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运行值班事故分析及处理办法分析论文_雷万拓

电厂运行值班事故分析及处理办法分析论文_雷万拓

广州永兴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400

摘要:电厂运行值班很容易出现各类事故,电气专业相关事故便属于其中典型,这类事故快速、有效处理必须得到重点关注,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了引发电厂运行值班事故的常见因素,并深入探讨了电厂运行值班事故的处理方法,希望由此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电厂运行值班;事故;误操作

前言

运行值班直接关系着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电厂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指标也会受到直接影响。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检修不及时、设备的老化和损伤均可能引发各类事故,而为了将这类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正是本文围绕电厂运行值班事故分析及处理办法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引发电厂运行值班事故的常见因素

1.1值班员素质不高

电厂运行人员对所操作的设备不了解、使用错误的操作票等情况较为常见,这主要是由于集控值班员的技术素质不高,操作过程很容易出现各类异常情况,并最终引发误操作事故。电气误操作的种类较为多样,高压开关柜误操作便属于其中代表,由此引发的误操作事故往往会导致电力设备损坏,严重时甚至可能造成断电、人员伤亡,存在负荷时合闸隔离开关、断路器也属于常见的电气误操作,由此带来的安全隐患与严重损失必须得到重视[1]。

1.2习惯性操作违章

很多电厂的值班员存在习惯性违章操作问题,盲目下达操作命令、不认真审核操作票、操作完毕后补票、不按操作票顺序操作、不在操作前进行模拟预演、忽略操作过程的监护复诵制度、未严格执行交接班制、使用不安全的工具进行操作、单人操作、合接地闸或装设接地线前未严明是否有电、忽视操作结束后记录、不认真检查操作质量等,这类习惯性的操作违章很容易引发电厂运行值班事故。如电气接线不合理,习惯性操作违章的严重性可见一斑。

1.3忽视防误闭锁装置管理

很多电厂存在防误闭锁装置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未得到有效执行问题,这同样会引发电厂运行值班事故。现阶段电厂采用的防误闭锁装置很容易受到使用和维护不当的影响,装置卡涩、失灵等故障往往会因此出现,值班人员不得不进行解锁操作,但这很可能引发未按照流程解锁、违章使用解锁钥匙等问题,防误闭锁装置的防范效用发挥将受到较为负面影响,并最终催生各类电气事故。

2.电厂运行值班事故的处理方法

2.1事故处理基本要点

为有效应对电厂运行值班事故,电厂运行值班事故的突发性必须得到重视,值班人员必须清楚认识到事故处理不当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在事故出现后,值班员必须快速、冷静的进入状态,并需要具备较高的实际经验、反应能力及业务水平。在具体的事故处理中,值班员必须根据动作信号、有关参数变化迅速做出判断,为避免事故不断扩大,需正确、迅速的断开事故点,并针对性查找事故原因,保证能够恢复的故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如确定故障无法在短时间恢复,值班员需尽快报告领导或有关技术员,由此保证故障得到快速、及时的处理。在电厂运行值班事故的处理中,以下几方面要点必须得到重点关注:(1)故障判断。值班员需在故障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判断故障范围和性质,并采取针对性措施限制故障发展,消除故障根源,解除故障对设备和人身的威胁。(2)设备运行保障。在电厂运行值班事故出现后,为满足正常供电需要,值班员需尽可能保证无故障设备继续运行。(3)恢复供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故障出现后,需尽可能快的恢复用户供电,并以工业用户、重要用户为恢复供电的优先级,同时需针对性调整电力系统运行方式[2]。

2.2培养全能值班能力

为保证电厂运行值班事故能够得到较好处理,必须针对性培养值班员的全能值班能力,根据全能值班的岗位需求,电厂应通过针对性培训提高值班员的“炉、机”模块理论技能、发电机辅助系统方面理论技能、电气故障处理技能。以电气故障处理技能的培训为例,具体培训应围绕值班员的实际操控水平、电气事故事先干预能力展开,具体培训方向如下:(1)实际操控水平培训。需逐步构建专业化、系统化的操控水平培训模式,以此提高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具体的操控水平培训需重点关注各类现代化与系统的应用,值班员的意识、素质、能力等基础方面的培养也需要得到重视。(2)电气事故事先干预能力培训。在出现电厂运行值班事故后,电厂需组织值班员进行研讨总结,并提出预防和处理同类事故的经验,引发事故的原因、事故可能引发的后果也需要同时得以明确,配合围绕电气事故形成、积累、爆发开展的针对性调查,即可保证值班员能够更好参与到电气事故的事先干预和预防中,配合状态检修体系,即可对容易出现事故的部位开展针对性重点检查,同时设立相关考核机制,值班员的素质、事故预防和处理能力即可实现进一步提升。

2.3防范误操作事故

为更好处理电厂运行值班事故,误操作事故的防范同样需要得到重视,具体防范需关注以下几方面要点:(1)加强技术培训。电厂需围绕新设备、新技术的推广使用开展针对性技术培训,如倒闸操作危险点预控、微机自动保护装置理论等,由此即可避免操作票漏项、不熟悉业务等因素引发的误操作事故出现。(2)完善防误闭锁装置。电厂应选择设计合理、可靠性高的防误闭锁装置,并加强对值班人员安装、使用、检修防误闭锁装置的培训,配合严格的规程和制度,即可真正有效避免带地线合闸、错误拉合开关、带电挂地线、带负荷拉合刀闸、误登带电设备等事故出现。(3)消灭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往往会引发电厂运行值班事故,因此电厂必须坚决杜绝操作漏项、监护不到位、检测不到位等问题,并制定全面、严格的安全生产奖罚制度,配合操作过程中的“一停二看三想”、全面落实的奖优罚劣,即可逐步纠正习惯性违章,降低事故发生几率。(4)加强思想教育。围绕电厂值班人员开展的现场教育同样需要得到重视,电厂的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需经常性深入生产一线,并带头执行各项安全制度,配合对值班员的心理训练、举办安全知识与技能竞赛、开展安全周与安全月活动,即可不断提高其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安全责任心,这同样能够较好服务于误操作事故的防范。

2.4严格控制操作危险点

操作危险点的严格控制也能够较好服务于电厂运行值班事故处理,需重点关注两票三制的严格执行、电气操作管理的加强、突发电气事故的判断和隔离。两票三制的执行需重点关注两票的合格率与利用率;电气操作管理的加强需围绕完善合理的操作程序制定、相关制度的针对性监管展开;突发电气事故的判断和隔离需结合事故特点,并在必要时开展试验,及时切断故障点与正常设备连接也需要得到重视,事故处理的高质量开展可由此获得有力支持。

结论

综上所述,电厂运行值班事故分析及处理存在较高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事故处理基本要点、培养全能值班能力、防范误操作事故、严格控制操作危险点等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电厂运行值班事故预防和处理路径,而为了进一步降低事故影响,事故隐患的预见性分析、围绕基础单元开展的安全管理同样需要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景鑫.火力发电厂电气运行操作危险点及控制措施[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05):54-55.

[2]黄才进.如何提高火电厂集控运行人员事故处理能力[J].品牌研究, 2018(06):294-295.

论文作者:雷万拓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  ;  ;  ;  ;  ;  ;  ;  

电厂运行值班事故分析及处理办法分析论文_雷万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