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琴
(义乌市中心医院手足外科;浙江义乌322000)
【摘要】目的:探析对手足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疼痛管理联合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9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手足外科病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就诊编号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联合组及常规组(n=38例),两组患者均开展手足外科手术的常规护理,联合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疼痛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围术期疼痛情况及心理状况进行评定比较:结果:术前、术后24h及术后72h联合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术前联合组患者SAS及SDS评分较护理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常规组未见显著变化(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患者术前及护理干预后各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手足外科手术患者中开展疼痛管理联合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围术期负性心理状况,改善病患疼痛情况,应用及推广价值较高。
【关键词】手足外科;疼痛管理;心理护理;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9)01-0070-02
手足部位手术患者以骨折、皮肤损伤、贯穿伤等常见,多由意外事件导致,患者易出现心理应激反应,同时因手足部位神经、血管分布密集,患者疼痛情况更为严重[1],将会直接影响疾病的诊断及后续治疗,对手足外科手术围术期患者开展疼痛管理及心理护理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视度逐渐提高,本次研究主要就其应用价值进行探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8年9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手足外科病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男56例,女20例,年龄27~71岁,平均(52.49±2.54)岁。纳入标准:择期行手足外科手术者;认知及精神状态正常者;治疗配合度高者。排除标准:恶性病变者;合并脏器损伤者;其他部位手术者;免疫功能异常者。根据患者入院就诊编号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联合组及常规组(n=38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1.2.1、常规组:开展手足外科手术的常规护理,入院后做好疾病及手术宣教,为患者营造舒适适宜的病室环境,协助患者完善术前检查,术中根据需要建立静脉通道补液,做好术中保温工作,协助医师完成手术,术后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术后注意事项、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处理措施,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嘱患者定期复诊。
1.2.2、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疼痛管理联合心理护理,①心理护理:入院后即热心耐心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及科室介绍,帮助患者尽快适应院内陌生环境,关心患者疼痛情况并给予患者安抚鼓励,获取患者的信任,保有同理心及责任心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尊重每位患者同时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为患者开展心理疏导工作,与病患家属一起鼓励患者,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同时提高患者对诊疗的配合度;②疼痛管理:疼痛阈值及感受与心理情绪状况直接相关,因而行疼痛管理的首要即安抚患者情绪,尽快帮助患者保持情绪的稳定,可通过注意力转移、预后介绍、手术成功率较少等方式改善负面情绪,以此提高病患的疼痛阈值;在进行日常诊疗及护理时,动作保持轻柔,尤其在清创、换药、静脉穿刺等操作时,降低对病患的刺激,协助病患保持舒适的体位,减轻疼痛感;嘱家属在日常休息时,为患者播放轻音乐、喜剧、读书读报等方式引导病患减少对躯体疼痛的关注;由医师为病患进行个体化评估,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的给药。
1.3、观察指标
1.3.1、围术期疼痛情况评定:于入院时、术前、术后24h、术后72h对两组患者躯体疼痛情况进行评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分值范围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痛。
1.3.2、心理状况评定: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及术后24h的负性心理状况进行评定,SAS评分<50分表示无焦虑状况,SDS评分<53分表示无抑郁状况,否则即为存在焦虑抑郁状况,且评分越高,焦虑抑郁状况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结果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围术期疼痛情况比较:入院时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高,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术后24h及术后72h联合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围术期不同阶段负性心理状况比较: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处于异常高水平状态,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联合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显著降低(P<0.05),常规组未见显著变化(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患者术前及护理干预后各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疼痛是躯体较为常见的生理心理活动,由神经系统支配,在出现疾病、躯体损伤时疼痛感受明显,是临床诊疗中大部分疾病的常见临床症状[2],手足病变患者因疾病的突发、手足部位神经分布密集等因素,围术期疼痛感受较为剧烈,加之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将直接影响手术及恢复的效果。疼痛管理的主要目的为缓解疼痛感受,通过综合针对性的干预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理状态,心理护理直接从患者的负性心理及负面情绪着手,以协同疼痛管理的作用。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术前、术后24h及术后72h联合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疼痛情况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改善与缓解,同时与护理干预前相比联合组患者在术前SAS及SDS评分显著降低(P<0.05),常规组未见显著变化(P>0.05),同时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患者术前及护理干预后各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入院后的心理状况,从而降低心理应激反应,降低对手术及恢复的影响。
综上所述,对手足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疼痛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在改善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疼痛方面效果显著,对手术及预后效果方面具有较为积极的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倪改玲.手足外科患者术后影响疼痛的环境心理因素及护理干预[J].双足与保健,2018,8(16):125-126.
[2]孙秀燕,韩听健,史帅.护理干预在手足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6,22(6):100-101.
论文作者:张芳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患者论文; 疼痛论文; 手足论文; 心理论文; 术后论文; 评分论文; 常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