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急诊科中医护人员素质的培养论文_韩永英

浅析急诊科中医护人员素质的培养论文_韩永英

榆林市中医医院北方医院南郊急诊三科 陕西榆林 719000

【摘 要】急诊科是一个医院救死扶伤的最前线,是体现医护人员医疗技术水平以及医院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急诊科的医疗技术水平更是体现一个医院综合质量的关键所在。急救工作不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抢救病患,与此同时还要根据病患康复的状态采取积极有限的护理措施,保障病患能够早日康复。医护人员在急诊科工作的个人素质以及业务素质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本文主要通过对当前急诊科中医护人员素质现状的分析介绍,在实践工作中医护人员应该具备的必需素质,并对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建设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急诊科;医护人员;素质建设

1.前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医疗技术以及医疗护理水平有了很高的要求,尽管人们的素质普遍提高,依旧存在很多不尽如意的地方,特别是像医院急诊科这么一个非常神圣的地方,很多医护人员往往没有给自身的工作明确定位。对于自身的业务水平也没有很好地掌握,对待病患或是家属没有真正体现出一个医护天使的真正使命。很多情况下,医护人员的素质能够决定这个医院的发展以及自身的综合质量。我国急诊科的医护人员的素质普遍都需要提高,这样对我国和谐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强劲的促进作用。

2.我国急诊科医护人员的素质建设存在的问题

2.1思想素质不稳定健全,文化素质偏低。我国医护人员的素质建设和我国经济发展趋势一样呈现出两极化发展趋势。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市场经济对于医护人员素质发展具有一定的冲击,使得某些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观价值观以及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的偏差,社会陋习屡见不鲜;不仅如此,在一些文化素质相对落后的地区,急诊工作环境较差,工作压力较大,责任以及风险较高,医护人员与病患家属等时常发生冲突,形成了社会很多的不良之风,使得急诊科医护人员缺乏工作热情和积极主动性。

2.2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不扎实,当前我国急诊科医护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的学历层次低、起点低,急诊科缺乏专科护理人才,没有高级人员,中级和初级人员较多,护理队伍相对年轻化,较难以发挥业务技术指导作用;不仅如此,大多数护理人员都是刚从院校毕业或是实习的学生,掌握的护理理论知识陈旧、单一,绝大部分护士停滞在中专学校所学的基础医学知识和基础护理学知识,由于教育缺陷,护理人员普遍对护理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掌握欠缺,参加工作后只满足操作式工作,对接受继续教育的热情不高;年轻的医护人员由于接触的专科技术及仪器操作不熟练,现代医学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各种监测技术、复苏措施、检测手段以高、尖、精技术广泛开展,对护理抢救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是大部分医护人员的时间用于治疗操作,对急诊病人的分诊只停留在望诊和少数的问诊,缺乏体检;主要原因是目前护理人员仍以中专为主,知识结构偏低,导致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医护人员在急诊过程中法律意识淡薄,对《医疗卫生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职业道德法》、《刑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认识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往往在实践过程中忽略工作中潜在性法律问题:特殊的工作环境及就诊人群使得急诊护士在接诊病人时态度生硬,解释工作不耐心,或主观地使用“没事”、“挺好的”等语句向患者交代病情。由于急诊工作的特殊性,医护人员在忙于抢救时往往会忽视急救记录,或责任心不强、怕麻烦而使抢救记录过于简单,这些都是导致护患矛盾及纠纷产生的另一重要因素。

2.4心理疲劳的普遍性:急诊科的医护人员经常面临各种危机、突发及多变的情况,由于病情复杂、变化快、实施抢救多,工作人员经常处于高度紧张压抑状态,担惊受怕,不稳定的心理直接影响着急诊抢救质量。

3、提高急诊科医护人员的素质文化建设的措施

3.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正确价值观能使人产生持久的内在动力,从社会角度考虑护理工作负有保护生命、促进健康、减少疾病、造福人民的责任,具有相当的价值。因此,作为管理者应充分启发护理人员的工作动力,提倡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教育大家在商品经济飞跃发展的新形势下,不忘奉献、不忘对社会应负的责任和义务。工作中以先进个人做表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感染每一个护理人员,使她们真正认识到护理工作的价值,从而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不仅如此,还应当积极开展自身价值观建设的培训和宣传,保证,正确的医护人员的健康价值观。

3.2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明确急诊科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担负着救护急诊危机病人以及宣传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双重责任,这就要求急诊科医护人员具有非常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熟练的操作技能,更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因此,要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建设,这可以通过,邀请相关行业的专家进行实际指导,还可以将有潜力的精英骨干送出去继续深造学习,提高整体的医护人员专业素质。还可以在医院层面开展技能和专业评比,给予一定的经济鼓励和物质奖励,激发医护人员主动学习深入研究自身专业技能的积极性。

3.3注重语言素质培养:语言交流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急诊人员要掌握语言的艺术性、灵活性,与患者交流时要用同情的语言,面带微笑、谦和虚心、认真倾听,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和某些过激的语言和行为,应耐心解释、安慰、体谅,以实际行动来感化他们,在特殊情况下医院“实行绿色通道”,对医患紧张的情况,护士首先要保持镇定,用恰当的语言向家属进行解释,对不同情况、不同的对象用最恰当的方式进行调节,使患者和家属都得到满意的答复;另一方面,在与患者交流时要掌握分寸,不要在患者面前埋怨、抱怨,所以语言素质的提高能够有效降低医患冲突。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急诊科中医护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及康复状况,是一个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这不仅仅要求医护人员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还要求,在治疗康复过程中提供优质的服务,在心理和身体上做到双重保证,降低医患冲突,使得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

参考文献:

[1]祝忙,《急诊科护士素质和能力浅谈》,〈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8

[2]宋富邦,于洪凯,《提高急诊科医护人员必备素质的几点建议》,《现代护理学杂志》

[3]李秀峰,《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体会》,《医学院学报》。

论文作者:韩永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8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8

标签:;  ;  ;  ;  ;  ;  ;  ;  

浅析急诊科中医护人员素质的培养论文_韩永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