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传统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服务业论文,传统论文,环境论文,网络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G250
1 网络环境下传统信息服务业面临的挑战
1.1 用户不再依赖我们
本文中提到的传统信息服务业,主要是指以文献服务为核心的图书情报行业。网络环境下,各种搜索工具应运而生,用户可直接上网检索,从而大大削弱了传统信息机构作为信息资源中心的地位,也彻底打破了原来信息垄断的局面;网络检索工具简单实用、便于操作,使用户的检索更加得心应手,从而大大降低了传统信息服务人员的中介作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0年4月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表明,用户上网主要为获取以下信息:①新闻65.52%;②计算机硬软件信息51.70%;③电子书籍38.04%;④休闲娱乐信息38.79%;⑤科教信息31.43%。可以看出提供这些信息并不是传统信息机构的优势所在。其次,用户对网络专业知识和专业语言的理解比我们深透得多。从这些角度看,用户对传统信息服务业已不再依赖。
1.2 对手比我们更具优势
网络的发展孕育了一个又一个新的信息服务机构,他们所提供的免费电子邮件、搜索引擎、软件下载、聊天、BBS、游戏、虚拟社区、网络电话等服务吸引了众多的网民。另外,其经营机制灵活,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同时拥有一批优秀的计算机网络人才,并且以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而传统的信息服务机构在体制上仍属事业型单位,依赖国家和社会的支持,同时缺乏新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将逐步减少甚至取消对其资金的投入,加之技术上明显落后于对手,因此传统的信息服务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 网络环境下传统信息服务业的机遇
2.1 用户希望得到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在研究分析网络环境下传统信息服务人员的专业生存能力时,不妨先看一下美国学者M.Goldstein所做的分析:
● 因特网改变了我们很多,但它没有改变我们什么?
● 用户在查找对解决其切实问题真正有价值的方案、答案;
● 用户会为在较短的时间内提供了较高质量的答案或解决方案的信息服务付费;
● 输送信息的管道越是粗大,越需要更多的阀门或过滤器的控制以使信息对用户有价值;
● 信息服务所提供的方案、答案中凝聚着信息提供者和专业人员大量的增值劳动,这种劳动是非常昂贵的。
实际上,用户的需求并没有因此而消失,相反,不仅其需求的数量在增长,而且需求的复杂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上网的用户在查找科技资料时,最大的感受就是查找对口的信息比较困难,而且由于网上中文信息匮乏,要查找具有一定深度的信息就更加困难了。网络环境下,信息用户对信息服务的期望值及质量要求都比以往有很大提高,也即他们希望信息检索、信息服务人员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完成较复杂的检索,尤其是在进行复杂的查询时更需要专业人员的帮助。
2.2 我们比对手更具优势
2.2.1 信息源优势 国家信息中心主任刘鹤在谈到我国的信息产业发展时指出:设备制造业我们已经失去了机会,软件行业上虽然还有一些机会,但市场划分也差不多了,所以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真正优势所在就是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数据库的建设,要建设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数据库。国务院新闻办的方楠处长认为,目前中国政府机构掌握了逾80%的有用信息,今后在信息资源的开发上,实力最强的应是政府主办的网站,一旦由政府主办的网站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相配套,其优势是任何企业都无法取代的。到那时,企业就得向政府买信息了。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的信息源单位更具有主动权,更具有发展优势。
2.2.2 信息的分析研究优势 网络信息服务发展到今天,大家都有一个共识:质量远胜于数量,深度远胜于广度。在因特网上,要想扩展信息资料的广度,只要多链接几个站点,或者找一个自动检索机就行了,而信息深度的扩展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信息在深度上是不能叠加的,深度扩展必须通过专家们的分析研究来实现。所以说,一大批网上信息分析研究人员将成为今后网络信息内容服务的主力军,而这正是传统信息服务的优势所在。
3 网络环境下传统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之路
3.1 体制上创新
传统的情报机构都实行计划型管理体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其管理机制、组织结构、人员培训等方面都表现出较明显的不适应性。因此体制变革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体制更新上,可借鉴万方数据集团的经验——从科研所转变为科技型企业,走企业发展之路。具体讲,就是除保留一部分公益性服务之外,大力开发有偿信息服务项目。
3.2 管理上的创新:打破封闭,走联合发展之路
3.2.1 加强与ISP的合作 传统信息服务业在网络平台、服务手段和服务形式上,较之新型的ISP,都明显落后。与ISP合作,借助ISP在网络、技术上的优势,可以减轻传统信息服务在传输平台和线路上的负担,使其专心从事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各种增值服务的开展。中国专利局检索咨询中心与长通飞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创建中国专利信息网,就是这方面较早的成功案例。另一方面,与ISP的合作,可以加强、丰富传统信息服务业的服务功能,并且使传统信息服务业的服务形式和手段呈现多元化。实际上,现在有些ISP商已经意识到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正在寻找自己在信息资源获取、加工、分析、处理上的合作伙伴,如搜狐总裁张朝阳先生就提出了“内容为主,广告为纲”的经营思想。对于多年从事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建设的传统信息服务业来说,应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借助ISP在网络设施、技术创新和服务手段上的优势,在合作中谋求共同发展。
3.2.2 与同行机构联合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对于传统信息服务业来说,要发展网络信息服务功能,数据库资源建设依旧是一个紧要问题。但是,由于传统信息服务业在体制上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严重。同时,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且在建设中重硬偏软,因此现有的数据库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也低。根据各地区、各部门的特点,有统筹、有分工地联合开发建设数据库,实现优势互补,促进资源共享,是传统信息服务业进行信息资源建设的当务之急。在数据库建设和信息服务上,传统信息服务业也应合理分工,密切协作。在数据库生产方面,要将主要精力放在技术开发和开辟信息资源的收集渠道,保质保量地加工和制作成品数据库上;在信息服务方面,则应主要拓展用户市场并进行信息的深层加工,满足用户对服务质量的需求。网络化的普及,为上述联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条件。例如,通过E-mail协调订购,还可通过网络传输进行资源上网的分工等。
3.3 观念上的创新
3.3.1 以市场为导向,实现信息服务观念的转变 传统信息服务业应继续破除计划经济下的思维模式,确立信息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观念。传统信息服务业应学会进行市场研究和市场细分,学会在竞争中拓展自己的服务空间。同时,还应意识到利益追求驱动作用和投入产出效应。也就是说,传统信息服务应抓住网络发展的机遇,明确经营责任,开拓有偿服务渠道。同时,要逐步摆脱由上级拨款的被动局面,主动发现市场,走入市场,逐步实现自主经营。
3.3.2 以用户为根本,开展个性化主动服务 所谓个性化,即指针对每一个用户的独特信息需求进行独特的针对性服务。基于大量用户的各自不同的信息需求,进行高效率的集成化信息过滤,就是所谓的“信息分流”。主动,即改“人找信息”为“信息找人”,通过邮件、“频道”推送、预留网页、寻呼机等多种途径将信息传送给个人。这里的关键是了解个人的信息需求。目前采用的方法有:从一个预先指定的表达兴趣范畴的类表或属性表中选取,通过用户自选词汇任意指定,辅之以各种布尔逻辑组合。也有一些实验室系统采用自适应的办法,动态地从用户利用信息资源的记录中获取用户的真正信息需求。
3.4 信息服务形式的创新
3.4.1 实现网络信息服务与非网络信息服务的有效结合 在网络环境下,用户的信息需求并不可能完全在网络中得到满足,同时网络信息需求也不可能是用户信息需求的全部,这说明网络信息服务与非网络信息服务将长期并存,换言之,网络信息服务与非网络信息服务的有效结合将是一个问题。这就要注意:①在发展网络信息服务的同时,要充分发展那些网络服务不能取代的信息服务;②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整体化信息服务的效率。除了点对多的发布式信息服务外,还可以考虑点对点的个人专题定制化信息服务。
3.4.2 实现精品服务 信息时代有一个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各种信息呈爆炸之势铺天盖地而来;另一方面,有价值的信息精品却越来越难以寻觅,形成了“信息孤岛”。从经济学角度看,稀缺就会导致升值。因此,传统信息服务业要想获利,必须生产精品,收集精品,成为网上信息精品服务的中心。实现精品服务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从内容改造入手,不断提高信息产品的知识含量。这包括3个层面:首先,必须从大量的信息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挑选精品。其次,对每一条有用的信息,要挤出“水分”,留下“精髓”,也就是浓缩。最后就是要对所有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提炼出真正对用户有用的知识。
● 从程序化入手,提高信息产品的技术含量。如何使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信息量,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依靠计算机技术,实现标准化的全文检索、下载数据包、FTP信息专递、信息镜像、信息推送等。
● 实现人脑与电脑的最佳结合。人脑与电脑的结合既能进行大规模的信息处理,又能进行信息的提炼加工,其结果是信息产品和服务的品质都有明显改善。
3.5 技术上创新
3.5.1 信息转播 一些出于某种安全原因而不能与Internet联通的局域网,可以通过采集和转播来实现对Internet上信息的有选择的访问。采集服务器通过全息集成镜像的方式,把多个被选中的目标站点的所有可以访问的信息,以一种充分保持原有结构的方式采集到局域网中来,再通过一种不经过IP路由的专用通道,在设立于局域网中的另一台“转播服务器”上统一组织并提供统一的检索服务,对内部网的用户造成这些站点“虚拟”在线的景象。一些出于经济原因不能大规模在线使用Internet资源的用户单位也可以有选择地转播某些站点或者租用某些站点的转播业务。如果用户单位,一方面需要Internet上的某些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对Internet的安全有顾虑,或者对使用Internet的费用要精打细算,他们就可以考虑采用信息转播的方式。信息转播可针对多种需要进行不同的配置。比如,采集服务器可以通过拨号上网,可以放在“非军事区”等。
信息转播具有以下优点:
● 安全:由于在采集服务器和转播服务器之间采用了专用的数据通道,因此可以避免许多来自外部的直接的攻击。同时,由于采集什么、不采集什么是在采集服务器一端严格受控的,而什么人可以看到哪些站点、不可以看到哪些站点的转播是在转播服务器一端严格受控的,所以对转播的内容,也可以有选择、有控制地进行规划和管理。
● 经济:由于信息的采集和更新只在一个地方进行一次,然后面向多人转播,因此避免了同一单位的许多人为了看同样的内容而对同样的网址做多次重复访问的情况,从而节约了上网的费用。
● 方便:由于被转播的站点的信息都存放在本地的转播服务器上,而响应本地的请求一般都非常迅捷,因此用户浏览时不会遇到在广域网上经常遇到的那种拥塞。另外,由于有了统一的检索机制,即使原来没有检索功能的站点,被转播以后也可以使用户享受到检索服务。
由于信息转播具有以上几方面的优势,所以其在网络信息服务领域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范围。今后对于由于经济、安全等特殊原因不能上网的用户来说,信息转播能帮助他们实现获取网上信息的心愿。目前,国内有许多信息服务商都在研究信息转播服务,如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的“天罗”平台及派生产品就提供了“信息转播”的功能。传统的信息服务机构也可通过信息转播技术来为这些特殊的用户提供服务。
3.5.2 建立专业资源导航库 利用现成的搜索工具,把Internet上与某一或某些主题相关的节点进行集中,按照方便用户检索的原则,用熟悉的语言组织起来,向用户提供这些资源的分布情况,指引用户查找,按照这种思想建立起来的信息服务系统称,就是专业信息资源导航库。信息资源导航库包括3部分:①一批反映该专业国外信息源的URL;②一批原始信息,包括访问频度高的原始信息资源的镜像、自建的信息资源等;③一套方便信息组织与用户查询的支持技术。
建立基于用户特定行业需求的专业资源导航库,是信息服务机构在新形势下发挥其专业检索技能,为用户提供更有效的专业查询指引,提高用户上网查询效率的理想方式。网络环境下,信息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信息服务形式的多方向性;网络信息资源的繁杂性,使用户获取特定信息的全面性及准确性受到影响。建立导航库,一方面可指引用户查询,有效地利用资源;另一方面,还可以节省上网查询的时间和费用。导航库技术在技术实现上没有很大的难度,而且有成熟的技术作为支持,因而其应用前景比较广阔,尤其是对那些为专业科技人员服务的传统情报机构来说,更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已有一些情报机构建立了本专业的信息资源导引库。
3.5.3 信息推送服务 所谓“信息推送”(push),就是网络公司通过一定的技术标准或协议,从网上的信息源或信息制作商那里获取信息,然后通过固定的频道向用户发送信息的新型的信息传播系统。推送技术(push technology),就是一种按照用户指定的时间间隔或根据发生的事件把用户选定的数据自动推送给用户的计算机数据发布技术,从技术上看,推送技术是多点播送和多址发送内容传递的结合。应用信息推送技术建立的“网络广播站”(webcasting),也就是网络信息广播系统,通过智能化的代理服务器从环球网上不断地取回用户所需的信息,(像电视台一样)将信息进行分类,在主机(电视机)上设立了固定的“信息频道”和“信息树”,供用户对网上信息进行预定和选择,用户联网后,通过客户机(电视)可随时获得经过更新的各类信息。信息推送,实际上是传统的广播式媒体(如互联网络、影视点播等)优势结合的产物,目前正在发展成为全球信息采集、传播的主流模式。
ICP采用push技术,是把很多用户共同感兴趣的主题内容,通过在Internet上运行的服务器,发送到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用户主机上。从形式上看,它同计算机检索服务初期的“SDI”(定题情报提供)非常相似,也可以视之为网络化的SDI服务。推送技术在网络信息服务领域有着现实的和潜在的应用范围,包括:ISP/ICP按指定内容向个人发送信息;出版者发布最新出版信息;软件开发者发布软件更新版本;报社提供个人化报纸;广告商发布广告和宣传资料;在线大学向学生发送通知和教材;图书馆信息网按个人用户提供专题书目,报道最新图书、会议消息等等。各传统信息服务机构可以通过推送服务,定期地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发送至其主机,提供有偿服务。
3.6 人才上的创新
一方面传统信息服务业需要面向社会招聘一批新型网络及计算机应用人员;另一方面,急需加强对传统信息服务人员的继续教育,重点进行电子网络、Internet资源建设、应用软件等方面的培训。同时,在管理人员方面,应该导入企业型管理人才的培养与使用模式。
总之,在全球资源实现共享的大环境下,在用户信息需求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传统信息服务机构只有重新思考其今后的发展定位,从各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网络环境下得以生存、发展。
收稿日期:200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