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凯恩斯主义的市场协调与损失理论述评_理性预期论文

新凯恩斯主义的市场协调与损失理论述评_理性预期论文

新凯恩斯主义市场协调失灵论评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凯恩斯论文,主义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市场协调失灵论是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为解释非市场出清的原因而提出的一种新理论。市场协调失灵论从市场机制不能协调众多经济人行为来说明市场失灵。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由许多经济人构成的经济中,经济人之间的行为相互关系相互制约,尽管经济人是理性人,然而每个理性人的市场力量都很小,单个经济人无力协调整体经济行为,从而导致市场失灵,经济出现多重均衡态和乘子效应。因此,经济人的理性预期具有非理性,只有通过国家干预,才能消弥市场失灵。本文概述市场协调失调失灵论的三种代表性理论:不完全信息和协调失灵论;交易搜索和协调失灵论;市场对策和协调失灵论。

一、不完全信息和协调失灵

不完全信息和协调失灵论是由布赖恩特(Bryant)提出的,该理论通过一个理性预期凯恩斯模型来阐述其观点。

1.理性预期凯恩斯模型。模型假设经济社会中有nN个相同的经济人,他们分别居住在N个城市,每个城市的经济人数量为n。每个经济人的初始禀赋是闲暇,每个人的效用是个人闲暇和商品消费的函数。生产商品就要牺牲闲暇。

设以闲暇生产商品分为两阶段:在生产的第一阶段,生产者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各个城市分别生产不同种类的中间产品,在此期间,各地的经济人都不知道其他地方的生产规模,各地专业化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不一定吻合;在生产的第二阶段,任何地方都可以无成本的将中间产品组装成商品,它受到各地投入生产中的劳动量集合的最小元素的制约。在生产的第二阶段,每个地方的经济人共谋,以抑制任何来自市场的超额中间产品。这个模型虽然简单,但它反映了现代发达商品经济中生产专业化、分散化的特点。

在以上假定下,模型能说明失业均衡的多重性。个人效用最大化条件是效用函数对劳动的边际效用和效用函数对闲暇与劳动之差的边际效用相等,由此条件可求得最优化的劳动投入量,这时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只要实际劳动投入量低于最优化的劳动投入量,经济中就出现失业,对于实际投入劳动量来说,只要各地投入中间产品生产的劳动量相等,那么专业化生产的中间产品的供求就相等,这时,经济人的预期就是理性预期。理性预期条件下的劳动投入量不一定等于最优劳动投入量。因为,理性预期条件下的实际劳动投入量在零到最优劳动投入量决定的区域内是连续的,构成一个非充分就业的连续统。

2.市场协调失灵。对于理性预期的多重均衡,难以确定那种均衡态必然出现。在由众多经济人构成的经济系统中,每个经济人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单个经济人没有能力在多人分散的经济中协调其他经济人的行动。所以,即使个人是在理性预期条件下采取行动,但由于市场协调失灵,经济均衡可能低于充分就业时的均衡,经济中出现失业。由于协调失灵,当失业出现时,市场中不存在一个协调经济人行为,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力量。理性预期能预料到非充分就业的均衡态,然而,按理性预期行事时,却使实际就业的经济均衡低于充分就业时的均衡。经济中的失业是个连续统,理性预期会产生一系列非理性的结果。

2.政府政策的协调作用。由于市场协调失灵,理性预期有非理性的后果,经济中存在失业,因此,只有政府的经济政策能协调经济人的行为,引导经济从非充分就业均衡向充分就业的均衡态运动。政府可以通过改变征税率,调整个人收入或直接雇佣失业者来协调经济人行为,提高就业率。

二、交易搜索和协调失灵

以交易搜索论为基础的市场协调灵论是由戴蒙德提出的。该理论以一个交易与市场模型描述了有搜索过程的交易及相应的生产决策;而后,运用模型分析了市场的多重均衡态,说明交易的外生性;最后,提出政府的长短期经济政策。

1.交易和生产模型。模型假定,失业是指那些没有产品出售,正在寻找生产机会的人们;就业是指那些拥有y单位产品、并试图出售这些产品的人们。处于就业的人有购买力,而处于失业的人没有购买力。若将生产视为个人时间的耗费、搜索交易需要时间,寻找生产机会的人也要耗费时间,那么,个人就处于就业、交易或失业三种状态中的一种状态。

对个人来说,搜索交易者的过程是个随机过程。个人在市场中找到潜在交易者的概率是b(e),它服从参数为e的泊松分布。参数e是就业人口的比率。在市场交易中,就业者寻找潜在的交易者需要时间,从持有商品到商品出售,有一个时间滞后。交易过程的滞后表示销售商品所需要的时间,也是商品库存时间。交易者商品库存的平均时间随销售率的下降而延长。由于泊松分布的期望等于参数e,所以市场上随机搜索到交易者的平均概率为e。一个无人指导的交易者在市场中遇到交易者的概率随e的增大而提高。e越大,说明市场上可供交易的产品越多,人们达成交易的可能性就越大。在经济系统足够大时,虽然交易者不能准确地预言单个行为者的生产和交易状态,但整个经济系统潜在的生产和交易机会的期望值能通过泊松公式估算出来。就业率随每对已完成的交易而下降,先前的就业者在出售产品后变为有资格从事生产,获得了从事生产的机会。如果有资格从事生产的他将选择从事生产,经济人的生产成本低于C[*](长期效用最大化时的最优策略成本)。

2.多重均衡态。当就业率的增长率稳定时,就业率e和最优策略成本C[*]是正相关的。当就业率e提高时,最优决策成本C[*]也增加,如果所有的生产机会都被充分利用,那么,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G(C(0))=1。当最低可能生产成本大于最优策略成本C[*]时,有资格从事商品生产的人都不愿意从事生产,就业率是最低的。因此,最优策略成本是处于C(0)与之间的连续函数,相应地,就业的均衡也是个连续统,经济中有多重就业均衡。

模型可以用于分析随机冲击对经济的影响。经济系统中出现冲击后,经济会处于多重均衡态中的某一均衡状态,在经济中的暂时冲击消失后,经济仍会维持在这一均衡态上,而不是恢复到受冲击以前的均衡态。

模型还可以分析理性预期问题。当经济中存在着多重均衡态时,隐含着经济从初始状态开始运动后,有多条路途达到不同的理性预期均衡状态。市场中商品的成交需要交易者去搜索,搜索成功的概率与潜在的交易者数量有关。而在不完全信息市场中,潜在的交易机会不能被充分地认识。市场机制不能保证每个人都准确地预言交易时间,对交易时间预言的误差特别可能出现在由初始状态到某个理性预期均衡的途径上,这样路径又有多条,从而导致经济可能处于低效率的均衡态,理性预期出现非理性。

总之,在一个复杂的现代经济系统中,总有些事物不能被认识,存在着未知的机会。在由众多的经济人和多种商品构成的纷繁复杂的市场中,信息不完全,个人需要通过搜索来认识某些潜在的机会,获取较为完备的信息,找到交易者并达到交易。经济人无法找到所有的潜在机会,交易协调失灵。市场不能有效地协调经济人的行为,出现协调失灵。

在协调失灵的经济中存在着外生性。它是指:在市场中,交易成功的概率会随着潜在交易者的增加而提高。外生性源于市场协调失灵。在协调失灵的市场中,全社会的产品不能通过市场交易网络,将产品完全地配置给个人,社会商品出现超额供给,社会福利遭到损害。

3.政府刺激经济的政策。当政府干预经济,刺激了总需求增长时,市场上潜在交易者会增加。潜在交易者的增加提高了搜索成功的概率,使销售率提高。高销售率使生产更加有利可图,人们理性预期的产出水平因而提高,愿意从事生产概率增加,失业率下降。整个经济会从低产出均衡向高产出均衡运动,或从低效率的均衡态向高效率的均衡态移动。

政府的经济政策有长期刺激政策和短期稳定政策。长期刺激政策是指政府通过适当的经济手段提高最优策略成本,使经济人感到自己的生产成本低于最优策略成本,从事生产是有利可图的。最优策略成本越高,实际生产成本低于最优策略成本的幅度越大,给人们提供的生产机会就越多,产品数量增加的幅度也越大,交易者也相应地增加,交易变得容易,销售率提高,这又刺激了产出的增长,就业率提高,社会福利增加。

短期稳定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补贴生产成本,使生产成本低于最优策略成本,诱导经济人去选择生产机会。当政府给个人以生产补贴,且最优策略既定时,个人生产成本下降,生产会扩张,就业和产出都会增加。

三、市场对策和协调失灵

考虑市场对策的协调失灵论认为,在由多个经济人构成的经济中,每个行为者都力图最大化自身的利益,但个人经济目标的实现又受经济中其他行为人的制约,经济人之间的关系如同多人对策中局中人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对策论来分析市场中经济人的行为。经济人在市场中的对策行为会产生策略补偿和溢出,策略补偿和溢出导致市场协调失灵,经济中会出现多重均衡,整个经济可能处于非帕累托最优状态。以市场对策为出发点的协调失灵论提供了一个更为一般的研究市场失灵的理论。它不是直接地考虑失业,而是研究协调失灵的一般机理和主要特征。该理论是前两种协调失灵论的发展。

考虑市场对策行为的协调失灵论首先运用一个市场对策模型构成其理论分析框架;其次,用模型分析技术的外生性与协调失灵;然后分析由交易的外生性引起的协调失灵;最后,说明需求的外生性和协调失灵。

1.市场对策模型。市场对策模型描述了现代市场经济中理性经济人的行为所形成的经济运动,揭示了非出清市场中的对称纳什均衡有多重性。模型指出经济中的两个重要特征:溢出和策略补偿。

市场对策模型。设经济中有I个经济人,单个经济人的策略变量为e,策略变量集为[0,E],E是个有限值。策略变量集表示了经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约束了经济人的行为。经济人用某一策略对其他经济人产生的影响,体现在支付函数中,经济人的支付函数是策略变量和支付参数θ的函数。支付函数对各自变量有连续的一阶、二阶微分。经济系统对经济人的影响可用所得函数来表示。当其他所有的行为者采取策略e,第i个经济人采取策略e[,i]时,这个经济人的所得函数为V(e[,i],e),他的最优策略为e[,i](e)。利用所得函数的一、二阶偏导数可以得到五个定义:

定义1:当所得函数对策略e的导数大于零,市场对策显示正溢出;定义2:当所得函数对策略e的导数小于零,市场对策显负溢出;定义3:当所得函数对策略e[,i]和e的偏导数大于零,市场对策显示策略补偿;定义4:当所得函数对策略e[,i]和e的偏导数小于零,市场对策显示策略替代;定义5:若所有行为者的最优策略之和对参数θ[,i]的导数大于最优策略时参数θ[,i]的导数,市场对策显示多重乘子效应。

正溢出和负溢出的定义直接说明了隐含在经济中的外生性。正溢出是指,当一个行为者以外的其他行为者的策略增加时,会给该行为者带来附加的好处。负溢出的概念正好与之相反。策略补偿定义隐含的意义是,除了行为者i以外的行为者的策略增加,会提高行为者i的边际收益,即某些局中人策略的增加会提高另一些局中人的策略。策略替代的定义与策略补偿的定义相反。乘子效应说明支付函数参数θ[,i]在稳定的对称纳什均衡的邻域内运动时,经济全体对支付变动的反应超过个别经济人。

2.交易的外生性和协调失灵。交易的外生性是指市场随机成交的概率依赖于市场中交易者的数量。有外在性的市场显示策略补偿,并出现协调失灵。

设经济系统中的经济人随机地作出生产决策,市场交易也是随机地在任意两个经济人之间进行。每个经济人都面临着与不定成本相联系的生产机会。在市场交易对策中,每个经济人的支付函数是期望效用。经济人的策略集内的是停止生产的成本,当实际生产成本低于时,经济人才选择生产机会。市场交易成功的概率也与有关。

当寻找交易者的概率是潜在交易者人数的递增函数时,市场对策出现策略补偿。从事生产和交易的局中人的人数增加时,个人的期望报酬会随之提高,即经济中有正溢出。同时,更多的生产机会被视为是有利可图的,所以,经济人将增加策略,经济中出现策略补偿。

市场交易中的外生性导致策略补偿出现,由于个人无力协调市场交易,导致市场出现多重均衡,经济可能处于帕累托次优状态。市场以外的冲击会使经济从一个均衡态向另一个均衡态运动。不难看出:停止生产的成本越高,搜录交易者的概率越大,销售概率也越高,个人效用越大,更多的人乐于从事生产,经济会从一个低效均衡状态移动到一个有效率的均衡态。

交易的外生性能看作为需求的补偿性,潜在交易者的数量可视为对个人产出的需求,这被称为需求的外生性。

3.需求的外生性和协调失灵。需求的外生性源于各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需求外生性不能被单个厂商内生化解决,除非将这些生产厂商归并为一个厂商,需求的外生性才能内生化。对相互独立商来说,需求是外生的。在有众多独立厂商的分散经济中,需求的外生性使经济有多重均衡的特征。一旦经济处于低产出均衡态,单个厂商不能协调整个经济向高产出的均衡态运动,他的行为受经济中产品需求数量的制约只能采取低产出均衡态时的策略,否则他将受到损失。经济中的数量对个人决策是重要的,经济人的行为受数量约束。

需求外生性模型。在市场对策模型中再加上一些条件,就成为分析需求外生性的模型。设模型中还有非生产性的标准商品——货币,这些货币被赋予一组局外人的行为者。这些局外人没有策略集来表示其选择行为。仍考虑一个多部门经济,进行分散的专业化生产。不同部门生产不同种类的产品。各部门厂商生产同类产品。每个厂商的经济行为相同,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者。每个经济人不能消费自己的产品,经济中的经济人的行为有相互作用。经济人销售率随潜在交易者人数的增加而提高。生产函数是递增凸函数,某部门厂商和要素供给者所花费的收入来自该部门生产的商品和非生产性商品经营活动。该部门的利润最大化产业水平,由目标函数(收益减去成本)和约束条件(收益是:本部门产量、总产量、本部门产品价格和总价格水平等变量构成的方程)来确定。各部门都有类似的价格和产量方程,这些方程组确定了整个经济的纳什均衡状态。如果经济中除了一个部门外的其他部门厂商都增加了产出,那么收入总水平增加,未增加产出的部门的需求线会向外移动,只要该部门产出需求价值有弹性,那么部门生产就会扩张。各部门之间的价格联系为:当其他部门产出增加时,价格必须调整到市场出清,这会引起要素价格下降,厂商发现生产中的边际成本已下降,从而会生产得更多。然而,价格的下降会减少收入,使其余部门的需求线移动。经济中出现策略补偿和多重均衡态。

当各部门之间出现策略补偿时,经济显示正溢出,在一定范围内,部门产品的增加有利于消费该种产品的消费者。此时,由于需求的外生性存在,厂商对需求的外生性有各种可选择的反应,多重均衡可能出现,不同的均衡水平可以被经济活动的水平和福利水平指数化地表示出来。当经济处于无效的低产出水平时,虽然理性经济人希望经济从低产出均衡态运动到高产出均衡态,但没有一个经济人会单独地进行生产扩张。因为,个人的最优策略依赖于经济中其他行为者的选择的总产出和总价格,在数量约束下,个人单独改变策略增加生产的结果是利润减少。而当某一部门的生产扩张时,由于需求策略补偿的存在,会引起其他部门需求增加,生产随之扩张,总产出和就业都会增加。由此可知,经济的总运动不一定是总冲击的后果,特殊部门的冲击与需求溢出相结合,就会引致经济出现周期性波动。

以上关于技术外生性、交易外生性和需求外生性的模型,说明了对策经济中有溢出和策略补偿。市场协调失灵,使市场机制不能确保经济处于有效率的均衡状态。

当经济协调失灵时,理性预期均衡有非理性。理性预期的凯恩斯模型可以预言非充分就业的多重状态,但不能断言整个经济处于哪种均衡状态中。理性预期均衡不是唯一的,经济人的行为和实际经济所处的均衡状态也不是唯一的,个人行为方式和整个经济均衡模式可以有多种。对于理性预期的多重均衡,似乎没有特别的理性确定哪种均衡态必然出现。在这种有微观经济基础的理性预期的情况下,市场没有能力协调众多的理性经济人的行为,使整个经济处在某个确定的均衡态上。的确,对某个经济人来说,当他已经处于一个有较大个人效用的理性预期均衡态时,没有理由指望他会自行偏离当前的状态,运动到另一个能提高整个经济的效率但会降低自己效用的均衡态上。市场中不存在一个协调经济人行为、使经济达到最优的理性预期均衡的“理性”机制,市场协调失灵。理性预期能完全预料非充分就业均衡,但按理性预期行事时,却产生非理性的结果。

由于市场协调失灵,经济人的理性预期具有非理性,因此只有通过国家干预,才能改变协调失灵的状况,使经济向着最优均衡态运动,社会资源实现优化配置。

标签:;  ;  ;  ;  ;  ;  ;  ;  ;  ;  ;  ;  

新凯恩斯主义的市场协调与损失理论述评_理性预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