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结构调整对贫困地区农民现金收入的影响&以重庆市五个县(区)为例_种植业论文

农业结构调整对贫困地区农民现金收入的影响&以重庆市五个县(区)为例_种植业论文

贫困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现金收入的影响——对重庆市五县(区)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庆市论文,贫困地区论文,实证论文,结构调整论文,现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1999年开始,中国全面实行农业结构调整,改变了过去“以粮为纲”的做法,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农民可以自主地在耕地上调整种植业生产格局,种植油料、瓜菜、花木、桑茶、特产品和其它经济作物。同时,政府鼓励农民积极发展畜牧业以及水产养殖和种植多年生木本果树等经济作物。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在中国逐步形成农林牧渔全面发展、适应市场、高效的农业生产结构。据全国农业统计资料,种植业中,粮食播种面积由2000年的1.08亿公顷减少到2003年的0.99亿公顷。粮食产量也小幅度减少,由2000年的4.6亿吨波动性地减少到2003年的4.3亿吨。而蔬菜、瓜果二者合计的播种面积和产量都在不断增加,面积由2000年的1728万公顷增加到2003年的2031万公顷,产量由2000年的5.12亿吨增加到2003年的6.1亿吨。

然而,农业结构调整对贫困地区的农民收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是人们更加关心的问题。为此,笔者利用重庆市贫困地区5个区(县)619户农户实地调查资料①,对2001年和2004年农户收入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

本文在分析之前,有一个基本判断,即农户之所以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目的是要生产附加价值更高的产品以获得更多的现金收入。因此,农业结构调整会给农产品的种植面积、产量、商品率及农业现金收入带来变化。

基于这一判断,本文的分析思路为:首先,描述2001~2004年农户人均现金收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次,观察农产品商品率和人均农业现金收入的变化,用以判断农业结构调整对人均农业现金收入的影响;再次,通过对农户人均现金收入结构的分析,判断人均现金收入的变化主要来自于哪些方面现金收入的变化,并以此衡量农业结构调整对人均现金收入变化的贡献度;最后,对影响农业结构调整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

本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调查区域基本情况;第二,农户人均现金收入的变化;第三,农业结构调整对人均农业现金收入的影响;第四,人均农业现金收入变化对人均现金收入变化的影响;第五,结论。

一、调查区域基本情况

实地调查区域为重庆市的黔江区、彭水县、石柱县、酉阳县和秀山县,它们是重庆市有名的穷县(区),也都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自从上世纪末重庆市变为直辖市后,中央、重庆市政府及一些国际援助机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以改变这些贫困地区的面貌。在资金投入方面,实地调查区域的52个样本村,2001~2004年,所有到村资金合计为3510万元,平均每个村每年约23万元。这些投入涉及农村综合治理开发、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例如道路、电力)等领域。

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重庆市五县(区)主要采取的措施:一是积极发展高效经济作物,例如发展山区林果业和烤烟业,引进种植新品种例如红橘、橙子、板栗和布朗李等;二是大力发展养殖业,充分发挥养猪基地的带头作用,例如,积极引进瘦肉型猪品种,淘汰以往肥肉型猪品种。

为了保证优质种植业、养殖业品种及栽培、养殖技术迅速本土化,当地还积极开展栽培、养殖技术的培训。据调查,2004年,619户样本户中,有14%的农户接受过数次技术培训,有67%的农户使用了种植业、养殖业的新品种。

二、农户人均现金收入的变化

农民收入中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现金收入比重的高低是衡量收入质量的重要标志。经过对619户农户人均现金收入的计算(见表1),2001年和2004年人均现金收入占人均总收入比例的分别为52.20%和60.05%,平均每年约以2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

表12001~2004年农户人均现金收入变化单位:元、%

2001年2004年 2001~2004年的变化

金额占人均总

金额占人均总

金额占人均总

收入比例

收入比例

收入比例

样本农户人均现金收入700.5852.201369.3260.05668.747.85

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534.70

76.653518.1381.22983.304.57

注: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2年、2005年)的相应数据整理。

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占人均总收入的比例相比,显然,调查地区的该比例无论是2001年还是2004年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这一比例在2001~2004年的变化(7.85个百分点)却大于全国平均水平(4.57个百分点)。

三、农业结构调整对人均农业现金收入的影响

人均农业现金收入来自种植业现金收入和养殖业现金收入。在调查区域,种植业结构调整往往通过减少粮食播种面积或增加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来减少或增加农作物产量。同时,种植业结构调整通过提高农作物商品率、增加现金收入来影响农户的种植业现金收入。同理,养殖业结构调整主要是通过增加畜禽头(只)数或改良品种、提高畜产品商品率、增加现金收入来影响养殖业现金收入。

(一)农产品产量变化

农产品主要包括种植业产品和养殖业产品。在分析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各种数据时,受数据可获得性的限制,笔者无法对播种面积进行分析,因而改用通过分析农作物产量的变化来分析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为了排除天气等自然因素对种植业产量的影响,笔者统计了2001年和2004年2年农户对收成的判断。结果显示,619户农户中,超过半数的农户认为这2年属于一般年成。因此,本文以下的分析隐含一个假定,即排除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变化是由结构调整引起的,这种调整既可能是播种面积的调整,也可能是使用新品种而引起的单产的改变。

农作物产量和销售量的计算结果显示(见表2),2001~2004年,农户户均油菜籽和烟叶产量增加,而粮食、柑橘和其他水果的产量有所下降。油菜籽和烟叶产量分别增加4.33公斤和7.44公斤,粮食、柑橘和其他水果的产量分别下降116.11公斤、13.34公斤和6.26公斤。这些数字反映了农业结构调整给农户的种植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变化,即油料作物和在当地附加价值较高的烟叶的产量有所增加,而粮食和水果的产量有所下降。柑橘和其他水果的产量下降可能是因为老品种逐渐被替换,而新品种还没有全面挂果。

表22001~2004年农户户均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的生产量和销售量变化

项目生产量变化 销售量变化

粮食(公斤) -116.11 3.60

种植业油菜籽(公斤) 4.33 3.21

产品 烟叶(公斤)7.44 9.31

柑橘(公斤) -13.34-9.74

其他水果(公斤)

-6.26-2.99

养殖业牲畜(头) -0.95-0.31

产品 家禽(只) 1.43 1.01

鸡蛋、鸭蛋等产品(公斤)

25.6911.37

(二)农产品商品率变化

养殖业产品主要包括猪、羊、牛等牲畜和鸡蛋、鸭等家禽,同时还包括鸡、鸭蛋等产品。计算结果显示,2004年与2001年相比,农户户均牲畜产量下降0.95头,鸡、鸭等家禽增加1.43只,鸡蛋、鸭蛋等产品增加25.69公斤。

2001~2004年,每户农户的粮食销售量增加3.60公斤,油菜籽销售量增加3.21公斤,烟叶销售量增加9.31公斤,而柑橘销售量下降9.74公斤,其他水果销售量下降2.99公斤。从销售情况来看,2004年与2001年相比,农户户均牲畜销售量下降0.31头,家禽销售量增加1.01只,鸡蛋、鸭蛋等产品销售量增加11.37公斤(见表2)。

根据生产量和销售量,可以得出上述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在2001~2004年的商品率及其变化(表3)。粮食、油菜籽和烟叶的商品率分别提高0.27个、4.34个和9.30个百分点。水果类产品的商品率下降较多,柑橘和其他水果的商品率分别下降15.87个和6.01个百分点。牲畜、家禽的商品率分别提高1.22个和8.36个百分点,鸡蛋、鸭蛋等产品的商品率提高1.95个百分点。可见,除了2004年柑橘和其他水果的商品率比2001年下降之外,其余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的商品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表3农产品商品率变化单位:%

项目 2001年商品率

2004年商品率

2001~2004年的变化

粮食 3.01

3.28 0.27

种植业油菜籽

36.29 40.63 4.34

产品 烟叶 81.53 90.83 9.30

柑橘 50.66 34.79

-15.87

其他水果 41.87 35.86-6.01

养殖业牲畜 43.12 44.34 1.22

产品 家禽 26.47 34.83 8.36

鸡、鸭蛋等产品

41.17 43.12 1.95

(三)人均种植业、养殖业现金收入及变化

结构调整使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商品率发生变化,从而使种植业和养殖业现金收入发生变化,进而使农业现金收入发生变化。那么,种植业、养殖业现金收入是多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表4结果显示,2001年,调查地区的人均种植业现金收入很低,只有71.34元;人均养殖业现金收入略好一些,为240.66元。2004年,人均种植业现金收入增加52.47元,增长73.55%;人均养殖业现金收入增加119.52元,增长49.66%。这样,人均农业现金收入增长率就为55.13%。

表4人均农业现金收入及变化

2001年2004年

2001~2004年的变化

(元) (元)变化幅度(元)

增长率(%)

人均种植业现金收入 71.34123.80 52.47 73.55

人均养殖业现金收入240.66360.19119.52 49.66

人均农业现金收入 312.00483.99171.99 55.13

四、农业现金收入变化对现金总收入变化的影响

农业结构调整通过引起农业现金收入的变化,最终引起农户现金总收入的变化。那么,农业现金收入变化对农户现金总收入变化的贡献率是多少呢?通过对收入变化的结构分析,可以清楚地解释这个问题。

在此,将人均现金收入分为5个部分,即人均种植业现金收入、人均养殖业现金收入、人均工资性现金收入、人均私营活动现金收入和人均其他现金收入。其中,人均养殖业现金收入包括畜牧业和水产业的现金收入;人均工资性现金收入包括到外地打工及本地工资性现金收入;人均私营活动现金收入主要指个体经营活动或私营企业活动的现金收入,也包括承包活动的现金收入。以上4项之外的人均现金收入为人均其他现金收入。

表5显示了2001~2004年人均现金收入增量668.74元中以上5项收入增量的比重。按比重大小排序,它们依次为:人均工资性现金收入占47.74%,人均养殖业现金收入占20.95%,人均其他现金收入占14.59%,人均种植业现金收入占9.48%,人均私营活动现金收入占7.24%。很明显,人均工资性现金收入所占比重遥遥领先,分别大于人均种植业现金收入和人均养殖业现金收入所占比重38.26个和26.79个百分点。人均农业现金收入也仅占30.43%,比人均工资现金收入所占比重少17.31个百分点。如果将各种收入增量占人均现金收入增量的比重作为衡量其对人均现金收入的贡献程度,可以说,2001~2004年人均现金收入增量中,外出打工收入等人均工资性现金收入的贡献率最大,且接近50%;人均农业现金收入的贡献率为30%左右,远小于人均工资性现金收入的贡献率。

表5人均现金收入增量中各种收入增量所占的比重

各项收入在人均现金比重大小排序

收入中的比重(%)

人均种植业现金收入9.48 4

人均养殖业现金收入

20.95 2

人均工资性现金收入

47.74 1

人均私营活动现金收入 7.24 5

人均其它现金收入 14.59 3

合计

100—

以上结果展示了一个清晰的轮廓,即2001~2004年重庆市这5个贫困县(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大幅增加主要是来自于外出打工收入等人均工资性现金收入的增加,其次才是人均农业现金收入的增加。可见,即使将人均农业现金收入的变化全部都归于农业结构调整,它对人均现金收入增加的贡献率也不到1/3。

五、结论

本文着重从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现金收入变化的角度,分析了农业结构调整对贫困地区农户现金总收入所产生的影响,结论如下:

第一,尽管重庆市这5个贫困县(区)的农户人均现金收入在2001~2004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接近翻了一番,但是,人均现金收入的增加更多地依赖于外出打工收入等人均工资性现金收入的增加,其贡献率接近50%。人均农业现金收入增加对人均现金收入增加的贡献率在30%左右。可见,即使将人均农业现金收入的变化全部归功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对人均现金收入增加的贡献率也不到1/3。因此,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户现金收入的提高虽然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作用有限。

第二,受自然条件的限制,重庆市的这5个贫困县(区)地处武陵山区,虽然近些年道路交通、通讯、电力、农产品市场等有了一些改善,但仍然属于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因此,应该更加重视包括道路交通、电力、通讯、农贸集市在内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农业结构调整对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

注释:

①该资料为619户农户2001年和2004年共2年的跟踪调查资料。

标签:;  ;  ;  ;  ;  ;  ;  ;  ;  

农业结构调整对贫困地区农民现金收入的影响&以重庆市五个县(区)为例_种植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