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策略论文_李爱利

浅谈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策略论文_李爱利

李爱利 黑龙江省依兰县道台桥镇中心校 154800

一、学习动机及其作用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活动以达到一定学习目标的内部动因,是制约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心理因素。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和诱因两个因素构成的。学习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人们的学习要求或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需求在学习者头脑中的反映,是学习活动的基本动力;诱因是能够满足需要的客体情境条件,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及其动机常常是需要与诱因的相互作用决定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导向作用。学生有了学习动机,会根据动机的方向进行学习,以达到目标。

2.促进作用。学生在学习动机的作用下,能排除干扰,克服困难,集中注意力于所学习的对象上。

3.调整作用。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能起到维持、增加或停止、减弱活动力量的作用。

4.激活作用。有学习动机的学生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寻求学习活动中的自我满足。

学习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所谓内部学习动机,是学习者对学习活动本身或活动本身提供的后果的奖励的满足需求。“我要学”就是这种动机的表现。在学习活动中,能转化学习动机的内部心理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内部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的影响较持久,因此,教师要有效地培养可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的有关心理因素。外部学习动机是学习者在活动以外的客观因素的影响和要求下产生的学习动机。可见,学习的内部动机比外部动机是具有更大的意义。所以,教师、家长应该帮助学生形成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但是学生的内部动机需要外部教育的不断强化,需要外界诱因加以激发,使之强有力。

二、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1.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学习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和客观标准。学习动机总是指向于一定的学习目标,如果学习没有目标,学习活动就会失去方向和重要的诱因。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必须帮助学生树立恰当的学习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习目标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远的总目标;一种是特定目标,即近期的具体的学习目标,如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完成几篇作文。

(1)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确定总的学习目标。只有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才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自觉性。

(2)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近期的具体的学习目标。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不断确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具体明确的近期学习目标,做到切实有效,不能“耍花架子”,使他们沿着一个个近期目标不断向前发展。只有将远大的学习目标和近期具体的学习目标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学习目标的激励、导向作用, 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2.更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的内部动机。传统的教育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习方法和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创新教育的真谛,不是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统一规格的“标准件”,而是造就充满活力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会学习的一代新人。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激励学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从而自觉主动地去探究,并在解决了问题之后获得一种欣慰感、偷悦感、满足感,这是其他任何奖赏所不可替代的。这种满足感又成为推动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内部动力。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3.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活动。学习竞赛对激发学习动机、鼓舞斗志、克服困难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许多实验研究表明,通过学习竞赛,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但是,学习竞赛也可能产生某些消极影响。比如,影响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相帮助,甚至会形成个人名利思想;竞争中所取得的优秀成绩往往是以高度的紧张为前提的,心理过度紧张容易影响身心健康发展;而且竞赛结果总是少数人得名次,多数人为赔衬,一定数量的人为落伍者,获胜者总是受到奖励, 失败者则焦虑不安,忍受一定的心理压力。

竞赛虽然有可能产生消极作用,但这些消极影响并不是完全不可避免的。为了充分发挥学习竞赛的积极作用,预防其消极影响,在组织学习竞赛时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竞赛,把竞赛看作是向老师和家长汇报学习的一种方式。在竞赛标准方面,应体现鼓励进步、团结互助,从而有利于“优秀更优秀,后进变优秀”,把竞赛变成激励学生进步的手段。竞赛频繁,不但会失去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而且容易增加学生精神负担,因此应适当组织竞赛,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以增加信心。

4.要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实验研究表明,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评价,对激发学生动机、改进学习活动方式、提高学习成绩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它可以激励动机,增强学习兴趣,又可以提供信息,以便改进学习活动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地、及时地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效果,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必须实事求是,做到客观、公正;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应以鼓励为主,适当批评和表扬。对于一些成绩虽好但有骄傲情绪的学生,要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对那些学习很努力而成绩较低的学生,评价时要积极引导、鼓舞斗志。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原因。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学风,自觉学习,乐于学习,这既是教育手段,又是教育的目的。我们只有把握了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工作更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学成绩。

论文作者:李爱利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9月总第24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  ;  ;  ;  ;  ;  ;  ;  

浅谈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策略论文_李爱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