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庄的自然主义科技观_自然主义论文

论老庄的自然主义科技观_自然主义论文

试论老庄自然主义科技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然主义论文,试论论文,老庄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主要分析老子创立的道家学说中蕴含的以“道”为中心的自然主义科技观,分析“道法自然”原则,“反者道之动”辩证思维,“涤除玄览”直觉体悟认识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推动,对现代科技探索的启迪意义。

道家学派以老子为创始人,形成了以“道”为中心的自然主义科技观,其“道法自然”的基本原则,“有无相生”、“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维,及直觉体悟的认识方法,对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使现代学者受到深远的启发。

一、老子以“道”为世界本原,提出了第一个完整的宇宙生成模式,确认宇宙万物有共同的本源化生而成,为中国古代有机自然观奠定了基础,具有开拓性意义,并被古代自然科学家、思想家及学者们普遍接受和加以发展,推动了理性认识的发展。

老子以“道”作为天地万物统一共存的基础,提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25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42章)规定“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21章)赋予道无名无为,无形无体,无声无色,无物无象,然而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万物恃之而生的特征。在老子时代,对世界本原问题较盛行的是殷周传统的天命观和春秋时期的天地生万物说。老子对自然现象作较多较深入的观察,并根据当时天文学知识,反对天有意志,把上帝置于道之下,“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老子》4章)剥夺了上帝至高无上、主宰一切的资格,强烈地冲击了神权观念,具有思想解放的重大意义。老子也反对用物质的特殊形态来铸造万物,选择“道”作为万物始基,“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41章)以“有”指天地,以“无”指始基,强调了道是无有的统一,表现出他力图超出感性经验,在事物和现象背后寻找更根本的东西。“道”超越于万物,又内在于万物,是具有潜实在性的万物本原,有着无限生机,是万物变化的内在原因。这里使本原从理论意义上具有普遍永恒的特性,形成了人类对世界统一性的认识。这在人类认识早期阶段是一大进步,超越了朴素的感性阶段,跨入理性的抽象的层次,中国古代自然观就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并得以不断发展,成为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基石。

二、老子把自然、无为作为道的根本特性,以“道法自然”为基本原则,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符合科学精神,推动了对自然规律的探索,促进了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老子向传统的天命观挑战,提出了自然界无意识无目的的学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老子的自然并非自然界,是自然而然之意,是道的法则。道以自然为法,作为宇宙的最高原则,“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64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30章)说明了道与万物的关系。道作为万物本原,其生化万物是没有意志的,无为而自然的。无不为是任万物自为,对万物存在不加干涉。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42章)以道为天地万物生存发展的本原,天地万物内均含有阴阳两方面因素,阴阳二气相互交合而成平衡、和谐之状态。道家崇尚自然,崇尚和谐,要道法自然,就要返朴归真,回归到无人力强加妄为的自然而然的和谐状态,而要实现回归就应“为道曰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48章)使违反自然的行为越来越少,达到“无为”的境界。这样老子的自然观中排除了人的意志、情感等心理因素,也排除了天是宇宙命运主宰者的地位,否定了传统的天命观。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这体现为一种典型的科学研究的心态。人们要顺应自然,就要按规律办事,就需努力摆脱外来干扰与阻碍,消除个人成见,客观地认识自然万物的本来面目。正是这样形成崇尚自然的道家精神。《淮南子·修务训》中进一步明确了无为的积极含义,“若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事成而身弗伐,功立而名弗有,非谓其感而不应,迫而不动者。”把无为提高到按客观规律办事的高度,更加主动活跃,也决定了道家对社会和自然的研究超越了伦理纲常的的狭隘眼界,采取客观冷静的态度。这样形成的热爱自然、尊重客观自然规律的理性观念,更接近于科学智慧的思维方式。正是在这种科学精神指引下,道家学者在各门具体科学领域中进行探索,尤其在天文学、生物学、音律、医学和养生等方面获得了许多优秀成果。

庄子用大量对自然界观察得到的事例,说明了万物都有各自的本性,发挥了道法自然的思想,进一步认为道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同事物是不分离的。万物一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旁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庄子·齐物论》)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这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科学中农医天算都有很高的成就,这些学科都把人与自然看成是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农学中主要指导思想“天时、地宜、人力观”要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注意在生产中适应自然,避害趋利,使环境与生产活动的关系协调起来,获取天地人和的效果。中医理论以整体恒动观为基本指导思想,既包含人体系统的整体观念,也包含人体与外界环境系统的整体观念。把人作为一有机整体看待,认为人与外界环境包括地理水土、气候季节、社会条件等会互相感应,所以要“和于阴阳,调于四时”,保持人与外界环境的协调,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把治疗与调养、治疗与防病结合起来。在技术领域,老子的“自然无为”也要求人们去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行为要顺从自然,合乎自然,不能违反自然强作妄为。要求人工的东西要与自然的东西相协调。如中国的传统建筑深深接受了道家崇尚自然的精神,在改造自然的同时,重视与强调建筑与自然相结合,通过把建筑组织到自然环境中而提高整体环境的美学质量,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与西方不同的建筑理论思想。许多建筑群选择地址都顺其自然,因地制宜,依山傍水,因山就势。

道家崇尚自然,老子还强调“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老子》16章)“而知止可以不殆”。(《老子》32章)对人们不尊重自然规律与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提出了警告,对我国古代农学和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如在农业生产中。《黄老帛书·君正》指出“人之本在地,地之本在宜,宜之生在时,时之用在民,民之用在力,力之用在节。知地宜须时而树,节民力以使,则财生。”要求按土地状况,适时种植合适的植物,并有节制地使用民力而产生财富。“静作得失(时),天地与之;静作失时,天地夺之。”(《黄老帛书·姓争》)无论天时地利人和,都要掌握“适度”的原则,才能有益无害。老子的警告不仅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至今还有现实意义,甚至显得更为重要了。人类当前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被破坏的困境,主要原因都是人为的因素,或是由于不认识客观规律,或是根本不尊重自然规律。这在当今世界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人类从崇拜自然走向了征服自然,又从征服自然重新走向尊重自然的历程,体现出道家传统的深刻意义。正如当代著名的人文主义物理学家卡普拉所说的:“在伟大的诸传统中,据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他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潜在两者的基本一致。”[(1)]

三、老子提出了“有无相生”,“反者道之动”,从反面思考问题,表达了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思维方式,突破旧传统,开拓新思路,为中国古代科技探索所接受。

老子是古代朴素辩证法大师,他以“反者道之动”(《老子》41章)概括了“道”推动万物变化发展时表现出的矛盾运动。事物间都存在对立统一关系,事物都在相反对立的状态下互相依存并互相转化。事物的运动遵循着物极必反的规律,动复归静,所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2章)这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表现出老子善于从反面或负面看问题,注重事物的反面、被动、深藏的一面,认为比事物的正面、主动、显露的一面在发展中更重要。所以“柔弱胜刚强”。(《老子》36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多则惑。(《老子》23章)这里老子提出了辩证的否定原理和“正言若反”的表述方式,形成了道家独特的从反面看问题的辩证思维方式。从人类理性发展的历史看,这是思维方式的一个飞跃,事物总是包含正反两方面的性质,两者相互依存,从反面思考问题相对于从正面思考更具有反常识反常规反传统反权威的意义,更容易突破旧传统,开拓新思路,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比仅从正面看问题更深刻。在科学研究中往往更需要这种思维方式。老子的辩证思维传统不仅影响了中国哲学几千年,而且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敢于创新的自然科学家受此影响,对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如中国古代数字家赵爽的“形数统一”方法,用数的计算解决形的问题,又用形的解析证明了数的计算结果,较好地说明了数与形的辩证关系。著名数学家刘徽的“割圆求极”方法,化曲为直,由直达曲,表现出从有限到无限的对立统一。中医学理论中阴阳对立统一辩证论治贯穿绐终。《吕氏春秋》总结了先秦农学思想,强调“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劳,劳者欲息;棘者欲肥,肥者欲棘;急者欲缓,缓者欲急;湿者欲燥,燥者欲湿。”反映了从对立中把握统一并创造条件促使事物向相反方面转化的辩证思维特征。可见中国古代科学从道家朴素的辩证思维中获取了方法论的指导,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四、老子提出“涤除玄览,能无疵乎?”(《老子》10章)的直觉体悟认识方法,追求超越常规认识的最高真理,排除主观成见先识,有利于科技探索中直觉、灵感、想象等非理性思维的发挥,冲破旧框框,按事物本来面目去体认事物。

涤除玄览就是要在认识事物中去除人的后天意识产生的干拢,以赤子之心观物。老子的观是一种使人能与“道”所形成的宇宙万物相通的高超体悟,有要求达到超越常规认识的意义。从《老子》第1章就明确地反映出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显然不是通过正常的理性途径来把握“道”的本质,而是“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16章)以道为根本,以虚静应物。摆脱物相的干扰,进入心物相融相契,形成万物契入虚静之心,感染虚静恬谈心境而呈现自然本性。即排除先验性认识,让意识与自然混为一体,由直观而体悟,从而领悟自然之理。科学家的创造心理与道家的直觉体悟有相似之处。他们较少陈规陋习,对新发现虚怀若谷,在科学创造时,往往忘记时空与自我,沉浸在眼前的现象中,从对象本身中去发现事物的内在本质,发挥出直觉、灵感、想象等非理性思维,作出卓越的贡献。庄子更强调了直觉体悟中物我同一的境界。他在庖丁解牛寓言故事中提倡“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的技进于道思想方法,要求从具体的实践经验上升到心领神会的理性高度。当技艺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主宰的训练阶段进入到直觉的神化阶段,达到了一种升华,任何技艺与知识的掌握都以达到神化状态为最好。从事物的外在表象达到对事物的内在规律即“道”的理解,就超越了一般技术又能统率一般技术。在科学技术的探索中,这种追求超越常规认识,探求现象背后内在本质的思想方法,促进了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一些科学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这种思想方法。如数学家李冶提出了道技统一。秦九韶说:“曲艺可遂也,愿进之于道。”(《数书九章序》)徐光启注重对科学理论及内在规律的研究,强调“一义一法,必深言所以然之故。”(《历书总目表》)

道家重视对世界的总体把握,以直觉体悟万物的统一性,相互联系和谐相融的状态。这种思想方法显然对事物的整体性把握具有优点。但是在道家所处的时代,由于科学认识水平的局限,缺乏具体科学的深入分析,对世界的总体把握只能是直观朴素、笼统、空泛的。这种整体性、模糊性的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缺乏细致分析产生了影响。

老子创立道家学说之时,自然科学研究刚刚起步,生产仅有少数简单机械,技艺混同,技术更多地溶于生产操作之中。由于道家崇尚自然的精神,在道家学者观察与探索自然、社会的实践中提出的自然观、思维方式和认识方法中,溶入了道家的自然主义科技观。它不仅深刻地影响着道家学者,也深刻地影响着历代的思想家、科学家,而且对现代科技探索有着重要的启迪。今天,应当深入挖掘道家科技观的内涵,发扬其积极方面,剔除其消极方面,促进科技向前发展。

注释:

(1)转引自董光壁:《当代新道家》第63页。

标签:;  ;  ;  ;  ;  

论老庄的自然主义科技观_自然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