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北京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园林绿化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绿地遍布北京的大街小巷,使北京成为享誉全国的园林城市。但是近些年,城市绿地斑秃问题日趋严重,极大的破坏了城市绿化、美化效果,影响市容市貌。本文根据北京城市发展的特点,分析造成城市绿地斑秃的成因,提出了从规划到养护的一系列治理措施。同时,根据绿地性质和用途的不同,把这些措施因地制宜的应用到城市道路隔离带绿地、公园及大型广场绿地、平原造林绿地、代征绿地、遗留片地等城市公共绿地中去。我们要抓住治理关键环节,科学化、人性化制定治理方案,对现状绿地进行合理化的改造和升级,从而能有效地控制和改善绿地斑秃的形成。
关键词:绿地斑秃;治理措施;北京;应用
一、城市绿地斑秃成因
(一)前期规划因素
道路规划不合理,人员居住生活的密集场所,规划路口过少,导致行人穿行绿地,造成斑秃;绿地规划设计缺乏人性化,基本没有功能分区,休闲设施配置不足或分布不均,绿地内缺乏功能区指引标识系统;建设时只规划主干园路,忽略了次园路及小径或汀步的设计,导致绿地中被踩成土路;绿地建设时部分土地未征收回,遗留下的片地,夹杂在已建绿地中,造成黄土裸露。
(二)环境因素
植物生长环境发生变化,绿地建设初期乔灌木规格小,林下植物光照充足,长势较好。随着树木逐年增长,树冠长大,林带下郁闭,导致林下草坪、地被等缺乏光照,逐年衰亡,产生大面积的斑秃;极端气候的影响,暴雨,冰雹,大风造成绿地积水严重和植物倒伏、劈裂,造成苗木的死亡;冬季极寒天气导致不耐寒耐风的苗木,无法正常越冬,导致死亡;春季倒春寒导致新发芽的苗木抽条严重,最终衰亡。
(三)人为破坏
行人随意穿行绿化隔离带,公园绿地,致使草坪、地被磨损和土壤板结,严重影响植株的根部生长活力,进而影响植株对养分、水分的吸收和积累,导致苗木死亡,造成绿地斑秃;人为倾倒垃圾、渣土,随地大小便等社会不文明行为,造成土壤透气性变差、酸碱性失调,导致苗木衰弱、死亡。
(四)植物配置不合理
设计人员不以植物生长习性为出发点,一味追求景观效果。植株间距过密,树荫下设计阳性植物,全日照地块种植耐阴植物,盐碱地种植不耐盐碱的植物等等,不合理的植物配置设计,最终导致植物衰弱、死亡。
(五)园林养护管理不到位
首先,养护管理机制不健全,养护管理上没有科学创新的养护概念,养护管理水平滞后,没有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往往都是千篇一律。致使日常养护工作模式化情况严重,没有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养护方案和养护措施,最终只能是事倍功半,造成出现的养护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研究和解决,导致养护质量的下降;其次,养护管理人员素质不达标,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技术素质和专业素质普遍较低,造成日常养护中不了解种植类型和各种苗木的特征、特性,养护方法简单、张冠李戴,无法达到苗木养护的质量标准,甚至造成苗木的衰亡;再次,苗木的水、肥、病虫害防治、修剪、除杂草等养护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做的不到位,极大的影响了苗木的成活和长势,造成了苗木衰亡和绿地斑秃,严重破坏了园林景观效果。
二、治理绿地斑秃的有效措施
(一)规划科学化、人性化,合理规划绿地道路及功能区域
绿地建设前规划要对周边环境及人流量进行调查,充分考虑到居民的出行和游园需求,按照人们的活动轮廓进行城市道路、绿地园路及动静功能区的规划。大面积闲置裸露荒地可规划建成小微公园或街头节点绿地,为附近的居民提供休憩场所。
(二)完善绿地基础设施
完善绿地内道路,对已踩出园路、小径的地方,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放置汀步或踏步,在方便人行走的同时加以劝导;完善绿地内栏杆,已被市民踩踏出的裸露地确实不适宜铺装道路的,在不破坏景观的前提下,设置围栏或种植多刺阻挡植物、并修剪成绿篱,强制阻拦行人穿越绿地;完善绿地内标识牌,在公园,景观绿地内合理配置标识牌,为游人游园提供正确的引导,避免游人走捷径而踩踏绿地。
(三)加强监管和宣传力度
加大绿化工程前期协调力度,争取绿化建设项目用地一次性征收,不遗留片地,防止绿化工程开“天窗”,杜绝裸露地的形成。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大精神文明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爱护绿地、保护环境的意识,思想上杜绝踩踏绿地的不文明行为。
(四)合理配置植物
设计人员要结合本地气候条件、地理因素,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合理选配植物种类,尤其要多用乡土物种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建设中,施工方应该与设计方密切配合,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配置苗木,发现问题双方应及时协商变更,保证栽植适合本地区生长的苗木。在后期的养护管理中,对于长势不好的苗木,进行合理化改造。
(五)精细化养护管理,保证园林景观效果
(1)完善养护管理制度
严格的管理制度是保证园林景观养护工作达到系统和完整的保证,由于园林景观的养护工作内容复杂,细节众多,所以管理制度的制定要有针对性。因此,实行企业化的项目管理制度势在必行,通过项目管理对养护项目进行有效地计划、实施、协调和控制,合理配置人力、物资、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等,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保证优势最大化,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项目目标和使企业获得做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强化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
首先,要强化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掌握养护各个环节的理论知识,并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的消化和更新,积累经验,勇于创新,才能让精细化的养护管理落到实处。其次,要强化养护施工人员的认知程度,养护施工主要针对植物而言,所以施工人员必须对养护范围内的植物品种、生长规律、修剪技术、病虫害防治特性等园林基本知识进行掌握,这样才能做到针对性的养护。最后,管理人员要与施工人员通力配合,发现养护中的问题和难题,及时沟通和商议,妥善解决,避免影响养护工作的开展。因此,强化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才能有效的推动养护管理向着精细化方向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优化养护管理技术
科技发展推动着养护技术的进步,更多先进的技术应用至园林建设当中。为推动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必须对养护技术和养护设施进行优化。目前,许多高新技术已经融入到养护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起到了提升养护效果,降低养护成本的作用,同时很好的发挥了绿色园林、生态园林的社会效益。其中,在灌溉方面已经大量应用喷灌、滴灌、微喷带等节水设施,保证灌溉效率的同时,大大节约了水资源;在施肥方面已经广泛应用肥效期长、污染小的高效肥料,如:月季专用肥、树木肥、草坪专用肥等,对于苗木的长势促进明显,得到了业内人士的一致肯定;病虫害防治方面,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已经得到广泛推广,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化学防治所使用的药物选取高效、低毒的品种,在达到防治效果的同时,极大的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园林机械的进步使得树木修剪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如:修剪升降机能够保证修剪人员在安全的情况下,达到树冠的各个区域对枝条进行短截、疏稀、回缩等修剪作业。
三、北京地区根据绿地性质和用途的不同,采取因地制宜的治理措施
(一)城市道路隔离带绿地
城市道路隔离带绿地主要是中央分隔带和路基两侧的绿化带。尤其是中间隔离带绿地近些年踩踏极为严重,造成了大面积的斑秃,严重影响景观效果。为此,中央隔离带应该在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及人流量,在不影响道路交通规划的前提下,适当增设十字路口,保证行人安全秩序出行,避免行人抄近道而踩踏绿地。
针对已建成隔离带,出现人为踩踏的大面积斑秃,在不影响交通视线的前提下,适当增设中、矮栏杆阻止穿行,一般北京采用80-120cm的铁艺栏杆进行铺设;在公交车站和车辆掉头处等出行密集的区域,加设栏杆不便或无法制止踩踏,可以适当增加步道铺装,避免黄土露天。
冬季雨雪天气时,环卫部门大量使用融雪剂,造成隔离带周边的苗木大量死亡,造成了大面积的斑秃。为此,北京园林部门在冬季防寒工作中,在具备条件的道路加设木制、玻璃钢、铁艺等材质的挡板,很好的起到了防风御寒、防融雪剂的效果;对于不具备加设挡板的隔离带,在隔离带周边1-1.5米宽的区域铺设塑料布等苫盖材料,防止溅入的融雪剂渗入绿地。
隔离带绿化的树种选择必须在经济实效的基础上选择那些造型美观,对土壤要求不严、易成活、耐旱耐寒、抗废气污染、寿命长的灌木或乔木,北京一般选择乔灌木如:柏类、国槐、毛白杨、银杏、木槿、黄杨、女贞等,花卉采用月季、大花萱草、马蔺等,地被采用冷型草、丹麦草等。北京地区在日常的园林施工和养护中,针对道路林荫下的斑秃绿地,在前期规划设计中,一般选择耐旱、耐阴、耐修剪的乔灌木和地被,如:中间隔离带乔木选择毛白杨或国槐,灌木选择天目琼花或金银木,地被选择丹麦草、崂峪苔草等,加之后期水、肥、修剪等养护工作管理到位,可有效控制林荫下的斑秃。
(二)公园及大型广场绿地
公园及大型广场绿地是城市的起居空间,作为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场所。其活动空间、活动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大量户外活动的可能性,承担着居民物质文化需求、精神文明建设和美化城市景观的主要职能。北京作为一个人员居住密集的大都市,对于公园的需求与日俱增,各种类型的公园遍布北京的大街小巷,极大丰富了北京市民的精神生活。但近些年,公园绿地的斑秃情况日益加重,严重影响了景观效果。
加大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公园的宣传栏张贴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等科普宣传知识;也可以通过组织树木认建认养,科普教育等活动形式,使市民了解花木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爱护草木、美化环境的思想意识,以求达到全社会共同努力,从根本上杜绝任意踩踏绿地的不文明行为。
建立健全公园的文明提示牌系统。合理布置提示牌的位置,有针对性加设汀步或踏步;对于易踩踏的区域和边角区域,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增设木制围栏,强行阻止游人踩踏绿地;此外,园路围道牙、围石板不仅能够很好的改善水土流失,路面污浊等问题,还能够警示游人不随意进入绿地,造成破坏。
公园养护相比较道路养护治理林荫下的斑秃问题有着很大的优势,土壤改良方便,水、肥、药管理精细,选择苗木品种多样等,这就可以对林荫下的斑秃地进行针对性的改造。
(三)平原造林绿地
北京平原造林绿地有不少地方的林荫下方仍是黄土地,北京多风,容易产生扬尘。林下空间的改造成为一大重点工程,大面积种植造价低廉、容易繁殖、易于养护的乡土地被植物,在近些年不断被使用和推广,取得了很好的覆盖效果。如:崂峪苔草、萎陵菜、地榆等百余种地被花草,多次试种证明,他们的绿期可达11个月以上。在未来推广种植的过程中,对乡土地被植物也要进行精细化管理,通过分区分类建植和差异化管理,更好的发挥地被植物的景观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
但是,随着造林树木的树冠郁闭,林下的地被得不到充足的光照,导致某些地被退化严重,最终衰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绿地斑秃。为此,除了要选择生命力顽强的乡土地被,保证其水肥供应充足外,还要注重造林树木的修剪工作,从而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保证地被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照。
(四)代征绿地及遗留片地
代征绿地是指由城市规划行政部门确定范围,由建设单位代替城市政府用集体所有土地或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手续,并负责拆迁现状地上物、安置现状居民和单位后,交由市、区园林绿化行政部门进行管理的规划城市公共绿地。北京市代征绿地大多是大面积开阔地,管理难度较大,园林管理部门接手后,应该及时按照规划红线搭设围挡或圈设栏杆,预防绿地侵占和渣土、生活垃圾倾倒;针对黄土露天的区域,有效进行苫盖,并定期巡视和修补,定期清理杂草和绿地卫生。
规划中遗留的片地多年来无人打理,背街小巷的边角地成了堆放垃圾和杂物,绿化的草坪被踩踏退化,形成了众多斑秃的小微地块。北京园林部门采用小微绿地的形式,利用居民区周边拆违、废弃地、边角地见缝插绿,与周边的环境巧妙融合,填补城市斑秃。比如空间狭小的地方,可以设计一个精致的园林小品供观赏;通行人多的地方,就铺设步道;居民区附近,人能进去的地方,就设置座椅、垃圾桶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析造成城市绿地斑秃的原因,详细阐述了治理绿地斑秃措施在北京地区广泛的应用,极大的改善了绿地斑秃现状,为北京建设更多的精品绿地、公园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冯文水.王英明.赖菊云.公园裸露绿地治理对策[J].中国公园.2007.1:27-28.
[2]钟冠萍.探讨园林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7(15)
[3]叶潇潇.园林养护要点及实现长效管理的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7(29)
论文作者:相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绿地论文; 斑秃论文; 苗木论文; 隔离带论文; 北京论文; 植物论文; 公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