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论文_刘必兰

射阳县千秋镇卫生院 江苏盐城 224352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复发率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4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就医的先后顺序原则,分为两组,干预组、对照组各24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都按照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护理要求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并在患者出院后跟踪指导,6个月后统计患者的复发情况并检查患者肺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复发次数、肺活量、第1秒呼气容积、肺残气量分别为1、74±1.26、64±1.59、129±3.8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7±1.74、50±1.68、143±4.50。结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使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减少发作的频率,改善肺功能,提高康复效果。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病;康复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recurrence rates and pulmonary function.Methods:randomly selected in January 2013 -2014 March 48 case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 for the study,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medical treatment sequence,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24 cases each,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changes during hospitalization are in accordance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are system requires care,integrated care intervention group on this basis,and the patient was discharged after tracking guide,six months after the statistical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function and checks situation.Results: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lapse frequency,lung capacity,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lung residual volume was 1,74 ± 1.26,64 ± 1.59,129 ± 3.87,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7,57 ± 1.74,50 ± 1.68,143 ± 4.50.Conclusion: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an make to reduce the frequency of attacks and improve lung function and improve rehabilitation.

[Keyword]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rehabilitation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可以治疗的常见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慢性炎症反应的增加【1】。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此病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COPD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引起COPD的危险因素包括个体易感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两个方面,两者相互影响【2】。在治疗上往往是对症处理,缓一时之急,其后由于多种诱发因素的作用,仍然反复发作,给患者本人、家庭及其社会带来一定的伤害和负担。为了让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减少发作的频率,改善肺功能,从而提高康复效果,我院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院4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就医的先后顺序原则,分为两组。干预组24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4例,年龄在47-73岁,平均年龄为(56.33±1.35)岁。病程3-27年;对照组24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3例,年龄在46-74岁,平均年龄为(57.21±1.07)岁,病程3-27年。两组患者均有吸烟史,烟龄在10-50年,吸烟量每日均大于20支,两组患者在年龄,病史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2 护理

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都按照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护理要求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控制性戒烟、营养支持、适当吸氧、指导患者进行肺功能锻炼等干预措施,并在患者出院后跟踪指导。6个月后统计患者的复发情况并检查患者肺功能的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和肺功能的变化情况,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康复的效果。

3综合护理措施干预

3.1控烟干预。住院期间患者处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急性期,一律不准吸烟,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吸烟的不同状况,制定一套个性化的戒烟方案。出院后患者处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缓解期,没有医护人员的监督,往往会不执行戒烟方案,需要医护人员的随访和家庭人员的配合,有条件的的家庭可以到专门的戒烟门诊给予专业的戒烟治疗。

3.2饮食干预。护理人员依据基础护理学中膳食营养要求,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活动程度计算出患者的的每日大致所消耗的热量,将食物中三大营养成分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按照2:3:5的比例,参照患者的饮食习惯,制定合理、可行的饮食计划,并鼓励患者多饮水,在无明显心功能不全的情况下,每日饮水不少于1000ml,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要严格执行该计划,并在出院后6个月进行随访指导。

3.3吸氧干预。患者住院期间要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氧流量在1-3升/L,缓解期要在活动后和夜间低量吸氧1小时,出院后要求患者购买氧立得或医用氧,坚持夜间低流量吸氧,在不影响睡眠的情况下吸氧30min-1h。

3.4肺功能干预。增强患者的肺功能,我们主要是指导患者进行缩唇腹式呼吸。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取坐位,双手支于两腿,用鼻深气后,将嘴唇收缩成口哨状,缓慢呼出,同时收腹,受体前倾,吸呼时间比为1:2或1:3。每日2-3次,每次20-30min。

3.5 药物治疗 ①支气管舒张剂:是控制COPD症状的主要治疗措施。短期按需应用可缓解症状,长期规则应用可预防和减轻症状,增加运动耐力,但不能使所有患者的FEV1都得到改善。与口服药物相比,吸入剂不良反应小,因此多首选吸入治疗。主要的支气管舒张剂有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及甲基黄嘌呤类,根据药物的作用及患者的治疗反应选用。不同作用机制与作用时间的药物联合可增强支气管舒张作用、减少不良反应【3】。②糖皮质激素:长期规律的吸入糖皮质激素适用于FEV1<50%预计值(Ⅲ级和Ⅳ级)并且有临床症状以及反复加重的COPD患者。这一治疗可减少急性加重频率,改善生活质量。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比各自单用效果好,对COPD患者不推荐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③其他药物治疗包括祛痰药【4】:应用祛痰药似有利于气道引流通畅,改善通气,但除少数有黏痰的患者获效外,总的来说效果并不十分确切。抗氧化剂:应用抗氧化剂如N-乙酰半胱氨酸可降低疾病反复加重的频率。但目前尚缺乏长期、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有待今后进行严格的临床研究考证。免疫调节剂:对降低COPD急性加重严重程度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尚未得到确证,不推荐作常规使用。疫苗:流感疫苗可减少COPD患者的严重程度和死亡,可每年给予1次(秋季)或2次(秋、冬)。肺炎球菌疫苗,已在COPD患者中应用,但尚缺乏有力的临床观察资料。(5)中医治疗:辩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的原则,对COPD的治疗亦应据此原则进行。

3.6 氧疗:COPD稳定期进行长期家庭氧疗对具有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可提高生存率。长期家庭氧疗应在Ⅳ级即极重度COPD患者应用,具体指征是:(1)PaO2≤55 mm Hg或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88%,有或没有高碳酸血症。(2)PaO255~60 mm Hg,或SaO2<89%,并有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水肿或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比积>55%)。长期家庭氧疗一般是经鼻导管吸入氧气,流量1.0-2.0 L/min,吸氧持续时间>15 h/d。

3.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两组在出院后6个月,我们对两组患者复发次数和肺功能测定结果进行统计,结果见表一。

5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由于发病机理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不能直接通过药物的治疗能够彻底的痊愈的疾病,急性发证后,在进行积极临床对症治疗后,暂时性病理症状可得到控制,但以后仍然会反复发作。所以,加强稳定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后续生活质量非常重要。我们通过干预组24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明显降低患者复发率和改善其肺功能,提高了康复效果。我们分析认为:①严格控烟干预,减少诱发因素,延缓病情恶化。目前,国内外研究都已明确表明,长期吸烟人群患慢性阻塞性肺病比不吸烟的人群高2-8倍【5】,因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血氧含量下降,同时,刺激呼吸道,引起支气管痉挛,使患者的肺功能进一步下降,继而病情进一步恶化。控烟虽然不能够直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但能够降低慢阻肺的继续发展几率和解除其重要的诱发因素【6】。② 饮食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调节患者的躯体功能和心理状态,增强患者康复信心。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往往由于病情的迁移而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免疫功能低下,而且情绪消沉,出现心理障碍【7】。护理的营养干预,能够增强患者的体质,抵御疾病的能力也增加。同时患者的呼吸状态的自我感觉和健康状态的自我评价的到好转,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患者的康复。③坚持氧疗干预,纠正患者的低氧血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阻塞性肺病由于通气比例失调和通气功能障碍,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特别是活动时和夜间【7】。我们让患者坚持氧疗,可以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改善患者活动后和夜间的缺氧症状,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④综合肺功能干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呼吸操锻炼是简单、易行、有效的锻炼肺功能的方法,通过锻炼不仅增强患者面、颈、胸、腹肌肉力量,增加患者患者的运动耐受力,并且能够帮助患者克服运动的心理障碍,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状态,从而进一步提高康复效果。

从本研究患者的研究结果中,我们也不难看出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复发率和肺功能的影响。因此,我们认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缓解期应加强期综合护理干预,以不断提高期自身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减少发作的频率,改善肺功能,提高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01,62。

[2]王敏。护患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影响价值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0):280-281。

[3]刘彬,张红显,杨菊,等。饮食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的影响[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2012,10(1):14-15。

[4]纪伟娟,祝敏。营养支持和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疗效及社会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9):66-67。

[5]张丽。护患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氧疗依从性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6):129-131。

[6]任海燕。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32):4401-4402。

[7]唐春梅。延伸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8(22):3139-3141。

论文作者:刘必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6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论文_刘必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