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站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论文_卢兆平

水利站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论文_卢兆平

平原县三唐乡政府水利站 山东省德州市 253100

摘要: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非常迅速,这样也提高了水利工程建设水平。水利工程涉及到发电和供水等多个方面,不仅可以保障居民安全,也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但是水利工程会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到当地的气候、环境等,因此需要正确处理水利施工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加强监管水利工程施工,减少因为水利工程施工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水利站;施工建设;生态环境;影响

1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对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会应用到大量的施工材料,甚至会因为施工对施工地的地形进行一定的调整,这些情况非常容易造成施工地的环境受到破坏,比如说:施工中的剩余材料处理不及时或者方法不当等。另外,水利工程的施工也会出现大量的噪音、污水、粉尘等,这些都会对施工地周边的居民造成伤害。除此之外,水利工程的建设还存在一些施工工期比较长的项目,这些项目在施工时往往占地面积也非常大,如果在施工时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不仅会造成环境的破坏,甚至还会给当地的交通构成威胁。

1.2对于局部气候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会直接影响到施工附近的气候条件。实施大规模灌溉水利工程,工程建设之后就会大幅度增加周围的路堤湿度,影响到范围内的气候条件,不仅会改变局部气候温度,同时也会改变地区降水量。此外如果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不合理,就会出现水蓄积的问题,增加局部水蒸发程度,增加降水量。例如在建设水库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低温效应,影响到降水量,完工之后,空间能力会由此改变,使局部环境的气温由此提升。

1.3对于土壤条件的影响

中国北方地域通常都是黄土,主要是因为土壤水分不够充足,因此土壤碱性物质含量较高。南方地区因为降水量比较充足,因此土壤通常为红土,因为雨水长期的侵蚀,因此南方土壤的酸性物质含量就会更高一些。建设水利工程项目之后,就会改变当地的地下水位,重组土地的酸碱性,改变土壤中氮含量的原有数据值,降低当地农作物产量。此外完成水利工程之后,还会改变土壤的内在环境,这会影响到土壤内部生物的生长,甚至会导致土壤当中的生物死亡。

2如何避免水利工程建设给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2.1提高环境的承载能力,加大力度保护生态

为了进一步的保护生态环境,最重要的就是全面提高环境的承载力,这样才能从整体上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一般来讲,在进行水利工程建造时,具体的施工会对河道进行截流,从而确保施工可以正常的展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会使河道上游以及下游的水文特点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之下,需要及时的监测河道的水体含量,避免出现河道内的雨水枯竭,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某些水利工程建造还涉及到占用周边耕地以及村庄的问题,这就需要进行一定的补偿,为了最大程度的缩减这部分开支,建设单位在施工之前,就要实地勘验施工现场,考察环境的承载能力,是否可以进行工程建设,应当选择居民较少的地区,这不但可以节省群众的安置费用,而且还可以更好的减少建设成本,最终获得更多的利益。

2.2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首先,要加强绿色环保材料的引进,全面强化对废气废水的治理工作,要制定科学全面的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切实避免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其次,运用有效的措施维持生态环境平衡,建立起完善水利工程周围生态环境的反馈机制,对生态环境进行全面调查跟踪,对水利站建设中出现影响环境问题进行及时修正。第三,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操作管理机制,明确各道建设工序的管理办法,强化使用有效全面的工程环境治理措施,解决具体建设中问题,发挥出具体岗位人员在工程质量控制与环境保护作用,有效减少因为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2.3加强水利工程的监督管理

首先,形成完善的水利站建设监管体系,发挥建设部门、工程监理部门、施工部门对工程的总体监督管理作用,设置具体的监督管理岗位,体现出具体监督管理工作的价值。其次,发挥水利站监督部门的职责,完善科学的监督管理体系,着力在监理部门的监督下保证水利建筑工程的顺利有效实施。第三,运用信息化的方法加强水利建设工程的全面监督管理工作。具体应当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收集工程各方面信息,利用BIM信息系统对水利工程施工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水利工程建设改进的着眼点,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改进的预见性。第四,加强对违规操作的处罚力度,形成完善监督处罚机制,在有效奖惩的基础上落实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2.4充分利用科学技术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重视对科学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不仅能够提升工程的施工效率还能够使工程的质量得到一定的保障。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主要目标是利民,因此,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要进行公开化,让周边的群众参与到施工过程中,让水利工程在后期投入使用之后能够让更多的群众对此进行保护,不仅可以提升水利工程的应用价值,还可以适当的增加水利资源的收益。

2.5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水利工程是国家大力支持的建设项目,为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对环境的保护必须要制定严格的法律以及规章制度对施工进行约束。无论是水利工程的施工方案设计还是整个施工的过程,都必须要严格的遵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同时对于各个地方的施工政策也要进行相应的完善。如果发现一些工程存在破坏生态环境和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情况一定要及时的告知相关部门进行整改,严禁对环境造成威胁。

2.6长线关注水利工程建设,建立健全环境补偿机制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是必然的,但是这也是在衡量各方面利益下,所做出的综合性的决策。而我们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当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做出相应的补救。同时还应该关注长远的发展,要兼顾生态环境和水环境,预留出足够的水流量,维持当地生态环境平衡以及水循环平衡对水源的基本需求。长线来说,我们要关注我们对可能对当地生物所造成的影响,然后进行进一步的补救措施。比方说,可能进行适当的改流向,为生物繁殖提供必要的场所等等。这些补偿机制的建立,就是建立在前期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之上的,是和水利工程一起进行的,从而最大程度保护工程周围的生态环境。

2.7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科学管控

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建立在一定的评价体系之上的,我们为什么要建设,怎样建设,在哪里建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会影响到水利工程最后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的。所以说,我们要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科学全面地反映出人们当前的最高认识水平,建立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和影响生态平衡的关键要素的承载能力的相关评价手段,最大程度的综合考量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完整的评价体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项目立项之前,综合考量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分析工程的可行性。二是,在工程建设中制定各种工程标准,确保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落实,对水利工程进行科学管控,牢牢把握工程的每一阶段,将对生态环境的破环降到最低,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毕竟,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最为直接的。施工方案的制定,务必要考虑到当地的具体情况,同时也要做好应急方案。在保证对当地生态环境破坏降到最低的时候,也还要保证工程实施的进度、安全性。

结论

为了解决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问题,应当形成完善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系,全面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标准化管理工作水平,根据国家对相关环保工作需求,逐项落实环保工作目标,从而解决环境保护方面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志义.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9):253.

[2]张瑞焕,曾新生.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城市地理,2014(16):156.

论文作者:卢兆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  ;  ;  ;  ;  ;  ;  ;  

水利站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论文_卢兆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