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增长与周期波动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经济增长论文,深圳论文,周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深圳是我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在经济基础非常薄弱的起点上,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了一个拥有数百万人口的现代化大城市。深圳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结构的巨变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奇迹。经济总产出的高增长与周期波动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表征,因此,对深圳工业化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工业化中经济增长路径变化的分析。一个地区(或城市)经济增长的周期波动是一国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的一部分,研究深圳总产出的增长与周期波动将有助于完善中国经济增长周期波动的理论。城市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一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没有现代化的城市就没有现代化的国家,因此细致地研究深圳经济增长的特征和规律对深圳以及其他大中型城市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经济政策很有启示性的意义。
一、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的一般理论
按照动态非均衡经济学的观点,在工业化过程中,各种经济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由于各要素所起作用的力量大小和方向不同,所以现实经济增长往往是非均衡的;经济总量增长的路径在时间序列上不是匀速直线上升,而是表现为速度快慢或增长率高低差异较大。经济增长过程往往会体现出不同的波动状态,而经济波动的基本规律正是周期性。人们把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称之为经济周期或者商业循环。在分析一个地区经济增长量的变动特征时,往往从产出指标的变动分析开始,进而建立以经济总产出量为核心的指标体系。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增长率是最综合的增长率指标,也是描述和观测经济周期性波动最主要的指标。因此,在研究深圳经济增长与波动时,本文将GDP及其增长率作为基本指标,并以此计算出波动指数等二级指标。
二、深圳经济增长长期趋势线的确定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变量(如GDP、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等)实际观测值将围绕其长期趋势值作离差型波动,长期趋势是指经济变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一种稳定的增长或下降的趋势。这种趋势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中持续的稳定性。为了正确反映经济增长过程中实际产出量对长期趋势的偏离程度,我们对总产出量的时间序列进行趋势分离,即正确分离经济总量中的长期趋势和波动部分,进一步计算出波动指数。波动指数是指国民经济实际增长率围绕长期趋势上下波动的量值,又称为波动率。它是衡量周期波动幅度对历史增长趋势偏离程度的基准指标。波动指数可以定义为:
这里表示GDP在t时刻的实际观测值。表示长期趋势,的值可用GDP时间序列对时间t回归确定。表示GDP实际观测值对长期趋势值的离差,即分离长期趋势后GDP绝对波动量。则表示经济变量对长期趋势的相对变动,它反映了经济变量的稳定程度。的绝对值越小,经济运行越稳定;反之,的绝对值越大,经济运行越不稳定。
根据深圳历年实际GDP指数(以1979年为基期),从中分析可知:1980~2002年深圳GDP的增长趋势比较平稳。这表明改革开放20多年来,深圳经济增长虽然由于各种随机因素的干扰而出现一定程度的偏离趋势值的上下波动,但这种偏离是短期的,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总体上沿着确定的增长路径运行。
根据增长型经济周期理论的观点,并结合上面分析,可以判断出1980~2002年深圳GDP指数与时间年份之间的关系近似于指数函数关系。由此,本文设定深圳GDP指数序列的指数型趋势增长,g为年平均增长率。这里采用作为深圳GDP指数的长期趋势线的确定性方程,取对数后为时间t的线性函数,即:。利用OLS法估计参数,并借助于SPSS10.0版本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有如下模型:
分析结果显示参数A、B的t统计值均大于临界值,即模型各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中Prob(F-statistic)=0,表明方程也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另外,说明模型对数据的拟合程度很高。因此,所采用的指数型增长趋势方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根据参数A、B的估计值计算a、b、g值分别为:a=234.862;b=1.265;g=0.265。长期趋势线的确定方程可写为:
根据趋势方程②或③计算出1980~2002年深圳GDP指数趋势值。1980~1982年期间,各年份的GDP实际值均低于趋势值;1983~1997年期间,各年份的GDP实际值均高于趋势值,经济在趋势线以上快速增长;1998年至今,各年份的GDP一直低于趋势值,经济增长速度放慢。
三、深圳经济增长周期的划分及各周期的基本特征
根据上述确定的GDP长期趋势方程②或③,可以进一步计算深圳经济增长周期波动的各个特征值,来考察和确定深圳经济周期波动中基本的典型事实。具体来说,首先将利用趋势方程所计算的各年GDP指数的趋势值与实际指数值对比,求出各年实际值对趋势值的离差,然后算出各年份的波动指数。
根据所得GDP实际年增长率和波动指数,我们可知1980~2002年深圳工业化过程中经济增长的总体波动情况。GDP的实际年增长率和波动指数具有相似的波型:在大多数年份里,当GDP实际年增长率上升时,GDP波动指数随之上升,进而达到波峰;反之,当GDP实际年增长率下滑时,波动指数也随之下滑,进而回落谷底。由于受到许多偶然因素的影响,深圳工业化中的经济增长过程并不十分稳定,而是呈周期性的波动,波动特征也很复杂,没有很规则的波形。本文以GDP实际年增长率作为基本指标对深圳经济增长与波动周期作第一次划分,然后以二级指标GDP波动指数对第一次划分的结果进行修正。修正的结果表明,深圳经济增长与波动大体上已经历了两个周期,步入第三个周期:第一个周期是1980~1987年,这一周期历时8年;第二个周期是1988~1996年,这一周期历时9年;从1997年开始,实际增长率一直处于一个较为平稳的高水平,深圳经济进入第三个周期的前段。
第一个周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0~1984年是深圳建市以来第一个经济扩张期。这一时期经济高速增长,根据GDP实际增长率曲线计算出这5年内GDP平均增长速度高达58.6%。然而经济的高增长伴随着较大幅度的波动,波动指数从1980年的-45.52%上升到1984年的31.79%。其中,1980~1982年,这3年的经济波动指数均为负数,实际产出量远低于趋势值;然而波动指数一路上升,1983年和1984年上升为正值,并且在1984年达到最高点,这一阶段的波动幅度高达77.31个百分点。深圳经济发展起步较低,起点的实际经济总量水平远在趋势值以下,这样在大力发展经济的政策引导下必然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剧烈波动,经济总量一路上升,突破了趋势值并且在1984年达到最高点。另外,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经济特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释放出了巨大的增长潜能。特区还实行了许多新的优惠政策,加大投资力度,促进了经济高增长。
第一个周期的第二阶段从1985~1987年,深圳经济步入调整期。这一时期,深圳经济在经历高速扩张后,开始了第一次调整,经济增长率逐步回落,1986年GDP年增长率下降到最低点2.7%,而且实际总产出逐渐接近趋势值。而1987年又开始呈现反弹迹象,GDP年增长率回升到25.4%。就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经验而言,经济在经历迅速扩张之后一般都会出现一个结构调整、增长率回落的时期,这一过程主要是由生产设备投资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的。但是这一时期经济实际增长率的落差很大,整体上说经济实现的是硬着陆。20世纪80年代中央实行的“调整、提高”的经济建设方针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这一调整过程。经济调整使资源配置结构得以优化,为后一期经济的迅速复苏和强劲增长积蓄了力量。
第二个周期也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8~1994年,深圳经济在调整中反弹,步入新的繁荣期。这段时期经济在经历了上一期的调整后,结构得以优化,总产出再次进入一个高增长的时期。从波动曲线来看,总产出的波动程度有所下降。从实际增长率曲线来看,除了1989年增长率为18.7%,相对较低之外,其余年份都保持在30%以上的水平。而1989年增长率的下滑主要是由于“六四风波”这一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所以它并不影响对经济周期的整体分析。这一时期的增长水平就工业化同期的发达国家而言,依然是较高的。这一方面得益于世界整体经济形势的稳定与繁荣,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国内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比较强劲。加之小平同志南巡讲话进一步增强了深圳人民发展经济的热情。
第二个周期的第二阶段,我们认为是1995~1996年。首先经济增长率从1994年30.1%下降到1996年16.4%,增长率落差较大,而1997年以后增长率一直比较平稳。其次从波动指数曲线来看,波动指数连续下滑。所以1995年和1996年,深圳经济增长实际上经历着第二个周期的收缩调整阶段,并于1996年到达低谷。与上一个调整期相比,增长率的下降幅度要小了很多,上一期从1984年59.9%下降到1986年2.7%,下降幅度是57.2百分点;本期从1994年30.1%到1996年16.4%,下降幅度为13.7个百分点。这一时期经济实现了软着陆,这与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是密切相关的。
1997年至今,深圳经济增长进入了第三个周期的前段,即伴随着进一步调整的复苏阶段。虽然从波动曲线来看,波动指数一路下滑,但是实际经济增长率却保持在13%~15%的水平,相对于工业化同期的发达国家而言,这一增长率也是比较高的。实际上在经济实现软着陆后,深圳一直致力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经济增长效益得到了很大提高。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既使经济保持了较高水平的稳定,又没有导致以前组放型增长方式下的过高增长率。但是近年来深圳经济增长率一直在长期趋势以下,这表明深圳的增长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这与1997年金融危机后香港经济持续低迷是分不开的。
从长度来看,深圳经济增长的第一个周期持续8年,第二个周期持续9年,这两个周期都是比较典型的朱格拉周期。经济波动所体现出来的特征表明深圳经济增长周期波动已不是传统的古典型周期,而是典型的现代增长型周期。在经济扩张阶段,总产出实现了较高水平的正增长;在经济收缩调整阶段,总产出实际增长率仍为正值,只是相对水平有所下降。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比较大,这与转轨时期的经济特征和政策变动是密切相关的。
随着改革的推进,经济增长波动幅度逐渐变小,增长渐趋稳定和持久,这也是工业化向前推进,产业政策逐渐成熟的结果。
观察GDP实际年增长率曲线,20多年来深圳GDP实际年增长率呈现出明显的阶梯性(或称为层级性)。如果将1997年至今的这段经济复苏期也视为经济扩张阶段的话,那么深圳经济增长经历了3个扩张期和2个调整期,目前正处于第三个扩张期的前段。第一个扩张期(1980~1984年)GDP平均增长率约为58.6%;第二个扩张期(1988~1994年)GDP平均增长率约为33.0%;第三个扩张期的前段(1997~2002年)GDP平均增长率约为14.5%。3个扩张期的GDP增长率呈现出明显的阶梯性逐层下降的特征。这种阶梯性是工业化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反映了工业化不同阶段总产出增长率的变化特征。这种变化特征与深圳工业化的阶段划分是基本一致的。深圳工业化历程大致划分为:1979~1993年为工业化初级阶段,其中1979~1987年间,经济起飞的阶段特征非常明显;1994至今为工业化中级阶段,其中2000~2002年初步具备了工业化中后期特征。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经济增长率不是提高了,而是阶段性的下降了。深圳的这三次扩张都尾随于经济体制改革发生重大突破的几年,在这些年份产业结构以及生产要素结构都发生了实质性的调整,经济增长率阶梯性的下降实际上是经济增长方式不断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结果,是经济发展走向成熟稳定的体现,也是工业化向前推进的标志。
四、从要素供给的角度分析造成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因素
经济增长与周期波动的影响因素很多,形成机制也很复杂。从生产要素供给的角度来看,要素供给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都会影响到经济体的长期供给能力,并最终造成总产出的周期性波动。结合前人对经济增长与周期波动的研究,本文从GDP的波动分析开始,进而建立了一个指标体系来考祭和理解深圳总产出增长和周期性波动的机制,引入分析的指标包括资本投入要素、劳动力投入要素和技术进步。
1.资本投入要素主要采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其年增长率指标。固定资产投资不仅是总产出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将直接形成经济体未来的生产能力。因此,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和增长速度能明确反映经济体供给的动向,是推动经济周期波动的核心。本文首先比较深圳GDP增长率波动曲线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波动曲线的波型,然后对两者进行相关分析。从波型来看,投资增长的波动略先于GDP增长的波动,其波幅也较大于GDP增长的波幅,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的增长波动渐趋平缓和稳定。从SPSS10.0版本软件分析的结果来看,两者的pearson相关系数高达0.843,其双尾显著性检验在0.01的水平下是可以通过的。而且,利用索洛增长速度方程式分析资本投入要素(也采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指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表明,1980~2002年资本投入每增长1%可使经济增长0.4209%,占经济增长的42.83%。因此,整体上说资本投入要素的增长和波动是20多年来深圳经济增长与周期性波动的主导力量。
2.劳动力投入要素是决定经济社会产出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工业化中劳动力来源和年龄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劳动者素质也有较大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比重增加。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采用社会劳动力人数及其增长率反映劳动力投入要素的变化。利用SPSS10.0版本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本期劳动投入量的增长与本期产出的增长的相关性系数比较小;相反,本期劳动投入量在滞后几期内却与总产出有较大的相关性,劳动投入增长对产出增长的滞后效益是比较明显的。这也表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未来经济的高增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深圳经济发展起步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大多采用了“三来一补”的形式,产品附加值集中于产业链低端的加工组装部分,因而劳动力的需求量很大。可以预见,随着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劳动力投入量变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将会减小,而劳动者素质在经济增长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3.技术水平是一国或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指标。本文主要采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人均固定资产净值来衡量技术要素对经济增长和周期波动的影响。这两个指标结合起来分析可以较全面的反映企业资本有机构成变化,进而体现社会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又最终作用于经济增长;技术变革一般具有非连续的特征,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分析结果表明,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人均固定资产净值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相关性较大,尤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三者波动曲线波型很相似。深圳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不断提高的。实际上,利用索洛增长速度方程计算的技术贡献率,在1994~2002年的几个年份里已经高达45.73%。据《深圳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2003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482.79亿元,占当年工业总产值近一半;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386.64亿元,增长45.2%,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55.9%。由此可以推测,在未来年份里技术进步将成为推动深圳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关键性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率波动将会发生实质性的影响。
标签:深圳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深圳gdp论文; 经济指数论文; 固定资产投资论文; 宏观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