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通达道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省 233500
摘要:时代的飞速发展为城市道路建设提供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借鉴成功的工程经验,并正视工程的失败,为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城市道路建设中的应用提供发展空间。本文就城市道路养护与新技术的应用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城市道路;养护;新技术;应用
1引言
一座城市想要发展,不可能脱离城市道路,安全,顺畅的城市道路,更是一座城市良好发展的前提,因此,城市道路的日常养护工作,便是城市的首要关注目标。近年来,我国道路主管部门在积极的实际和创新中,城市道路养护技术愈加完善,新技术逐渐吸引了许多人的关心,新技术使得道路养护变得简单,各地对道路的养护水平显著提升,明显降低道路的损害问题,使得全国各地能够更加迅速的发展。
2常见城市道路养护措施
2.1普通沥青砼路面的养护
铣刨是沥青路面的主要工作任务,确定铣刨的范围更是维护道路的关键,在铣刨时,专业人员进行科学,全面的实地考察,确定铣刨的范围与深度,制定铣刨的完整策划,交由施工人员进行精确的操作,使得沥青道路养护变得更加简单。勘察测量→路面铣刨→乳化沥青洒布→沥青混凝土生产→摊铺机摊铺→压路机碾压→封边→开放交通。这一系列的施工顺序便是沥青道路的建造方式,因此,根据建造方式,对应的进行养护工作,更能使的沥青道路的使用寿命增强。
2.2快凝水泥混凝土修补水泥路面
正常水泥凝结速度慢,在水泥路面的频繁使用下,会出现裂缝、坑洼等病害,如果用普通的水泥进行补救,那么未凝结的水泥严重影响道路的通行状态,所以,快凝水泥混凝土成了修补的最佳方法,使得道路更加快速的进入通行状态,避免通行状态使得城市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
2.3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的方法
在常规环境中,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路面,需要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将乳化沥青、水与矿料进行严格的比例进行调试,制作成合格的加铺沥青。根据实际状况,使用机械设备将沥青进行3mm-10mm的铺设,铺设完成要保证沥青安全,顺利的固定化,从而使旧水泥路面的裂缝、松散等病害得到有效的遏制与解决,沥青的铺设还可以将路面的外观进行全面的改善,使路面更加的平整。在道路的养护中,对旧水泥路面进行科学、合理的沥青铺设,可以在保证铺设质量的前提下,有效的降低道路维修成本,因此,加铺沥青是目前我国主要运用的道路维护方法之一。
2.4红外辐射加热
面对道路路基完整,但是,沥青路面出现小裂缝、网裂、松散等病害时,一般情况下沥青路面病害在6厘米以内,可以进行红外辐射加热对路面进行维修,在自然温度15摄氏度至20摄氏度内,喷撒适当的沥青,对路面进行红外加热1到2分钟,直到沥青达到110摄氏度以上时,利用压路机将沥青压平,从而恢复沥青路面的平整,使道路能够安全使用。而有些沥青路面会出现坑槽病害,如果坑槽较小的情况下,首先将坑槽中的各种杂物清理干净,随后在坑槽中放置新沥青混合料,用红外加热将沥青加热到150摄氏度以上时,将其碾压平整,从而对路面进行修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修复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路面养护效率,在维护中,使用的材料较为节约,而且不会产生修复后的废料残渣,可以对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因加热的深度不同,使得受热不均匀,导致路面加热过高而产生道路氧化与烤焦的情况,因此,红外辐射加热技术的应用需要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前还需考虑施工地点的环境因素,根据实际环境进行施工修改,从而有效、全面的进行道路维护。
2.5预防性养护技术
预防性养护技术是指预防城市道路路面出现病害的技术,当前常用的预防性养护技术是微表处技术,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在我国已经得到发展和完善,具体操作为利用高分子改性乳化沥青、矿料等材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后制成稀浆,最后将稀浆直接铺设在路面上进行养护。大量试验证明,该技术2h内就可以恢复交通。该项技术施工过程简单、起效更快,因此得到广泛应用。但值得提出的是,微表处技术只适合用于微小裂缝、车辙等病害,对于已经出现严重裂缝的路面,需要经过基础养护后才能使用。使用微表处技术将材料铺设在路面上之后,稀浆可以快速和原有路面黏合,提高了路面的防水性、抗滑性等。
3城市道路养护中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3.1新技术
(1)厂拌热再生。厂拌热再生技术主要把道路上原有的混凝土进行刨铣过后,将混凝土运送到搅和厂,在搅和厂中将混凝土进行搅碎与筛分处理,根据混凝土的真实数据,将新矿石与新沥青科学、合理的进行放置,然后统一的进行加热、搅拌。使得材料进行融合,直到材料融合度符合规定的规范程度时,将材料重新运回道路,让专业的施工人员将混合料进行全面、科学的铺设。(2)就地热再生。就地热再生技术主要利用完整的配套设施,运用设备将道路的混凝土进行全面、均匀的加热后,及时的进行翻动工作,直到将路面翻动的松散后,按照规定加入准确的新矿料与新沥青,随后再次将其翻动,直到材料充分的混合后,继续进行加热,加热一定温度后,将路面进行压平处理,从而使道路安全通车。这种方法在我国已经进行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3.2新材料
(1)双快水泥的基本性能:①传统的材料在进行浇筑后至少还需要三天以上的养护才可以正常通车,而新材料双快水泥,具有凝结时间的可控制性,从而在浇筑后最快三小时就可以开放道路,进行通车,双快水泥凝结时间快,凝结时间的可控制性,使得其成为道路维护的首选材料;②双快水泥新材料的使用,其后期的质量依然强大,在施工后一个月后,其强度可以达到60Mpa,从而超前的达到了我国道路的硬度要求;③双快水泥对于抗渗性与密实性有着极高的水平,其微膨胀性能保障了道路的安全性与实用性。(2)应用时的注意事项。在双快水泥的使用时,需要根据我国的管理制度进行规范性使用,从而全面的发挥新材料的特性。双快水泥在使用中,应该注意双快水泥不可以与其他水泥进行融合使用,如果一定要添加水泥外加剂,只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测验,在保障双快水泥的效果全面体现下进行精准的添加,从而保证新材料的运用发挥最大的作用,是我国的道路在新材料的使用下,更加安全,顺畅。
3.3新工艺
强度在C60以上的混凝土就是高标号水泥混凝土,此混凝土对于沥青基层有着基础性作用。现在,高标号水泥混凝土在我国的道路中已经广泛的使用,在高标号水泥混凝土的制作程序中,应注意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一定要在42.5级以上,粗骨料的粒径一定要限制在31.5mm内,从而保证高标号水泥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标准,让我国道路养护在新型工艺下更加便捷。
4小结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变化,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重视,其中城市道路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取得了巨大进步,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城市道路的养护管理提供了许多的新技术和新材料,不仅给城市道路养护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也为提高道路桥梁建设的质量水平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邓昕,郑峙峰.道路管理维护新观念和新技术探讨[J].广东建材,2015,03: 74-75.
[2]兰盛强.浅论道路与桥梁施工及养护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01:130+132.
[3]赵善策.浅谈城市道路养护管理质量控制[J].科技视界,2015,21:284-285.
[4]查玮.适用于深圳市沥青路面养护的新技术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5,07:51-53+9.
[5]张世强,王刚,曹唯,霍冠哲.镇江市快速公路养护技术发展对策探讨[J].交通与港航,2015,03:60-63+76.
论文作者:黄红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0
标签:沥青论文; 道路论文; 路面论文; 水泥论文; 城市道路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新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