熊威

阅读积累,以读促写论文_熊威

(威远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威远 642450)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很有力地见证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阅读与写作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密切联系。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的素材往往又来源于阅读中的间接感受。因此,我们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将“阅读”长期植根于“写作”的沃土中,使学生更好地从“阅读”中学“写作”以利于其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广泛阅读,学生才能积累语言,才能提高语言的表述能力和接受能力,由读到写,由写到读,相依相生,相得益彰。阅读是内化,写作是外化;阅读是积累,写作是运用,阅读与写作永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为写作奠基。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可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想方设法通过多种途径激起学生的自由阅读兴趣。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个性,读出理解,读出自己的韵味和思考,力争读出文章的精彩,从而让他们个性得到张扬,心灵得到放飞。

1、加强学生自由阅读培养

自由阅读,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自由地、自主地阅读,读什么,怎么读,读的目标是什么,都让学生自己去斟酌,按照不同的文体和内容选择自己的阅读方式,这就是自由阅读。开展自由阅读,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还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增强学生审美能力,同时也是深化学生认知能力的重要手段。

2、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心理学告诉我们:“好表现”是学生的天性。我认为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则更能唤起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动力。基于这种认识,我的建议的方法包括:举办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比如百科知识竞赛、作家作品知识比赛、演讲比赛、故事会、黑板报比赛等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互相学习,看到别人的优点,也看到自己的不足, 从而使爱读书的氛围更浓,更加有利于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3、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学生乐读、想读、愿读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指导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要养成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才能将材料积累下来,否则盲目性地阅读会如“水过鸭背”“走马观花”。要求学生把读到的好的词语、句子、段落摘抄下来,并经常拿出来看看。我们可以通过摘抄、写提纲、提示范例或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二、在阅读积累的基础上,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小学生,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他们没有太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缺乏对生活的深切领悟,因此在写作过程中,他们很难流露出自己的深情所感。所有我们在学生的写作中经常看到抄袭的、仿作的,或是千篇一律的话语和事件,或是不痛不痒的平铺直叙,虽然偶尔也看到一些华丽辞藻的堆砌,却很难看到学生内心深处情感的真实流露。那我们该如何指导学生写出一篇抒发内心情感、有生命力的文章呢?我的建议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生活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宝库,语言源自于生活,作文更是生活中事件、情感、认知的集体表达。学生欠缺的往往就是生活的经历、经验,和对生活的感悟能力。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敞开心扉人爱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生活,尽情地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从生活的人和事出发,丰富写作素材。

2、让学生先说后写,连句成段

“儿童心理发展之研究表明,一般三岁至八岁期间是儿童之智力和语言发展之最佳期”(吕敬先)。他们经常表现出多嘴多舌,问长问短,爱看爱听。我们根据儿童这种心理特点,不失时机地充分利用说话写话课,把发展儿童形象思维和口头语言放在首位。让小学生从模仿说话、听话说话、看图说话到学会说话,从用词造句到 连句成段,发展学生之口头语言,为过渡到书面语言打下基础。

3、从段到篇,帮助学生整体设计

连段成篇是作文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高年级学生作文的主要任务。随着学生识字量增多,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作文知识之丰富和视野不断扩大,认知领域不断拓宽,学生从简单的连句成段到连段成篇之心理能力逐渐成熟,从低年级对事物简单认识到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作文能力也逐渐成熟,需要有一个系统的、科学的整体设计,使学生顺应自己之心理定势,在整个训练过程之变化中像“滚雪球”那样由小(连句成段)变大(连段成篇)。

四.家长的帮助不可或缺

在学校课堂教学的同时,家长若能同时进行课外辅导,对孩子阅读与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孩子在家里的时间本来就很长,对孩子的性格、喜好也比较了解,家长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引导,比如有意识地帮助孩子积累素材,启发孩子寻找素材;或是多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拓展视野;又或者抽点时间陪孩子经常去去图书室、书店,这一点对孩子的帮助笔者深有感触。从我的孩子4岁开始,我几乎每周都抽至少一天时间陪孩子去图书馆看书,刚开始毕竟孩子太小,不认识的字很多,问我的次数也多,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问我的次数也逐渐减少,不到5岁就可以非常流利的看书读报了,而且语言表达和写作水平也有了大幅的提高。

培养小学生阅读与写作,是一项具体、细致的工作,需要孩子、老师和家长长期和不懈地共同努力。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广泛阅读,学生才能积累语言,才能提高语言的表述能力和接受能力,由读到写,由写到读,相依相生,相得益彰。

论文作者:熊威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3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0

标签:;  ;  ;  ;  ;  ;  ;  ;  

阅读积累,以读促写论文_熊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