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创新研究--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哲学集群的探讨综述_哲学研究论文

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创新研究--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哲学集群的探讨综述_哲学研究论文

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创新性研究——《精神文明建设哲学论丛》座谈纪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神文明建设论文,论丛论文,纪要论文,哲学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近些年在广东乃至全国,均成为热门话题,出版了许多很有价值的学术论著和研究成果,然而把精神文明建设和哲学研究结合起来,从哲学的高度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进行全面、深刻的理论总结和理性升华,从而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规律,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却很少见。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精心策划、组织广州地区各高校、研究机构和实际部门的专家学者近40人参与编著的《精神文明建设哲学论丛》(7卷本, 共110万字)近日已正式由广州出版社出版。 这套丛书从精神文明建设基础论、主体论、过程论、机制论、方法论、系统论、价值论等七个方面,立足于哲学的层面,拓展了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究的新思路,它的出版,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空白,是一次值得肯定的大胆的新尝试,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特别邀请了广东哲学界部分专家学者,举办了丛书出版理论座谈会。与会的专家学者对这套丛书的总体印象、鲜明特色以及留给人们的深刻启示等,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各著作甚至各章节的更加完善、更为科学准确,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宝贵意见。会议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周素勤同志主持,倡议并为论丛撰写序言的广州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长朱小丹同志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现将专家学者们的精彩发言摘登于后。

张江明(广东省社科联教授):这套丛书有许多优点和特点,主要是:

第一,哲理色彩浓,意境高。贯穿该丛书和各本著作的一条红线是以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来指导精神文明建设,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认识和搞好精神文明建设,还吸取新兴的哲学学科和观点,例如主体论、价值论、系统论等到精神文明建设中来,使之内容更丰富,境界更高。精神文明建设实质上是主体建设,是“四有”新人的建设,是主体的世界观和人的素质建设。世界观对精神文明建设是起着指导作用的。该丛书还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中各种辩证关系和矛盾分析,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矛盾、基本矛盾的表现和内容,要求正确处理精神文明建设的内部和外部以及各个方面的辩证关系,使之协调,成为合力,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在方法论上,该丛书既强调应用辩证的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又主张广泛地吸取各种方法到精神文明建设的研究中来,使之更加灵活,丰富多彩。

第二,形成系统工程,建构有序系列。该丛书不仅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来研究,而且丛书本身也形成一个系统工程,从有序与无序的角度研究精神文明的系统工程和两个文明的关系及其历史进程。该丛书从精神文明建设基础论起步,进而论述精神文明的主体论、价值论、系统论、过程论、机制论、方法论等七个问题,成为一个系统。又从各个侧面阐明地理环境是孕育和催发精神文明的自然前提;社会经济状况是精神文明的决定力量,社会政治要素是精神文明前进的驱动杠杆,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力量,教育是精神文明发展的智力支持,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提升的加速器,文化是塑造精神文明的强大力量,道德是精神文明的重要思想资源和行为规范。这又是大系统中的系统,综合成为有序系列。

第三,时代感鲜明,立论新颖。该丛书紧紧扣住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主题,从哲学角度阐述在改革开放时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各本著作不仅充满着鲜明的时代气息,而且富有新意,在吸纳现代科学成果基础上,提出新颖观点。例如,对精神文明建设基础论进行新的探索;把可持续性发展吸纳到精神文明建设中来;拓展了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论、价值论、系统论的研究,从哲学上推进了一步;用层层递进的方法分析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过程,这都使人有清新的感觉。

第四,可操作性强,虚功实做。该丛书既把哲学和精神文明融为一体进行系统论述,又密切联系实际,尤其是联系广东省和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典型,使该丛书具有精神文明建设的共性和理论性,同时带有地域特点的个性和实践性,并使该丛书洋溢着“实体化”、“可操作化”的内涵,认真做到虚功实做,求真务实,切实可行。这在《精神文明建设机制论》中最为鲜明和突出。

张磊(广东省社科联主席、省社科院院长、研究员):这套“丛书”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和视角出发,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重大课题作了深入的探究,并就一系列基本范畴加以阐发,揭示出不同层次的规律性,从而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理论和实践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该书的优长之处,首先在于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并运用了诸如系统论等方法,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基础”的内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即是全面提高人——主体的素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多元的价值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过程及规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系统工程”的诸多方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机制的涵义和作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作出了哲理性的思考和论述,从而,深化和提高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

其次,丛书密切地联系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广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尽管丛书着重从哲学的高度审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重大课题,但这些课题都是源于实践,而作者的论述,也是为了促进实践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方法论》一书,就在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方法后,论述了矛盾分析方法、知行结合方法、物质利益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统一的方法、法制方法、实验示范与推广相结合方法、扬弃方法和控制论方法。这些论述,显然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

李权时(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这套丛书最大的特点是创新性。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命题新。丛书着力于把哲学研究和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研究结合起来,这是哲学研究的新探索,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因此,丛书的出版本身就具有开创性意义。就丛书中的每一本书而言,分别从基础论、主体论、过程论、机制论、方法论、系统论、价值论等角度出发,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规律,这就直接抓住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表现了丛书策划者和作者们敏锐的理论眼光。

二是体系新。丛书中的每本书都有各自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各书之间又有紧密的逻辑联系,从而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精神文明建设哲学研究体系,从基础论、主体论、过程论、机制论、方法论、系统论、价值论七个新的视角,对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实践前沿和理论前沿问题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研究,拓展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性研究,是近年来我国社科理论界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哲学研究的“系统工程”,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基础。

三是观点新。丛书第一次从哲学的高度来概括和剖析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让人耳目一新。丛书各书不囿于成说,立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丰富实践,以敏锐的理性思考对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中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了大胆探索,深入论述了精神文明的一些关键的、本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颇具见地的新观点。

四是方法新。丛书作者在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新知识,采用了问卷调查、实证分析和概率统计等各种现代研究方法。对理论研究而言,这是一个可喜的尝试。

五是材料新。丛书各书立足于广东、广州近年来理论研究的成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经验,引用了很多崭新的素材,借鉴了一些国内外学术界近年的学术观点,许多材料还是国内第一次出现,从而使丛书更具有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

邹永图(华南师范大学教授):从哲学的视角在广州市出版七本一套的《精神文明建设哲学论丛》,探讨精神文明问题、总结精神文明建设实践经验,在国内尚属首次。这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践理论升华的可喜成果,极有意义!

首先,丛书从哲学的视角探讨和研究精神文明建设这一丰富的实践,使它具有的现实性、具体性、丰富性的品格,上升到哲学理论的高度,又赋予了普遍性、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品格,这是理论的飞跃。当这种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哲学论证再回到实践中去指导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时,必然使建设者们更加自觉,必然成为净化人们灵魂的有力武器。事实上,只有真正掌握了精神与物质、系统与过程、主体与客体、真理与价值、机制与规律等等社会的历史的辩证法,才有可能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事业中正确分析和处理各种矛盾,提出解决的思路和办法。可以说,这套丛书的出版,将进一步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实践、改造社会、提高人的素质之功能。

其次,丛书从哲学的视角总结精神文明建设的丰富经验,有助于人们更为深刻地把握党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总方针和大方向。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议》集中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决议》明确指出:“我们进行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开放改革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如此宏伟的社会改造的系统工程,如此远大的时代任务和历史目标,如果没有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哲学素养,就无法把握;如果没有作为工人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理论,就不可能理解党中央决策的深远意义并具体指导文明建设活动。这套丛书的出版,十分有助于人们提高哲学素养,取得文明建设的更大成绩,推动社会的进步。

最后,这套丛书的编写与出版,对于更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理论水平,是一个可喜的成果,又是对精神文明问题理论研究的有力推动。众所周知,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的理论自身,是多层次的。其中,由具体的实证科学层次上升到哲学理论层次,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正如列宁所说,哲学没有任何单独存在的权利,它的材料分布在实证科学的各种不同的部门中间。在我国丰富的精神文明建设实践的基础上,相继产生了有关“精神文明学”等各种论著,这为精神文明建设“哲学论丛”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反过来,“哲学论丛”必将对其他层次的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发展起有力的推动作用。所以,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社会生活是复杂的,相应地产生了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两性文明等类型。其中,精神文明渗透在其他各种文明类型之中,具导向作用,这是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特殊重要性的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各个层次的精神文明理论研究,从具体的精神文明建设实例经验总结,到精神文明学原理和范畴的探讨,再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哲学研究,都是必要的、有益的。但愿广州出版的这套丛书,既是一种可喜的成果,又是一个新的起点,让精神文明理论之花开遍祖国的园地!

李恒瑞(广东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教授):这套丛书有两个突出的特点值得称道。第一个特点,是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对改革开放前沿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上的再升华,展开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论、主体论、过程论、机制论、方法论、系统论、价值论,各论之间又显现出逻辑的联系,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架构。对社会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和升华,必须借助于哲学的方法论,精神文明建设尤其如此。该丛书定名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哲学论丛”,体现了这一特点,使之在理论的开拓上优于其他泛谈精神文明的著作。第二个特点,是理论上的创新精神比较突出。该论丛的七本著作,都有不少颇有新意的理论概括,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该丛书提出了精神文明发展的“大基础”(基础多元)的概念,提出“精神文明建设就是主体建设”的论断,对三大机制(动力、调控、保障)的探讨,强调“机制问题就是一个本质问题”,对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过程的新概括,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论体系的总体描述,对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的论述,最后从社会发展观的高度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问题作了全面的分析与归纳。相信这些新见解必将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刘景泉(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从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总结广大群众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鲜经验,探索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克服错误的思想方法,帮助人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向更深、更高层次发展,这是该书的总体构思和突出特色。该书编委会主任朱小丹同志在书序中对此作了详尽阐述,富有开拓性和创造性。

勇于提出问题和探索问题,推动人们思考和研究,是《丛书》一个鲜明的优点。例如,《基础论》一书中提出并探讨了物质与物质文明的关系、精神与精神文明的关系;《过程论》一书分析了两个文明建设失衡的问题;《方法论》一书探究了控制论与系统论的关系及其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等等,无疑会给人们予诸多启发和思索。

深入分析,缜密论证,坚持严肃的科学态度,力求推陈出新,提高学术水平,是《丛书》一个宝贵的特色。《主体论》一书从“类”的角度和“个人”角度分析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颇有新意。《机制论》一书翔实论证了精神文明建设机制的内涵和作用,仔细分析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动力机制、调控机制、保障机制等等,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逻辑与历史的有机统一,是《丛书》又一个突出的特色。《系统论》一书,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出发,全面阐述了精神文明建设系统中的思想理论建设、道德建设、科技建设、教育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功能和发展途径。《方法论》一书分析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矛盾和其他矛盾,分析了南华西街和先进人物的典型意义,无疑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价值。

如果此书再版,我建议在如下几方面下些功夫进行修改。一是《丛书》中的各本书之间的分工与联系需要加强,切忌不必要的交叉重复。例如,《基础论》、《过程论》、《系统论》都详细论证地理环境、经济、政治等因素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就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二是要增加、补充一些重要内容,例如“实事求是”这个哲学精髓应当在《丛书》中有专章的论述。三是概念、判断、推理要力求准确和合乎逻辑,目前某些章节中的物质与物体的概念、文明与文化的概念的区别与联系,需要进一步明晰与界定。我们深信:这部《丛书》的作者们日后会更加精益求精。

叶汝贤(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丛书从哲学高度思考、研究精神文明建设问题,解决了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等问题,这是一次非常有益的尝试,将对精神文明建设实际问题的解决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基础理论研究本身也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精神文明建设进行哲学研究,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就理论本身来研究理论,不一定能把理论研究透彻。但针对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往往能解决很多理论问题。基础理论研究必须植根于社会实践。丛书的成功出版,为我们开展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黎克明(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广东近年来在精神文明建设的教科文卫方面,成绩斐然,有目共睹。但是,在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道德方面,尽管作了极大努力,成绩仍然不够理想。今天,广东人敢向全世界夸口“广东经济繁荣”,却不敢夸口“广东道德高尚”。1982年中共“十二大”曾经发出“争取党风和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伟大号召,十多年过去了,谁也不敢说在广东已经“好转”,更不敢说“根本好转”。究其原因,不能简单地责备各级领导“一手硬,一手软”,他们何尝不想两手都硬,事实上也花了大气力。广东“五个一工程”获奖项目在全国名列前茅。派去新加坡参观学习的代表团为数不少。究竟在什么地方“卡壳”呢?我认为是在信仰问题上“卡壳”。邓小平对“四有新人”的提法,第一是有理想,第二是有道德。这是有道理的。有高尚理想的人才能够约束自己的私心,“杀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我们的高尚理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不久前的抽样调查表明,领导干部、党员团员中不少人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有怀疑,至少是不坚信。

要在领导干部中恢复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就必须弄清楚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中哪些是至今仍然正确的,哪些是当时正确后来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得不正确,哪些是当时就是错误的;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学说中哪些正确的理论,纠正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学说中哪些错误的理论,抛弃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学说中哪些不正确的理论,创立了自己的哪些正确的理论。现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如果不弄清楚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代对老师们的理论的取舍,恐怕也只能学到一些皮毛。

总之,只有实事求是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领导同志们才有可能不再口是心非地而是坚定地心悦诚服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才谈得上对市场经济以及绝对权力条件下的腐蚀有抵抗力。我祝愿有一天可以出版这套丛书的第八本《精神文明建设理想(灵魂)论》,使这套可贵的具有开创性的丛书能够划上一个完满的句号。

刘嵘(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各个不同领域。因而,各个领域之间有其不同关系,而且和物质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之间又有其不同的关系。关系是矛盾,没有解决的矛盾,即是问题。怎样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解决其中问题,这就要求学习、阅读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和文献,领会其要旨。这就是“知其然”。但是,又要学习、运用辩证法唯物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知其所以然”,自觉运用。

《论丛》编委会主任朱小丹同志在《序》中,说清楚了“从事精神文明建设实际工作的同志,都应该联系实际学一点哲学。”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我们哲学研究工作的同志,也应该运用一点哲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仅通过哲学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作贡献的问题;而且,在服务中,提高聪明才智。特别是不但和各单位哲学工作者实行联合,而且和各个单位的实际工作者实行联合,把实际工作的经验教训,上升到哲学高度,可能发表一些新见解,对哲学思想有所创新。“运用”可以说是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桥梁。学点哲学可以长智慧,主要是表现在运用哲学看问题,可以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深一些。

从我所读到的本子如《精神文明建设主体论》,不仅从中可以懂得一些主体论的哲学思想,更重要是分别深入研究主体的世界观、道德、知识、审美、人格等等建设,最后,归结为人的综合素质建设。这不但有助于怎样指导主体的精神文明建设,且有深度、有新意,读来有清新顺畅之感。又如《精神文明建设系统论》对于“系统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结合实际,作了具体的、深刻的分析,指明2〉1+1, 或2=1+1,或2〈1+1的原因,有新意,通俗生动,发人深思。如把系统论和矛盾论的关系结合起来作一点分析,就更好了。

总之,现实问题需要哲学研究,哲学研究需要现实问题,把两者结合起来,可起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作用,这是哲学研究的一条新路子,坚持走下去,必有所成。

张先贤(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从哲学高度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给我们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启示。

一、这条新思路,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功能。正如《论丛》编委会主任、市委副书记朱小丹同志在《序》中深刻指出:“实践使我们越来越迫切地感到,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不可能找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规律,就不可能有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科学性和预见性,就不能清醒、自觉地把精神文明建设推向前进。”

二、这条新思路,紧紧抓住“主体建设”这个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围绕着主体和客体关系的哲学问题而展开,从而揭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重要规律。

三、这条新思路,把共性与个性结合起来,显现出它的创新性。这套《论丛》,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结合广东、广州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把共性和个性结合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使这套《论丛》既有改革开放的时代特色,又有广东、广州的特色。

顾作义(广东省委宣传部宣传处处长):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策划组织的“精神文明建设哲学论丛”,从精神文明建设内部的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系统、整体运作过程,构建丛书的体系,形成了“七论”。这“七论”把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与哲学理论结合起来,把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主题集中,结构严谨,观点鲜明,是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究的一套好书。其中《精神文明建设机制论》是这套丛书的力作之一,具有如下的几个特点:

一是对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很强的指导性。精神文明建设为什么会出现“一手硬、一手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其中的原因是缺乏一个有力的、完善的机制,保证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也“硬”起来。“机制论”,对精神文明建设机制的内涵、结构、内容都作了透彻的论述,对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落到基层,都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二是遵循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提出了完整的机制体系。作者在机制的结构中,划出了三个基本层次,即动力机制、调控机制、保障机制。在每个机制中又有子机制,形成了一个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这三个机制反映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规律和运行过程,有较强的科学性。

三是有不少独特的新创见。作者在对“机制论”的研究上,解放思想、勇于求索,在理论上有不少新的见解和突破。如在论述动力机制上,提出了如何建立一种精神文明建设资源的最佳配置机制的问题;提出了要重视利益牵引机制的作用,运用共同利益把人民群众凝聚到创建精神文明建设中来;在调控机制上,强调了领导组织机制、教育教化机制。更指出要注重法律规范、道德规范机制的作用,这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道德状况、文化状况出来的;在保障机制方面,提出要建立量化指标,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效果加以检验等等。

当然,精神文明建设的机制建设,要随实践的深化,作进一步的研究。如在动力机制方面,如何建立精神激励机制,与利益牵引机制相结合,在调控机制方面,如何建立更多的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开放的、民主的、平等的渠道;在保障机制方面,如何建立科学的量化指标体系等。希望作者今后在理论研究中,对机制论加以丰富和发展。

曾近义(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精神文明建设方法论》一书,力图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结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中的方法和方法原则,因而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意义。

首先,该书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书的论述较好地体现了邓小平理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方法,紧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把握“三个有利”的原则,实事求是地总结研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论问题。

其次,该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全书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特别是广东、广州的实践成果,概括总结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矛盾分析法、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方法、物质利益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法制方法、实践、示范与推广相结合的方法、扬弃方法、控制论方法等。较好地体现了理论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的精神。

第三,该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全书立足现实,大胆探索,在某些方面有所创新。比如提出了我国现阶段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基本矛盾,并在此基础上经过深入分析,认为进步的、适合时代需要的思想文化与保守的、不适合时代需要的思想文化的矛盾是起主导的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抓住这对主要矛盾,现阶段精神文明建设的其它矛盾就可迎刃而解。这种精神是值得称颂的。

最后,该书行文也力求做到说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如扬弃方法、控制论方法等,使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能从中得到启迪。

范英(广东省社科联研究员):《精神文明建设过程论》展示了比较严谨的结构,比较清晰的脉络和比较新颖的立意,表现在:

第一,该书重点抓住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出现的新问题、新经验,重点抓住当前理论上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进行研究,其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其论述过程的辩证思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譬如,该书在谈到我国现阶段精神文明建设实践的走向时,引入物理学上“无序与有序”的概念,并赋与它以新的涵义,来揭示我国两个文明的关系以及精神文明形成、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因而具有较新颖的立意和较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第二,该书用较为严密的逻辑,构建了自己的理论框架,哲学味浓烈。第一章以浓缩的笔墨,回顾和总结了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过程及主要规律;第二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继承与超越的关系,并由此转入对我国精神文明发展问题的研究;第三、第四章回顾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曲折过程,揭示了一些带规律性的问题;第五章进一步总结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无序到有序的实践走向;紧接着的第六章再把研究的笔触集中到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殊过程;最后的第七章研究了面向未来的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勾画和憧憬了21世纪的情状。可见该书理论框架的一个特色,是把精神文明形成、建设和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贯以“过程”这一主线。无论从标题的逻辑建构还是内容的阐述,都离不开过程分析法这一唯物辩证的分析方法。可以说全书以人类精神文明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神文明的形成、建设和发展为研究对象,用过程分析法构建起自己的理论逻辑的。也从这一整体框架中,使读者感到既开合有序、主次分明、有所侧重,又脉络清楚、主线突出、逻辑严密,因而体现了作者们较为浓厚地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功底。

第三,该书贯彻理论为现实服务的原则,因而文风通俗,可读性较强。如在阐述精神文明发展的矛盾性时,作者用曾经被誉为“文化风景线”的广州市街头的千米报廓的命运作为典例,分析和说明了文明与愚昧冲突的表现及原因,既通俗有趣、生动活泼,又抓住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读后给人以教育和启发;又如作者谈到当前社会上讲共产主义理想的人少了,一些人积极进取的热情被一种“混”的咏叹调所取代,所谓“混张文凭”,“混口饭吃”,“混个位子坐坐”等等现象时,指出“哀莫大于心死,情莫大于丧志。”认为当前迫切需要加强理想和信念教育,要尽快确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神支柱。这种表达和分析方式,既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通俗文风,又使该书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同时,该书并没有停留在对现实问题和情况的一般表述,而是注意进行必要的理论概括和提升,注意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带规律性的东西。而这种理论的概括和提升也是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述的。因而更贴近现实,更生动活泼,更不致流于肤浅。如讲到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的规律性时,分别用矛盾性、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阶段性和渐进性这些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概括;讲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走向时,又用从被动到主动、从低级到高级、既治标又治本等习惯的语言来表述,而不是空谈大道理,因而具有吸引力和可读性。

《精神文明建设哲学论丛》简介

1.《精神文明建设基础论》(作者:郭明、谢传仓、曾伟玉),本书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出发,较全面地阐述了各种相关的社会要素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作用,提出了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多元化的概念,阐述了精神文明的起源以及精神文明“大基础”的内涵。深入论述了地理环境是精神文明孕育的自然前提;经济状况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决定力量;政治要素是精神文明前进的驱动杠杆;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力量;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智力支持;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提升的加速器;文化是塑造精神文明的强大力量;道德传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阐述了改革开放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开放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动力,给人以强烈的时代感。

2.《精神文明建设主体论》(作者:章海山、张建如、罗明星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本质上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也就是主体的素质。在这个意义上说,精神文明建设就是主体建设。本书从哲学高度去研究分析精神文明建设和人民群众及每个个人的互相促进的关系,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和建设者的一致,从而更加明确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和实际操作。阐述了主体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主体的世界观建设、道德建设、知识素质建设、审美建设、人格建设、公民意识建设、综合素质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互动关系。

3.《精神文明建设机制论》(作者:李明华、余少波、叶蓬、周祯祥),本书阐述了精神文明建设机制的涵义和作用,提出了构建精神文明建设机制的指导思想、目标和要求,具体分析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动力机制(包括启动构建机制、资源优化机制、承续创新机制、利益牵引机制和“自建”“共建”机制)、调控机制(包括领导组织机制、控制协调机制、导向激励机制、教育教化机制和评估反馈机制)、保障机制(包括规划投入机制、干部考核机制、法治强制机制和检查监督机制)。

4.《精神文明建设过程论》(作者:谷文耀、章岳云、马兴煜、李仁武等),本书运用哲学过程论的基本观点,探讨了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过程及规律;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发展和不断走向深化的实践过程;回顾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曲折道路,提出要用发展的观点辩证地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阶段性、渐进性;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特殊过程;对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希望和设想。

5.《精神文明建设方法论》(作者:张涛光、杜焕强、余方海等),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概括、提升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较全面地论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论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矛盾分析方法、知行结合方法、物质利益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统一的方法、法制方法、实验示范与推广相结合方法、扬弃方法和控制论方法。

6.《精神文明建设系统论》(作者:江家齐、黄禧祯等),本书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从精神文明建设系统的整体、要素、结构、功能、环境和优化等诸方面,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一宏伟的“系统工程”作了全面的分析和阐述,论述了精神文明建设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系统优化的标准、环节和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性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7.《精神文明建设价值论》(作者:丘丽云、叶启绩等),本书的主题是奋力拓展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认识。围绕这一主题,本书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出发,较全面地论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创造价值、人生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现实价值和未来价值。提出精神文明是地球之花的花蕊,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结晶,阐述了精神文明建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是人类历史演进的必要条件,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要地,是通向理想社会的必由之路。

标签:;  ;  ;  ;  ;  ;  ;  

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创新研究--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哲学集群的探讨综述_哲学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