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市人民医院儿科 江苏 泰州 225700)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教学路径在儿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7月来我科实习的护理中专、专科、本科生共100人,按入科实习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50人,观察组5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带教,观察组应用临床教学路径方法带教。实习结束前两组护生均进行出科理论、操作考试及对带教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考试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带教满意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实施临床教学路径能提高临床教学质量,规范教学流程,调动带教老师和护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临床教学路径;实习;儿科;带教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1-0377-02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运用图表的形式来提供有时间的、有序的、有效的照顾,以控制质量和经费,已逐渐成为医疗规范化管理中应用最广泛的质量效益型医疗管理模式[1]。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专业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大局限性,带教老师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没有系统规范的带教内容,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临床教学路径是一种改进的新颖教学方法,它将CP理念引入临床教学工作过程中[3],能够提高护生的实习质量。我科于2014年10月以来将临床教学路径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中,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4年2月~2015年7月在我科实习的护生共100人,均为女生,年龄18~23岁,其中中专9人,大专85人,本科6人。按入科时间进行分组将2014年2月至2014年9月实习护生50人设为对照组;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实习护生50人设为观察组。两组护生学历、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分组实施带教 两组护生进入科室后,均由本专科工作3年以上,大专以上学历,具有丰富带教经验的老师实行一对一带教,护生均与教师同班次上班,带教老师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带教。实习期统一为3周。于护生出科前均进行理论、操作考核,带教满意度调查,对护生实习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后形成结论。
1.2.1.1对照组 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到科室第一天由带教老师介绍科室环境、设施、规章制度等,实习期间带教老师凭借工作经验,每日根据实际工作中见到的病例或专科操作情况进行讲解,教学内容没有计划性、规范性。
1.2.1.2观察组 带教老师在护生入科的第1天首先详细介绍教学路径表,使护生清楚地了解每周所学习的目标及最终目标。给每位护生发放1份路径表,便于带教老师及护生随时了解每周教学内容及学习进度。护士长每周与护生、带教老师沟通,及时了解护生的实习情况,对于存在的问题积极查找原因,落实整改措施,确保教学路径实施。临床教学路径计划表是结合儿科特点,根据实习目标而制定的在实习期间的带教路径图,它由具体的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完成情况、老师签名各部分组成。临床教学路径表(见表1)。
1.2.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statistic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结果
两组护生出科考核及护生对老师带教满意度的结果比较:观察组护生理论、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生对老师带教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3.1 明确教学目标,规范教学流程
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以老师为中心,带教老师凭借个人经验随机教学,填鸭式地向护生传授知识,对护生学习情况不够了解,造成了知识点的重复与遗漏。另外,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患儿易哭闹,临床操作难度大,家长对子女的疼爱,不愿让实习生操作等导致实习困难,从而使护生产生畏惧感,降低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传统教学模式很难保证教学大纲目标的完成。临床教学路径的应用明确了护生学习目标,教学内容,使带教工作流程化、标准化,避免了带教知识点的重复和遗漏,充分调动了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护生预先知道接受的学习内容,事先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更好地将书本上的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操作带教时在充分模拟的情况下,选择较配合的对象进行实际操作,提高成功率,增强护生的成就感,提高了学习兴趣。带教老师在护生入科时就关注护生心理,指导护生与患儿及家属沟通技巧,帮助护生克服入科时的畏惧心理。
3.2 持续质量改进,提高带教满意度
传统带教导致护生学的东西很零散、片面,导致教学质量不高,从而引起不满情绪[4]。本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教学路径有利于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提高护生对老师带教的满意度。临床教学路径的引入使带教老师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带教,避免了过去由于老师工作繁忙可能对学生的教学内容出现遗漏或疏忽的现象,同时也避免了个人水平能力不同而造成的教学缺陷[5]。临床路径要求带教老师自身必须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科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促使带教老师主动自我充电,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方能得心应手地带教学生。临床路径使师生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带教老师更加主动地关心护生的学习情况,并尽可能创造机会给护生锻炼,提高了老师的责任心,护生也积极主动向老师请教不懂的问题。老师结合病例,利用个案查房,启发护生观察与思考,不失时机地引导护生观察病情、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其观察病情的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能力。护士长每周与护生、带教老师沟通,及时反馈实习情况,对于存在的问题积极查找原因,落实整改措施,保证教学路径按计划完成,使教学质量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李明子.临床路径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59-61.
[2] 李金林,刘静梅,张晓兰.临床路径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1):84.
[3] 戴晓天,齐德广,杨和平等.引入临床路径理念增强临床教学效果[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5):436-438.
[4] 沈萍.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在儿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2):3919-3921.
[5] 张圆圆,段培蓓.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9,9(4):33-34.
论文作者:何芹香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6
标签:路径论文; 老师论文; 儿科论文; 满意度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操作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