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海兵
湖南省水工环地质工程勘察院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0
摘要:在我国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工程建设产业也取得了较大进步。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人们在工程测量问题上的关注度也逐渐升高,现代测绘技术也稳步向前推进,不断的对工程测量体系进行完善,将使工程最终的建设质量向前迈进一大步。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工程测量中现代测绘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并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达到将测绘技术有效的融入到工程测量当中。
关键词:现代测绘技术 应用 测量 建议
自20世纪末,我国便开始不断引进测绘技术,使得工程测量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随之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也逐渐升高,测量工程质量的精准度也应有所提升,若继续按照传统的测量方式将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建筑工程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我国出现了各类测绘技术,技术人员将此技术有效的运用到了建筑工程中,将有效提高工程测量工作的效率,使我国迈向数字化、科学化的发展方向。
1.工程测量中测绘技术的应用范围
1.1全球定位技术
人们通常将全球定位技术统称为GPS,就GPS本身的功能而言,主要将通讯技术与卫星定位相结合,然后利用导航卫星的技术对事物进行探测。人们在现实生活进行测量时,只需将GPS作为坐标依据,再构建出一个虚拟的测量值,便可以将现代化仿真初测平面空中网技术得以实现。与此同时对工程质量进行分析,可以通过平面空中网等方式,将更有效的提高工程测量的精准度,为我国工程建设提供全面的测量数据。在目前的导航系统中,地壳运动检测、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等工作都加入了GPS的应用,并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除此之外,在导弹制导和航天飞行上也逐步运用。GPS不论是在站间通视的角度还是在观察时间上均不受任何限制。GPS具有较强的保密性、抗干扰性,观察时间较其他测量技术短,操作步骤相对简单都是其最为突出的特点。现代测绘事业因为GPS的出现得到了有效提升。
1.2地理信息技术
人们将地理信息技术统称为GIS,GIS主要由测绘遥感、空间科学、计算机等各类科学知识进行融合后出现的综合体,GIS的主要用途是利用数据库的技术和计算机图形,对有关数据和地图的空间进行处理的系统。该技术须将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进行合理化分配,借助图形输出的能力和庞大数据库管理进行实施,根据测量需求,制定出相对完善的图例,最终使图的处理得以完成。该技术使工作人员更明确的掌握工程建设中全部情况,达到多层次、全方位的了解。GIS技术通常以计算机形式进行操作,整体上使工作人员在外进行测量的工作时间进行缩短,同时减少了工作强度,工程测量的成图效率也因此得到了提升。
1.3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被统称为RS技术,在以往的测量过程中,RS主要运用遥控操作,通过地面与空中物质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进行有效测量。不同物质产生的波普响应也大不相同,遥感技术便是应用此原理对地面上的各类物质进行有效识别。将遥感技术合理的融入到工程测量当中,可对地面、航空等不同层次的遥感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与此同时,还可以对地球环境卫星的网络予以观测,将取得更多有效健全的测量相关数据,为推动工程测量工作做出极大贡献。RS技术本身具有较多优点,首先RS技术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其次还带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较为广泛的综合面。在测绘应用的过程中,RS技术常用于小型或中型的地形图中,就目前情况来看,RS已经在水文、资源环境、气象等领域取得了不小成绩。同时RS在航空遥感测绘技术中也起到了无可代替的作用。
1.4建筑工程以及水利工程测量
在工程建筑中,测量工作主要分为三部分。前期对于工程的测绘,在工程建设中期对其进行勘测以及施工完成后相关管理工作的测量。工程测量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工程建设提高相关准确数据,保证其能够设计较为完善的建设图纸,进而确保工程能够顺利实施和开展。现代测绘技术主要根据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控制网的布设,进而实现工程实物与图纸的有效转换,为工程的后期施工提供参考依据。在我国工程建设中,应合理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对建筑物的动态进行观测,及时发现建筑中的潜在质量隐患,进而使建筑工程质量们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多为水利工程选址提供相关有效数据。例如通过GPS的功能对库容信息以及水流量信息进行勘察,为水利建筑工程提供更为直观的参考数据。现代测绘技术不仅能够对建筑工程的潜在问题作出直观判断,与此同时还能有效避免工程因设计环节引起的误差问题,使水利工程项目具有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从另一角度来看,测绘技术中的遥感技术能够实现人们对水利工程周围的河流、森林、高山的检测,此项技术能够及时对水位变化进行勘察,使人们在发生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前期便做好预防工作,有效降低因环境导致水利工程遭到损害的现象。
2.测绘技术的概括
2.1完善高程控制测量
水准点指根据测绘所需在测区设置的高程控制点,在此过程中必须保证点与点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水准路线主要由两个相邻的水准点而组成,通过各点水准路线形成网形结构,对全测区进行控制,此种网形结构统称为高程控制网。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主要用于电磁波经纬仪垂直角测量以及电磁波测距仪测边。相关技术人员应及时把高程控制网的首级网进行合理设置,将其布设成闭合环线状态,与此同时加密网应布设成结点网、闭合环以及附合路线。在工程测量中,高程控制测量的具体应用范围:
①关于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通过等外附合(闭合)的方式对水准路线实施控制:在每一环节中采取较为系统的观测顺序(具体顺序为“后前前后”)。首先应用逆时针的方式采用微倾水准仪进行观测,而后再应用顺时针的方式采用自动安平水准仪进行观测。
②测站检核与计算:
视距的计算:后尺上丝读数减去后尺下丝读数最后与100后视距相乘最终得出后视距,同时前尺上丝读数与前尺下丝读数相减最后与100相乘,也可把得出最终的后视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于高差计算:改变仪器高前的计算方式为后尺中丝读数与前尺中读数相减最终得出高差,改变仪器高后的计算方式为后尺中丝读数与前尺中读数相减最终得出高差,经过两次计算,若发现其中存在的高差互差大于5毫米,相关技术人员应及时对其进行整改,找到导致这一数据的主要原因,并对平均高差进行重新测量及计算。最终求得出两次高差的平均值进而满足精度的要求。
检核水准测量:第一步应先从检核进行计算,闭合差在闭合水准路线中的理论值一般为0,简单公式为∑h=0。后视读数之和-前视读数之和=闭合后各点高差代数,若期间闭合差超过原本限额,技术人员应及时找到其中存在原因,并对其进行重新测量。第二测站检核:当变动仪器高后,应及时将两次高差后进行对比,若结果显示超过6毫米,将对其予以重测。第三调整闭合差:各站产生的误差机会均等,则表示闭合差不会超过容许值,由此可看出,闭合差主要按照距离分配,且保证其距离成正比反符号。
2.2平面控制测量
在我国的工程测量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即是平面控制测量,其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此环节直接决定了整个工程资料是否具备准确性。通常人们对平面控制测量的应用方法具体有三种,导线测量、交会法定点测量以及三角测量。
在测量工程中,平面控制测量主要针对平面位置点进行更为精确的控制点测定。在测区中选择出测量工作所需要的一系列控制点,与此同时将测量觇标和地面标志建立在各个控制点上,使控制点的结构得到改变最终形成控制网,具体转换为矩形、大地四边形、多边形、折线形、三角形以及中点多边形等,结构转换过程中若将三角形作为主要图形,将使经纬仪能够在观测中监察到全部角度,进而形成三角测量网。若将主要图形更换为三边形将形成三边测量网,此类测量网电磁波测距仪能够观测到全部边长。而既测角又测边的网多以折线形为主要图形,统称为导线网(导线指其中单一的折线形)。对于工程控制网来说,应根据布设原则进行建设,与此同时还可根据现场条件以及工程需要来布设超级布网和全面网。在布设过程中,可适当应用三边测量网、超级布网或三角测量网的形式,如此将有效提高平面控制测量的准确性。
3.对测绘技术的改进建议
3.1加强测绘实时性
在测绘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工程测绘工作的关键便是对实时相关数据进行获取。测绘技术的实时性将对建设工程人员获取测绘数据提供科学有效的帮助,以便于技术人员面对工程出现问题时及时的作出相应对策。就我国目前形式来看,通过专业的渠道,便可以远程进行实时动态测量。通过服务器便可以在操作过程中对所有数据进行了解。但目前,在计算机上获取的相关数据还需经过后期处理才可加以应用,因此,此类技术还存在着一些弊端,但具有极大的改进空间。只有不断加强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的应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测绘技术的实时性,以便于电脑能够满足测量仪器需要的所有性能要求,如此测量人员才能更有效科学的获取相关数据。
3.2现代测绘技术获取地下数据
不论怎样的测量工作,测量数据时的全面性、准确性都将为测量工作带来极大影响,对于工程测量来说也不例外。若想获取更为全面、准确的测量数据,不仅要对地面数据进行测量,还需注意到地面以下的数据。针对目前情况来看,必须依靠平面控制测量法才能对工程测量的地下数据进行获取。就平面控制测量法目前的形式来看,并不具备满足测绘对于地下数据的所需要求。因此,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在准备控制测量技术时,应合理科学的进行导线与导线的计算,根据测绘的实际情况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规划,如此以确保最终数据的准确性。在进行测绘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将审计方案做到有效合理,同时制定出科学准确的测量方法,将测量设备的性能保持在稳定状态。与此同时,应及时在地图内标出测量物体的每一个关键点,对测量物体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分析,基于此,将有效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3现代测绘技术获取水下数据
迄今为止,还没有出现较为新型的技术和设备能够获取到水下的具体数据。目前的技术仅可以进行测探仪与PTK技术(实时动态差分法)的组合应用,以及运用导航软件和GPS对船只位置进行有效定位,指导船只在指定地点进行停靠以及航行,而后运用相关导航软件对海水深度自动记录,并且将整理完善的数据进行潮位验证最后进行输出。将准确的数据与PTK测量的坐标相结合进而得出水下数据。但以上方法存在一定弊端,无法简单快捷的对数据进行获取,并且测量得出的数据并不具备有效性以及准确性。在我国科技持续发展的形势下,应对相关水下测试技术予以相应的创新和改进,将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努力实践作为基本原则,尽可能的使我国可以早日运用测绘技术对水下有效数据进行直接获取。
结论:工程测量质量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也在稳步得到提高。但在工程测量的发展过程中,测量技术若依然停留在传统测绘技术水平,不久便将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于工程测量的需求。科学技术不仅能使我国经济更有效的进行发展,同样还能推动测绘技术的不断进步,这项技术不仅具备较高精准度还具有速度快的特点,间接预示着该技术在工程测绘中将被广泛应用。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众多测绘工作人员需先从实际出发,面对测量出现的不同问题予以相应的方法进行解决,从整体上将工程测量问题的精准度加以提高,以达到巩固我国工程质量的目标。
参考资料:
[1]徐学辉.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及改进建议[J].低碳世界,2017(36):41-42.
[2]龚龙.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7(05):73+75.
[3]张小军.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及改进建议[J].建材与装饰,2016(36):184-185.
[4]耿强,张追.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及改进建议[J].中国高新区,2018(11):19.
[5]侯健钦.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及完善策略[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4):260-261.
[6]沈文滨.关于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与改进措施探析[J].中国高新区,2017(03):118.
[7]李卓.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与改进技术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29):78-79.
论文作者:蒋海兵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测量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数据论文; 读数论文; 高差论文; 遥感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