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风机振动诊断与现场动平衡浅析论文_张晓明

(重庆建峰工业集团公司 能通公司 408000)

摘要:利用便携式振动仪,与江阴江菱XXX远传振动传感器对风机轴承振动进行监测。通过转速调整试验和分析检修数据分析判断风机振动源,运用现行的现场动平衡校验手段彻底解决风机振动故障。

关键词:振速突变;转速;动平衡

引言

白涛化工园区热电联产项目一期为2*UCB440t/h-9.81+1* CCN50MW-8.83/4.2/1.3机组,引风机采用某厂的RJ48-DW2070F双吸、双支撑离心式风机,液力偶合器调速,引风机出口约10米联接脱硫塔入口。该风机运行约1.5年后,出现风机轴承温度高、振动大,更换轴承后,情况无明显好转,且振动在升至某一固定转速时,突升至7.3mm/s以上引起跳车,结合风机涡壳解体检查,怀疑风机叶轮受脱硫反流腐蚀性浆液影响造成动平衡变化,引起的振动,运用现目前公司的技术手段,通过现场动平衡测试,对叶轮动平衡在接近额定转速的校验,解决了风机振动问题。

1振动测量与分析

1.1 风机参数

风机入口容积流量Nm3/h256015

风机入口容积流量m3/h442210

风机入口烟气温度℃150

风机全压升Pa(g)9639

风机出口静压 Pa(g)1650

全压效率 %(包括进气箱)85.04

电机:

型号:YXKK560-4

功率:1600 kW

电压:10 kV

频率:50 Hz

转速:1485 r/min。

振动数据

风机前轴承与后轴承分别测量水平X,垂直Y

1.2数据分析

为获得全面数据,临时解除风机振动停车逻辑保护,当风机通过液力偶合器调速运行在额定1/2转速以下时,振动数据正常;当转速升至850rpm至910rpm过程中,振动出现了突变,并超过停车值7.1mm/s,转速继续上升,振动略有下降,但均接近停机值。现场采用SKF听诊器分析轴承声频,轴承状态不理想,停机更换轴承,调整并缩小轴系间隙0.03mm,随及试运:

从两次试验对比可以发现,更换轴承和调整间隙后的振动在低调速时有所改善,但是跃变点始终存在,跃变点转速因为缩小了轴承间隙而上升,可排除因轴承问题造成的振动。

解体涡壳检查发现,因脱硫浆液返流,涡壳内叶轮腐蚀严重,部分叶轮有大块锈皮脱落现象,怀疑腐蚀破坏了叶轮平衡。

2故障处理

运用现行较为成熟的在线动平衡检测手段,配合手持便捷式振动仪,测量计算得出叶轮配重。通过反复修正,最终使得风机整机动平衡合格。

校验前,在风机叶轮上按旋向,做好每片叶轮序号标识,在大轴上做好与#1叶轮同一角度的标记,作为键相零点。启动风机升速至额定转速1480rpm,测量并记录风机初始数据,并将两端X、Y向振动值录入在分析仪中。停机,在叶轮仍意角度增加约500g干扰配重,焊接牢固。再起启动风机升速至额定转速1480rpm,测量并将两端X、Y向振动值录入在分析仪中(最大为10.2mm/s),根据二元一次方程可得出,配置缺失所在的角度与重量:

实际计算为1200kg,150度。取消500g干扰配重,在叶轮150度边沿增加1200kg配合,配重重量称取1120克,预留焊点80g重量,配重块采取满焊,焊接牢固,除去虚焊。再次启动风机,升速至额定转速1480rpm,测量振动数据:前X:1.8mm/s,前Y:1.5mm/s;后X:1.4mm/s,后Y:1.5mm/s,最终计算剩余配重:15g,满足规范要求。经过长达3个月的运行观察,带上负载后的风机振动最大不超过3.0mm/s,风机振动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3结论与建议

风机振动影响因素有很多,而对于常见原因均给予排除的情况下,往往仍不相信动平衡破坏造成的因素。由于历史运行情况良好,而振动恶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充分分析环境、流通介质对旋转部件的影响,是分析顽固问题的关键。

在对常见振动影响因素分析和排除的过程中,一定要谨慎、细致,找到足够充分的数据和理由才能给予排除。

振动恶化对转动设备、轴承、轴承座等影响是无容忽视的,尽早分析解决以免扩大影响范围,造成更大损失。充分运用现场动平衡的技术手段,可以通过动平衡监测与频谱分析等手段分析振动来源,现场动平衡不仅能解决动设备的整机动平衡,还能辅助分析振动曲线,可靠检测振动方向与频率,为解决振动问题提供高效技术手段,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工业技术》漆挺《离心风机振动诊断与现场动平衡》

[2] 上海交通大学 杨霞菊等《离心风机振动诊断与现场动平衡》

论文作者:张晓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离心风机振动诊断与现场动平衡浅析论文_张晓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