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创新探析
龚晓莺 蔡 豪 康 睿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2)
摘 要: 从教与学的双重维度分析考量,不难发现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普遍面临着复杂多样的困境。基于当前境况,可通过追溯理论渊源、立足社会发展、开拓国际视野提升教师对学生教学输入的效果;同时以课堂活力、课外资源、考核方式为改革着眼点,培养学生对课程内容输出的能力,促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创新。
关键词: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创新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指导我国经济实践的重要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具有重要地位。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强,中国在参与全球化进程中备受瞩目,但解决国际摩擦时的话语权仍不充分、中国道路的解释力仍不强劲、参与全球治理的感召力仍不显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同时,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才需求日益凸显,当前有必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地位。
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4](P373)
因此,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理论传播的思想高地,教学创新也应是与时俱进。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教”与“学”的双重维度分析考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成效,不难发现当前高校普遍面临着复杂多样的教学困境。为满足现实需要、顺应时代课题、破解教学困境,本文从“教”与“学”师生互动的研究视角,探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创新。
Based on Eqs. (6) and (7), the parameter value of C2 can be obtained,
1 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经济学逐渐成为我国热门学科,导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地位有所削弱,发展前景不甚乐观,尤其在“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着双重困境。
1.1 困境之“教”
2017年,山东选派19名干部到重庆挂职工作,成立了山东省扶贫协作重庆干部管理组。第二年,第二批干部赶赴重庆。从产业到劳务,从教育到医疗,从官方到民间,山东动员各方力量,带着感情,带着资源,投身重庆扶贫开发,在当地留下了无数山东故事。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伊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支持,40年来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我国在社会主义曲折建设中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长期以来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当前,中国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面多诸多新的经济问题,亟需新的理论指导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仍将是指导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理论保障。如何培养高素质的经济人才,在经济开放的实践中,例如面对中美贸易摩擦,以中国的逻辑破解西方欺凌式的“指责”,是当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才培养的未来目标。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是培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才的主渠道。
部分高校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划为学分较低的公共课程门类,期末考核则采用随堂“开卷考试”的形式,致使学生降低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视程度,更有学生会认为该课程的开设只是枯燥理论的“强行灌输”。此外,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的“填鸭式”照本宣科的教学形式,一味对照多媒体课件念文字,而缺少针对课程内容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有启发式和监督性的提问,往往使得课堂气氛单调,“独角戏”的课堂难以实现良好的互动教学。这导致学生产生了“课程无用”的错误观念,认为只要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拿到学分即可,难以提起热情投入课堂。
1.1.2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学科研缺乏热情
青年学者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热度远低于西方经济学,科研及教学队伍中大多数是年龄较大的教师仍在坚守,普遍出现“老龄化”,导致教学团队的结构不合理,“丧失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者‘再生产’的能力”。此外,相比起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体系庞杂,理论脉络较难理清,当前高校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关问题的科研产出较少。又由于相关研究平台及人才的短缺,很难组建该领域的科研团队,“孤军奋战”式的科研难以形成合力,尤其对于一个学科而言,要迈出创新突破的步伐则难度较大。
1.2 困境之“学”
1.2.1 学习热情低落,课堂参与度低
膀胱爆炸损伤程度可由黏膜损伤至膀胱破裂,黏膜损伤者留置尿管即可。膀胱破裂者,如镜下见裂口通向腹腔或裂口较大伴活动性出血,应立即手术修补,并检查邻近肠道有无损伤。如为腹膜外损伤,破口较小且无活动性出血,可行保守治疗,保证尿液引流通畅。爆炸所致膀胱裂口常不规则且多发,修补时应仔细。
在上述描述中,制造能力以制造活动为载体,体现了制造活动对制造资源,例如生产设备、原材料、加工工艺和加工技术等运行的能力水平。因此,根据不同生产任务、生产类型、生产工艺的需要,制造能力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针对制造活动的制造能力,如生产能力、库存能力、加工能力、装配能力等。
1.2.2 课程内容复杂,理解难度较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以《资本论》为基础,许多高校课程选用的教材虽然相比起《资本论》这部巨著的内容来说精简了不少,但是其概念的抽象性和生涩的释义还是给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和理解带来了不小的难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高校通常作为基础类课程而设定,授课对象普遍是专业知识储备较少的低年级学生。缺乏前期的知识储备,增加了学习该课程的难度,尤其在讲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和变化规律时,学生普遍认为劳动价值理论以及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难度较大。
新闻漫画利用具有强烈讽刺性或幽默性的图画,配以言简意赅的文字说明,共同构建出完整的多模态语篇来解释复杂的政治形势,并对时事进行评价。 漫画创作者从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物和重要事件中取材,通过使用视觉隐喻及超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来揭露特定的社会现象本质,从而影响大众对社会政治事件的观点及信念。
2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需要
2.1 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以应对西方经济学冲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性较强,但理论结合实际才能真正参悟透理论的本质。因此,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作为教学案例,将帮助学生更加直观有效地理解抽象的理论。“案例分析式”的情境教学,将知识点涉及的典型案例融入教学过程中,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立足新时代,例如,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下劳资关系有了新的变化,就可以剩余价值理论作为切入视角,探索与分析“用工荒”、社保制度、收入分配等相关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践问题。此外,在人工智能时代,结合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及剩余价值来源,从而对剩余价值理论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并能运用它来分析当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新变化,尤其对相对剩余价值理论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1.1 学科地位弱化,课程设置不合理
2.2 培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才以促进中国经济实践
新时代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经济领域“重实用”的理念也不断影响着我国高校经济学科的发展,西方经济学以其实证分析和数理逻辑的学科优势,逐步占据了主流地位。在我国许多高校的经管类专业学科设置中,相当多的学校大量增加了宏微观经济学及计量经济学的课时,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功能和地位却不断弱化。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普遍弱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安排,甚至取消该课程,或者只是以选修课程的方式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理应坚定政治立场。新时代高校学生具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素养,是人才培养的合理需要,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设置不合理当引起重视。
3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创新
3.1 提升教师对学生教学“输入”效果
尽管放疗对鼻咽癌治疗效果明显,但由于放疗疗程长、不良反应多,导致部分病人不能忍受而放弃治疗[4]。科学有效的护理对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优质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理念,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护理人员在做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需求和个性特点,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从心理、健康教育、皮肤护理的实施、并发症的预防、对患者自我护理指导、患者之间的交流等各方面进行优质护理,注重护理细节,使患者感觉到满意舒适,从而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依从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课程内容中,原著表述的话语较多,不易理解,而且涉及的原理及概念,其背后蕴含着众多复杂的经济学逻辑。如果仅仅将教材作为教学内容,学生脱离原著内容,没有一定的原著阅读基础,就难以真正理解重点知识。基于此,教师不应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的讲授,而是应该对课本中涉及的问题进行时代背景的介绍和理论逻辑的推演,同时回归原著,挖掘文本内容,对专业术语进行有针对性的释义,让学生了解到这些原理的推导过程。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开阔思路,追溯理论渊源,了解知识点的背景来源。要想有成效地感染学生投入、热爱这门课程,就要把教学内容回归原著,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髓所在。
3.1.2 立足社会发展:引入“案例分析式”的情境教学
向世界阐释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经验是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越性的关键。西方逻辑难以解释中国经济的发展,“现代经济学前沿理论通常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提出的,那些理论通常是为了解释现在发生在发达国家的现象,其问题特征不见得和我国相同,因此那些理论不见得有借鉴意义”。对于西方经济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质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进一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形成能够与西方经济学者平等对话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是当务之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方位,新的经济实践需要新的理论指导,尤其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域扩大开放等经济发展领域,亟需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体系以指导实践。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是应对西方经济学冲击的需要。
3.1.3 开拓国际视野: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阐释国际现象
3.1.1 追溯理论渊源:回归原著对“重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释义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潮流,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全面扩大经济开放,当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于教材解读,而是应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阐释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各类经济现象。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开设的意义在于解释中国当前经济开放的中国逻辑、中国特色、中国模式,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其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异同优劣,方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出强有力的中国声音。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时处在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在揭露资本主义弊端的过程中形成了政治经济学理论,因此我国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事实,而是以广阔的国际视野,放眼全球,在全面分析阐释全球各类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的认同感,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理解。
3.2 培养学生对课程内容“输出”能力
3.2.1 激发课堂活力: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主题发言
课堂是培养学生对课程内容“输出”能力的直接平台。为了改善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参与度、专注度参差不齐的现象,可以组织学生们自由组队,形成学习小组,每周教学预留学生专题汇报的时间。教师选取有价值的时政热点问题,鼓励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自由讨论,最终形成小组的共同观点,再面向全班公开交流,避免“教条式”的授课方式,发挥学生主体性,激发课堂活力。此外,为保证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般规律,各学习小组选取资本主义生产、再生产过程及其内在矛盾,以及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等重点教学内容,进行资料搜集与文献评述。课堂上可以通过微视频等形式进行课前汇报,专题汇报的目的在于学生们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有兴趣的课程论文选题,避免期末突击选题,提升课程论文质量。
3.2.2 利用课外资源:以网络平台进行“互动反馈”的补充学习
互动反馈是培养学生对课程内容“输出”能力的重要过程。网络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能够突破教学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实现教学过程的高效化和便捷化。师生在网络平台进行互动反馈,学生将能体验到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这一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能力,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寻找到答案,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提升教学成效。这种教学途径的优势之处在于:一是学习便捷化。教师通过把课程录制下来上传至网络,学生在相应的平台上可以重复播放课程视频,对课上没有掌握和遗漏的知识点进行反复视听,增加理解。二是反馈及时性。教师可以通过创建网络班群,提前发布课前预习资料、课程中将要谈论的学术问题和疑难点及课后的复习巩固作业,便于教师和学生掌握课程进度。三是互动有效性。网络平台能够保证学生与教师之间学习信息的交互畅通,可以进行答疑。
3.2.3 创新考核方式:推行“模块量化”的课程期末总评
考核是培养学生对课程内容“输出”能力的检验环节。在以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教学结果不理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门课程的期末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不恰当。很多高校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考核主要采取期末“开卷考试”的形式,而且所涉及的考试都是比较浅显的概念性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等。考核方式的创新主要是不再单纯地以期末考试作为检测课堂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而改之以增加平时表现。细分这门课程中的评分权重,包括课程主题发言情况、网络课程参与度及课题论文质量,把以往仅注重试卷成绩这种集中在某一“时间点”上的考核方式改为课程“时间段”的积累度考核。这种课程考核方式更有助于反映平时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容的思考和个人学习的准备充分程度,也更能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 朱安东.反思中国经济学教学 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7(03):96-97+101.
基金项目: 2018年同济大学精品类通识选修课程建设项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018年同济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研究项目“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管理水平研究”(2018GH26001)。
作者简介: 龚晓莺(1963-),女,经济学博士,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蔡豪(1995-),男,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康睿,(1996-),女,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7.075
标签:新时代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政治经济学论文; 教学创新论文;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