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各类建筑工程项目数量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而我国建筑施工单位在项目施工管理上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目前已逐步构成了具备现代管理概念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机制。但在实际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希望能为今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措施
在现在社会的发展中,建筑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面对严峻的竞争形势,建筑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这需要我们的企业不断提高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从根本上提高建筑的质量和安全度。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在整个建筑项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企业的经济利益、社会信誉和综合竞争实力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建筑工程施工时,会使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比如大量的施工器械和设备,要通过有效的施工管理将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灵活的运用,才能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由于建筑工程的特殊性,目前的建筑工程的形式和种类特别多,工程规模也存在很大差异,建筑工程施工极易受到外部条件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种施工工序上的衔接问题以及各种技术的综合运用,都会对施工进度与质量产生影响,只有在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证各项工序的正常进行,确保工程的质量。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建筑行业之中不断引进各种新型的材料、新型的工艺以及新型的设备,这些新鲜元素的加入使建筑工程的构成与建筑施工变得更加复杂。面对更加复杂的工程施工,提高建筑企业的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才能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也能够促进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科学管理模式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支出产业,在较长的计划经济时期,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建筑市场逐渐开放,建筑行业原有的垄断性优势不符存在,各种市场问题逐渐暴露了出来。其中,缺乏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模式最为严重。在传统的建筑行业中,资源浪费、重复建设问题相当严重,但由于处于垄断地位,这些成本都被转移到了消费者身上;就目前来说,建筑行业内部竞争激烈,同时所需要的各项资源也都来源于市场,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就不可能掌握企业经营利益的主动权。科学管理模式的缺失表现在当前行业管理的漏洞层面,一些施工管理、安全预防等法律法规无法有效执行,导致施工管理的模式与现实脱节。
2.2监督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一些工程的子项目按照施工方案需要一年的建设时间,但是为了如期完成工程建设周期,可能要减少到10个月或者8个月,建筑工程涉及到多种工艺,施工环境复杂,而且可能出现多种工艺交叉作业的现象,如果要缩短工期,可能会影响其他工种的施工。在这样的情况下,施工企业往往采取简化施工环节或者施工工艺的方式,来达到节省建设时间。这就会给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比如在缩短施工进度的时候,项目部可能需要增加一部分的工人,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的难度,新员工如何与老员工磨合和协调,甚至有些员工利用这一段时间消极怠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3.1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
要想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需要摒弃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法和模式,将更加人性化的管理理念运用其中,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尤其是要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运用其中,实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又好又快发展。与此同时,在整个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建筑企业还可以借鉴和学习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措施,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和方案,另外还可以设置相关的管理激励机制,健全责任制度,如果一旦出现或发生问题,能够及时的找到项目负责人,防止问题的扩大化,在实现人性化管理的基础上做好规范化管理工作,从而实现建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3.2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建设工程管理发面,企业严格遵循规定管理体制的制定程序,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情况下制定相应的工程监督管理体制。工程开始前需要将相关审批材料交由有关部门进行审批,只有审批结束并且通过才能开始施工。如果审批没有通过,就需要找到驳回的原因,解决出现的问题再去审批。工程竣工之后需要将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交给相关的专业人士审查。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需要划分好工作责任,明确责任人、管理人员等的具体工作要求,将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给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做好监督工作。
3.3建立专业化管理团队
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稳定立足,关键在于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而管理人员与施工队伍所具有的稳定性与专业性,是建筑企业专业化水平的直接体现。专业化是建筑企业得以发展的根基。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就更离不开专业化。如果没有专业的管理规章制度,加强管理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只有在建筑企业内部建立起专业化管理团队,才能使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也只有这样,才能顺利执行制定的计划、真正实现施工管理目标。对于施工管理中出现的一人多职及一人多岗的现象,要及时解决;即使存在此类复合人才,但在管理的过程中,也很难做到专业化管理,所以当前建筑企业要积极建立稳定及专业化管理团队。
3.4构建项目管理配套经营监控机制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必须结合各方面实际情况,以项目管理为切入点,构建配套经营监控机制,将市场化运行机制巧妙融入到企业内部要素管理中,构建以项目经理部为核心的动态化管理机制,将项目经理部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明确其权利与职责,比如,经营自主权,借助责任制,明确各工作岗位工作人员“权、责、利”,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优化完善已有的奖惩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责任目标,明确权利范围,优化员工考核形式,全面、客观分析建筑市场,优化调整项目管理方案,科学管理相关项目。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工程进度与施工质量,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成本控制,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因此,建筑企业要对这一问题进行重视,积极采取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建立专业化管理团队、构建项目管理配套经营监控机制等措施,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完工。
参考文献:
[1]王磊.浅谈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2017(01)
[2]徐永秋.试论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7(08)
[3]李巧.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7(19)
论文作者:刘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1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建筑行业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