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探究论文_杨广福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探究论文_杨广福

杨广福 淮南市高新区三和中心小学 232000

【摘要】为了不断提升素质教育改革质量,新时期国家教育部门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目标,针对性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成效。本文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基本内涵与特点进行了分析,结合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5-206-01

为了有效提升素质教育理念实施成效,教育部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该理念的提出,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具有深远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传统的机械式授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需要结合当下的教学新要求,针对性探索更加多元化的教学理念、模式,才能有效发挥小学数学学习应有的价值,提升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综合质量。加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探究,对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内涵与特征分析

数学素养是指人们应用数学方式、方法等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素养是一个系统的综合性的概念,既包含数学言行、思考习惯,也包含数学品德等方面的内容,数学素养需要学生具备符号、统计、空间、数学感知以及数学运用等意识,还要不断提升理解与沟通能力、创新思维方式,提高生活实际应用能力等。

小学数学本身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且相对比较抽象,对于小学生而言,学好数学是一项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总结经验,运用所学的数学原理和方法,总结分析数学规律,才能更好地提高数学知识转化和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一是具有具体化特征。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应当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来,予以清晰化量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应当以教学目标为主导,建立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培养理念和方法,才能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二是具有系统性特征。数学核心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范畴,需要全面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才能有效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所以应当在数学课堂体系设计方面体现系统性,并结合实际循序促进数学素养的生成。三是具有操作性的特征。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具体教学工作中,即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数学素质,这就需要结合实际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工具和方法,才能在交流、沟通和观察分析中总结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动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对策

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核心素养培养方面缺乏全面科学的认知,也没有全面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目标要求,积极探索更加针对有效的培养举措,过于依靠传统的机械授课模式,没有充分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从而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导致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学习动力不足,对数学知识理解和应用等方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为了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1.转变思想观念,提升数学教师对核心素养培养的全面认知。一方面要引导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师考核工作中引入核心素养培养相应的考核指标,提高教师对数学核心素养培养重要性认识,主动研究相关的理论,借鉴和总结相应的经验,形成独特的教学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实践探索,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设计等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兴趣爱好,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内容,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质。

2.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创新性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兴趣才有动力学好数学,所以数学教师要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研究更多符合实际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自信心。比如在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材《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或者将生活中相关的和角有关的物体引入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共同研究角的特点,总结规律等,提高学习的深入性。再如在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材《认识时间》课堂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微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什么是时间,或者引入案例故事等,让学生认识到珍惜时间的重要性,还可以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划分不同的小组,针对如何转换时间等让学生自主讨论,形成共同的解题方法等,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从全面激发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等角度入手进行精心设计,不断总结经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互动中得到成长。

3.联系生活开展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评价的全面性。一方面教师可以将小学数学课堂延伸至课外,通过提前布置与生活相关的教学问题,或者课后布置相应的数学题目等,让学生融入日常生活,在超市购物等活动中认识到学好数学知识的神奇,还可以在课堂上设置生活化情境,激发他们主动思考、深入探索实践的自觉性,为数学核心素养培育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既注重基础测评和课堂日常表现,又要综合进行多维度评价,对他们的进步、成长给予更多的鼓励,提高学习的动力。

总之,加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需要数学教师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深入总结,才能形成更好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实践中持续提升,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星云.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4).

[2]公丕军;张晶.浅谈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7(01).

[3]由杨.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内蒙古教育,2018(03).

论文作者:杨广福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探究论文_杨广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